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的典故
庖丁解牛的意思是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庖丁解牛有什麼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庖丁解牛的解析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釋義】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用法】作賓語、定語;常與“遊刃有餘”連用
【近義詞】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莊子·養生主》
這一天,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為其宰殺一頭肉牛。只見他用手按著牛,用肩靠著牛,用腳踩著牛,用膝蓋抵著牛,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一致,美妙動人。他那宰牛時的動作就像踏著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也與堯樂《經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讚歎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術怎麼會有這麼高超呢?”
庖丁見問,趕緊放下屠刀,對文惠君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因為這比一般的技術技巧要更高一籌。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因為不瞭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一頭頭龐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經歷以後,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瞭解了。我再看牛時,出現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頭整牛,而是許多可以拆卸下來的零部件了!現在我宰牛多了以後,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麼地方可以下刀,什麼地方不能。我可以嫻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我既然連骨肉相連的部件都不會去硬碰,更何況大的盤結骨呢?一個技術高明的廚師因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換一把刀;而更多的廚工則是用刀去砍骨頭,所以他們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而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的鋒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牛的骨節處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遊刃有餘了。所以,我這把用了19年的刀還像剛磨過的新刀一樣。儘管如此,每當我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難以下手,這時就要特別警惕,瞪大眼睛,動作放慢,用力要輕,等到找到了關鍵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將牛剖開,使其像泥土一樣攤在地上。宰牛完畢,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環顧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滿,渾身暢快。然後我就將刀擦拭乾淨,置於刀鞘之中,以備下次再用。”
文惠君聽了庖丁的這一席話,連連點頭,似有所悟地說:“好啊,我聽了您的這番金玉良言,還學到了不少修身養性的道理呢!”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
庖丁解牛的造句
1. 所以,真正擅長精神力攻擊的人,絕對不是憑藉強大的精神力進行碾壓,而是尋找對方精神世界的薄弱環節,然後如同庖丁解牛一樣抓住薄弱環節突破。
2. 武田雙刀如裁縫名剪,左右開弓揮灑自如;樑慶之大刀如屠夫利刃,庖丁解牛遊刃有餘;武田雙刀如上天入地之幽靈,樑慶之大刀似翻江倒海之巨龍。
3. 這一招連續攻擊也是非常有名堂的,叫做庖丁解牛,一個連續攻擊就是九九八十一刀。
4. 井水煮的沸騰後,白鶴沐浴、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等一些列泡茶的動作,老周叔如同庖丁解牛,遊刃有餘。
5. 庖丁解牛時之所以能遊刃有餘,想必也是不斷實踐的結果吧。
6. 他給蘿莉凌烤雞腿,用刀的技巧,庖丁解牛誇張了點,但也相去無幾。
7. 整整一條7、8公斤左右的盲穴鼬䲁,不大會兒功夫,給這傢伙庖丁解牛,竟然吃掉了一小半。
8. 老祝右手***不斷的在咆哮者機甲身上劈砍著,不到一分鐘庖丁解牛一樣,把一個粗壯的機甲給削成了人棍。
9. 三人是說幹就幹,三把長劍就在龜腹的縫隙中穿梭,猶如庖丁解牛一般,完美的剝下一張三甲龜殼,這也是三甲惡陽龜最強防禦的地方。
10. 庖丁解牛目無全牛,泡妞有了境界也會目無全妞。
11. 我看行,大柱的刀法我見過,我看他的刀法比起庖丁解牛都也不差。
12. 葉凌就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屠夫,庖丁解牛一樣的,輕鬆就鋼牙野豬分了個乾乾淨淨。
13. 帶上口罩和白手套,操起各種解剖工具,就開始動手了,庖丁解牛,乾淨利落,凱恩的每一刀都切到要處。
14. 林小凡心中一想,這個年輕人教會自己庖丁解牛刀法。
15. 匠石運斤,可達閉目成形;庖丁解牛,三年未見全牲。
16. 秦朗折磨人的手法很嫻熟,稱之為庖丁解牛都不為過,“懺悔?你以為我是軍紀調查組的人,你懺悔一下就過關了,頂多坐牢是不是?沒這麼簡單的事情。
17. 庖丁解牛:主動技能,冷靜的分析出對手的弱點,甚至指定對手的弱點,造成的傷害加倍,對單體目標弱點指定不能更改,分析弱點不在此列,冷卻時間一分鐘。
鄭人買履的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