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的生平是怎樣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皮亞傑是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是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皮亞傑的生平,希望對你有幫助。

  皮亞傑的生平

  1896年8月9日生於瑞士的納沙特爾***Nenchâtel***,卒於1980年12月16日。父親亞瑟·皮亞傑是大學中世紀文學教授,母親麗貝卡·傑克遜。皮亞傑是家中的長子。10歲發表有關鳥類生活論文,有科學神童之稱。在納沙特爾大學讀書期間,對哲學、生物學心理學和邏輯學富有興趣。他認為,生物學和哲學的融合是通向認識論的捷徑。

  1907年,皮亞傑在公園發現一隻患有白化症的小麻雀,經過仔細的觀察,小小年紀的皮亞 傑隨即寫了一篇關於白化症麻雀的文章,並寄給納沙特爾自然科學史雜誌《冷杉樹》刊登出來。文中皮亞傑細緻的觀察與詳細的分析,不僅令人驚歎,也讓他如願以償得到了一份他嚮往已久的好工作-納沙特爾自然博物館的館長因此邀請皮亞傑一同蒐集標本,並聘請他共同參與研究軟體動物。

  隨後,皮亞傑發表了一系列和軟體動物有關的論文,並對正統門德爾的進化論提出質疑;這些富有挑戰性的文字,在歐洲動物學界起了很大的反應,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人們想不到這樣一位知名的生物學家,居然只是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而已!

  1915年,皮亞傑獲得納沙特爾大學生物學學士的學位,之後三年,他還攻讀了哲學、科學的課程;1918年,當時年僅22歲的皮亞傑,即以一篇關於研究軟體動物的論文,獲得了納沙特爾大學自然科學博士的學位。

  1930年代是皮亞傑忙碌的十年,他將魯索學院由私立的學校升為日內瓦大學的附屬組織。皮亞傑還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局長,這樣的條件,使得皮亞傑之後便於將他自己的兒童心理學理論推及整個歐洲,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40年代,皮亞傑擔任日內瓦大學實驗心理學教授及心理實驗室主任,並當選為瑞士心理學會主席、創辦《瑞士心理學》雜誌。皮亞傑並與他著名的學生英海爾德共同發表了關於兒童的數字、空間、因果、幾何、邏輯、時間的著作。此時,皮亞傑對於發生認知論的理論觀念更為成熟及穩固,並總結了他個人三十多年來的研究,出版了《發生認知論導論》。

  皮亞傑於1967年所發表的《生物學與認知》,可以說是總結了他一生從事研究工作的心血;皮亞傑並於1972年撰寫了《教育的權利》一文,主張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在於讓兒童得到全面性的發展,使每個兒童都能有完善的人格。

  皮亞傑晚年自職位上退休後,回到瑞士的山上靜養;但是皮亞傑並沒有因為退休而放棄研究工作,他終其一生都致力於發展“發生認知論”-將哲學基礎的認知論建立在科學之上。

  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

  因其學識淵博和貢獻卓越,他於196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卓越貢獻獎,1977年又獲該會桑代克獎以表彰他對教育心理學的貢獻。1972年於荷蘭獲得榮譽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的“伊拉斯姆士”獎金。

  皮亞傑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

  皮亞傑認為,培養兒童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的能力,是認知發展的理想目標,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標。他說:"教育的最高要求應該***使學生***具有邏輯推理以及掌握複雜抽象概念的能力,"智慧訓練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貯存記億,是培養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僅僅是博學之才。"因此,他反對傳統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吸收知識的做法。在皮亞傑看來,教學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促進兒童心智的發展;兒童不應該再是消極接受知識灌輸的"容器",而要學會如何思維。

  皮亞傑還認為,培養兒童思想能力的重心是培養創造性和批判能力。他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造就能夠創新、能有所創造、發明和發現的人,而不是簡單重複前人已經做過的事情;第二個目標是形成有批判精神,能夠檢驗真理而不是簡單接受所提供的每件事情的頭腦。"可見,皮亞傑把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批判能力放在了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上。

  2、真正的學習是兒童主動的、自發的學習

  從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和兒童發展階段理論出發,皮亞傑認為,兒童所獲得的這些巨大成就主要不是由教師傳授,而是出自兒童本身,是兒童主動發現、自發學習的結果。他指出,"***理智***發展實質上依賴於主體的活動,而它的主要動力,從純粹的感知運動活動一直到最完全的內化運算,乃是一種最根本的和自發的可運算性。"

  因此,皮亞傑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兒童學習的促進者,教師的作用是間接的。他要求教師要尊重兒童學習的願望,不應該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是介紹問題和對策,讓兒童自己主動地、自發地學習。他曾明確指出:"主動地發現現實的這樣一種教育,顯然要比要求青年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現成的真理去認知的那種教育高明得多。"

  教師除了為兒童提供主動、自發地學習的機會之外,還可選擇一定的材料,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促進兒童的發展。皮亞傑認為,智力的活動必須由一種情感性質的力量所激發,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引起學習動機。他強調,認知組織裡建立起來的內在動機是首要的,獎勵懲罰之類的外來強化並不起主要作用。為此,皮亞傑提出了一個適度新穎的原則,認為給兒童學習的材料必須和兒童的己有經驗有一定的聯絡,同時又要足夠新穎,這樣才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和衝突,引起兒童的興趣,促進他們主動、自發地學習。

  3、兒童必須通過動作進行學習

  皮亞傑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放手讓兒童去動手、動腦探索外部世界,不斷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系統。教師應該佈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兒童自由操作、實驗、觀察、思考,自己認識事物,發現物體,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課堂上聽教師的講解,看教師的演示。皮亞傑還指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反面例證,促使學生重新進行組合和思考。在強調動作學習的基礎上,皮亞傑還倡導活動教學法。

  皮亞傑的教育貢獻

  如若人們要從反對不同意見的角度來給建構主義下定義,要從堅持建構主義曾經反對過的各種態度方面去下定義,那麼大家就只能找到與科學史和思想史上的種種曲折變化相聯絡的分歧和矛盾了。反之,把建構觀念的積極特徵作為中心,就至少能夠從所有的建構主義裡找到兩個共同的方面:一方面,是一個要求具有內在固有的可理解性的理想或種種希望,這種理想或希望是建立在這樣的公設上的:即一個建構是本身自足的,理解一個建構不需要求助於同它本性無關的任何因素;另一方面,是已經取得的一些成就,它達到這樣的程度:人們已經能夠在事實上得到某些建構,而且這些建構的使用表明建構具有普遍的、並且顯然是有必然性的某幾種特性,儘管它們是有多樣性的。

  關於第一個近似點,建構是一個由種種轉換規律組成的體系。這個轉換體系作為體系***相對於其各成分的性質而言***含有一些規律。正是由於有一整套轉換規律的作用,轉換體系才能保持自己的守恆或使自己本身得到充實。而且,這種種轉換並不是在這個體系的領域之外完成的,也不求助於外界的因素。總而言之,一個建構包括了三個特性: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身調整性。

  關於第二個近似點,建構應該是可以形式化***或譯:公式化〕的。不過這可以是指在發現建構之後很久,或者是緊接著在發現建構的初期階段。需要說明的是,用形式化表示建構乃是理論家的任務,然而建構本身對於理論家而言是獨立的;這個形式化,可以直接用數理邏輯方程式表達出來,或者通過控制論模式作為中間階段。所以,形式化可能存在著不同的過渡階段,這要取決於理論家的決定。對於他所發現的建構的存在方式,要在每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裡去加以說明。

  轉換的概念,首先使大家可以為問題劃定一個範圍。因為,如果要把形式主義這個術語的一切意義包容在建構這個觀念裡,建構主義就得把一切不是嚴格經驗主義的、而求助於形式或本質的哲學理論,從柏拉圖到胡塞爾,主要經過康德,都包括在內,甚至還要包括經驗主義的某些變種,如求助於句法學和語義學的形式來解釋邏輯的“邏輯實證主義”。然而,按照現時所確定的意義,邏輯本身卻並不總是包括作為整體又作為一些轉換規律的建構的,“種種建構”的:現時的邏輯學在許多方面仍然還是從屬於相當頑強的原子論的,邏輯建構主義還只是剛有了個開端。

  

赫爾巴特的生平
賀拉斯的教育理念_賀拉斯的評價
相關知識
皮亞傑的生平是怎樣
馬基亞維利的生平是怎樣
費希特的生平是怎樣
赫爾巴特的生平是怎樣
克爾凱郭爾的生平是怎樣
加爾文的生平是怎樣
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是怎樣
奧古斯丁的生平是怎樣
普羅提諾的生平是怎樣
呂雉的生平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