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的故事是怎樣
馮友蘭,我國當代的一代傑出的教育家、哲學家,生平在教育界和哲學界做出了較大的貢獻,被譽為我國文學史上的偉大儒學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馮友蘭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馮友蘭的故事
馮友蘭的生活並不是一番風順的,也是經歷了不少波折的。馮友蘭的家庭可以說是書香世家,其祖父、其父親都是典型的讀書人,祖父雖無功名傍身,但卻尤其善長作詩,而父親則是取得了進士的功名。馮友蘭的文化教育經歷,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經歷了按部就班的學習,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加上家庭文化的薰陶,馮友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文學修為,在高中學業結束後,馮友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從此開啟了他的哲學之路。
完成學業之後的馮友蘭與任坤兩人喜結良緣,度過了一段浪漫而平實的日子,任坤作為馮友蘭的賢內助,真是給馮友蘭生活上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在馮友蘭專心研究哲學的時候,家庭生活則全依賴任坤的操持。但在四人幫時期,馮友蘭受到了深深的肉體與精神的折磨,任坤則在這段時期永久的離開了馮友蘭,給予了馮友蘭深沉的打擊。
馮友蘭的作品
第一類,是馮友蘭的少年時期,這個時期他剛從西南聯大畢業,與好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雜誌,並在雜誌中擔任編輯一職。從這個時間段開始,馮友蘭開始正式進入人生哲學的浩瀚海洋,開始從事他哲學相關作品的創作之路。在1924年,馮友蘭的第一個較為有名的作品終於問世,那便是《人生理想之比較》,又被英國稱為《天人損益論》。在這本書中,馮友蘭大師的哲學思想雛形基本成立,在這本書中,馮友蘭大師首度提出了人生理想也是一種哲學,並最終做出了哲學就是讓人們向好的一種學問。
第二類,是馮友蘭的青年時期,在這個時期,馮友蘭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趨於成熟,經過他不斷的筆耕不綴之後,《中國哲學史》這部大作終於出爐,這部大作將中國哲學分為了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這本書的特殊之處,是採用了西方的形式來闡述了中國的哲學,可謂角度新穎。
第三類,是馮友蘭的中年時代,他創作了《貞元六書》,這部書包括了《新理學》、《新事論》等六本書,因為創作年份,故取名為《貞元六書》。
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
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馮友蘭認為萬事萬物皆應該順其自然,切不要因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強求,那樣很有可能將適得其反,與原定目標背道而馳,只有順著萬事萬物自然的發展規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穫。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類有了初步的覺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最終目標,那麼這樣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圍繞著這個目標而展開進行。如果失去了這個目標,就可能是出現了另外一個目標,在這個境界層面上,人類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對第二個境界的約束作用,雖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識中,仍然有對錯之分,仍然有可為和不可為的區別,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道德尺度,人們會在道德的範圍內去找尋目標,並且開展合乎道德的行為去完成目標。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這是最後的一個境界,也是最大的一個境界,除卻對自身、對社會、對道德層面的認識,人類的視野將隨之更為廣闊,在這個境界中,人類將圍繞著這個宇宙開展順應宇宙的發展行為。
馮友蘭先生的四個境界,是層層相扣,逐層遞進的,只有完成了上一個境界,才能開展下一個境界,如果四個境界全都能達到,那麼可稱為聖賢之人也。
巴金有名的現代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