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傳統文化視閾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古人主張天人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而不能破壞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準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依歸。莊子也強調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齊物論》***。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主張只用漁竿釣魚,不用大掛網攔河捕魚,並反對射獵夜宿之鳥。很顯然,他反對人類的濫捕濫獵,破壞生態平衡。孟子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他所追求的是通過“盡心知性知天”的途徑,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的境界。宋代張載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這一概念,並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命題,意即人類是我的同胞,天地萬物是我的朋友,天與人、萬物與人類本質上是一致的。中國古代哲人根據天人合一的觀念,要求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善待鳥、獸、草、木,提出了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
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前提,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物質基礎。社會和諧有賴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無限制地掠奪自然,會造成資源的枯竭,最終導致人類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這不僅實現不了發展的目標,反而會使地球變得不再適合人類生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是無從談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必須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同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統一。
1992年3月,我國通過了《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了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我國積極有效地貫徹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由於長期以來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認識的不足,一味強調對自然的“佔有”和“征服”,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後果,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我國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承受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人口、資源、環境同經濟發展的矛盾異常突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2003年,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概念,即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然而要把科學發展觀真正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就必須將它轉化為一系列具體的思想、行為、政策和制度,以解決怎樣才能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對策。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當務之急是:首先,立足國情,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戰略。應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單位資源的人口承載力;進一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其次,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人口的數量眾多、基數過大、素質偏低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嚴重因素,實施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把人口增長限制在生態環境可承受限度之內。最後,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加強對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
二、人與人的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
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古人提倡寬和處世,協調人際關係,創造“人和”的人際環境。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意思是說,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卻不和諧相處。所以這裡的“和”並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沒有自我,而是要通過各種因素的差異互補來尋求整體的最佳結合,這是人們處理矛盾,對待差異所採取的積極的態度和方法。孟子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的仁、義、禮、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實現“人和”,實現社會和諧的道德原則,體現了建設大同社會的遠景理想。在實現人際和諧的方法上,儒家認為應推行“仁”。“仁”的實施原則是推己及人,由近及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的實施原則還有另一方面,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上兩方面概括起來就是孔子所說的“忠恕”。前者為“忠”,就是對待人、幫助人要真心誠意。後者為“恕”,即寬容精神。孟子對推己及人進一步發揮,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實現社會和諧的道德原則。老子則在“自然和諧”觀的基礎上,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無為思想,其實質上是以“道”的規律作指導,通過“德”的感化,使人民實現自身“德”的水平的提高,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即實現“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老子》給人們描繪了一個人與人之間“無慾”、“無為”、“無爭”,彼此和諧相處,寬大為懷,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理想社會。老子所設計的大同社會理想,雖帶有烏托邦的旨趣,但它作為一種崇高的目標和理想境界,始終引導著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際和諧為基本特徵的社會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於注重和諧,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合”。古人解釋,“和”是“以他平他”,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和諧,包括“和生”、“和處”、“和順”、“和洽”等。千百年來,古聖先賢對人際和諧有諸多闡述。“和為貴”、“政通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些警句格言都揭示了人際和諧的重要性。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關係的紐結,單個的、現實的人首先是人際關係的總和。在這裡,社會關係既體現在人際關係上,又以人際關係為主要內容。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具體的人而言既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環境資源,又是人自我發展的推動力量。從整個社會發展的巨集觀維度來考察人際關係,是人際關係的社會性生成,是社會系統的人與人直接的總體性關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前各種社會矛盾逐漸凸顯,利益關係更加複雜,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必須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係,不斷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從而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進和諧因素的過程。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和諧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和諧關係。我們當前所要建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其中,人與人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必須把社會的公平正義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標尺,把誠信友愛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把充分激發每個人的活力作為奮鬥目標,讓全社會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努力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
三、人與自身的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
在人與自身的關係上,古人主張人之身心和諧,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正確處理理與欲的關係。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精神生活,特別是在於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愛”為中心,推演出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把培養有道德的人作為學問的根本,認為這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根基。儒家不提倡禁慾主義,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肯定人的正當欲求,強調要通過正心、誠意、修身來規範人的行為。道家創始人老子也主張人之形體與精神的合一,他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老子》第10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老子》第56章***這是說,具有和諧的人格,就能“消除個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閉隔閡,超越於世俗偏狹的人倫關係侷限,以開豁的心胸與無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1]老子也主張以謙下不爭、清靜無為的方式來達到人的身心和諧。他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這就要求人們效法天道,通過無爭、去奢、知足,達到人與人的相對和諧。
在各種和諧關係中,主動性都在人,所以人自身的和諧是實現其他和諧關係的關鍵。人自身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人自身不和諧就不會有良好的道德,也不會有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準則。儒家非常強調修身,《大學》中講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把修身放在首位。儒家思想認為一個社會要成為一個比較和諧的社會,他的每個成員都必須注重其道德修養,有了人自身的和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也就成了必然。正因為如此,人自身的和諧應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中心環節。
所謂人自身的和諧,“主要內容包括:人的思想能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人的心理處於積極的狀態,樂觀向上;人的發展是全面的協調的發展,是能力的充分展示和價值的充分實現”。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的是一大批思想和諧的人,即思想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這種人在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上,能全面、理性地思考和處理問題,能考慮到各種可能的情況,以雙贏為目的,而不損人利己;在處理與集體的關係上,能正確處理公與私的關係,努力使個人的動機、理想、目標與集體的普遍性原則相協調,既考慮個人利益,又考慮集體利益,堅持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統一;在處理與國家的關係上,堅持黨的領導,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那些極端個人主義者和損人利己、唯利是圖者,都是思想極端不和諧的人,是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極不相稱的。
認識到人自身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對於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使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注重以人為本,把加強人自身的建設,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為一切工作的真正立足點和出發點,從而避免一味注重抽象的關係而忽視個體生存狀況,即只見關係而不見人的弊病。在個體心理層面上,要加強自身修養,能尊重人、理解人,學會容納別人,提倡寬和處事,不僅能欣賞別人的優點,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容忍別人的缺點,創造好的人際環境;從人的發展的層面講,人自身的和諧就是指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所謂“全面”,主要是指人的各項素質和能力的全面養成和提高。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包括兩層含義:個人的全面發展與人類整體的全面發展的和諧統一;人的全面發展與人的自由發展的和諧統一。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現,就是人自身的和諧發展。人自身的和諧發展是個理想目標,人的充分發展、最大限度發展,是人發展的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完全達到這個狀態需要經過一個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的漸進過程。
古時候結婚八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