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飲食文化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傈僳族,一個敢在刀尖上跳舞,火海中沐浴的奔放民族,因“上刀山、下火海”、“江沙埋情人”等叫人心驚膽戰的民族表演和熱情的風俗而被外人所知,除了這些之外,傈僳族的飲食也是獨具一格。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獨具一格的傈僳族飲食文化

  傈僳族飲食文化極其豐富,有闊耍俄勒、苦蕎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秈米粑粑、清水煮乳豬等美味佳餚。大多數居住在高山地區的以包穀、蕎麥為主食。蔬菜有小白菜、小青菜和芋頭,特別是芋頭深受傈僳人民喜愛,每家都要栽種,既可做菜,又可兼做糧食。平時傈僳人煮包穀飯時很少放油鹽,到吃時才沾少許鹽巴。除殺牲祭鬼或過年外,很少吃肉,間或獵獲野獸,也須在本寨或家族內平分。

  傈僳族的烹飪方法主要是飯菜合煮,做時先把糧食放入鍋內熬煮,更換兩次水,到快熟時放進青菜、白菜等,煮到菜爛即可。吃飯時由家庭主婦按家裡人口多少,平均每人一大木碗。傈僳族的副食品有各種肉類、蛋類、魚、豬肉、牛肉、小鳥等喜愛的燒食,這是傈僳族人吃肉的傳統方法。每當過年或有婚嫁喜慶時,都要殺豬。

  傈僳族的生活用具較為簡陋,大多以三塊石頭和土鍋煮飯,少數富裕人家用鐵鍋和鐵三角架,一般人家沒有陶瓷碗,大多用木勺、木碗,背水用木桶或竹筒。

  傈僳族人都喜歡喝水酒,每年九十月份糧食收穫後,人們以包穀、高粱和稗子為原料,搗碎後進行蒸煮,放入酒藥,裝罐封存,數十天後即可啟封衝飲。啟封后將酒糟盛入溫水中攪拌,主人先嚐後即可過濾倒入酒杯敬客。酒糟可兌制二至三次。傈僳族以酒待客的最高禮節是飲雙人酒,俗稱飲“同心酒”。飲時主人和貴賓各出一手捧起木碗,同時喝下,表示主客之間親密無間,情同手足。

  此外,傈僳族喜飲一種麻籽茶。製作麻迷茶時,先將麻籽入鍋用微火焙黃,然後搗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鐘,取出瀝渣,湯仍入鍋放鹽或糖煮沸即可飲用。麻籽茶潔白,多飲也像飲酒一樣能夠醉人。在貢山一帶的傈僳族,受當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響,也有喝酥油茶的習慣。

  每一種傈僳人的食物,都蘊含深厚的文化,飲其食而不知其蘊,則形同嚼蠟,可填胃而不知其道,雖五味可口,卻是不盡人意。通過上面的介紹,不知道您有沒有被傈僳族的飲食文化所吸引呢?  傈僳族,一個敢在刀尖上跳舞,火海中沐浴的奔放民族,因“上刀山、下火海”、“江沙埋情人”等叫人心驚膽戰的民族表演和熱情的風俗而被外人所知,除了這些之外,傈僳族的飲食也是獨具一格。“同心酒”、“俠辣”等具有民族風俗的飲食,既體現了傈僳族同胞熱情好客的美德,又體現了傈僳族奔放不羈的文化性格,接下來,就帶領大家領略一番獨具一格的傈僳族飲食文化。

  傈僳族飲食文化極其豐富,有闊耍俄勒、苦蕎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秈米粑粑、清水煮乳豬等美味佳餚。大多數居住在高山地區的以包穀、蕎麥為主食。蔬菜有小白菜、小青菜和芋頭,特別是芋頭深受傈僳人民喜愛,每家都要栽種,既可做菜,又可兼做糧食。平時傈僳人煮包穀飯時很少放油鹽,到吃時才沾少許鹽巴。除殺牲祭鬼或過年外,很少吃肉,間或獵獲野獸,也須在本寨或家族內平分。

  傈僳族的烹飪方法主要是飯菜合煮,做時先把糧食放入鍋內熬煮,更換兩次水,到快熟時放進青菜、白菜等,煮到菜爛即可。吃飯時由家庭主婦按家裡人口多少,平均每人一大木碗。傈僳族的副食品有各種肉類、蛋類、魚、豬肉、牛肉、小鳥等喜愛的燒食,這是傈僳族人吃肉的傳統方法。每當過年或有婚嫁喜慶時,都要殺豬。

  傈僳族的生活用具較為簡陋,大多以三塊石頭和土鍋煮飯,少數富裕人家用鐵鍋和鐵三角架,一般人家沒有陶瓷碗,大多用木勺、木碗,背水用木桶或竹筒。

  傈僳族人都喜歡喝水酒,每年九十月份糧食收穫後,人們以包穀、高粱和稗子為原料,搗碎後進行蒸煮,放入酒藥,裝罐封存,數十天後即可啟封衝飲。啟封后將酒糟盛入溫水中攪拌,主人先嚐後即可過濾倒入酒杯敬客。酒糟可兌制二至三次。傈僳族以酒待客的最高禮節是飲雙人酒,俗稱飲“同心酒”。飲時主人和貴賓各出一手捧起木碗,同時喝下,表示主客之間親密無間,情同手足。

  此外,傈僳族喜飲一種麻籽茶。製作麻迷茶時,先將麻籽入鍋用微火焙黃,然後搗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鐘,取出瀝渣,湯仍入鍋放鹽或糖煮沸即可飲用。麻籽茶潔白,多飲也像飲酒一樣能夠醉人。在貢山一帶的傈僳族,受當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響,也有喝酥油茶的習慣。

  每一種傈僳人的食物,都蘊含深厚的文化,飲其食而不知其蘊,則形同嚼蠟,可填胃而不知其道,雖五味可口,卻是不盡人意。通過上面的介紹,不知道您有沒有被傈僳族的飲食文化所吸引呢?

  傈僳族民族簡介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巨集、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裡、德昌等縣。傈僳族為氐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彝語支。原有文字是維西縣旺忍波創造的音節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著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

  傈僳族主要從事農業,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飾很有特點,婦女穿繡花上衣,麻布裙,喜歡戴紅白料珠、珊瑚、貝殼等飾物;男子穿短衣,外著麻布

  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掛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穫、結婚、出獵和蓋房等時節,他們都要盡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萬物有靈,崇拜祖光。傳統節日有闊什節***過年***、刀杆節、收穫節等。傈僳族郵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

  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傳統樂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蘆笙等。

  傈僳族以 從事農業為主,種植玉米、水稻、蕎麥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傈僳族歷史悠久。其先民原來居住在金沙江兩岸。16世紀以後開始遷入怒江、德巨集等地。族稱唐代即已見諸史端。作為民族自稱音譯的“傈僳”二字,歷史上曾有“慄粟”、“力蘇”、“傈僳”、“力些”、“力梭”、“黎蘇”、“俚蘇”等不同寫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過三種文字。一種是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拼音文字,一種是維西縣農民創造的音節文字,還有一種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新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族歷史由來

  傈僳族淵源於南遷的古氏羌人,與彝族同屬一個族源。其族名稱最早見於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稱“慄粟兩姓蠻”或“慄蠻”及“施蠻”、“順蠻”,均屬“烏蠻”,分佈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瀾滄江兩岸等廣闊地帶;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一部份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老摑、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在歷史程序中,傈僳族溶進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緣。
 

額黃的基本介紹
廣西壯族的飲食文化有哪些呢
相關知識
傈僳族飲食文化介紹
水族飲食文化介紹
裕固族飲食文化介紹
關於法國獨特的飲食文化介紹
關於加拿大飲食文化介紹
關於菲律賓的飲食文化介紹
海南黎族飲食文化習俗
貴州侗族飲食文化有哪些
土家族飲食文化和節日信仰習俗
中華民族的茶文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