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創業成功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科學發展時代是呼喚高素質企業家的時代。企業家素質的高低和創業環境的優劣,決定著一個城市的生機和活力。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綜合形象和持久競爭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俞敏洪的創業之路

  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萬眾樓,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俞敏洪與北大國際師生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企業家精神,以及他所經歷的創業之路——

  ■創業無貴賤,小苗成大樹

  今天很多人談到創業都是很巨集偉的計劃書,但真正偉大的創業往往都是從小做起的。新東方最早就是教英語的培訓班,只有十幾個學生,連個執照都沒有。直到今天,這一領域的准入門檻仍然非常低。全球第一大零售巨頭沃爾瑪也是從小店做起,創始人薩姆·沃爾頓就是在小鎮上開家小店賣便宜衣服。從創業的角度,開飯館與高科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飯館開得好,可以成為麥當勞、肯得基,比新浪、百度不差。在星巴克之前,也沒人想到咖啡館可以開連鎖到全球。

  ■底線不可破,誠信不可丟

  創業沒有貴賤,但不代表沒有原則,尤其是誠信的底線決不能突破。新東方能成功走出渾水事件,憑藉的就是誠信。在創業的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危機,尤其是准入門檻很低的行業,意味著你的對手既有狼也有老鼠。狼會讓人見識血淋淋的競爭,老鼠則可能無孔不入。他們肯定會在某些階段、某些領域給你帶來巨大壓力,這非常考驗你的定力。新東方的很多競爭對手以銷售為導向,拼價格,做規模,但最本質的教學沒有做實。當渾水事件襲來,投資界對教育領域不再盲目投資,而是非常注重調查研究時,所有隻為融資而盲目擴張的花架子機構就進入了困境。企業不守底線,就是自取滅亡,只是時間早晚。

  ■企業如帝國,英雄加制度

  企業與社會是兩個不同的系統,社會和國家需要民主,保證公民人權的平等和機會的公正;但作為一個創業的企業,民主就未必最好,尤其是在初創期,由企業家才華出眾的人更集權一些,反而可能更好。

  對於企業而言,領導人和制度都非常重要。領導人的重要性在於做到最好,通過出眾的企業家才華把企業做大、做強。而制度的重要性在於防止最壞,以嚴格的規矩防止壞人胡作非為。開國皇帝所開創的帝國能否長久,關鍵看有沒有能像漢武帝、唐高宗一樣帶來中興的領導人。同時,制度在基業長青路上也至關重要。古羅馬帝國能超越千年,中國的朝代只有幾百年,很重要的差異就是制度。古羅馬有元老院制度制衡皇帝的權力。

  ■企業家精神的四個維度

  第一,冒險精神。創業沒有百分之百的保險,準備創業就意味著你要準備接受90%的失敗,因為每100家創業公司只有10家能留下來,最後能做成頂級公司的可能只有一家。創業是生活方式的博弈,要計算你現在和將來穩定預期的東西,換成創業的風險和收益值不值。創業前還要簡單權衡一下你是否輸得起。

  第二,愈挫愈勇。在創業的路上,成功與失敗是孿生兄弟,普通人遭遇挫折容易一蹶不振,但企業家會從挫折和危機中努力尋找機會,波折反而容易激起他們的興奮點,平淡反而是他們難以接受的。馬雲、史玉柱都有這個特質。最近經歷的渾水事件,從這場危機中找到的三大收益:回購股票、競爭環境淨化和管理層激勵。

  第三,團隊精神。創業企業家一定是個人英雄,但絕不能犯個人英雄主義。個人英雄和個人英雄主義的共同點是都有極強的個人能力,但絕對不同的是個人英雄有容乃大,廣納英才為我所用,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個人英雄主義唯我獨尊,排斥團隊,視英才為威脅,除之而後快。如果沒有王強、徐小平等組成一個強大的團隊,新東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第四,創新精神。創新與創業一樣,不求驚天動地,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改動就是創新。創新如水,水隨萬物而變,可結冰、化雨,可環山、入海。

  真正的企業家本質上都是有理想的人,而不僅僅是追求財富的人。企業家沒有理想,企業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的企業無異於冰冷的商業機器,最終會被社會淘汰。企業家如果有餘力,還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篇2:內地首富樑穩根的創業之路

  不是李彥巨集,不是黃光裕,更不是宗慶後……

  2011年9月7日,在由胡潤研究院製作的“2011年中國百富榜”中,三一集團董事長樑穩根以70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成為“中國新首富”。

  這不是一家之言。7月25日,在《理財週報》釋出的2011年“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榜單中,三一重工樑穩根家族以598.51億元身家位居中國首位。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10日,《新財富》釋出的“2011年500富人榜”中,樑穩根即以500億元身家問鼎首富。

  25年時間,樑穩根把6萬元起步資金變成了700億元,財富增長了117萬倍。這絕對是個奇蹟。

  起步資金:6萬元

  今年55歲的樑穩根出生於湖南省婁底地區漣源市茅塘鎮的一個小山村,是個農民的兒子。

  樑穩根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二年考入中南大學金屬材料系的。1983年,他被分配到國營企業——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工作,兩年後,一心想當“萬元戶”的樑穩根遞交了辭職書。

  沒有了“幹部”身份,甚至連城市戶口也沒有了。父親怒不可遏,拿著扁擔追著樑穩根要把他攆回洪源機械廠。在老人的眼裡,兒子好歹混出了點“名堂”,怎麼能說不幹就不幹了?

  扁擔沒能把“犟驢”攆回去。樑穩根後來回憶說,當時他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如果經商失敗了,我就去做兩件事:一是寫一本書——《此路不通》,以後告誡像我一樣衝動的年輕人;二是到落後的山村去當先生,教書育人。”

  在經歷販羊、營銷白酒、生產玻璃纖維等一系列失敗後,樑穩根的“第一桶金”來源於特種焊接材料——這正是他的專業特長。1996年企業開業時,樑穩根將工廠命名為“三一”;“建立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貢獻。”這時候,他手裡的全部資金是6萬元人民幣。

  5年之後的1991年,樑穩根的企業發展成為婁底最大的民營企業,年銷售額過億元。但這種發展速度和規模與“三個一流”的理想仍甚遠。通過一系列調研與論證,樑穩根認為這是市場容量的問題。

  “金剛石特種焊接材料市場,全國總容量也就10多個億,即使把全國市場都壟斷,發展空間仍不大。此外,漣源較為偏僻,交通不便、資訊不暢、資本受限、人才受困,無法孕育出世界級的企業。”

  樑穩根確定了“雙進”戰略:進入中心城市——長沙;進入大行業——裝備製造業。

  就選擇工程機械行業的原因,樑穩根認為,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程序,造就了上百個世界500強,僅工程機械製造業美國就佔了3家。中國是一個人口和麵積大國,現代、工業化等程序都要依靠工程機械製造業支撐,這說明工程機械行業不僅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更有長久的發展機遇!

  端正了戰略方向的三一重工,銷售收入和利潤以50%以上的年增長率推進。

  重塑“中國製造”

  與“財富榜”歷年“榜首”多出自地產、商業、IT產業相比,今年的“榜首”來自制造產業。

  遍佈世界各地的“中國製造”,長期被認為是品質低下、價格低廉、勞動密集、科技含量不高的代名詞。當三一重工世界最長臂架混凝土泵車、世界首創無泡瀝青水泥砂漿車、亞洲最大噸位履帶起重機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創新產品陸續推出後,“到海外去賺錢”成為了三一重工的戰略選擇。

  “沒有國際化,三一重工最多就是個大一點的個體戶而已。”樑穩根認為。

  三一重工的國際化戰略是在國家“十五”計劃出臺後的第二年開始的。2002年8月,三一重工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印度設立。隨後,公司兩臺平地機分別從中國發往印度和摩洛哥。三一重工國際化戰略序幕由此拉開。

  關於“走出去”的方式,國內絕大多數企業採用的是跨國併購的模式,而三一重工選擇了直接投資。

  2010年2月,三一重工與巴西聖保羅州政府達成投資2億美元協議,擬建工程機械生產與研發基地。預計建成後,5年內其年銷售額將達到5億美元。此前,三一重工分別於2006年11月在印度投資6000萬美元、2007年9月在美國投資6000萬美元、2009年1月在德國投資1億歐元,均是採用直接投資,設立研發與製造基地的方式。

  為何三一重工對直投情有獨鍾?

  “跨國併購鮮有成功案例,主要歸結於文化整合難度大、管理水平有差距。”樑穩根說,“多年來,三一重工‘練好了內功’,用三一的資本、品牌、服務、精益製造等諸多優勢資源,去異國他鄉整合別人的優秀資源,用國際化的資源提升三一的國際化!”

  三一重工財報顯示,公司在最近的3年時間,實現海外銷售收入總額約15億美元,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海外市場實現的銷售收入仍然佔到公司銷售總額的12%以上。至目前,三一重工業務已覆蓋150個國家。

  在三一重工的國際化程序中,特別是在智利聖何塞銅礦礦難、日本福島核洩漏危機等救援上,三一重工不斷提升的產品品質,讓絕大多數外國人開始以新的眼光審視“中國製造”。

  造富工廠

  在三一這個“造富工廠”,擁有百萬、千萬元資產的員工數以千計,9名董事會成員資產均超過億元。多年來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除樑穩根外,還有唐修國、向文波、袁金華、毛中吾等人。值得提及的是,2008年3月,三一集團還因向已故高管李冰遺孀頒發了1710萬元現金、11萬股三一重工股票的獎勵而獲得了外界廣泛認可。

  在三一重工,《勞動合同法》頒佈前公司就為每位員工購買了“五險一金”;公司員工的工資在全國具有“發言權”;公司從制度上為員工設計了通暢的職業發展通道;公司構建自身培訓體系,使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從2007年開始,三一重工每一年的年度工作報告均會在“幫助員工成功”這一理念上著下濃墨重彩。

  “要不斷超越自我,要不斷提升企業的標杆,要讓每一位員工分享到公司發展的紅利。”樑穩根說,“員工工資是家庭美滿、公司國際化、社會和諧的基礎。當員工過上了富足而有尊嚴的生活,在具備共同使命感的基礎上,他們就可以更好地履行對家庭、企業和社會的義務與責任!”

  當財富發展到一定階段,即民企家族一代、兩代甚至好幾代人也用不完的時候,企業前進的動力來自何方?

  樑穩根給出了他的答案。

  篇3:洛克菲勒的創業之路

  階段1啟動資金:父親1000美元的***

  莫里斯·克拉克是洛克菲勒商業學校培訓班的同學,不過當時洛克菲勒與克拉克關係算不上融洽,但洛克菲勒對利息的反覆提問,讓年長洛克菲勒十歲的克拉克印象深刻。此外,效力於一家農產品貿易公司的克拉克,怎麼也搞不明白,工作僅僅一年多,洛克菲勒就成了一家叫休伊特公司的合夥人?

  在與洛克菲勒深入交流幾次後,克拉克說出了自己的算盤:他想邀請洛克菲勒與自己一起創業,從事農產品貿易。克拉克效力的那家公司,業務很好,但因為自己不是公司合夥人,克拉克無法分享公司的利潤。

  “約翰,以我的專業判斷,加上你的財務管理,我們倆人合夥,肯定能在克里夫蘭農產品貿易上出人頭地。”克拉克發出了邀約。

  “克拉克,請給我一週時間,我要與家人協商一下。”

  洛克菲勒沒有敷衍克拉克的意思,他確實需要考慮一下。要知道,過去的休伊特—塔特爾公司,現在的休伊特—洛克菲勒公司,是他從一個小毛頭成長為合夥人的第一個公司,這家公司的薪水,不僅讓媽媽、弟弟、妹妹在不依靠父親過上了相對穩定的生活,而他的敬業,在克里夫蘭商界已經小有好評。一些異常謹慎的銀行家們,偶爾會提及洛克菲勒這個名字。要知道,洛克菲勒才17歲。

  克拉克的主意,對洛克菲勒有非常強的誘惑。但是,要自己創業,洛克菲勒的儲蓄還遠遠不夠。工作三年不到,洛克菲勒居然儲蓄了800美元。對於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孩子來說,這筆錢算得上是天文數字了。

  但是錢還是不過。不過天助洛克菲勒,一向吝嗇的老比爾居然要主動借錢給兒子。1858年3月,老比爾找到洛克菲勒,說原計劃要在洛克菲勒21歲時給他1000元錢,現在,他想提前兌現這個計劃。這筆錢是借給洛克菲勒的,利息為10%,當時的銀行利息是6%多點。

  階段2:有創業做後盾的加薪申請

  有了父親的1000元墊底,洛克菲勒手定主意,可以創業了。但他不想說自己創業,而是決定與休伊特攤牌。

  “休伊特,我想把年收入提到800美元。

  “約翰,公司去年收入很糟糕,這你是知道的。另外,你加入公司才兩年,成為合夥人才一年,怎麼可能收入提到800美元呢?”休伊特反詰自己的年青合夥人。

  “我不能同意您的說法,塔特爾的年收入是2000美元。就算我年青,加入公司時間短,但我所做的工作,難道不是塔特爾的雙倍嗎?承擔這麼重的工作,難道我的年收入還不能達到他的一半嗎?”

  休伊特感到理虧,只好行使最終的權力:“約翰,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我確實不能付你800美元的年薪。”

  “好吧。感謝您在過去三年中給我的機會,也祝您好運!”

  休伊特顯然沒有正確評估洛克菲勒的價值,更沒有預料到洛克菲勒的遠大前程。十幾年以後,昔日的老闆還要求著昔日的打工仔,求後者給講解石油投資的訣竅。前知如此,多給點薪水,把洛克菲勒留在身邊,獲得更大的收益多好啊。世界上最難買的,就是後悔藥。而1858年,休伊特給自己下了副後悔藥,當然,下藥時他確實沒料到。

  眼光短淺,讓休伊特放走了一條大魚。當然,即使休伊特滿足洛克菲勒的加薪要求,洛克菲勒可能還是得離開。未來的石油大亨,心中正在積累著自信,創業放單飛,應該是早晚的事情。

  1858年4月1日,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掛牌營業。鑑於洛克菲勒已經小有名氣,當地的報紙,《克里夫蘭領導者報》為這家公司做廣告說:“作為負責任、有經驗的商人,我們推薦廣大讀者惠顧這家新企業。”

  階段3第一次失誤:一船黃豆被摻了半船的石頭

  “克拉克,糟了。”

  一大早,洛克菲勒火急火燎地對克拉克喊了起來。

  洛克菲勒的表現,讓克拉克感到既意外又好笑。認識洛克菲勒三年多以來,他第一次見洛克菲勒失態。與洛克菲勒不同,克拉克要隨意得多。儘管公司損失,他的損失一文不比洛克菲勒少,但看到洛克菲勒急得要命的樣子,克拉克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到外面貨船上去看看,保你再也笑不出來了。”洛克菲勒大聲對克拉克說。

  “貨船?貨船怎麼了?”克拉克一邊嘀咕,一邊走出門去。

  走進貨船,克拉克一下子懵懂了。“約翰,我們不是訂的黃豆嗎?怎麼全是石頭和垃圾啊!”克拉克大喊大叫起來。

  整個一天,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的兩位合夥人,在愁眉苦臉中,開始從垃圾堆中撿黃豆。一船的黃豆與垃圾、小石頭塊,讓兩位準備在農產品貿易中大幹一場的年青人,一下子消失了很多熱情。

  洛克菲勒不愧是做財務的,經過一晚上的反覆計算,這筆生意,公司賠了200美元。為了繼續做生意,至少還要籌措400美元。

  克拉克是情緒大起大落型的,來得快,消失的也快。

  那好吧,約翰,我們各自補足200美元,一週後交到公司。”

  克拉克有弟弟,還有父親,都可以短期拆借。洛克菲勒可犯難嘍。弟弟威廉雖然工作了兩年,但200美元是沒有的。再說了,即使有,家裡日常也得用啊。無奈,儘管一百個不情願,也只好硬著頭皮向父親借了。

  這次黃豆事件,對年青的洛克菲勒來說,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借這件事,他一方面對合夥人克拉克的細緻管理能力不足有了深刻認識,也對自己投身宗教事務的時間管理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反思。對於關於反思,勤於總結的洛克菲勒來說,黃豆事件是一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外。

  一船黃豆,居然被人摻了半船的石頭與垃圾。垃圾黃豆事件促使洛克菲勒做了深刻反省,是不是教會有點小成就後,自己過於自得了?洛克菲勒多次反躬自問。在深刻自我反省的同時,洛克菲勒制訂了嚴格的工作與教會之間的時間分配表。經過近三個月的撿垃圾,那半船黃豆也陸續賣掉了。

  1858年底,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獲得了4200美元的利潤,按照股份,洛克菲勒獲利2100美元。

企業經營成功的案例
朱少柳的成功事蹟
相關知識
企業創新成功案例
企業家創業成功案例
家族企業成功案例
家族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成功企業家創業奮鬥史
家族企業轉型成功案例
企業家創業成功的因素
企業家創業成功的因素
回家創業農業成功案例
回家創業農業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