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的歷史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京杭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共流過北京、通州、天津、滄州、德州、臨清、聊城、濟寧、臺兒莊、徐州、清江、淮安、揚州、鎮江、蘇州、宣城、湖州、杭州18個市區。 全長1794千米,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 倍,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的人工運河。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用。

  ⑴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原因

  我國地域遼闊,古代南北方的物資交流,這種跨度達數千裡的長途運輸是用何種方式來完成的呢?只是靠陸地上的馬拉車載不現實,從南至北路途遙遠崎嶇,待送至目的地,時間長,費用高。利用自然河流也行不通。我國的主要河流大多是東西走向的,對於至關重要的南北物資以及文化的交流起不到決定性作用。走海路,是可行方案,但海面氣象難測,風雲瞬息萬變,對於古代的木製船和因科技程度限制而落後的航海技術來說,無疑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宋元之前尤為如此。雖然我國海運的歷史也較為久遠,但畢竟不能滿足南北物資交流和政治軍事的需要。

  如果我國擁有一條縱貫南北、連線五大水系的運河,南北方大規模的交流就成成為現實。

  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使之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縮短航線。煬帝即位後,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經濟上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開通濟渠,工程西段從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工程東段自榮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是漕運的幹道;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線而成。

  隋朝開始實現了京杭大運河的全線貫通。不過,當時的大運河由揚州出發,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經河南的東北部,入黃河流域,到達東都洛陽;然後向東北走,經河北東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為上半部,合起來整體上走了個“之”字。

  大業六年***610年***重開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至此,隋朝大運河全線貫通,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有了此段運河,隋煬帝前後共計三伐高麗。雖然出於各種原因而相繼失敗,但也因此而挫傷了高麗國的軍力,為日後唐朝成功地收復遼東,使高麗臣服打下了基礎。

  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中國大地的南北,實現了中國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貞觀盛世,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例如唐朝詩人皮日休寫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⑵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唐朝建立以後,直到明清時期,經過歷朝對隋朝大運河的截彎取直,才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京杭大運河。如今,這條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綿延1794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大省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這便是被稱為華夏之龍脈的、為世界所驚歎的京杭大運河!

  唐、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進行疏浚整修。唐時浚河培堤築岸,以利於漕運纖挽。將自晉以來在運河上興建的通航堰埭,相繼改建為既能調節運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過的單插板門船閘。宋時將運河上岸改建為石駁岸纖道,並改單插板門船閘為有上下閘門的複式插板門船閘***現代船閘的雛形***,使船舶能安全過閘。運河的通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1079年,為解決汴河***通濟渠***引黃河水所引起的淤積問題,進行了清汴工程,開渠25公里,直接引洛水入汴河,不再與黃河相連。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洩、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到了1194年的蒙元時期,黃河在今河南武陽決口,灌封丘南下,奪泗水,從今淮陰奪淮入海。這便使得元朝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的初期漕運路線,只能由江淮溯黃河向西北至封丘,轉陸運90公里至新鄉入望河,水運經天津至今通縣,再陸運至大都。這條運輸路線不僅繞道過遠,且要水陸轉運。因此,元朝於1282年動工挖濟州河,自今濟寧引洸、汶、泗水為源,向北開河75公里接濟水。濟州河開通後,漕船可由江淮溯黃河、泗水和濟州河直達安山下濟水。從濟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線有兩條:一是由濟水入海,經渤海灣至天津;一是由東阿旱站***東平北***向北陸運100公里至臨清入今衛河。沿前一路線,漕船常遭海濤風浪之險;沿後一路線,每遇夏秋雨季,糧車跋涉艱難。於是在12***,自濟州河向北經壽張、聊城至臨清開會通河,長125公里,接通衛河。因為會通河位於海河和淮河之間的分水脊上,所以在會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門船閘26座,並在濟寧設水櫃,南北分流,以調節航運用水,控制運河水位。會通河建成後,漕船可徑濟州河、會通河、衛河,在溯白河至通縣。1291—1293年,元朝從通縣到大都開通惠河,建閘20座。從此,漕船可由通縣入通惠河,直達今北京城內的積水潭。至此,今天的大運河的路線走向完全形成。

  明、清兩代均建都北京,並都對元代大運河進行了擴建。明代整通惠河閘壩,恢復通航;1411年擴建改造會通河,引汶水入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勢高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閘,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決了會通河水源問題,並增建船閘至51座。為使運河免受黃河氾濫的影響和避開180公里的黃河航程,明代先後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自今山東濟寧南陽鎮以南的南四湖東相繼開河220公里,使原經沛、徐州入黃河的原泗水運河路線***今南四湖西線***,改道為經夏鎮、韓莊、臺兒莊入黃河的今南四湖東線,即韓莊運河線。此外,為保障運河通航安全,還修建了洪澤湖大堤和高郵湖一帶的運河西堤,並在運河東堤建平水閘,以調節運河水位。清朝於1681—1688年在黃河東由今駱馬湖以北至淮陰開中河、皁河近100公里,北接韓莊運河,南接今裡運河,從而使運河路線全與黃河河道分開。

  到這時,全長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的全部修建與改造工作,才最終宣告完成。

  ⑶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貢獻

  隋代大運河通航後的唐、宋時期,二朝專設有轉運使和發運使,統管全國運河和漕運。隨著運河通航條件的改善和運輸管理的加強,運河每年的漕運量由唐初的20萬石,逐漸增大到400萬石,最高達700萬石。由於航運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運河沿岸逐漸形成名城蘇州和杭州,造船工業基地鎮江和無錫,對外貿易港口揚州等重要城市。

  元代大運河建成後,政府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但因會通河航道窄淺,水源不足,年漕運量不到10萬石。是為大運河南北貫通後,漕運最少的一個時期。

  明清兩代,為維護大運河的暢通,均規定運河漕船的重量為400石,漕船載重吃水分別不超過3尺和3尺5寸。即便是這樣,兩代的年漕運量仍有400萬石,有力地保證了坐鎮北方的朝廷以及北方城市能夠得到充裕的南糧。

  利用大運河進行漕運只是運河作用中的一個方面,歷史上的京杭大運河不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資的運輸交流,也有助於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這其中緣由是顯而易見的。

  ⑴大運河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⑵ 京杭大運河的文化經濟孕育了兩岸一座座的名城和古鎮。並且,運河文化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統一性、廣闊的擴散性和開放性,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資訊。

  ⑶大運河的開鑿與貫通,營造了新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生產環境,極大地促進了整個運河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運河的豐富水資源對保護環境,調節小氣候,灌溉農田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⑷京杭大運河的現今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物資交流方式傳統已經改變。大運河的作用開始明顯地減弱。如今的大運河,多處陷入枯水之境,河水的汙染也日益嚴重。今日的運河兩岸,先人用血鋪就的輝煌印道幾乎消失殆盡。對延續運河文脈,傳承運河文明,使千年大運河煥發青春、發揮大運河文化經濟、自然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開鑿大運河的歷史事件介紹
蝴蝶與溫控系統
相關知識
運河的歷史資料
黃河的歷史資料
關於將相和的歷史資料
潛艇的歷史資料
直升飛機的歷史資料
瀘定橋的歷史資料
宇宙飛船的歷史資料
坦克的歷史資料
太空梭的歷史資料
周瑜的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