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盡狂沙始到金閱讀答案
“吹盡狂沙始到金”,怎麼個吹法?如何從一噸錯誤中找獲一克正確?如何從多次失敗中捕獲一次成功?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吹盡狂沙始到金》閱讀材料
①在自然世界,人類堪稱最智慧的靈長動物。在社會組織中,個人也算是最活躍的單元細胞。但這並不能保證任何智者為人行事時時處處都能有正確無誤的認識、精確無差的判斷和準確無失的把握。出錯和犯錯在所難免。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犯錯的過程,也是不斷認錯、糾錯的過程。總有吃不完的塹,長不完的智,吸取不盡的教訓,積累不夠的經驗。
② 【甲】
③聖賢同樣會犯錯,甚至會犯下大錯、特錯之外的低階失誤。就說孔夫子吧,他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身處亂世,痛心禮崩樂壞1,他周遊列國,宣講仁義道德,不遺餘力。然而他四處碰壁,幾度受困,鄭國人甚至當著其門徒子貢的面嘲笑他為“喪家之狗”。孔夫子為什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就因為他的判斷出現了一個漏洞,在一個武力稱雄、威權至上的時代,他竭力宣講的仁義道德一錢不值。他向那些崇尚武力、內心陰暗的君王發表“仁者愛人”的高論,無異於對牛彈琴。於是孔子改弦易轍,調整思路,端坐杏壇2,收納三千門徒,悉心傳授六藝,培養出七十二賢人,極一時之盛,垂千古之範,這才算糾錯成功。
④一個人認識自己的失誤,及時總結教訓,加以補救,永遠都不算晚。 【乙】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誰是完美無缺的,沒有誰是一貫正確的。大人物容易犯大錯,小人物容易犯小錯。小人物犯大錯,縱然釀成傷身致命的禍患,畢竟荼毒不廣。大人物收天下之鐵,鑄成大錯,則可能貽害千秋
⑤人的一生多半由錯誤構成。這話似乎很消極,其實不然。
⑥一個人成功與否,幸福與否,這要視乎他的判斷能力、行動能力、糾錯能力的強弱和運氣的好壞而定。他認識錯誤的程度越深,犯錯之後的補救越及時,糾錯越到位,獲取成功和幸福的機率就越大。智慧的人能從一連串的小錯中分辨出正確的路數,愚蠢的人則將一連串的小錯零存整取。所以說, 【丙】 不能記住歷史教訓的民族是落伍的,也是不幸的。
⑦不憂黃沙一噸,且喜黃金一克。錯誤即黃沙,正確即黃金。“吹盡狂沙始到金”,怎麼個吹法?如何從一噸錯誤中找獲一克正確?如何從多次失敗中捕獲一次成功?對此,人人言殊,莫衷一是。但法門是相通的,那就是:別悶頭悶腦地蠻幹,先看清前後左右,多參照古今中外。真正的大成就者,他們的高明之處並非不犯錯誤,而是不重蹈前人的覆轍,他們另闢蹊徑,就算走錯了路吧,也能欣賞到異樣旖旎3的風景;就算辦錯了事吧,所收穫的一大把教訓也能兌換到比黃金更寶貴的覺悟。
***有刪改***
1 禮崩樂壞:指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2 杏壇:傳說中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後泛指聚眾講學的場所。
3 旖旎:形容柔和美好。
《吹盡狂沙始到金》閱讀題目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21.說說儒家創始人孔子為什麼能“垂千古之範”。***3分***
答
22.根據文意,將下面三句話分別填入【甲】【乙】【丙】處。***只填序號******3分***
①春秋時衛國的精英、孔子的好友蘧***qú***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反省之深,對自己要求之嚴,遠遠高出當時的名士。
②不能記住以往教訓的個人是失敗的,也是悲哀的。
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甲】處應填: 【乙】處應填: 【丙】處應填
《吹盡狂沙始到金》閱讀答案
20.答案: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吸取教訓,積累經驗。 ***共2分***
21.答案: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吸取教訓;及時糾錯,並付諸行動。***共3分。共3個要點,每個1分***
22.答案:【甲】處填③;【乙】處填①;【丙】處填②。 ***共3分***
天上真的會掉金子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