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鄭風子衿的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國風·鄭風·子衿》是《詩經》中的一首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為先秦時代鄭地的華夏族民歌。此詩寫單相思,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下面給大家整理了詩經國風鄭風子衿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詩經國風鄭風子衿的原文、註釋及譯文

  【原文】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②。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③?

  青青子佩④。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⑤,在城闕兮⑥。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註釋】

  ①子:詩中女子指她的情人。衿:衣領。或讀為“紟”,即系佩玉的帶子。

  ②悠悠:憂思貌。

  ③寧不:猶何不。嗣:《釋文》引《韓詩》作“貽”,寄也。“音”謂資訊。

  ④佩:指佩玉的綬帶。

  ⑤挑、達:往來貌。

  ⑥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是男女慣常幽會的地方。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詩經國風鄭風子衿賞析

  由於孔子曾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經學家便將《詩經》的每首詩都套上“思無邪”的靈光圈,致使一部《詩經》競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書。如本篇《子衿》,《毛詩序》認為“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孔穎達疏進一步解釋說:“鄭國衰亂不修學校,學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陳其留者恨責去者之辭,以刺學校之廢也。經三章皆陳留者責去者之辭也。”可是我們在詩中實在看不出什麼“學校廢”的跡象。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詩。”***《詩集傳》***倒是看出這是男女相悅之辭,糾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說。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採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麼漫長。

  近人吳闓生雲:“舊評:前二章回環入妙,纏綿婉曲。末章變調。”***《詩義會通》***雖道出此詩章法之妙,卻還未得箇中三昧。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目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於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劃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問、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令人生出無限想像,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心獨自,則通過誇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可謂因誇以成狀,沿飾而得奇。心理描寫手法,在後世文壇已發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本詩已開其先。所以錢鍾書指出:“《子衿》雲:‘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薄責己而厚望於人也。已開後世小說言情心理描繪矣。”
 

詩經國風鄭風叔于田的讀解
詩經常武原文及註釋
相關知識
詩經國風鄭風子衿的賞析
詩經子衿的賞析
詩經玄鳥原文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王風君子役於的原文翻譯帶賞析
詩經國風鄭風叔于田的讀解
詩經國風鄭風溱洧的原文及註釋
詩經國風鄭風狡童的賞析
詩經國風鄭風狡童的賞析
女孩子詩經取名古風古韻的名字
詩經國風唐風蟋蟀的原文帶註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