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孫氏圖騰是怎麼樣子的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孫姓孫姓由來已久,姓源眾多,據史書記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孫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2位。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百家姓孫氏的圖騰吧,僅供大家參考。

  百家姓孫氏的圖騰


  百家姓孫氏的遷徒分佈

  孫氏的發源地主要有兩支,一為河南濮陽,二為山東博興。

  1.秦、漢以前:

  孫氏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後,一直活躍在河南和山東一帶。

  春秋戰國初期,姬姓孫氏一直世襲衛國的上卿,權傾一國。孫氏在河南地區發展很快,到春秋末期,孫氏在衛國失寵,開始北遷晉國。發源在山東的媯姓孫氏發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戰國時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孫武,其子孫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富陽縣,形成了孫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吳郡。

  姬姓孫氏在秦漢以前的幾百年間主要是繁衍播遷於河南省境,其後則主要繁衍於今東南沿海地區。媯姓的孫氏早期則主要集中於山東境內繁衍,這一支孫氏之所以顯赫,主要是得力於兵家之聖的孫武,故後來孫氏人家便以“樂安”為堂號,後因齊國內亂,孫氏子孫便首次南遷於江蘇、浙江一帶。這一支繁衍樂安的孫氏,後成為了孫氏主要播衍於我國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蘇一帶的主要來源。

  秦漢之際,已有孫氏不斷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帶的孫氏繁衍最為繁榮,形成了孫氏歷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時江南的浙江富春***今浙江富陽***一帶的孫氏也已形成當地望族。他們都源於孫武之後。

  孫堅圖冊2.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

  秦漢以後,媯姓孫氏成了全國孫氏的主力,由山東向四周拓展,西進山西太原,南達浙江南部,向西南達到湖北。

  三國時期,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吳國,孫氏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在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孫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一批孫氏名家大族。因北方連年戰亂,孫氏族人第一次大舉南遷,使孫氏的分佈更加廣泛。

  孫氏的第一次南遷:東漢末年,由於北方戰亂,中原河淮地帶的世族和民眾紛紛舉家南遷,孫吳凌家組織流民屯田開荒,江南世族也納流民於自己的莊園內,孫氏氏族跟富春孫氏是同宗,自然會隨著南遷的民眾南下,尋找安身之地。

  孫氏的第二次南遷始於永嘉年間。西晉末年,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尚未完全止息,內遷各少數民族的上層統治集團,也乘機起兵建立割據政權,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地盤的血腥廝殺,北方陷入空前的災難,即永嘉之亂。大批北民被迫離開故土,逃亡異鄉形成歷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孫氏族人也隨著南遷的大軍渡江南下避亂,如中都割、氏舉家移居江左,至孫盛時定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東莞孫謙僑居歷陽***今安徽和縣***。

  3.隋、唐至宋、元、明、清時期:

  ⑴.四川:

  唐朝後期,黃巢起義,中原百姓四處逃難,其時孫氏家族有不少遷入四川的,如唐朝大散文家孫樵。孫樵,字可之,一作隱之,關東人。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進士,官中書舍人,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詔赴岐隴行在,遷職方郎中、上柱國,賜緋魚袋。後因唐末戰亂而舉家避住四川遂州。

  ⑵.廣西:

  廣西孫氏多尊宋朝的孫沔為先祖,孫沔,世籍山東青州府樂安郡白馬縣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撫史,曾隨狄青入廣西平儂智高叛亂,愛其山水,遂定居廣西,子孫繁衍,遂成廣西大姓之一。

  孫權圖冊⑶.上海:

  《婁邑楓涇樂安孫氏支譜》尊明朝孫太和為本支始祖。孫太和為新安休寧始祖孫萬登之後裔,明萬曆年間,由新安休寧***今安徽休寧***遷婁邑***今上海松江***,遂為婁邑孫氏始祖。子孫主要散佈松江及上海市區。上海一帶,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歷史上出現的孫氏名人較多。五代有孫漢英家族,明朝有孫元化家族。五代宋時就出了孫漢英家族,孫漢英為吳越國崑山鎮防遏使,家居練祁***今浙江嘉定***,兒子孫稱為通議大夫,孫子孫載為北宋朝議大夫,孫臨為大理寺評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中進土的孫嶽,是當地孫氏最早的進士及第者。據史籍記載,孫載一生曾舉薦百餘人為官,其侄、子卻大多為布衣、小吏。元朝有孫道明,號清隱居士,博學好古,書房稱映雪齋,藏書萬卷。明朝嘉定出了孫元化家族,孫元化為一代儒將,其祖父孫抬是明給事中孫浚的後裔,居江東高橋鎮***今上海浦東***,有子三人。父親孫繼統,致力於詩作,不願為官,後遷居嘉定。孫元化累官登萊巡撫;於遼東鎮守有功,後因兵變而被枉殺。有三子:孫和鼎、孫和鬥、孫和京。孫和鬥,屢次謝絕父親部屬的舉薦,不願為官,潛心整理父親的文稿,編成《水一方人集》。孫和京,犧牲在嘉定抗清的戰役中。孫子孫致彌,清康熙年間任出使朝鮮副使,後為大型類書《佩文韻府》總纂。後裔孫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孫寶仁,著《杖左堂自娛集》等,後自嘉定遷居月浦。

  ⑷.山西:

  《解樑孫氏族譜》中說其支派始祖由宋朝時遷居於解樑***今山西臨猗***。《代州孫氏家乘》記載的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遷居山西,其始遷祖孫成受在洪武年間命為振武衛百戶,由河南光山祖籍地遷居山西代州,後遂安家於此,自後子孫繁衍,被尊為遷代始祖。

  ⑸.海南:

  宋、元時遷移而來的,其來源地主要是從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等地區。《崖縣孫氏族譜》記載,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在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先祖任官瓊山而來海南定居,經歷元朝、明朝,後裔繁衍為四支,分遷島內各地,其中一支即遷居今三亞的崖縣。海南孫氏主要聚居於黃流、梅東諸地。

  ⑹.臺灣省:

  早在三國時期孫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孫權曾命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浮海遠航至夷洲***今臺灣省***,這是大陸人民首次大規模到達臺灣省。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為生計所迫,紛紛渡海到臺灣省謀生,孫氏移居臺灣省也在此一時期。《臺灣省通志》說,早期移居臺灣省的孫氏有二十二起,如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廣東鎮平縣***今廣東蕉嶺***孫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陸豐人***今廣東陸豐***孫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陽人***今廣東潮安***孫為發移居苗栗通霄;潮陽人***今廣東潮陽***孫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陽人***今廣東揭陽***孫永帝移居臺南白河。福建同安人***今福建同安***孫和定居淡水;孫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孫開移居永和秀朗;孫潤移居新莊後遷北投;孫善抄移居今臺北市東圓街;孫富挑移居新莊;孫賢生移居雲林新港;孫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義溪口;孫海移居臺南鹽水;孫遊壽移居今臺南市;孫經移居苗栗苑裡。龍溪人***今福建漳州***孫瑞敏移居彰化,後遷臺中大肚;孫水移居臺南麻豆;孫定宗移居臺南市。安溪人***今福建安溪***孫玉尊移居新竹市。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鎮平縣人孫永科移居苗栗三義;安溪人孫神福移居臺中梧棲。

  明、清以來,特別是近現代,孫氏成員更有大批人員遷入,使臺灣省成為今日孫氏人口分佈較多的地區。1954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對臺灣省姓氏進行的一次不完全的統計資料表明,在臺灣省當時八十三萬戶居民、七百三十七種姓氏之中,孫氏有三千二百八十餘戶,居第五十位。在臺北、宜蘭、新竹、嘉義等十二縣中,以嘉義為最多,有六百戶,臺南次之,為三百二十戶。其他較多的地區還有:臺北二百八十戶,新竹二百五十戶,苗栗一百九十戶,彰化一百七十戶。在臺北、基隆、臺南等六市中,以基隆為最多,有三百一十戶,臺南次之,為三百戶,其他依次為臺北二百三十戶、臺中二百戶、高雄一百三十戶、陽明山七十戶。

  孫登圖冊4.移居海外:

  ⑴.東渡日本: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漢人就開始移居日本。孫氏人物從什麼時候開始移居日本已不可考,但最遲不晚於南北朝時期。日本弘仁六年***公元815年***,朝廷下令仿唐朝《氏族志》體裁編纂《新撰姓氏錄》,其中記載:身俠村主一族“出於吳孫權男高”。孫權長子孫登,字子高,其後裔輾轉東徙,在日本改姓身俠。身俠,一作“牟佐”,是大和國高市郡的地名,孫登後裔移居日本後,取地名為姓。見於日本史籍的有身俠村主青、牟佐村主相模等。身俠村主青為雄略天皇時人,從其中國式的單名“青”字推測,當是孫登一族中早期東渡的移民。因他會說吳語,又善文筆,所以多次出使吳地,在日本與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宋朝,有商人孫忠者僑居日本數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國土之後的三十年中,曾先後十五次赴日,僑居時間累計達九年多,約佔其三十餘年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之,孫中山“視日本無異第二之母邦”。

  ⑵.北上朝鮮:

  早在周武王伐紂滅商之時,殷王族箕子就率眾五千人去朝鮮,這也是中國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漢魏以來的各個時期,隨著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交往的日益頻繁,大批華人渡過鴨綠江,到朝鮮開拓基業。

  ⑶.移居東南亞:

  中國人移居東南亞的歷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則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這一歷史時期。如今東南亞華僑已達兩千多萬,其中尤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為最多,佔我國三千餘萬華僑總數的80%以上。

  ⑷.移居歐洲:

  華人移居歐洲的歷史尚不過百年,但僑居歐洲的已達一百餘萬人,分佈在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⑸.開發美洲:

  我國在明、清之際,已有一些中國商人、工匠、水手、僕役等沿著當時開闢的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之間的太平洋貿易航線,到達墨西哥和祕魯僑居經商或做工。中國人大批量到達美洲,則始於鴉片戰爭之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西方侵略者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掠販去的契約華工,另有一部分是為生活所迫,或為躲避戰亂而到海外謀生的。這其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孫氏族人。

  5.現代分佈:

  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區都有孫氏人口分佈。其中以東北三省、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為多。

  百家姓孫氏的歷史名人

  孫陽:***生卒年待考***,字伯樂,秦國人。著名相馬大師。在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孫氏名人中,孫陽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因以善相馬聞名。孫陽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識別千里馬而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善用。

  孫叔敖:***公元前630~?年***,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著名穿求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孫叔敖少以聰明仁厚著稱。其父蔫賈官至工正後被權勢所殺,孫叔敖率全家避難遷至期思***今河南淮濱***隱居,後在楚王親信虞丘子的推薦下,出來輔助楚莊王。楚莊王因得孫叔敖輔助,國力大增,後打敗晉國,一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為一代名相。孫叔敖後人為了紀念一代賢相,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就以孫為姓,從而先秦時期的寢丘一帶又出現一支孫氏族人。這支羋姓孫氏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孫叔敖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

  孫武:***公元前535~?年***,字長卿,樂安人***今山東廣饒***。著名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武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編撰成《孫子兵法》,成為當時乃至今後對政治、戰爭、經濟具有強烈指導意義的兵學盛典。孫武也就是孫子,後人又尊稱孫武子。孫武之所以被後人所稱道,最主要的還是他留下的那部兵家聖典《孫子兵法》,雖然只有五千字,但卻包含了豐富的軍事思想,這使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的軍事家。孫武的軍事理論不僅對現在的軍事方面有重要影響,日本還將他的兵法用到了商業方面,美國在1990年還用其來指揮高科技的現代化戰爭“海灣戰爭”。所以,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是當之無愧的。

  孫臏:***生卒年待考***,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阿、鄄一帶人***今山東陽谷、鄄城***,著名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生於齊國阿***今山東陽谷***、鄄***今山東鄄城***一帶,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著有《孫臏兵法》。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注,反映了孫臏的全部軍事思想。他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佔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

  孫堅:***公元155~192年***,字文臺,孫權之父。吳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陽***。東漢末期長沙太守。

  孫炎:***生卒年待考***,字叔然,樂安人***今山東博興***,孫武的第二十代孫,著名三國時期魏國經學家、訓詁家。孫炎是鄭玄的弟子,人稱東州大儒。司馬氏奪取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曾徵聘孫炎為祕書監,孫炎堅辭不受。當時經學家王肅不贊成鄭玄的學術觀點,著有《聖證論》來譏難鄭玄。孫炎奮起反駁,維護鄭玄學說。所著有《周易春秋例》,併為《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等書作注。另著《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反切從此盛行。

桂林圖騰古道旅遊攻略
姓氏圖騰頭像都有哪些比較好看的
相關知識
百家姓孫氏圖騰是怎麼樣子的
百家姓羅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賈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盧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劉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黃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黃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姜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王氏圖騰是怎麼樣的
百家姓王氏圖騰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