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有什麼民間故事
蒙古民間故事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不同時代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和情緒,表達了他們美好的理想和願望。那你知道蒙古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蒙古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民間故事:吉當普主持重修都江堰
公元1334年,即元朝的元統二年,蒙古族官員吉當普出任四川肅政廉訪司事,針對都江堰年年修年年毀的情況,吉當普找出江堰的要害三十二處,提出大修的方案。他召見灌州判官張弘,對他說:“若甃之以石,則歲役可罷,民力可蘇”。張弘贊同吉當普的主張,於是拿出自己的錢來做試驗,結果“堰成,水暴漲而堰不動”,試驗獲得成功。
為決定修治都江堰事,當時的四川地方長官招開了一個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行省官員、“蒙古軍七翼之長”、“郡縣守宰”、“鄉里之老”,在當時省政府的一個會議室裡,幾十個人坐在一起,桌子上泡著茶,擺著點心水果,當然那時候還沒有香菸,所以大家也不抽菸,只是一邊喝茶,一邊議論這個工程是否可行。結果是大家“各陳利害,鹹以為便”,工程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支援。
工程定案,由省政府主持的開工儀式在灌口李冰廟隆重舉行,行禮上香,占卜得吉,也就是說這次的維修工程徵得了李冰的同意,工程於後至元元年***1335***十一月朔日,肇事於都江堰。
工程在吉當普選定的要害江段分段進行。堤岸告成,沿堤“上植楊柳,旁種蔓荊,櫛比鱗次,賴以為固”。
因為這次工程的成功,吉當普得到了元朝當局表彰,升任監察御使,清朝宣統二年,吉當普以治堰功臣的身份,被列入了都江堰二王廟的堰功祠中,與李冰父子一道被後人紀念。今天,吉當普的塑像立在離堆公園中,與歷代維修都江堰的有功人員一起接受遊客的敬意。
蒙古民間故事:范文虎的遺憾
元朝大軍沿長江推進到了安慶,南宋“殿前都指揮使、知安慶府”范文虎出降。早在襄陽城被圍困的時候,范文虎就曾多次奉命率軍增援襄陽,解救呂文煥困守的襄陽城。但范文虎率領的援軍,一次又一次敗在阿術、劉整等人的手下,最終也沒有將垂危的襄陽城挽救回來。
范文虎獻城出降以後,也跟著元朝大軍,參加了接下來的滅宋戰爭。元軍逼近杭州,范文虎率本部兵馬在浙江沙滸紮營,謝太后聽說以後,心中憤恨不已,不禁切齒罵道:“大海要是有靈,當使波濤大作,一洗而空之,淹死這幫不要臉的東西!”可是天不遂願,大海異常平靜,不光沒有興起颶風海嘯,甚至天天起退的潮汐,都一連三天沒有如期而至,謝太后的希望落了空,范文虎的軍營安然無恙。南宋全境平定以後,范文虎來到了北京,很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過了兩年,忽必烈發起了第二次遠征日本的戰爭,范文虎被任命為遠征軍的三位負責人之一,率領十萬南方“新附軍”士兵駕船出征。範感慨:只有在國力強大海內一統的元王朝,才有這樣大規模遠征海外的能力!
遠征軍的船隊抵達日本海岸,由於軍事組織不力,遲遲沒有開啟局面,大軍不得不駐紮在海船上,謝太后的詛咒,似乎到此時開始應驗了,海上狂風突起,巨浪滔天,元軍戰船多數被風浪打壞,傷亡慘重,只有范文虎等少數人狼狽逃回了北京。
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忽必烈雖然失望,可范文虎也不是第一負責人,他沒有受到太重的處罰,只是暫時被革去了職務而已。范文虎的政治生命並沒有結束,1287年,他被授予“中書右丞、商議樞密院事”職務。12***,漳州有陳機察等八千人起兵造反,後兵敗投降,福建當局請示朝廷,準備“斬之以警眾”,忽必烈令樞密院討論決定。討論會上,范文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賊固當斬,然既降乃斬之,何以示信?”意見被朝廷重視。1293年,范文虎還以“平章政事”的職務,領銜主持了疏理漕河的工程。
出生於南方,入元后在大都任職的范文虎,順利活到了新世紀的來臨,於1301年壽終正寢。范文虎的一生,遭逢動盪歲月,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時代,他的一生雖然算不得如何成功,但他是堂堂正正、普普通通的中國人,誰也否認不了。
經典蒙古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