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橋民間故事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很早很早以前,安海這地方常年遭洪水和海潮的雙重侵襲,百姓苦不堪言。百姓祈神拜佛,也無法改變這種苦難。有人說這是東海和南海的兩條孽龍在作祟。

  這事讓一位在此修煉的道人知道了,他想為民除害。有一天他見到這兩條孽龍在海灘上嬉戲,等到它們玩累了在睡覺時,道人就做起仙術鎮住孽龍。然後決定將它們挑去填常年水患的安海港,於是道人化出兩個大畚箕和一把大鐵鏟,把這兩條孽龍鏟到畚箕上。頓時海灘上留下了兩個大窟窿,後來水流積聚就變成了現今的“龍湖”和“虺***hui***湖”。“龍湖”是黑龍住過的地方,所以這個湖的泥土是黑色的。“虺湖”是赤龍睡過的地方,因此這個湖的淤泥是赤色。

  再說道人挑著這兩筐孽物走到一處叫大山後的地方,由於跨越溪澗時,步子邁得過大,一下子將扁擔壓斷了,兩條孽龍從夢中醒來,趁著道長不及下手,變作兩堆土,真身飛上天去了。這兩堆土就成了現的“黑麒麟山”和“赤麒麟山”,有人說這兩座山推去填“龍湖”和“虺湖”正好絲毫不差。道長看沒收拾好這兩條孽龍,就悶悶不樂地回靈源山繼續修煉。

  若干年後,安海地界大雨下個不停,九溪十八澗的大水翻過了石壁峽,直衝安海港而來。得道成仙的道長在靈源山頂望見那兩條孽龍又在作怪,便運功吐出一條七彩鎖鏈,從安海鎮跨過海灣,直到南安的水頭鎮,孽龍見狀嚇得魂飛魄散,馬上潛入水底,逃到大海去了,大水也退了。百姓們見到長虹驚退了孽龍,怕以後它們又捲土重來。有人就提議用長條大石,一段一段地鋪砌起來,建造一條天長地久的鎖蛟玉帶,一來鎮鎖孽龍作怪,二來便於兩縣百姓往來。這意見馬上得到人們的支援,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很快這條長達五里的跨海大石橋終於建造起來了。

  從此,孽龍再也不敢來興風作浪。各地商旅船隻,相邀而來。於是商業日益發達,莊稼則年年豐收,百姓們安居樂業,這座橋就被稱作“安平橋”,因為橋長五里,又俗稱為“五里橋”。

  安平橋歷史成就

  “安平橋”是宋代當地富商黃護捐資三萬緡錢***一緡[mín] ,即一貫,串錢一千文***倡建的,於1138年開工,1152年完工,工程歷時十五年。當時中國剛經歷過女真族金國入侵,北方淪陷,徽、欽二地被擄,宋朝遷都杭州的大變局。如此政局動湯不安之際,民間仍能進行“安平橋”如此浩大之工程,可見宋代東南沿海經濟之繁榮、工商之發達和社會之***,都可歸功於海外貿易的蓬勃。

  倡建“安平橋”的富商黃護,就是以經營海外貿易發跡致富的。黃護生於西元1086年***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從小讀書習文,本來有志於仕途,十七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名落孫山。後來改行習商,二十歲時隨姑丈高紀昌到廣東經商,後又渡海到渤泥***今汶萊***發展。三十歲時衣錦還鄉,在安海街坊上開了十二間商鋪,主營米糧、蔬果、雜貨,次營飲食、海鮮、山珍,成為安海當地首富。

  黃護博覽群書,愛好篆隸、棋弈、詩謎等文人雅士的遊戲,人稱謎壇之虎將。喜歡結交高僧,常到龍山寺和高僧品茶論禪,聊一整天都不嫌累。由於黃護為人熱心公益,街坊鄰居們在1132年推舉他為“里正”***里長***,他“勸農桑、重工商、興義學、立藥局、闢嬰堂、振武林、懲邪惡、禁博賽、整市容、嚴街鼓、明保伍”,認真建設地方、造福鄉里。

  1138年,黃護捐資三萬緡錢倡建“安平橋”,工程進行到一半,黃護就不幸病逝於1144年***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享年五十八歲,死後贈封為榮譽“晉江縣尉”。黃護向來熱心公益,除了倡建“安平橋”,生平還捐地興建了石井書院,和捐資整修安海龍山寺等。

  黃護去世後,兒子黃逸繼承父志,繼續主持“安平橋”的興建,至1152年終於全橋完工。後代安海鎮桐林村黃氏一族,奉黃護為一世祖,鄭芝龍的伯母黃慈慎和繼母都是黃護的後代。
 

自編中國民間故事
與龍有關的民間故事
相關知識
安平橋民間故事傳說
安嶽民間故事傳說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傳說
關於白族的民間故事傳說
傣族的民間故事傳說
赤峰民間故事傳說
短篇民間故事傳說
關於牡丹的民間故事傳說
彝族的民間故事傳說
關於美人魚的民間故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