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於1979年,其前身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調查組,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劉斌

  劉斌,字法光,1961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祖籍山東青島。198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年被分配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2000年至2008年擔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主任和良渚工作站站長職務,2009年起擔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和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主任,目前還擔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會副祕書長、浙江­省考古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個人履歷

  劉斌自1985年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考古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史前考古和玉器。曾參加過浙江餘杭反山、瑤山等著名的考古發掘工作,主持發掘過浙江海寧荷葉地遺址、餘墩廟遺址,餘杭廟前遺址、匯觀山遺址、梅園裡遺址、石馬鬥遺址、良渚古城遺址,嘉興南河浜遺址等許多重要的考古工地。 另外,還參加過河北蔚縣三關遺址、青海民和核桃莊遺址、湖北宜昌中堡島遺址等的發掘和整理工作。

  《中國藝術博物館——玉器藝術館》、《中國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南河浜——崧澤文化遺址發掘報告》***合著***、《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縱論》。

  人物成就

  1991年他主持發掘的餘杭匯觀山遺址被評為當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6年主持發掘的嘉興南河浜遺址,第一次發現了崧澤文化的祭壇和貴族墓葬,該專案獲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獎;良渚古城被評為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同時,良渚古城的考古工作獲得了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獎;2009年,良渚古城的考古工作又獲得了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獎,這是浙江省獲得的最高等級的有關田野考古發掘水平的國家級獎項。發表學術論文論著50餘篇。

  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長劉斌之發掘輝煌

  2012年4月12日上午,北京國誼賓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主任劉斌向“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委彙報了浙江餘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的發掘情況。

  兩天後,該專案從25個終評專案中脫穎而出,榮獲“2011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的入選是自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以來,浙江省的第十五個獲選專案,也是劉斌主持發掘的考古專案中第三次獲此殊榮,此前,他主持發掘的餘杭匯觀山遺址以及良渚古城考古已兩度入選。

  “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等,浙江省考古所的研究不僅將人類在浙江活動的歷史從5萬年前,提前到100萬年前,其中9項更是被列入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甘於寂寞、默默堅守、低調務實、淡泊名利的無名英雄。”5月23日,浙江組織蔡奇走進浙江省考古所,面對這群以劉斌為代表的考古工作者,發出由衷的稱讚。

  面對蔡部長的讚譽,劉斌的回答卻很淡然:“我是一個介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文化工作者!”

  從1985年吉林大學考古專業畢業至今,劉斌一直堅持在浙江野外考古第一線,晴時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忙碌在人跡罕至的鄉間荒野。然而對他來說,考古是他人生最大的樂趣,在探索中華古老文明的征途上,他痴迷在與歷史、與文明的無聲對話中。

  在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劉斌的考古發掘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91年,他主持發掘的餘杭匯觀山遺址,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6年他又主持發掘了嘉興南河浜遺址,此次發掘首次發現了崧澤文化的祭壇和貴族墓葬,開闢了崧澤文化研究的新紀元。

  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中,玉器所佔比例最大。因此,劉斌對良渚玉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頗具開創性的見解,找出了良渚文化玉琮、冠狀飾等的演變規律,發表了《良渚文化玉琮初探》《試論良渚玉器紋樣與玉禮器形態的關係》《良渚文化的龍首紋玉器》等研究文章;他還參與編寫《中國藝術博物館》一書的玉器部分,主編了《中國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全面梳理了中國玉器的發展脈絡,使其對於中國玉文化的研究和認識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006年6月,劉斌在杭州瓶窯鎮長命鄉葡萄畈遺址挖掘時發現一條良渚時期的南北河溝,他考古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隨之揭開。

  僅憑十幾平方米的石頭遺蹟,劉斌大膽判斷:這裡可能是圍繞莫角山遺址的古城牆!一年多的調查鑽探證實,他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是一座塵封地下5000多年,面積約300多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

  這一重大考古發現立即震驚世界,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目前發現的國內同時期最大的城址!

  有專家稱,良渚古城堪稱是中國的金字塔!

  “要知道,這是在5000年前,對應當時的生產力,需要多少工匠,多麼龐大的氏族組織,才能建造這樣浩大的工程?”劉斌說。

  問號被一個個揭開,一座五千年的文明古城所折射出的較為成熟的軍事、政治組織,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水平。專家認為,這一發現將良渚文化的研究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

  北京大學嚴文明教授說:“古城的意義不能侷限於‘城’,要從整個良渚文化佈局著眼,它已經出現了初步的國家組織。”

  “世界上還沒有像良渚古城這樣規模巨大、儲存完好,既有古城,又有貴族墓,還有大型水利遺址的城址。”劉斌說。

  良渚古城考古發現入選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7—2008年良渚古城的考古工作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獎;2009—2010年良渚古城的考古工作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獎。這是浙江省獲得的最高等級的有關田野考古發掘水平的國家級獎項,劉斌本人也被評為2007年度浙江省“兩創人物”,2008年被評為浙江省文化廳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如今劉斌擔任國家重點課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良渚課題負責人,主持良渚古城遺址的考古工作。

  “我的夢想是讓良渚成為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聖地,成為民族的魂、國家精神家園的載體。”劉斌說。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所承擔的任務

  主要承擔浙江省地上、地下文物的保護工作,負責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任務。在配合基本建設的前提下,堅持以科研為主,緊緊圍繞浙江新石器時代考古、瓷窯址考古、吳越文化研究等優勢課題開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在探索中華文明起源方面,其成績更為學術界所矚目。

  研究所的成果榮譽

  先後開展了餘姚河姆渡遺址,餘杭反山墓地、瑤山祭壇、匯觀山祭臺、莫角山大型建築基址,湖州錢山漾遺址,桐鄉羅家角遺址,嘉興馬家浜遺址、南河浜遺址,遂昌好川墓地,蕭山跨湖橋遺址,紹興印山越國王陵、坡塘306號墓,長興便山土墩墓群,杭州雷峰塔遺址,以及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的重要考古發掘。

  其中多項發掘工作被評為各年度“全國考古十大發現”,或獲得國家文物局的田野考古獎。特別是“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南宋龍泉窯遺址的勘探與發掘”,更獲得“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的殊榮。此外,在地上文物的保護和古建築的維修設計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如湖州飛英塔、武義延福寺、海寧海神廟、紹興古纖道、杭州胡雪巖故居的維修工程設計,以及蒼南蒲壯所城、良渚遺址群六處展示點的保護規劃設計等,均獲得專家好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出版學刊***不定期***四期,主編的《河姆渡文化研究》、《良渚文化研究》、《浙江考古精華》、《世紀雷峰》、《好川墓地》、《印山越王陵》等也已出版。尚有多部考古發掘報告即將問世。該所1985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陝西省考古發現
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
相關知識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是誰
中國文物考古研究院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公示
中國考古研究院介紹
浙江省考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浙江省考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浙江中考古詩鑑賞訓練題帶答案
浙江中考古詩鑑賞訓練題帶答案
浙江中考古詩鑑賞例題附答案
浙江中考古詩鑑賞例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