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理論是什麼
蘇霍姆林斯基自1948年至1970年一直擔任帕夫雷什中學校長,積累了豐富的學校管理工作經驗,而且在教學方面也有所收穫。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理論
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關於教學基本理論的論述,又有各個教學環節的體經驗介紹和建議,基本上構成了一套較完整的教學論。他從智育的基本任務出發,要求正確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兩對矛盾,即教學——教育、教學——發展,要求在促進矛盾的辯證統一過程中,完成目的,實現和諧發展的總任務。關於教學—教育的統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學***或教學的教育性***原則,指出這一原則不僅要求世界觀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須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來進行。反對把教育看成與學習和教養相隔絕的東西,他說:“訓練和教養能夠形成各種世界觀嗎?考慮一個人在教學過程所見到、所理解、所思考的東西,能夠對他的心靈實施教育嗎?”可見,他是教學、教育和教養的統一論著。
關於教學—發展的統一。首先他強調師生通過教學有效地傳授和獲取知識認為只有掌握知識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堅決反對那種只給知識,不重視發展智力的教學。他說:“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種種原理、結論和推理一古腦塞進兒童的腦子,往往不讓兒童有可能哪怕接觸一下思維和活的言語的源泉,這就捆住了他們的幻想、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翅膀。孩子時常有富有朝氣的、積極的、活躍的人變成了彷彿專門用於背誦的機器。”因此,他要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講課力求生動、形象、有趣、反對“滿堂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真正的學校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並用分數去鼓勵他們,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取得成績的快樂。
關於“兩套教學大綱”的論述。在他看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忠實執行國家制訂的教學大綱,但不能過於機械,心目中同時裝有“第二大綱”,藉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開闊視野,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他要求教師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吃透教材,並指出:一位優秀教師懂得東西應比“大綱”規定的內容多許多倍,課程對他來說只不過是這門學科的起碼知識。教師高深的學識是吸引學生熱愛學習,獲取知識的必要條件。
此外,他還闡述了諸如教學任務、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等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的學校管理
他認為校長不能陷入事務的漩渦,也不能官腔官調的行政命令來領導。他說:“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他指出,一個好校長必先是一個好教師。因此,他本人始終兼教一門語文課,常年做班主任工作,並天天堅持聽其他教師的課。他說:“如果我每天不聽兩節,就算我這一天什麼也沒做。”“如果今天去區裡開會,明天就得補上,聽四節課……如果我在一年中沒有聽過一位教師的至少15至20節課,我就會對他毫無瞭解。”他把聽課和分析課當作校長的重要工作和滋養自己思想的源泉。他十分重視學校的思想教育。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他帶動和組織教師全面瞭解研究兒童,定期舉辦了研討會,就某個學生的情況實行教育會診。他本人親自搞調查,作記錄,深入研究了178名“最難教育的”學生曲折成長的過程試辦了一個6歲入學的預備班“快樂學校”,從預備班到一年級,再連續跟到十年級,一直擔任該班的班主任,跟蹤觀察和研究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提出了相應的教育措施。
對學生的管理主要是抓住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這個“主要槓桿”,認為這是一非常實際又迫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他和他的同事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結合語文教學,模索出一套符合教學過程邏輯的,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的“基本技能體系”聽、說、讀、寫12項基本功。
關於教師管理。他認為,要辦好一所學校,沒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不行的。作為學校領導,應該關心愛護教師,儘量減輕教師的負擔。他說:“教師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有自由時間,以供讀書和研究。自由支配時間是根,它滋潤著教育藝術的枝和葉。”他對學校裡的每一名教師都瞭如指掌,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長。要求教師努力提高教育素養,包括: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的內容;懂得心理學、教育學和教學法等教育科學知識有較高的培養和工作激情。三者不可偏廢。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因此,被人尊稱為“教師的教師”是當之無愧的。
關於學年總結。他把總結工作這件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當作把握教育規律的一個重要環節。反對校長自己不動手而分派別人東拼西湊,然後加以“剪輯”的做法,也反對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到年末臨時搞突擊的做法。提倡校長親自動手,每天每週都要記事,及時整理,不斷分析研究,直到得出概括性的結論,並徵求大家的建議或意見。他認為,總結不應刻板公式化,年復一年一個模式,好的總結應該既是全體教師一年創造性勞動的概括,又是下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借鑑。
裴斯泰洛齊有哪些教育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