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事實講道理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所謂“擺事實,講道理”,固然體現在全篇文章中,更重要的是體現在一個段落裡,因為“段是篇的具體而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引言

  曾經在看英文版的一本名為《敘事心理學》的書時,讀到這樣一句:“When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say, I tell a story.”可見,通過“擺事實”、“講故事”來“講道理”是多麼重要!

  正文

  1、“素質”:人、事物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規定性;在人的生成、事物的構成中具有前提性、始基性和關鍵性的地位與作用。

  例1:“素質”概念的植物隱喻:“根本”——植物生命的源泉。

  例2:“素質”概念的建築隱喻:“基礎”——有足夠的地面面積與埋置深度。

  2、道德教育的失敗在於方向錯了,即踐行的是“認知主義”的道德教育,而非以“道德感”為根本的教育。道德素質的“根”在“道德感”:羞恥感與榮譽感

  例3: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可是,某個班上竟然有孩子看不起母親,他們都嫌母親長得醜。班主任找來孩子的母親的育兒日誌,在班上讀給孩子們聽,同時不讓孩子們知道誰的母親,日誌上寫著母親懷上孩子時,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有病不敢吃藥等摧人淚下的“事蹟”。班上孩子聽了,都哭了。孩子的良知和羞恥感被喚醒了。

  例4:有一次石中英老師在公交車站等公交車,他看到一幫孩子在擦洗道路邊上的護欄,聽到其中一個學生叫苦連天:“真倒黴,又來幹這事!”另外一個學生附和道:“不知道公交公司給了我們老師多少回扣呢?”顯然,這樣所謂的“做好事”並沒有喚起孩子們的榮譽感。

  3、科學素質:好奇心、求知慾、批判精神。

  例5:化學老師先在講臺上做演示實驗,然後叫學生上臺做重複實驗,某學生上臺後拿錯了試管,因而沒有預想的化學反應出現。老師叫學生“下去”,自己再演示一遍給學生看。其實,化學老師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尋沒有化學反應的原因。

  4、審美素質:美感,“忘我”的狀態。

  例6:音樂老師給學生上課,放貝多芬的《命運》,播放一段後,老師按下暫停鍵,給學生作分析,然後再聽一段,再暫停,再分析……這樣能養成審美能力嗎?

  5、人的素質:個性、社會性、類特性。

  例7:亞里斯多德認為理性是人的類特性。亞氏認為,人的身上有三種靈魂:植物靈魂、動物靈魂情感、慾望、人的靈魂理性。

  例8:瘋子也講“理性”。在火車上,有個瘋子突然撲到對面坐的男子身上,使勁用牙咬男子的脖子,後來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對面的男子剛才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其實,根本沒有“瞪眼”那回事,但瘋子在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作辯護。

  6、教師的素質:太差。

  例9:某實驗小學某老師對學生不滿就拆斷學生的鉛筆,結果,某小孩被老師拆斷了好幾支鉛筆,家長對此意見極大。

  例10:不是教育,是呵斥。有一次,石中英老師在某高中的政教處目睹了一幕:某學生犯了“錯”,被政教處主任叫到辦公室。那學生個子很高,主任狠狠地說:“只長個子,不長心眼。”學生低著頭。“站直!”主任大叫一聲。學生挺直了腰桿。“你知道錯了嗎?”“知道了”“你說錯了怎麼辦?”“寫檢討”“不少於1000字,叫你父母簽上字再交來!你出去吧!”學生出去了。他是不是期待捱了這頓批之後早點離開呢?

  7、學生的素質:太差。

  例11:某大學百年校慶,要視察學生宿舍:一間男的,一間女的。學生宿舍臭氣沖天,哪是人能進去了?更何況呢?馬上挑選兩間宿舍,快速打掃乾淨,就讓看這兩間宿舍吧!

  例12:大學本科生畢業選題,不知道選什麼題目,問老師寫什麼題目好。老師問他,你平時寫過什麼作業嗎?意圖是希望學生能在作業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加深,形成論文的選題。學生回答說不記得了。老師問他,你平時看過什麼書?意圖是希望學生在閱讀和讀書筆記的基礎上選擇一個論題。學生說,好像沒有看過什麼書。

  例13:研究生招生複試時,老師看到考生交上來的公開發表的論文,抽出其中引用的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叫考生解釋一下,結果“露餡”了。問考生讀過哪些名著,學生說《民主主義與教育》。老師問他第十章講了什麼問題,學生啞口無言。

高中英語哲理短文帶翻譯
安全質量事故反思文章報告
相關知識
擺事實講道理的文章
寫事說明道理的文章
大學勵志有道理的文章
與愛情有關的很有道理的文章
有關生活道理的文章
有深刻道理的文章
說明道理的文章
勵志道理的文章
蘊含道理的文章
含有深刻道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