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想要做整合營銷?如何才能成功呢?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篇1:跟娃哈哈學終端管理

  一個市場的健康成長,除了組建團隊建設和網路渠道開發建設,就是終端開發管理。駕馭中國式終端銷售管理的12字真經“縱向滲透、精耕細作、決勝終端”,至今仍然迴盪在我們的腦海裡。特別是供過於求的這幾年,千變萬化的銷售終端早就成為企業的必爭之地,各種招式的促銷活動氾濫成災,這“最後一米”臨門一腳的戰場異常熱鬧,甚至刀光劍影短兵相接。終端開發建設這個環節很重要,是產品形成銷售的末端,是產品到達消費者的埠,比如超市、便利店、網咖、飯店、菸酒店、京東等,消費者通過這個埠買到自己心愛如意的產品。終端是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又是極具決定性的重要環節,各種品牌產品都會在這裡短兵相接,如何把握終端節奏,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是終端工作的關鍵所在,就像一棵樹,只有樹根發達了,才會枝繁葉茂。

  老實說,娃哈哈以前在這個環節上的做法並不是很好,但是跟隨市場的發展變化經過多次摸索後,娃哈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辦法,和其他廠家的做法都不太一樣,但是效果很好。

  終端價差管理

  娃哈哈對終端價差的管理,是以互惠互利信任共贏為基礎,執行的是指導價。為了保證價格體系穩定,娃哈哈實行各級價差體系管理制度,明確制定出每個產品在一級批發商、特約二批商、二批商、三批商和賣場超市的出貨價和零售價,各級必須嚴格執行價格順差,一批商的單件利潤要小於二批商,二批商的單件利潤要小於三批商。比如2009年洛陽創新開發二套網路時,對於批發商能整車要貨的,娃哈哈公司規定一級批發商每件順加0.5元直接把貨送達批發商倉庫,批發商按照娃哈哈規定每件順加2元送達終端零售門店,零售門店統一按照零售指導價2.5元1瓶賣給消費者。也就是一級批發商靠的是走量和公司給予的銷售獎勵獲取利潤,與末梢最近的批發商才是終端管理的關鍵,但是走貨量小,因此他們的價差相對就要高,這樣量大的靠走量增加利潤,量小的主要是靠稍高些的差價增加利潤,同時各個賣場零售價必須統一,保證了終端零售門店的積極性和終端銷售價格的穩定。

  如何抑制竄貨行為

  娃哈哈為了保證經銷商的利益和維護區域價格體系的穩定,要求各個環節都必須嚴格執行公司的規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嚴厲打擊跨區域銷售。為了能快速查處衝竄貨,娃哈哈公司做了以下嚴密工作:

  1.設定反竄貨督察部。集團公司設定有督察部,專門核查衝竄貨及相關不利於市場銷售工作的行為;各省內也設定有內部督察人員,能快速核實查處跨區域銷售行為,比如豫北市場督察組就成立比較早,一度成為娃哈哈公司工作典範。

  2.產品身份資訊管理。娃哈哈公司生產的每一件產品,在生產時就打上了生產日期、時間段、班組次和編號,按照計劃訂單,在發往各區域各客戶時,每件產品包裝上都打上了對應客戶的編號,在出廠時就由工作人員把產品身份資訊都錄入到了娃哈哈銷售管理系統,就像每個人的身份證一樣,輸入系統就知道你是誰。另外,一級批發商在給自己所轄區域的二批商或批發商送貨時,也要按照公司要求在產品相關位置列印上暗碼和記號,一是保護自己,二是防止二批商跨區域銷售。

  3.受理舉報快速核查。無論是業務人員、一級批發商還是二批商,只要在自己的區域內發現可疑貨源,只需要把產品包裝上的編號或者生產日期填寫舉報表,及時報給總公司督察或者省內主管督察,督察人員就會根據產品系統資訊鎖定貨源,並快速前往可疑貨源地取證核實,同時通知相關貨源主管業務前來確認。最基本的流程就是發現→舉報→核查彙報→處理。

  陳列管理技巧

  對終端的爭奪是產品到達消費者的必經之門,陳列活動管理是各路神仙必用祕籍。但是終端生動化陳列管理,絕不是隻為了好看,也不是隻為了賣貨,更不是為了陳列而陳列。有句話說“80%的廣告費都被浪費了,但是不知道浪費在哪裡了”。所有商家都信奉“終端的氣勢來自客流的有效吸引或攔截”,於是很多常規的做法,比如陳列、堆頭、特價、買贈、抽獎、積分、免費品嚐、樣品派發、捆綁銷售、POP廣告、DM廣告、堆頭帷幔、產品手冊、導購員推介、限量搶購、小丑表演、聯合促銷……已經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終端促銷難以促銷”的問題日益突出,在熱鬧與忙碌的背後,總是隱藏著“過度”“浪費”的嫌疑。很多促銷場面紅紅火火,實際效果往往不容樂觀,常常投得多、產得少,甚至只有投入沒有產出。那麼,終端促銷還能怎麼搞,如何從終端陷阱中突圍?

  1.時間效應創新

  娃哈哈豫北市場從2005年開始,就從應用落地試錯的方式專門研究終端陳列活動,一是要求陳列必須規範,每次都要進行改進前和改進後的對比。二是講究投入產出比,比如花一樣多的費用,用不同的落地方式,然後對比資料變化,做到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這裡以陳列延續時間的使用為例,豫北市場在研究時定為“錯時效應”,也許你都沒聽說過,看看與你的做法有何區別,娃哈哈這樣做能增加多少效益。請看下面一個例子:

  你選擇的是誰的方案?

  最佳方案是小王的。他抓住了陳列活動延續時間的幾個關鍵:1.中秋節與國慶節。2.日常保持最低30箱,不足了要立馬把數量補足,因為活動要求是50箱集中陳列。3.起止時間正好把國慶節也帶上了,而且最後的檢查時間離結束時間相差2天。如果在活動結束前2天還能保持30箱產品集中展示在門面上,會是什麼概念?4.抓住了生意人的心理。做生意的誰不想利用節慶多賣點貨多賺點錢,就是你沒有陳列費用,店主也會把貨擺到大馬路上,至少有10到15天店主是在為小王免費陳列。

  小張的方案就沒有利用好生意人在節慶時的習慣,逢年過節你就是不給陳列費用,終端老闆都會主動把貨擺出來,同時小張對效果的監督時間特別是最後相隔了半個月,回訪時間間隔太長。小馬的方案問題在於開始時間稍微有些早,最主要的還是監督回訪時間前面間隔太長,後面回訪的結束時間又太早。

  陳列活動中對時間的不合理應用會造成銷售損失和資源浪費,研究組經過資料對比,小王的這個方案能為娃哈哈增加16%的效益。

  經過豫北督察組和培訓組5年的資料追蹤研究發現,一場不規範和不合理使用時間段的陳列活動,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陳列活動政策制定時,你必須考慮終端門店銷售贏利和競品的活動政策,否則你的活動就是白白地浪費資源。比如右圖所示,在制定陳列活動政策時,如果不考慮競品在門店中的銷售及利潤,盲目閉門造車制定活動政策,活動還沒有開始,你至少就輸給對手50%了。

  據我們統計,由於不規範的陳列,每一場活動下來會有15.58%的銷售機會白白流失,資源浪費達到11.84%。如果你的企業一年投入產品陳列活動費是1000萬元,其他忽略不計,根據研究結果,把你的企業的銷售額的損失打五折,相當於一個年任務700萬元的縣城沒有了。

  2.革新陳列傳統

  消費者為何不出手?答案是產品同質化。陳列活動為什麼不出效益?答案是黔驢技窮,模式僵化。要從傳統中突圍,你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不斷創新,不斷試錯,對傳統方式方法進行革命,找到一種能創造效益最大化的方法。豫北市場培訓組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了一套能產生效益最大化的陳列方法。

  由於終端結構的多樣化和複雜化,任何一項終端管理活動都必須先做市場調研和現狀分析,然後針對實際結構做相應的調整,靈活執行,不能一刀切。比如對飲品陳列型別的選擇,常規的選擇型別有零瓶、端架、貨架、堆箱、堆箱加零瓶、買斷,那麼哪些終端適合做零瓶陳列,哪些終端適合做端架陳列,哪些終端適合做堆箱陳列,哪些終端適合做買斷陳列呢?怎樣做陳列才能做到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呢?豫北是這樣選擇的:如果終端零點以報刊亭、冰糕攤等門店型別集中的,最好做零瓶陳列;如果終端零點以小超市、社群便利店等門店型別集中的,適宜做端架陳列;如果終端零點以批發門店、雜貨批零門店等型別集中的,適宜做堆箱陳列;像汽車站門口、公園門口等人流量特別大的門店,適宜做零瓶和端架;影院、KTV、網咖、高檔商務休閒會所、健身房等特殊渠道,適宜買斷陳列。

  有一次娃哈哈豫北培訓組在焦作市場給基層業務員做培訓,在老師提到某區域的端架陳列活動效果不錯時,一名業務員站起來說,他上個月也做了端架陳列活動,但是效果不好。在老師提到銷售工作必須按照公司規定去做時,又一名業務員站起來說,他的主管說某個區域零瓶陳列活動效果很好,也在上個月安排他們做零瓶陳列活動,他也按照要求做了,但是效果不好,大主管還把他罵了一頓,挺委屈的樣子。

  培訓活動結束後,我們決定去市場走訪,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經過對這兩個區域現場的走訪發現,原來第一個業務員的問題在他負責的區域裡,終端結構大部分都是批發部,根本就不適合做端架陳列。第二個業務員也是他負責區域裡終端結構問題,另外,我們還發現這個業務員嚴格按照公司對零瓶陳列的要求執行***娃哈哈活動產品零瓶陳列規格是8個排面***,而競品的零瓶陳列是10個排面,從活動氣勢上就輸給競品了。通過這兩個現實案例,一方面反映出在做活動時,業務員對自己的終端結構沒有分析,是不是適合制定的政策沒有進一步考慮。另一方面業務人員靈活性不夠,比如我們的零瓶陳列規定8個排面,而當競品達到10個排面時,是否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呢?

  3.流動冰攤管理

  每年夏天,大量的流動冰攤都出來經營,有的在公園,有的在廣場,有的在大街邊,有的在車站旁邊,有的早上不出攤晚上出攤,流動性都很大,冰攤的陳列很難管理,對這樣的特殊終端,你會怎麼做呢?娃哈哈在管理這樣的終端時,採取的是突擊造訪政策,我們稱之為“天上掉餡餅”。以娃哈哈紅茶的有獎陳列為例,執行時間1天,隨機拜訪並現場兌現,只要冰櫃裡冰凍陳列有多少瓶娃哈哈紅茶,就獎勵相等數量的綠茶。

  準備工作做好後,娃哈哈派業務員兵分幾路跟著客戶的車輛,在這一天就拉著綠茶突訪終端流動冰攤,只要現場開啟冰櫃見到裡面有多少瓶冰凍的娃哈哈紅茶,業務人員就會立馬獎勵多少瓶娃哈哈綠茶,很多流動冰攤突然收到娃哈哈這樣的免費大禮,感覺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高興得合不攏嘴,冰櫃裡放得少的老闆或者沒有收到大禮的老闆,聽說娃哈哈的活動後都會主動把娃哈哈產品往冰櫃裡塞,因為他們不知道娃哈哈下一次是什麼政策,什麼時候會突然來訪。但是娃哈哈人心裡非常清楚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會根據競品氛圍和自身市場需要,活動政策不會很小氣,可能會是三五天,也可能是七八天,一般會是連續突訪兩到三次,覆蓋整個夏天冰攤出來的季節。

  面對終端同質化這個複雜的難題,企業只要參照案例舉一反三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管理創新,革掉舊的思想,就一定能夠從終端盲區中成功突圍!

  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篇2:電動車新常態 呼喚產品主義

  下滑,下滑,還是下滑!電動車行業經歷20年的發展之後,到2013年達到頂峰,產量達到3695萬輛,2014年,電動車行業開始進入新的拐點,2015年,相關調研顯示,全行業同比下滑10%—15%。對於行業整體下滑的問題,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種下滑有利於行業的結構優化和長遠發展。

  電動車行業步入新常態

  客觀來看,下滑對電動車行業未必是一件壞事,一方面,從產業集中度來看,行業內的企業仍然太多,從成熟的行業來看,賺錢的企業不會超過5家***很多行業是雙寡頭局面***。另一方面,在高速增長階段,企業拼的是存量,這在營銷運作上,我們看到的就是企業拼渠道、拼傳播。在行業整體下滑的態勢之下,企業不得不拼存量,這迫使企業進行營銷創新,尤其是在產品上,實際上從2015年的天津展和南京展,我們也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這個趨勢。一些領軍企業已經開始展現出產品主義的況味,一些領軍企業的產品,無論是設計、工藝還是創意,已經深深打上了自己的烙印,這正是電動車行業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

  至於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們認為,所謂的產能過剩,主要指的是落後的產能,對於先進的產能,不僅不是過剩的,反而是稀缺的。央視曾經報道過某服裝品牌,成功實現了大規模定製和個性化需求之間的平衡,在服裝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卻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是一個不顛覆自己,就被別人顛覆的時代。

  網際網路時代:電動車更需要產品主義精神

  上海一電動平衡車企業負責人在專題《“網際網路+”下的電動車智慧革命》***詳見本刊2015年第9期***之後,詢問筆者如何平衡技術先進性和成本增加之間的關係。實際上,這家企業對供求的思考仍然處於分離狀態。消費者需要的不是技術或者其疊加,消費者需要的是滿足其需求的產品。正如德魯克所說,消費者要的是牆上的洞,而不是打洞的錐子。筆者建議這位負責人思考,如何通過產品的創新,深化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絡,實現從交易到交易關係的關係轉換。

  實際上,上述過程或者做法,就是產品主義。所謂產品主義,就是將產品本身作為企業的戰略,圍繞產品來配置各種資源,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在公司上下形成一種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

  為什麼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動車行業更需要產品主義精神?相比之下,在工業時代,我們強調的是技術和規模,不斷地強調營銷的重要性,因為產品到消費者的中間環節較多,消費者和產品之間存在相當程度的資訊不對稱,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動的,要被商家的廣告或營銷引導,才能最終完成購買行為。在“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廠商、產品之間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連線到了一起,資訊不對稱的局面被徹底顛覆。

  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可以瞬間聚集和分散,這既是巨大的商機,也是巨大的挑戰。即使曾經如日中天的品牌,如果無法持續開發迎合消費者需求的有熱度的產品,所謂品牌,可能也僅僅是一個logo而已。

  這個時代,更加印證了我們一直以來的主張“產品是皮,品牌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產品主義是內生式增長的必然要求

  產品主義更深遠的含義在於,隨著“黃金十年”的落幕,電動車行業必將面臨增長方式的轉變:從外生式增長轉變為內生式增長。

  所謂外生式增長,主要指依靠整合外部資源的方式,來實現規模和質量的增長。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內生式增長,即內部通過不斷創新***比如研發創新、組織創新、提升供應鏈組織效率、提升人力資本等方式***,不斷進行產品的迭代,從而實現一種內涵式的增長。

  如果說在電動車“黃金十年”中,企業更多依靠整合外部資源來獲得增長的話,那麼在未來,電動車企業必須適應依靠內生式增長的方式來取得市場。

  在內生式增長方式之下,從表面來看,企業之間是產品之爭,其背後實際上是不同產品鏈組織效率的拼爭。

  很多人認為,電動車行業主要面臨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其實,產品只是表象,其背後的問題實質是:供求分離現象仍然比較突出,產業鏈的效能和產業組織形式仍然比較落後,供應鏈不能做到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

  未來,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動車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就是:如何實現大規模生產和個性化定製之間的平衡。

  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篇3:統一老壇酸菜面 酸味戰爭

  廣 告 主: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廣告代理:上海同盟廣告有限公司

  “有人模仿我的臉,還要模仿我的面。模仿再像也不是統一老壇”這幾句朗朗上口的旁白,讓人們瞬間記住了統一老壇。精準的定位,讓統一老壇在一片紫色中保持領先地位,的銷售額突破30億大關,穩坐老壇酸菜方便麵的第一把交椅。看到統一老壇的成績,我們真心感到高興和驕傲。但是開心過去,當新一年的brief放到我們面前時,整個創意小組真想打自己呀,給自己留個高山去跨越。

  “面”不改色

  老壇酸菜依舊是市場的老大,但是“康師傅”和“白象”等後起之秀在緊追猛趕。康師傅從“陳壇”又改回叫“老壇”,有意再次擾亂老壇酸菜的市場。而白象則簽下快樂女聲的李宇春,可以利用明星效益,號召廣大的“玉米”來到白象的旗下。

  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希望能突出“正宗老壇”這一利益點,從而形成一個差異點,使得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和其他競品區別開來,繼續保持統一老壇在單口味品類中的第一名。看看上次老壇酸菜的“戰績”,我們知道我們面臨一座高山,一座我們自己建立的高山。好吧,我們就面不改色地接受挑戰了。

  迎“面”而上

  最新的brief已經安靜地躺在了創意部,大家開始對統一老壇“相面”,想尋找出一條新路可以翻山而過。是繼續“模仿”還是談正宗,無論說哪個“怎麼談”才是最重要。經過幾輪的創意討論,大家都沒有特別有新意的想法。這時,我們決定把以前想法統統放棄掉,從最初的想法重新發想。“別人能模範我的臉,能模範我的面,那統一老壇有什麼是別人模仿不到呀?”當這個問題提出來時,整個創意部一愣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酸爽呀!”說完後,大家相互一眼大笑起來,創意就產生了。

  獨具一“面”

  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依舊是我們的“利器”,在加上統一正宗老壇的“酸爽”,雙劍合璧,定會一統江湖。在《酸爽篇》中,汪涵開場就亮出絕招“模仿到的是酸菜,模仿不到的是酸爽。”一句話明確地點出了統一正宗老壇的獨特之處,拉開了與別的品牌的區別。一樣的紫色、一樣的名字,統一正宗老壇都是有自己的差異點。而且,統一還在TVC中,亮出了自己的酸爽的祕密武器——正宗老壇,是統一是正宗老壇的強而有力的證據。

  《酸爽篇》的更一個亮點就是汪涵的酸爽表情。憑藉汪涵出色的表演,將統一正宗老壇的酸爽表現得淋淋盡致。在TVC拍攝,為了追求表現出極致的酸爽,汪涵做足了各種酸爽表情。TVC通過汪涵酸爽的表情和正宗的老壇,樹立統一正宗地位,加深了消費者對統一正宗老壇酸爽口味的記憶。

  八“面”威風

  通過一系列的媒體傳播,汪涵作為統一形象代言人,也更為清晰、準確地傳達了產品核心訴求,傳達出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的正宗地位。廣告片短促有力、節奏明快,汪涵連續幾年的代言,在一定程度上將汪涵和統一酸菜牛肉麵畫了等號。汪涵,真的成為統一酸菜面的代名詞。

  作為統一最大銷量的口味——老壇酸菜,是統一集中優勢資源,老壇酸選單口味銷量突破36億。而在,統一正宗老壇的更是力拔頭籌,再次突破45億元規模。統一老壇酸菜正式超越康師傅香辣牛肉,成為辣口味市場第一大、整體市場第二大口味,成為名符其實的“天王”產品。

  點評:

  面對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的局面,如何快速精準地找到自己產品的“制勝點”是營銷取得成功的關鍵。上海同盟廣告的團隊為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迅速挖掘了一個點並且做了文案“有人模仿我的臉,還要模仿我的面。模仿再像也不是統一老壇”案例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以致於在生活中遇到高興的事情也會不由得感嘆“這酸爽!”

  團隊通過一系列的媒體傳播,繼續把湖南衛視當家主持人汪涵作為統一形象代言人,也更為清晰、準確地傳達了產品核心訴求,傳達出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的正宗地位。廣告片短促有力、節奏明快,汪涵連續幾年的代言,在一定程度上將汪涵和統一酸菜牛肉麵畫了等號。汪涵,真的成為統一酸菜面的代名詞。

成功的營銷案例分析精選
電子商務上成功的案例
相關知識
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精選
成功的整合營銷案例
成功的微博營銷案例精選
有關於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
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_市場營銷經典案例分析
成功的公司營銷案例
成功的微信營銷案例分析
成功的網路營銷案例分析
成功的微信營銷案例鴨蛋哥
電商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