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是怎麼死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王承恩***?—1644年***,男,明末宦官,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白岸鄉白岸村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深得崇禎信任。那麼的?

  時空歲月像大海的洶湧波濤一樣無情地翻滾,浪花飛濺、滾滾紅塵、命運沉浮、悲歡離合、往事如煙,在疾風驟雨的鹹腥味道之中醞釀出一杯杯的陳年苦酒,供後世探幽訪古之人細細品嚐、回味追思、喟然長嘆。悠悠歲月在其醞釀的最苦最澀的一杯酒中映襯出了一段悽慘哀怨的歷史悲歌——其中飄忽不定的斑斕歷史畫卷又彷彿被鎖定在崇禎十七年***西曆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這個風雨飄搖的漫漫不眠夜晚,紫禁城外的西方天際殘陽如血,大明傾覆、天崩地裂、危在旦夕,諾大雄偉巍峨的一座京城被李自成統領的幾十萬陝北大順軍團團包圍的像鐵桶一般密不透風,銅牆鐵壁的京師被一層巨大而變態的魔力所籠罩,氛圍森嚴恐怖,連一隻鳥兒也插翅難飛,百年不遇的血光之災即將降臨在京城官紳百姓的頭上,正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充滿悲劇色彩的血淚詩篇正在上演。

  三月十九日凌晨三時城破,絕望無助的崇禎帝仰天長嘯,欽命周皇后、袁貴妃等妃嬪在坤寧宮自縊殉國,崇禎帝手持寶劍,親手殺死昭仁公主,又劍傷長平公主,後宮中傳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和令人戰慄的哀號聲……瘋癲至極的崇禎帝披頭散髮、神情恍惚,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之下跌跌撞撞地登上煤山***景山***,面對滿城的烽火硝煙,滿目蒼夷,崇禎帝無比悲憤地咬破手指,奮力留下血書遺詔:“朕涼德貌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此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隨後,崇禎帝朱由檢懷著滿腔的悲憤、孤獨、寂寞與絕望,在王承恩的幫助之下吊死在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上,時年三十五歲,王承恩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後,眼中噙滿悲憤蒼涼的兩行熱淚,義無反顧地吊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他自己原本是完全有機會苟且偷生的,但是他堅定地選擇了以死殉國,成了為大明朝悲情殉葬的忠貞烈士。

  第二天晌午,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紫禁城皇宮內苑,下令全城搜查,有“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云云。崇禎帝早已被凍僵的屍體在槐樹上被足足地吊了兩天之後,直至第三天才被投降的太監發現,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遺體遂被運至東華門外停放,後被裝進柳木棺內成殮。崇禎帝一家人這種玉石俱焚、自殘殉國的慘烈做法令殺人不眨眼的亂世梟雄李自成竟也動了惻隱之心,他命令明朝遺民將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靈柩用牛車運到昌平,埋葬於十三陵田貴妃墓內,帝后與田貴妃合葬一處,為了懷念這位命運不幸的末代皇帝,被後人取名思陵。王承恩作為皇帝的忠臣義僕,也被埋葬在思陵旁邊,孤寂地陪伴著他地下的主公崇禎帝的枯骨枯榮,與之日夜為伴。

  後來清朝入關後,具有詩人氣質、多愁善感的青年皇帝順治被王承恩忠君事主的事蹟所深深地感動,下旨為王承恩豎碑立傳。據野史傳說,順治皇帝是噙著眼淚親筆為王承恩題寫下了感人至深的祭文,碑首有“御製旌忠”四字,這塊敕建御製石碑至今仍靜靜地矗立在思陵外不遠處的荒丘之上,真可謂是青山處處埋忠骨。由於地處偏僻,一年之中偶爾只會有寥寥幾位遠來的遊客來此憑弔之、祭奠之,藉以追思和緬懷明末慘烈的亡國之痛。

  歷史無情,造物恁人,王承恩與崇禎皇帝一樣,都有著一段淒涼不幸的童年,崇禎帝的爺爺萬曆皇帝的生母是宮女,崇禎帝的父親泰昌皇帝朱常洛的生母也是宮女,崇禎帝自己的生母在宮中也屬於地位十分卑微的庶人,這究竟是歷史巧合,還是某種冥冥之中的必然呢?崇禎帝自幼生長於深宮,五歲喪母,而王承恩則出生在藍田縣史家寨渠坑村,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成為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被家中的遠房親戚送入皇宮閹割後成為了一名小太監,從此開始了他坎坷不平的宦官生涯。二人唯一的區別是崇禎在其短暫的人生之中曾經擁有過自己心愛的女人——溫柔善良、聰慧美麗的田貴妃,而王承恩卻因為是被閹割的太監而被剝奪了愛的權利,一生沒有享有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溫存與體貼,更沒有談過兒女情長的戀愛,這也許是帝制時代所有太監群體的人生之不幸、屈辱和缺憾,包括他們之中許多作惡多端、惡貫滿盈的惡人也不例外。

  根據《明史·王承恩傳》記載:“王承恩,太監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福王時,諡忠愍。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云云。

  延伸閱讀:

  太監——一個矛盾,諷刺而又悲傷的名稱,在我國的歷史上太監永遠是擱在陰影裡的爬蟲,他們狡詐,殘忍,一肚子壞水從精神到肉體都充滿著黴味但凡史家提到可以說是沒有一句褒詞。歷史往往就是這樣作弄世人,在明朝末期就有這樣一位太監他既聰明又狡詐,既善良卻又極度殘忍,手持朝政大權但是對他的主子崇禎皇帝卻非常忠誠,文武百官對他可謂又敬又怕,他就是王承恩,一段不應該發生在太監身上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

  我們慣用好與壞去評價一個人,的確,一個人對社會作出了貢獻叫做好,反之我們稱之為壞,在古代也有亂臣賊子,良臣虎將一說,但是在這裡我們卻很難用一句簡單的話對王承恩作出評價,在他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很複雜難以琢磨的東西,他卑微,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些奴才,我們這些廢物,他聰明,對世事心洞若觀火,他矛盾,在萬人之上一人之下,但是卻又在萬人之下,連最起碼的男人也不是,他是忠臣,力保袁崇煥,對崇禎皇帝無比忠誠,他是奸臣,手中掌握著朝政大權不容別人染指,他是廢人但是卻有著兒女情長,他與陳圓圓互生愛憐。在他的身上存在著兩種靈魂,一個悲劇的載體,最後也是悲劇的結局——與崇禎一起吊死在煤山的槐樹上。真可謂:忠奸難斷王承恩,夢斷江山風雨情。

西遊記黑水河的趣聞
袁世凱為什麼稱帝失敗
相關知識
王承恩是怎麼死
王政君是怎麼死的
漢元帝皇后王政君是怎麼死的
大唐太子李承乾是怎麼死的
王昌齡是怎麼死的
王安石是怎麼死的
王昭君是怎麼死的
王之渙是怎麼死的
孫承宗的後人介紹_孫承宗是怎麼死的
楚懷王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