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境論重塑當代藝術實踐閱讀答案
意境理論讓我們從個別事物中超越出來,進入更加廣大的周遭世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以意境論重塑當代藝術實踐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以意境論重塑當代藝術實踐》閱讀材料
中國美學認為,“意境”不僅是虛靈的、動態的,而且是超越的、神聖的。現在,讓我們從中西美學比較的角度,來檢視一下意境的特徵。法國漢學家朱利安近來的研究成果,有助於我們認識中西美學之間的不同。朱利安強調,它們之間的不同不是我們用二元對立思維構想出來的,而是在相對獨立的環境和歷史程序中自然形成的。因此,它們之間只是不同,不是必然對立。在朱利安看來,中國美學追求的是生動的氣韻和虛待的平淡。這裡的虛靈生動和淡遠超越,其實就是意境的特徵。這與西方美學追求的美的形式非常不同。西方美學所謂的形式,源於古希臘哲學中的理念,相當於今天工業生產中的模具,它是靜止的、固定不變的。美就是這種凝固的、具有標本或規範作用的形式或樣式。朱利安發現,中國美學從來就不追求這種凝固的樣式,甚至將它貶低為低階的形,認為對它的追求有礙於對高階的神或者道的把握。
由西方美學中的美與中國美學中的生動之間的不同出發,我們不難理解美與意境之間的不同。通過由實入虛,由技入道,由明確的個體物件進入瀰漫的氤氳氣氛,我們就進入了意境的領域。朱利安強調,恢復使用諸如氣韻、意境、風骨等中國傳統美學概念,可以極大地改善當代藝術批評話語的貧乏現狀。我想進一步強調,通過中國傳統美學範疇,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審美特質,創造不同的藝術作品,乃至實踐不同的生活方式。
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慮:傳統農耕社會中發展起來的美學理論,在今天這個資訊化和全球化時代依然有效嗎?事實證明,當代藝術理論的研究者和當代藝術實踐的從業者,在許多方面都受益於意境理論的啟示。2011年第五十四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以瀰漫為主題,選擇以白酒、綠茶、中藥、焚香、荷花的氣味為題材創作作品,在威尼斯創造了一個富有詩意的、世外桃源般的東方境界,引起了國際藝術界的強烈反響。其實,這次展覽就是以今天的方式營造傳統的意境,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意境理論是它直接的理論支援。
意境理論讓我們從個別事物中超越出來,進入更加廣大的周遭世界,進而與歷史和宇宙發生關聯,這對於將今天的藝術實踐從對物體和個體的狹隘專注中解放出來尤其重要。好的藝術作品不僅自身具有審美價值,而且能對周圍環境和社會產生輻射作用,形成一個更大的瀰漫著藝術氣息的藝術圈。現在已經有不少西方美學家開始用氣氛、氛圍、靈韻等具有中國美學色彩的詞彙來描述藝術圈,我想它們都不如中國美學中的意境那麼準確,也不如日常漢語中的氣場那麼直接。在意境範疇啟發下建構起來的藝術圈,將如同時下生態圈和經濟圈一樣,成為當代藝術中的一種新現象,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影響。***選自《人民日報》2015年05月12日***
《以意境論重塑當代藝術實踐》閱讀題題目
6.【題目】下列對法國漢學家朱利安觀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 生動的氣韻和虛待的平淡是中國美學的追求,這種追求所蘊含的虛靈生動和淡遠超越,就是意境的特徵。
B.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的不同不是我們用二元對立思維構想出來的,而是在相對獨立的環境和歷史程序中自然形成的。
C.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之間只是不同,不是必然對立。
D.中國美學從來就不追求凝固的、具有標本或規範作用的形式或樣式,甚至將它貶低為低階的形,並認為西方美學的追求有礙於對高階的神或者道的把握。
7.【題目】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只要通過由實入虛,由技入道,由明確的個體物件進入瀰漫的氤氳氣氛,我們就進入了意境的領域。
B.傳統農耕社會中發展起來的美學理論,在今天這個資訊化和全球化時代依然有效。
C.恢復使用諸如氣韻、意境、風骨等中國傳統美學概念,可以極大地改善當代藝術批評話語的貧乏現狀。
D.我們基於中國傳統美學範疇發現了不同的審美特質,所以創造出不同的藝術作品,乃至實踐不同的生活方式。
8.【題目】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意境理論成為了2011年第五十四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以瀰漫為主題,選擇以白酒、綠茶、中藥、焚香、荷花的氣味為題材創作作品的直接的理論支援。
B.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意境理論不僅可以使當代藝術理論的研究者和當代藝術實踐的從業者在許多方面受益,而且可以讓我們從個別事物中超越出來,進入更加廣大的周遭世界,進而與歷史和宇宙發生關聯。
C.意境範疇啟發下建構起來的藝術圈,就如同時下生態圈和經濟圈一樣,成為當代藝術中的一種新現象,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影響。
D.現在已經有不少西方美學家開始用氣氛、氛圍、靈韻等具有中國美學色彩的詞彙來描述藝術圈,這說明中國傳統美學已經對西方美學家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以意境論重塑當代藝術實踐》閱讀題答案
6.D
7.B
8.C
動物的語言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