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論文
防範財務風險政策選擇的目的是:預先確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將那些可能導致利潤減少的因素降到最少,從而保證企業經營活動按預定的目標進行。由於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風險的大小與風險報酬率是成正比例的,即風險越大,風險報酬率也越大;反之,風險越小,風險報酬率也就越小。因此,選擇財務風險政策的目的,不在於一味地追求降低風險,而在於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恰當的平衡。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淺探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淺探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
一、石油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來源和成因
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中由於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造成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企業財務活動的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促使這種風險轉變為損失,導致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降低。企業財務活動,一般分為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財務風險就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
對於石油施工企業而言,由於其業務主要是提供施工勞務,能否及時完整地回收貨幣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而其主要的財務風險是資金回收風險,即勞務發生以後,所發生的貨幣資金收入在收回的時間和金額上所具有的不確定性,這是石油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存在的客觀性基於三個原因:
一是缺乏資訊。一般來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發育程度越高,資訊的透明度也就越高。石油施工企業的經營決策有賴於企業外部的各種市場資訊。市場資訊不完全,將直接增加財務風險。石油施工所面臨的買方市場、競爭加劇將導致市場資訊的不對稱。在經營決策時,或者由於取得資訊的成本過高,或者因為有些資訊根本無法取得,致使石油施工企業管理者對許多情況不甚瞭解,從而導致了對客戶的信用評估誤差,產生財務風險。
二是政策變化。財務風險涉及到相關政策的穩定程度和完善程度。石油施工企業承擔的多是投資大、時限長的大中型施工任務,相關政策的變化會影響資金回收的確定性。例如,國家基建投資政策發生變化,將直接影響在建工程後續資金能否及時足額到位;國家執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影響接受施工勞務一方支付貨幣資金的能力。此外,有些地方的政績工程、地方保護主義也會影響順利地回收資金,從而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是企業的決策者不能控制客戶的未來狀況。例如,客戶的違約。客戶拒絕按照合約規定履行支付,雖然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但由於市場經濟環境的複雜性,施工企業不是被沒完沒了的官司纏身,就是陷入“贏了官司卻要不回錢”的為難境地,並且有可能造成與區域性的客戶關係僵化,影響後續工程的承攬。此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造成客戶經濟狀況惡化、喪失支付能力,這也是石油施工企業所難以預計和控制的。
二、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的政策選擇
防範財務風險政策選擇的目的是:預先確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將那些可能導致利潤減少的因素降到最少,從而保證企業經營活動按預定的目標進行。由於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風險的大小與風險報酬率是成正比例的,即風險越大,風險報酬率也越大;反之,風險越小,風險報酬率也就越小。因此,選擇財務風險政策的目的,不在於一味地追求降低風險,而在於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恰當的平衡。
一般而言,可供選擇的財務風險政策主要有:迴避風險政策、減少風險政策、接受風險政策、轉移風險政策。結合石油施工企業的特點,減少風險政策是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的最佳選擇。減少風險政策也稱為控制風險政策,它是指在經營中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因發生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減少風險政策可以分類如下:
一類是按照控制風險的目的分為預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預防性控制是在事前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提出相應的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抑制性控制是指對可能發生的損失,採用相應的措施,儘量降低損失的程度,縮減損失的延續。另一個分類是按控制風險的方式可分為技術控制和行為控制。技術控制減少風險的手段是採用相關的工程技術措施,行為控制減少風險的手段是強化對有關人員的行為控制。
當前,石油施工企業在實際的控制財務風險過程中,應該注重加強對風險的預防性控制。因為石油施工企業對市場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普遍存在回收速度慢、回收時間長的問題,應收賬款長期不能回收、大量拖欠,就會出現企業資金週轉困難,一旦應收賬款成為壞賬,企業的收入就不能實現,反而成為損失。回收應收賬款的成本和代價是很大的。所以企業應該轉變思路,將對應收賬款的事後管理轉變為事前管理。這就涉及到如何認真地制定信用政策、如何在經營活動中認真執行信用政策。
三、控制和防範財務風險的對策
1.確定適當的信用標準,對客戶進行科學的信用評估
信用標準是企業對客戶的信用要求所規定的標準,通常用壞賬損失率作為標準。在應收賬款成本中,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的是客戶拒絕支付或者客戶由於無支付能力而造成的壞賬。如果企業財務部門能根據實際,制定合適的信用標準並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將會減少壞賬發生的可能性。
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時,通常採用5C評估法:品德,指客戶的信譽,有沒有按期支付施工款的誠意,這是信用評價的首要因素;能力,指客戶的支付能力,主要通過對客戶以往經營活動中的支付行為,以及資產負債表來分析判斷;資本,指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主要根據資本金和所有者權益的大小和比率來判斷;抵押品,指客戶拒絕付款或無力支付款項時,能被用作抵押的資產,這一條尤其適用於信用狀況有爭議的客戶;條件,指可能影響客戶付款能力的經濟環境,主要了解在經濟狀態發生變化時或一些特殊的經濟事件發生時,會對客戶的付款能力產生什麼影響。
2.強化風險管理
第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首先,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應收款項並提供相關方面的資訊,將資訊及時準確地反饋給單位領導。其次,建立內部責任考核制度,相關業務人員必須對所發生的業務承擔責任。對以前年度的欠款,要加大清欠力度,組織一支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的清欠隊伍,實行承包催收責任制。
第二,制定適宜、有效的收款政策,迴避財務風險。例如,應收賬款拖延時間越長,發生壞賬損失的概率就越高。企業應根據客戶的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資金回收方式,如債務重組、債務減免、實物抵債等,最大程度地減少壞賬發生的風險。
3.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提高企業競爭力
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是指在財務風險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功能體系,是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所在。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應對財務風險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及事後管理,抓好有效控制點,將企業財務與經營管理、發展戰略聯絡起來,密切關注可能會引發經營與財務風險的“事故多發地帶”,由此形成針對風險隱患的風險控制點、資金成本控制點,投資專案中的投資回報、投資回收期控制點,股東權益、利潤分配等方面的利益關係控制點。企業財務風險的失控會引發財務危機,財務危機的加劇最終會導致經營危機。應當對上述各項控制點進行預警分析,施加有效控制。
淺議通過財務預算提高迴避財務風險的能力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