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錢中文文學理論的創新性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錢中文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文藝理論家, 數十年潛心研究文藝理論,治學嚴謹,學養深厚, 在文藝理論上頗有建樹。本文主要探討錢先生文 學理論的創新性。錢中文先生的文論思想大略可 以分為這樣三個部分:審美反映論、審美意識形態論及新理性精神文學論。下面對錢先生在這幾個方面表現出的創新性作一拋磚引玉性探討.

  一 任何文學理論研究都必將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文學到底是什麼?而且必須毫不含糊地對之 做出回答。在回答“文學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 上,錢中文先生提出了自己迥異於前人的獨特見 解。首先,他認為有三種現實需要區分:現實、心 理現實及審美心理現實。現實是文學藝術創作的 源泉,是文學創作的出發地,它提供文學創作所需 的一切材料,是一種純客觀的存在。我們以前所 習慣的表述“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就是這個意 思。但源泉並不就等於物件,文學的物件必須是 經過主體用心感受了的現實,是被感情滲入過的 現實,這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現實。按照錢中文的 說法,“主體一旦深入客觀現實的關係,便會接受 紛至沓來的種種資訊,廣泛地吸收現實的具象性 和豐富性”[1]14,心理現實就是主體所把握並被融 入了主觀性的現實,它不再是純客觀的存在。與 科學探索的純客觀物件相比,它“是一種獲得了主 觀形式的、主客體因素初步融合的統一體”[1]14.

  只有這樣的心理現實才是文學創作的物件。這個 認識看似簡單,卻是錢中文先生長期以來結合文 學創作的實際而深刻思索的結果,它有效地杜絕 了文學理論界長期以來對文學本質“模仿說”、“鏡 子說”的誤解,即把文學僅僅看成是對社會現實生 活的直接的、簡單的、機械的反映。文學物件的這 種從傳統的客觀現實到“心理現實”的轉換,意味 著研究者對人本主義和主體性的重視.

  其次,從創作主體這方面看,主體具有能動性 和創造性,這是自不待言的。任何把文學創作僅 僅看作是一種對現實的簡單摹寫或機械反映的觀 點,都毫無疑問地降低了人的品格,而且也是對文 學藝術創作的一種簡單化、庸俗化的理解。錢中 文認為,任何思維科學、意識形態都可以看作是主 體對現實的反映,作為人類意識形態之一的文學 亦然。但是“文學的反映是一種特殊的反映——— 審美反映”。他之所以要提出這麼一個概念並非 是玩弄辭藻,而是為了劃清它與簡單反映論、機械 反映論的界限。過去的機械反映論與簡單反映論 把“文學是對生活的反映”作了簡單化、庸俗化的 理解,認為文學創作就是對生活的直接反映,生活 是什麼樣就應該寫成什麼樣,否則便被指為“不真 實”。這樣一來,不僅文學反映現實與其他意識形 態對現實的反映幾乎無從區別,更為嚴重的是,作 者蛻變為一種呆板僵化的反映機器,極大地限制 了作家主體性的發揮,束縛了主體的創造力.

  除此而外,文學把握現實還是一種特有的把 握方式,那就是實踐———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

  這種方式兼有實踐的和精神的兩方面的特徵,而 又不專注於任一方面。“它之所以不是一種純粹 的精神把握,即不同於理論對世界的把握,在於它 貫穿著感情與意志的評價,具有了一定的實踐性; 它之所以不是一種純粹的實踐把握,在於它並不 要求把藝術當作現實,使自己的產品完全變為實 用性的東西,所以帶有無目的性的色彩。”[1]12-13正 是這種特殊把握方式,導致了文學特殊的審美本 質特徵:感情與思想、感性和理性、認識與評價等 多種因素的有機統一和高度綜合。按理說,實 踐—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這種提法並非錢中文所 首創,馬克思早就有過相關論述。但能夠將之靈 活應用於文學理論研究,得出富有建設性和開創 性結論的人,卻非錢中文莫屬.

  在中國文學理論界,錢中文先生率先指出了 機械反映論與簡單反映論的偏頗甚至謬誤之處, 批判了過去庸俗社會學對文學本質的膚淺理解, 對於學術的正本清源,在文藝創作中貫徹和堅持 真正的反映論即辯證的反映論方面意義重大,極 大地推動了我國文藝理論研究的發展。他說:“文 學反映現實生活是對的,但是這一過程相當複雜.

  這種說法忽略了這一過程中的不少中間環節,對 其中的主客觀關係,主體在融化客體中的創造性 轉化與新的構建作用,往往視而不見,或以為是次 要的東西。有時也談論主觀方面的因素,但往往 只涉及主體的世界觀、思想問題,對於主體的其他 因素,研究甚少。”[1]5文學的反映是一種審美反 映,主體必然在其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把客觀 物件主觀化的同時,也將主體物件化,並且這種雙 向運動過程是同時發生的。主體的審美意識必然 藉助於這一雙向運動過程得以具象化和外在化.

  “在審美反映中,主體在其自身的感受與感情的激 蕩之中,整體地關照現實生活,描繪生活的各個方 面。這一過程的特點是,它在把握現實生活的過 程中,把始終激盪著的主體感受、感情,他的認識, 融合在一起,從而賦予了這一反映及其物件以濃 烈的主觀色彩;同時通過這一方式來顯示出事物 的客觀性特徵。”[1]13不僅如此,主體最終還要把 這種帶有濃烈主觀色彩的物件,用恰當的藝術形 式加以表達,或者說主體的藝術構思必定要在這 種主客體雙向運動的過程中得到體現,而這一過 程的最終結果也就是所謂的審美心理現實。文學 因此就是帶有審美特性的意識形態———審美意識 形態.

  筆者認為,錢中文在對文學本質問題的研究 和探索上體現出了他一貫堅持的、可貴的創新精 神。早在錢中文之前,關於文學本質問題的研究 就已經是一個被各家學者和不同文藝流派不斷重 復和爭論的話題了。認為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的 有之,認為文學主要是一種審美活動的有之。而 且大都自說自話,各自維護自己的一家之言,攻擊 別人的“漏洞和缺陷”。錢中文以一種少有的全域性 性眼光,居高臨下地審視各家之說,提出了“審美 意識形態論”,這就跳出了各家所固守的窠臼,而 又能同時汲取來自不同說法的合理意見。其創新 之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研究視角的創新。錢中文的新觀點並 不是把各家說法進行簡單的相加,而是另闢蹊徑, 選擇了全新的研究切入點。他說,“審美意識形態 不是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只是審美加意識形 態”。“審美意識形態不是單純的審美,也不是 單純的意識形態,而是審美意識的自然的歷史生 成”[3]413。這就把“審美意識”確立為文學審美意 識形態說的邏輯起點。關於這一思想的獨特性和 深刻性,在《論文學形式的發生》這篇長文中可以 看得很清楚。但遺憾的是,許多批評者甚至連錢 先生的書都沒有仔細看,連他的學說觀點的準確 含義尚未通曉,就已經發出了批評的聲音。文學 審美意識形態本性說的深刻之處在於它擺脫了 “意識形態說”與“審美本性說”各自的侷限,真正 地從歷史生成這個角度來考察文學的本體。錢中 文一改過去許多研究者們試圖僅僅圍繞“意識形 態”這個概念兜圈子、做文章來解答文學本質問題 的研究途徑,而是從文學的起源方面進行了深入 探討,詳細闡明瞭人類早期的審美意識是如何從 生存實踐中形成,又如何在發展中積澱了人的生 存感受與感悟,進而演化為審美意識的的多種原 型。以後,這些逐漸生成的審美意識原型又從口 頭語言和書面文字中獲得了自己的物化形式,並 融入了具有獨特的節奏、韻律的詩性語言的文字 結構,一步步地歷史地生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審美 意識形態。這一過程是相當漫長而且複雜的,錢 中文從歷史的角度詳細考察文學的發生、發展和 演變並試圖清晰地描述之,進而解答關於文學本 質問題的疑問,這一動機和行為本身就值得肯定, 付出的諸多辛勞還在其次。相較於那些試圖僅僅 在文字概念上大做文章來解決問題的所謂研究者 和某些批評家們不假思索地否定和不負責任的批 評,其優劣對比不是很明顯嗎? 其二,思路的創新。敢於質疑權威舊說,提出 自己的獨特理解是創新精神的重要標誌。在考察 文學的本質這個問題時,錢中文對“文學是現實生 活的反映”這一權威舊說表示了大膽的質疑。他 首先肯定這一說法的合理之處,在處理文學與生 活的關係問題上,這一論斷無疑是抓住了根本的, 現實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和資料寶庫,本末分 明,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隨後他就對這一說法 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文學雖然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但文學的物件並不就是純客觀的社會現實生活.

  文學的物件與科學研究的物件絕不像過去理解的 那樣,是相同的。過去許多人都認為,文學與科學 只是在反映生活的方式上有所區別,文學用加入 主體感情的方式,而科學研究則力求客觀,避免主 觀感情的介入。錢中文認為,其實兩者的物件也 是有所區別的。這就是為什麼他要區分現實、心 理現實和審美心理現實這三個概念的原因.

  其三,方法的創新。錢中文雖對過去的教條 主義的文學研究和庸俗論者的論調深惡痛絕,但 是並未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而是把那些被歪曲, 被閹割,甚至被篡改的理論進行清理,使之拔雲去 霧見青天,還其本來面目。許多所謂批評者就這 樣被暴露出了原形,原來他們批評和抨擊的是虛 無的物件。他們既沒有準確理解自己假定的對手 的觀點,又沒有正確地運用批判的武器,反而使被 用作武器的理論自身受到了深深的傷害。比如機 械反映論者,自己歪曲了反映論,還要用這根大棒 來揮舞教訓別人。文學研究中因為觀點不一致出 現爭論本來是無可厚非的,這種爭論本身還有助 於推動文學研究的發展,促進學術繁榮。但過去 許多論者在辯論中的做法卻帶著舊時代的影子, 凡與我不合,則一棍子打死。錢中文先生拋棄了 這種做法,而是平心靜氣地探討,以理服人,即使 對方不能被說服,也絕不隨便亂扣帽子。這使他 能夠汲取來自各方面的優點和長處。這種對待學 術研究和探討的態度就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 後他所提出的交往對話精神,早在20世紀80年 代的政治風氣和學術環境中業已初露端倪,這仍 然稱得上是一個創新.

  二 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這是從哲學反映 論觀察文學所得出的合乎邏輯的結論,也是錢中 文先生在對文學把握現實特有的物件、創作主體 特徵和特有的把握方式等重大理論問題進行深入 思考後形成的重要結論。這一論斷解決了長期以 來困擾人們的文學本質問題,是國內目前能夠被 人接受的文學本質論中最為通行的一種。據此, 過去的說法“文學是生活的反映”也相應地被修正 為“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審美反映”。關於審美反 映,錢先生認為這是對哲學領域的反映論原理應 用於文學研究領域的指稱,是這一原理的具體化、 審美化和物件化。談及這種修正的意義,錢先生 認為:“審美反映是一種灌滿生氣、千殊萬類的生 命體的藝術反映,它具有實在的容量、巨大的自 由,它不僅曲折多變,而且可以使脫離現實的幻想 反映,具有多樣的具象形態,可使主客觀發生雙向 變化。”[1]10可見,強調文學創作中反映的審美屬 性是賦予文學以生命的重要舉措,它不僅可以豐 富和充實文學的內涵,賦予作家以更多的創造自 由,而且在使文學真正成為文學,由他律走向自律 方面,有著更大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學是 被剝奪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僅僅是作為改造社會 的工具和政治手段的補充而存在。文學與其他社 會意識形態一道充當政治的走卒和幫手,社會關 注的目光只是凝聚在文學與其他意識形態的共同 性和普遍性上,凝聚在文學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 一般性上,而相對忽略了文學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審美反映論的提出,開啟了文學的迴歸自律性之 門,這也是這一理論的提出所具有的最為重大的 意義.

  文學審美意識形態本性論與審美反映論是互 為根據、彼此依賴的。正因為文學是一種審美意 識形態,文學對生活的反映才是審美的反映;同時 也正是因為文學對社會生活的審美反映,文學的 本質特性才可以被歸結為審美意識形態。為了把 文學從政治從屬論和庸俗社會學的包圍中拯救出 來,錢中文先生傾注了更多的心力去闡述審美反 映論的內涵和特質。審美反映論是錢中文先生對 文學創作與社會現實生活關係進行系統描述的一 套理論,這一理論幫助我們把文學對現實生活的 反映跟科學理論對現實的反映區別開來。說到 底,只有把文學反映的審美特性闡釋清楚,文學的 本質特性才能得到堅不可摧的理論基礎.

  1986年,錢中文發表了他的一篇長文《最具 體的和最主觀的是最豐富的》。文章題目來自黑 格爾《邏輯學》中論述其“絕對理念”的一段名言.

  正如它的副標題所言,這篇文章較為詳細地闡述 了審美反映特有的、與哲學反映不同的創造性本 質。他說:“在審美反映過程中,生活現象、事物特 徵引起了作家的注意,在對它們感受、感知的基礎 上,引起創作主體對於物件的感情的體驗,思想的 評價,並通過感性的、具象的審美形式,予以物化.

經典文學論文
試論楚辭淵源及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傳承
相關知識
論錢中文文學理論的創新性
淺析市場營銷理念的創新論文
文學翻譯的創造性叛逆與可接受性
中國大學名人的創業史
財務管理理念的創新
淺談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
黨員學習黨的創新能力
試論自主學習中心理學理論的重要性論文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價值
試論讀者問題在當代西方文學理論中的凸顯及其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