十哲之一子路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子路是孔子的學生,跟隨了孔子很長時間,子路勇敢豪爽,並且尊師重道,也敢於直言不諱,對於孔子而言子路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子路受牛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中比較受孔子喜歡的一個學生,孔子非常瞭解子路的性情,在對其教育的時候因材施教,根據其性情做出適合的教育方式,同時孔子也是一個智者,能夠根據事情的發展做出最有利於事情後續發展的選擇,這從下面我們將要講到的一個小故事就可見一斑。

  《呂氏春秋》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子路在路上行走的時候發現一個人掉到了水裡,於是子路立即跳到水這個人救了上來,這個人為了感謝子路的救命之恩,送給子路一頭牛,子路高高興興的接受了,並且將牛牽回來給孔子看,講述了自己救人的經過。很多人都覺得子路救人是做好事,但是接受別人的牛非常不妥。孔子卻說:“魯人必多拯人於溺矣!”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價值觀,也可以看到孔子看得比較遠,對於孔子來說子路接受牛要好過不接受牛。因為子路做了好事就應該得到好報,所以接受別人的酬謝是理所當然的,子路自己又沒有要求別人給他牛,別人自動的獻出來的,是對子路行為的肯定。同時接受牛對於子路來說是一個讚揚,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子路的善行,同時給與牛是被救者的選擇,是符合被救者的價值觀的,所以接受更好。同時接受牛之後這件事可以傳的更加的遠,這樣就使得那些想要獲得報酬的人覺得救人是可以有報酬的,是可能會獲得一頭牛的,所以在遇到溺水的人的時候就會積極的去拯救,從轉化社會風氣的方面來講,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是非常有好處的。

  :子路受教

  《孔子家語》記載的《子路受教》就講述了子路剛剛見到孔子時候的傲慢無禮和桀驁不馴。孔子問子路,你喜歡什麼?子路說,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個方面,我是說以你的資質再加上後天的學習會沒有人能趕上你啊。子路非常傲慢的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將其削尖後射出去,能夠穿透皮革,所以這是天生的秉性,我就像那個竹子一樣,不需要經過學習就能夠很好。孔子耐心的說,這樣的竹子如果將其裝上羽毛,再裝上尖利的箭頭,並且將其磨的非常的鋒利,那麼不就可以射得更加的深了嗎?子路聽了知道自己錯了,馬上拜謝說,真是受益很多啊!

  這則小故事說明了天賦很重要,後天的學習也非常的重要。從這則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到子路是一個非常直爽的人,不會掩藏自己的想法,有點桀驁不馴,但是當知道自己錯了之後,又能夠馬上知錯就改,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子路與顏回是非常不同的,顏回從來不違抗孔子,子路則不同,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子路為“伉直”。

  :子路負米

  子路是一個勇敢豪爽的人,但是子路也是一個尊敬師長,孝順父母的人,在子路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上面的這些品質,孔子對於子路也是有很多的誇獎之語被記載在史冊中的,孔子對於子路的瞭解甚至是超過了子路對於自己的瞭解,可以說孔子對於子路還是比較喜愛的,其中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子路的孝。

  漢代劉向的《說苑-建本》就記載了《子路負米》的故事,子路小的時候家裡比較貧困,自己經常吃一些粗陋的食物,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雙親早一點吃到米飯,不遠百里去外地背米,在路途上不願意休息,為的就是能夠讓自己的雙親可以早一點吃到自己揹回去的米,後來雙親去世了,子路離開家遠遊到楚國,子路也做了很大的官,生活條件非常的好,但是還是想回到吃粗陋的飯菜,去遠方為自己的父母背米的日子,但是不可以了。

  從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順,也可以看到子路的勇敢與擔當,後來為官為宰,但是父母已經不在,所以也提醒我們今天的人行孝一定要早,不要想著以後我要如何如何孝順自己的父母,也許當你發達的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到那時再後悔就已經太晚了。在古代有種說法,父母在不遠游,但是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這一準則已經非常的不合時宜了,我們大多數人都遠離父母在外面打拼,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後悔不已。

曾子的故事有什麼
孔子著名弟子宰予
相關知識
十哲之一子路的故事
孔門十哲之一子貢評價
關於孔子教育子路的故事
孔子弟子顏回一簞食_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故事
孔子和學生的小故事_孔子與子路子貢的故事
孔子讓路的故事講什麼
三十六計之美人計的故事_三十六計之美人計解析
一代思想家子游的故事
子路見孔子本文講的是_文言文孔子讓路的故事簡介
孔門十哲之一仲由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