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鈴蟲的發生及防治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摘要棉鈴蟲是棉花的主要害蟲之一,介紹了棉鈴蟲的形態特徵、危害特點及生活習性,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棉鈴蟲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棉鈴蟲;形態特徵;危害特點;生活習性;防治措施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rea***Hfibner******屬於鱗翅目夜蛾科,是亞洲、大洋洲、非洲及歐洲各地危害棉花及其他作物的主要害蟲之一。該蟲寄主範圍廣,繁殖能力強[1]。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我國黃河、長江、遼河流域及新疆棉區大發生年頻率明顯增加,棉花減產高達35%。棉鈴蟲以幼蟲為害,鑽入幼蕾,取食形成“張口蕾”,取食花粉頭形成“蟲花”,取食青鈴形成“爛鈴”,被害蕾、花、幼鈴不久脫落,嚴重時全部脫落,形成“公棉花”,造成棉花嚴重減產。
1棉鈴蟲的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5~20mm,翅展27~38mm。雌蛾前翅赤褐色,雄蛾多為灰褐色或青灰色。內橫線不明顯,中橫線很斜,末端達翅後緣位於環狀紋的正下方;亞外緣線波形幅度較小,與外橫線之間呈褐色寬頻,帶內有清晰的白點8個;外緣有7個紅褐色小點排列於翅脈間;腎狀紋和環狀紋暗褐色,雄蛾的較明顯。後翅灰白色,翅展褐色,中室末端有1條褐色斜紋,外緣有1條茶褐色寬頻紋,帶紋中有2個牙形白斑。雄蛾腹末抱握器毛叢呈“一”字形。卵近半球形,高0.53mm,寬0.46mm,頂部稍隆起。初產卵黃白色,逐漸變為紅褐色。幼蟲體長42~46mm,各體節有***12個,體色變化較大,初齡幼蟲為青灰色,前胸背板為紅褐色。老齡幼蟲體色變化較大,有綠色、黃綠色、黃褐色、紅褐色等,前胸氣門前2根剛毛的連線通過氣門或與氣門下緣相切,氣門線為白色。蛹紡錘形,體長17~20mm,赤褐色第5~7腹節前緣密佈比體色略深的刻點。初蛹為灰褐色、綠褐色,複眼淡紅色。近羽化時,呈深褐色,有光澤,複眼褐紅色。
2危害特點及生活習性
棉鈴蟲1代幼蟲以為害頂尖和嫩葉為主,2~3代幼蟲主要為害蕾、花和幼鈴。花被害後不能結鈴;幼鈴被害遇雨容易黴爛脫落,不脫落的形成僵瓣。成蟲在夜間羽化,19時至翌日2時羽化最多,佔總羽化數的67.2%。日出後大約6時停止飛翔活動,棲息於棉株或者其他植物叢間。雌雄成蟲交尾3~5時最多,羽化後2~5d開始產卵。產卵期5~10d,產卵以棉花嫩梢和上部葉片正面及蕾鈴苞葉為主。成蟲飛翔能力較強,主要在夜間活動,對黑燈光有較強趨性,卵散產。在棉株的分佈上,以靠近主幹第1、第2果節最多。其中,第1果節佔總卵量的45.86%;第2果節佔29.92%;其他果節佔24.22%。幼蟲卵孵化率為80%以上,初卵幼蟲先吃掉卵殼,再食嫩葉、嫩梢或幼蕾及苞葉。然後轉移到葉背硒息。翌日轉移到中心生長點,3齡以後多鑽入蕾鈴為害。在蕾期,幼蟲通過苞葉或花瓣侵入蕾中取食,被害蕾苞葉張開變為黃綠色而脫落。在花期,幼蟲鑽入花中食害雄蕊和花柱後,被害花往往不能結鈴。在鈴期,幼蟲從鈴基部蛀入。幼蟲常隨蟲齡增長,由上而下從嫩葉到蕾、鈴依次轉移為害。蛹期9~10d。雌蟲蛹期短於雄蛹。棉鈴蟲幼蟲在化蛹前會吐絲粘結周圍土粒,做成蛹室在內化蛹,棉鈴蟲蛹一般水平分佈在距植株2~30cm範圍內,入土深度2.5~9.0cm,以2.5~6.0cm土層為主。越冬場所主要為玉米、棉花、小麥等地塊。高密度膜下滴灌棉田棉鈴蟲蛹,在水平方向上越靠近棉株密度越大,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表層5cm土壤,發生重的田塊地膜下就能化蛹。
3防治措施
加強預測預報及田間調查,確定防治方法,對蟲害基數較大的地塊實行秋耕冬灌,消滅越冬蛹。冬季是棉鈴蟲生命力最薄弱的環節,其抗逆性最差,此時防治效果最好[2]。棉鈴蟲在10cm以下土層內成蟲不能羽化出土。秋耕深度一般在25cm左右,全面鬆動了土壤,破壞棉鈴蟲蛹室,降低了翌年開春的羽化率;將部分蟲蛹翻至地表而被幹死,凍死或被天敵取食;將部分蟲蛹翻入土壤深層,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窒息死亡。棉鈴蟲蛹對土壤溼度比較敏感,尤其是幼蟲大量入土時的初蛹期,土壤含水量高對蛹的存活極為不利。種植經檢疫檢驗合格的抗蟲品種,避免種植非抗蟲棉品種或抗性差的品種[3]。在棉鈴蟲發生期間,結合整枝打杈,既可直接抹去部分卵粒,又能惡化棉鈴蟲產卵環境,減少產卵。在棉田四周種植玉米誘集帶,集中誘殺。在棉鈴蟲羽化高峰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和擺放楊柳枝條把進行誘殺,人工捕捉3齡以上幼蟲。另外,促使棉花早發,早熟,減少晚秋桃的數量,對棉鈴蟲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生物防治上,在棉鈴蟲產卵高峰期噴灑25%滅幼脲製劑,也可採用以蟲治蟲,天敵主要有赤眼蜂、姬蜂、寄生蠅等[4],捕食性天敵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蟲、螳螂、鳥類等。化學防治使用氟蟲腈、硫丹、滅多威、毒死蜱等對棉鈴蟲防治效果相對較好的農藥及其復配製劑,並且輪換使用。
4參考文獻
[1] 劉孝純,邱峰,郭小奇,等.棉鈴蟲世代種群的發展變化[J].河南農業科學,2004***10***:33-36.
[2] 譚福傑.農業害蟲抗藥性測定方法[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4***:108-122.
[3] 李生才,周運寧,郝赤,等.棉田有害生物綜合治理[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8.
[4] 郭建英,萬方浩,任承才,等.轉基因抗蟲棉田釋放赤眼蜂增強生物防治控害功能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7,22***4***:197-202.
關於加強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水生花卉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
關鍵詞棉鈴蟲;形態特徵;危害特點;生活習性;防治措施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rea***Hfibner******屬於鱗翅目夜蛾科,是亞洲、大洋洲、非洲及歐洲各地危害棉花及其他作物的主要害蟲之一。該蟲寄主範圍廣,繁殖能力強[1]。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我國黃河、長江、遼河流域及新疆棉區大發生年頻率明顯增加,棉花減產高達35%。棉鈴蟲以幼蟲為害,鑽入幼蕾,取食形成“張口蕾”,取食花粉頭形成“蟲花”,取食青鈴形成“爛鈴”,被害蕾、花、幼鈴不久脫落,嚴重時全部脫落,形成“公棉花”,造成棉花嚴重減產。
1棉鈴蟲的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5~20mm,翅展27~38mm。雌蛾前翅赤褐色,雄蛾多為灰褐色或青灰色。內橫線不明顯,中橫線很斜,末端達翅後緣位於環狀紋的正下方;亞外緣線波形幅度較小,與外橫線之間呈褐色寬頻,帶內有清晰的白點8個;外緣有7個紅褐色小點排列於翅脈間;腎狀紋和環狀紋暗褐色,雄蛾的較明顯。後翅灰白色,翅展褐色,中室末端有1條褐色斜紋,外緣有1條茶褐色寬頻紋,帶紋中有2個牙形白斑。雄蛾腹末抱握器毛叢呈“一”字形。卵近半球形,高0.53mm,寬0.46mm,頂部稍隆起。初產卵黃白色,逐漸變為紅褐色。幼蟲體長42~46mm,各體節有***12個,體色變化較大,初齡幼蟲為青灰色,前胸背板為紅褐色。老齡幼蟲體色變化較大,有綠色、黃綠色、黃褐色、紅褐色等,前胸氣門前2根剛毛的連線通過氣門或與氣門下緣相切,氣門線為白色。蛹紡錘形,體長17~20mm,赤褐色第5~7腹節前緣密佈比體色略深的刻點。初蛹為灰褐色、綠褐色,複眼淡紅色。近羽化時,呈深褐色,有光澤,複眼褐紅色。
2危害特點及生活習性
棉鈴蟲1代幼蟲以為害頂尖和嫩葉為主,2~3代幼蟲主要為害蕾、花和幼鈴。花被害後不能結鈴;幼鈴被害遇雨容易黴爛脫落,不脫落的形成僵瓣。成蟲在夜間羽化,19時至翌日2時羽化最多,佔總羽化數的67.2%。日出後大約6時停止飛翔活動,棲息於棉株或者其他植物叢間。雌雄成蟲交尾3~5時最多,羽化後2~5d開始產卵。產卵期5~10d,產卵以棉花嫩梢和上部葉片正面及蕾鈴苞葉為主。成蟲飛翔能力較強,主要在夜間活動,對黑燈光有較強趨性,卵散產。在棉株的分佈上,以靠近主幹第1、第2果節最多。其中,第1果節佔總卵量的45.86%;第2果節佔29.92%;其他果節佔24.22%。幼蟲卵孵化率為80%以上,初卵幼蟲先吃掉卵殼,再食嫩葉、嫩梢或幼蕾及苞葉。然後轉移到葉背硒息。翌日轉移到中心生長點,3齡以後多鑽入蕾鈴為害。在蕾期,幼蟲通過苞葉或花瓣侵入蕾中取食,被害蕾苞葉張開變為黃綠色而脫落。在花期,幼蟲鑽入花中食害雄蕊和花柱後,被害花往往不能結鈴。在鈴期,幼蟲從鈴基部蛀入。幼蟲常隨蟲齡增長,由上而下從嫩葉到蕾、鈴依次轉移為害。蛹期9~10d。雌蟲蛹期短於雄蛹。棉鈴蟲幼蟲在化蛹前會吐絲粘結周圍土粒,做成蛹室在內化蛹,棉鈴蟲蛹一般水平分佈在距植株2~30cm範圍內,入土深度2.5~9.0cm,以2.5~6.0cm土層為主。越冬場所主要為玉米、棉花、小麥等地塊。高密度膜下滴灌棉田棉鈴蟲蛹,在水平方向上越靠近棉株密度越大,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表層5cm土壤,發生重的田塊地膜下就能化蛹。
3防治措施
加強預測預報及田間調查,確定防治方法,對蟲害基數較大的地塊實行秋耕冬灌,消滅越冬蛹。冬季是棉鈴蟲生命力最薄弱的環節,其抗逆性最差,此時防治效果最好[2]。棉鈴蟲在10cm以下土層內成蟲不能羽化出土。秋耕深度一般在25cm左右,全面鬆動了土壤,破壞棉鈴蟲蛹室,降低了翌年開春的羽化率;將部分蟲蛹翻至地表而被幹死,凍死或被天敵取食;將部分蟲蛹翻入土壤深層,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窒息死亡。棉鈴蟲蛹對土壤溼度比較敏感,尤其是幼蟲大量入土時的初蛹期,土壤含水量高對蛹的存活極為不利。種植經檢疫檢驗合格的抗蟲品種,避免種植非抗蟲棉品種或抗性差的品種[3]。在棉鈴蟲發生期間,結合整枝打杈,既可直接抹去部分卵粒,又能惡化棉鈴蟲產卵環境,減少產卵。在棉田四周種植玉米誘集帶,集中誘殺。在棉鈴蟲羽化高峰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和擺放楊柳枝條把進行誘殺,人工捕捉3齡以上幼蟲。另外,促使棉花早發,早熟,減少晚秋桃的數量,對棉鈴蟲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生物防治上,在棉鈴蟲產卵高峰期噴灑25%滅幼脲製劑,也可採用以蟲治蟲,天敵主要有赤眼蜂、姬蜂、寄生蠅等[4],捕食性天敵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蟲、螳螂、鳥類等。化學防治使用氟蟲腈、硫丹、滅多威、毒死蜱等對棉鈴蟲防治效果相對較好的農藥及其復配製劑,並且輪換使用。
4參考文獻
[1] 劉孝純,邱峰,郭小奇,等.棉鈴蟲世代種群的發展變化[J].河南農業科學,2004***10***:33-36.
[2] 譚福傑.農業害蟲抗藥性測定方法[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4***:108-122.
[3] 李生才,周運寧,郝赤,等.棉田有害生物綜合治理[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8.
[4] 郭建英,萬方浩,任承才,等.轉基因抗蟲棉田釋放赤眼蜂增強生物防治控害功能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7,22***4***:197-202.
水生花卉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