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陸地最大的動物是哪一種
非洲象體軀龐大而笨重,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那麼,大家瞭解非洲象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嗎?快點來跟小編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非洲象產於非洲,它們可以生活於從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的多種自然環境中,包括森林、開闊草原、草地、刺叢以及半乾旱的叢林。非洲象是陸地上身體最重的哺乳動物,耳朵和長牙都長得較大,皮厚多褶全身的毛很少。它們的食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樹芽、灌木、樹皮、水果和蔬菜等。它們每天要喝30-50加侖的水。非洲象的平均年齡在60-70歲。象群由一頭老雌象帶領,象群一般由8/10-15/30頭大象組成。頭象和雌象一直生活在一起,而雄性非洲象在14-17歲青春期離開象群。而雌性非洲象在13-20歲青春期離開象群。有血緣關係的象群關係比較密切,有時會聚集到一起形成200頭以上的大型群落,但是這只是暫時性的。
分佈範圍
非洲象分佈於非洲東部、中部、西部、西南部和東南部等廣大地區,北起蘇丹草原,南至南非腹地,東從東非沿岸,西達西非赤道一帶,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和稀樹草原地區。分佈國家:安哥拉,博茨瓦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象牙海岸,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赤道幾內亞,加彭,迦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共和國,肯亞,賴比瑞亞,馬拉維,馬裡,莫三比克,奈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利亞,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物種分類
研究表明非洲象有兩種: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常見的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論雌雄都有長而彎的象牙,性情及其暴躁,會主動攻擊其他動物。
非洲森林象:生活在非洲的叢林低地,並在叢林邊緣地區與其他體形較大的非洲象交配。非洲森林象大約2.4-2.8米高***7.9-9.2英尺***、1800-3200公斤***3968-7055磅***重。它們的象牙是筆直地向下生長,而耳朵則呈橢圓形。
主要食物
非洲象是草食性動物,主要吃香蕉,樹葉,樹皮,果子等,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150到28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洩出去了。
生活習性
每群都由雌象統帥,成員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後代,雄獸在群體中沒有位置,長到15歲時就必須離開群體,只有在交配期間才偶而回到群體中。群體中有嚴格的等級制度,行動時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無論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群體中的成員之間通常都十分和平、友好。
非洲象的步子邁得很大,每一步都儘量跨得遠一點,很適於膛過泥地。為了採食,一年要走16000公里,遷徙的路線往往還要穿過溪流、湖泊、沼澤等,使它的一生就像一次極有耐性的漫長的尋食旅行。因為每個群體都有自己聯絡的聲音和氣味,無論走出多遠,都可以找到家族的去向。它依靠額上的一個能震顫的部位發出聲音訊號,頻率大多在低頻的14—24赫茲之間,人耳不能聽到,但也包含一些人耳可聞的諧波。
非洲象在草原上大多用溫和的方式與其他動物競爭。只有在憤怒或恐懼的時候,才有可能傷害其他動物,此時就是犀牛也不敢靠近。雖然非洲象的成體不懼怕任何動物的進攻威脅,但幼仔卻無力抵擋獅、鬣狗、野狗以及禿鷲之類的襲擊,所以在休息時群體常常站成一圈,保持警惕,以便進行防禦和自衛,而雌象即使感覺到一點危險,也會用長鼻子來提醒幼仔。在群體進行長距離、大規模的遷移時,幼仔必須緊緊地跟上,不過雌象也會不離左右地進行保護,隨時擊退企圖進犯的食肉動物。
物種保護
聯合國《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執行機構曾在***全面禁止了涉及大象的國際貿易。這些措施對保護大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九十年代之後非洲象的數目開始緩慢回升。但自禁令實施以來,象牙走私價格迅速上漲,大大刺激了國際非法象牙貿易,引發了對非洲象的新一輪捕獵。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去年一年,非洲就有2萬3千頭大象被獵殺。大象已經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受貿易活動威脅的物種之一。
為了保護瀕危大象,肯亞等國曾呼籲本次大會能夠物件牙貿易實施20年的禁令,遏制象牙非法交易,嚴懲偷獵行為,防止大象滅絕。
被美國瀕危物種法案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被CITES列入附錄I,但是在辛巴威、波札那和奈米比亞三國,非洲象被重新劃定到附錄II。
世界載重最大的重型卡車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