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大家董其昌楷書特點是什麼
董其昌在書法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行書和草書除外,還值得一提的就是楷書。那你知道他楷書的特點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董其昌很喜歡楷書,尤其是小楷,本人相當引以為豪。
董其昌自幼喜歡書法,通過臨摹研習顏真卿、王羲之等書法家的名作來提高自己在書法上的技巧。除此之外,董其昌學以致用,融合各書法家之長於一身,創作了自己的書法藝術。字形飄逸秀美,受後人的鐘愛和效仿。
經過不斷學習後,而董其昌本人對自己的小楷頗為滿意。他留下最為著名的楷書之一便是《三世誥命卷》,董其昌寫於古稀之年。這部《三世誥命卷》是董其昌感懷人生之作,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字形端正規矩、筆畫平直、字型優美、卷面簡潔大方。除此之外,董其昌在寫作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創的飄逸靈秀之美,讓《三十誥命卷》看起來恭敬卻不乏秀麗。
書法大家董其昌的書法特點
董其昌的楷書書法一方面是研習前人的書法藝術而得到的靈感,另一方面,又依託於董其昌很高的書法天分,所以他的書法藝術在當時,甚至在當今,都有很高的學習價值和研究價值。而他留下的書法作品也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
董其昌的書法初學顏真卿,後轉學虞世南,又棄唐學晉。當他在大收藏家項子京家見到米芾、楊凝式、懷素的真跡後,立即從米芾的率意,懷素的流暢中悟出用筆的法門,從楊凝式《韭花帖》的疏朗佈局中悟出章法的奧祕,再加上禪佛的影響,使他的書法充滿古淡、散遠的書卷氣息。董其昌能熟練地控制長鋒羊毫,用筆輕鬆若不經意,線條細長、婉轉、流暢。然而由於缺乏順澀、提按、疾緩的變化,儘管做到了散逸、虛飄和圓熟,卻難免模式單一和筆力浮滑。軟性的特徵在董其昌書法中表現得如此突出,與他的個人性格和審美追求十分吻合。
以軟性美為特徵的董其昌書法風範,在“天崩地解”的明亡前夕,竟能成席捲天下之勢,客觀上反映了士大夫階級對現實危機的無奈和迴避。從這個角度看,董其昌書風具有時代性,折射出所謂的“世紀末心態” 因此,身處清朝末年的政治革新派康有為對董其昌書法批評甚多,說他“局束如轅下駒,蹇怯如三日新婦。”
在董其昌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個書法革新潮流正在興起,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是其代表者。他們以用筆的提按反差、線條的疾速回環、字距的緊密無間、結體的錯落險峻、佈局的促迫動盪,表述著對董其昌軟性書風的逆反,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在當時還不能成為時代的主流。
董其昌書風有著廣大的社會心理需求,即在平和中求心靈的安靜。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取代了明政權的新統治者、脫胎於遊牧和慣於征戰的滿清貴族,對前朝流行的這種軟性藝術也倍加欣賞。清康熙帝是董其昌書法的崇拜者,由於他的提倡,董其昌書法的強勢影響力直達數十年後,才終止於乾隆帝對趙孟頫的崇尚。 而董其昌的繪畫和藝術理論的影響,則還要延續到二百年以後才漸漸散去。
書法家懷素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