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讀書筆記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在育人的同時也需要吸收知識,學著怎麼去更好地傳授教育。那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的讀書筆記,一起來看看吧。

  《老師的提包》讀書筆記

  這是一陣輕柔的微風,吹不散花香;是一場黃粱夢,短暫卻令人魂牽夢繞。這是世間絕美的愛戀——“老師與我”。

  一次偶然的機遇,她***大町月子,女主人公***在酒館遇見了中學時的國文老師,兩人在日後相處十分融洽,兩人時常喝喝酒、聊聊天、旅行······做著各種生活中瑣碎的小事,與普通朋友相處別無區別,但卻又是那麼特別。這股愛淡淡的、涼涼的,如一杯茉莉花茶,還散發著縷縷清香。在這瑣碎中兩人體會到對方的愛,即使,只是短短的三年。“老師,我們什麼時候能再見面呢。”自老師去世後,月子在結尾說道。既溫馨又含著淡淡的憂傷,澀澀的味道,令人慾哭又止。

  這本書為我們用詩畫般的文筆,描繪了絕美的愛。令人感嘆三生,千絲萬慮,如輕煙被風吹散了一般境遇,美的令人神往。

  愛,不分年齡,不分種族,不分性別。只要心中有愛,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擋你對愛的追求。人這一輩子追尋的除了或者的真諦,剩下的不就是愛麼?如果連自己的愛都無法去爭取,活著,一點愜意的時光也不會擁有多少。愛是一件藝術品,令多少人沉醉其中?是寶貴的財富——你的愛人。我們不能歧視每一個人純真美好的愛,這都是可貴的,否則你自己也絕對不會獲得多少愛的回報。

  “這樣的夜晚,我便開啟老師的提包,裡面空房無一物,唯有一個縹緲浩大的空間,延展開去……”老師的提包中含著無窮無盡的愛意吧?以及那份認真。

  《名教師是寫出來的》讀書筆記

  讀了丁昌桂《名教師是寫出來的》一書受益匪淺,我覺得他裡面很多話很有道理。其實,不僅僅是名教師需要寫作,普通教師也需要寫作。寫作能夠豐富教師的專業智慧,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師的實踐智慧和專業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這就需要寫作。

  記得有一次在宜興市實驗小學聽講座,主講者是管建剛老師,他講怎麼教學生寫作,怎樣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口才非常好,滔滔不絕,讓人佩服之至。翻閱有些作文雜誌,也經常能夠看到他的教學生寫作的文章,當然一些教育雜誌上的論文更多了。很好奇:這個管建剛老師是如何有這麼好的文筆,這麼多文章見報。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看他的《教師成長的祕密》一書,才豁然明白。“一個老師要從‘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麼?現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你,就是兩個字:記錄!”堅持記錄。“只要上班,我就記錄,不記錄不回家。這是我一年出一本書的祕訣所在。 ”管建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不做教書匠》《一線教師》等等,記錄的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故事,記錄裡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研究。

  管老師在書中提到:每天花48分鐘的時間用在記錄上,記錄當天的教育喜悅,教育煩惱,教育小失敗,教育小智慧,記上三年,你一定能從平凡走向優秀,再記5年,你一定能從優秀走向卓越。細想我們身邊,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靈感,缺乏的是記錄的手。只有記錄下來,才會永遠儲存,記錄,不是寫文章,它是隨意的,一兩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構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實與及時。真實,才有價值。及時,是怕遺忘。遺忘非常可怕,當初的一點感想,第二天就會遺忘掉一大半,過幾天就忘得所剩無幾。只有記錄,才會讓你的靈感永遠的儲存。

  記錄只是管建剛寫作的一部分,正因為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寫作,才從一個普通教師走向成功,成為特級教師,名教師。

  所以,我覺得記錄是個不錯的寫作方法。平時可以記錄哪些呢?

  一是教學的成功之處。每節課下來,我們總會有一些好的地方,詞語教學中,你是怎麼樣教學生記住詞語的。比如,今年教三年級語文,在教“聰”字時,這個字很難記,我就這樣教:一個人要想變聰明,首先要用耳朵聽。在黑板上寫下“耳”。還要用眼睛看,這兩點就像是人的兩隻眼睛,在黑板上寫下點和撇。還要口中說,在黑板上寫個“口”,還要心裡想,再寫一個心字。通過這樣形象生動的拆字,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聰字。以後只要說到怎麼寫“聰”字,學生就會說:“耳朵要聽,眼睛要看,嘴巴要說,心中要想。”這個聰字的教學很成功,這就是教學中的一個亮點,我們可以把它記錄下來。

  二是教學的失敗之處。即使是特級教師,也不可能每節課都成功。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設計自己覺得很不錯,但教學效果卻一般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失敗的地方記錄下來。

  三是對比著來寫。同一節課,同一個教學環節,採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學,教學效果肯定也不一樣,把這樣的對比記下來也是不錯的素材。將來寫教學論文的時候,就可以運用上這些。

  當然,除了一些技巧之外,我覺得要想真正成為管建剛這樣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堅持不懈。

  《名教師是寫出來的》一書,值得每一位教師拜讀。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2000字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這是《教育新理念》一書總序開頭的第一句話,可見作者將教育的未來很大程度的放在了教師的身上,而從整個社會看,這也不僅僅是作者或編者的個人看法。在很多人看來,教師是教育理論的直接實施者;是傳遞知識技能的中間人,更是與學生面對面的教育者。一位教師的教育理念影響到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方法,還有學生的學習習慣。正因為教師對於教育的影響如此直接和有效,所以人們才會將教師放在教育陣地的前沿,很多的家長才會對教師提出更多的要求。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學校因為一位或幾位有才能的教師而名聲大噪,想必和這一想法是分不開的。

  身為當今的教師,懷抱著許多家長的期望,肩負著振興教育的重任,我們需要用高度職業化的規範和成熟的理論來武裝自己,做有方向有目標的教育者而不是單純“唯書”的教書匠。面對全新的教材和學生,我們要有相應的調整。

  一、 依託教材,超越教材。

  我們傳統的教育一直以教材為本組織教育教學,一切從教材出發,習題、考試都離不開課本中的內容。而課程改革以來,變動最大的就有我們的教材。課本中鮮豔的圖片和生動的語言多了起來,乏味俗套的問題少了許多。教材的編寫不光是給學生以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道德以及價值觀的滲透和學習方法的掌握。這些新理念的實施離不開我們教師。

  1、研讀教材

  現在的教材依據學生的情感知識需要進行編寫,貼近了學生的心靈,但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有許多的問題和困惑,在獨自閱讀課本時也有難以逾越的困難。作為新時期的教師,不能因為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就將這些難題和問題忽略,相反,它們正是我們在研讀教材時需要密切注意和著力最重的地方。一個教師,能否在拿到教材後發現這些難點,是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礎。當然,我們對這些問題的重視根本的目標不是讓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

  同時,新教材中人文化的東西逐漸增多,一篇看似簡單的課文背後,可能蘊涵的情感、態度極為豐富,想讓學生能感悟這些情感,那麼教師首先就需要具備從字裡行間體悟情感、價值的能力。這也是現在教師所要有的研讀教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2、組織教學

  如同工程師的建設圖紙,醫生的醫治計劃一樣,在深入研讀教材後,走進課堂前,

  每一位教師都會在心裡對一堂課給出自己的設計。書中提到了一位中學教師,他在對美國科學教育代表團的代表開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教學方法靈活。而學生也非常積極地回答問題,師生互動,氣氛熱烈……真可謂是天衣無縫。這樣的一節課在我們大部分的教師心中絕對是一節無可挑剔的好課,但對於美國代表來說卻是一節充滿了問號的怪課:學生的問題去了什麼地方?學生既然會回答所有的問題,那還要上課做什麼?

  傳統的教學中,我們都將教學設計建立在幫助學生記憶知識技能和解決難題上,如果一堂課下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知識、記憶知識,都能沒有問題了,那麼這堂課也就成功了。所以我們的教育發生了一種怪現象,當一位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問一年級的小朋友時,他們能回答出22種不同的答案;而用同樣的問題去問大學生時,他們卻不知如何作答,最後才在老師的點名下說出了一個答案。難道大學生還不如小朋友嗎?不是,關鍵在於,經過長時間的學校學習和訓練,我們的學生已經習慣了標準答案,習慣了每個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了。書中,作者把這種教育叫做:去問題教育。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沒有問題也就沒有了創造,創造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明確一堂課以後學生得到些什麼。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最終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進行發現、思考、合作,讓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能使學生產生更多的對未知知識的探求慾望。

  3、 走出教材

  課程改革以來,提倡走出教材、走出課堂的呼聲越來越高。教材作為教學的依據,其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但現在的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驚人,資訊量巨大,不用說是教材,就是權威的科學用書也有道不盡的地方。我們的學生最終還是要進入到社會中的,對於資訊的掌握自然是越多越新越好。現在很多的教師都將目光放到了教材以外,課堂資訊量大了起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在跳出教材上需要有一個度,如果喧賓奪主、不分主次,那麼就算資訊再多,也只能是學生腦中的“過眼雲煙”,不能生成連貫的知識體系,更不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慾望。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尺度,要讓豐富的資訊充實教材而不是割裂和主導教材。

  二、做好教材、學生間的紐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傳統作用就是作為教材的有聲註解,將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給學生,教材如是說,教師就如是說。知識的傳承需要這種細緻的講授,但只有講授是不夠的。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後,學習都有一段停滯期、迷茫期,因為大學裡的教師大部分不會將教材開啟到具體的頁數,然後一句一句的講解,課堂中的許多理論都是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甚至與教材不相合,那麼如何去讀手中的教材呢?該怎樣選擇不同的意見呢?新的理論該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呢?

  教材猶如是一扇神祕的大門,開啟門後的世界更加精彩,學生想要開啟這扇門,特別是剛剛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離不開教師的幫助。我們經常說在輔導學生學習時要由扶到放,逐漸讓學生摸索出學習的方法,積累學習的經驗。一百個讀者有一百種對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於教材的理解也會有不同,教師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給學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於學生最終會得出什麼樣的感悟,那就需要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讓學生在離開我們以後也能有效地進行自學。一句話,我們是教材和學生間的紐帶,必需卻又不著痕跡。

  三、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身。

  準確把握教材、深入瞭解學生,恰倒好處地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三者的關係,這都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本領。現在的教師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照本宣科的教書匠,必須要有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的理解,有完善先進的教育理念做指導,並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因此教師的終身學習成為必然。

  適應當今資訊社會的教師,首先要有先進的理論作為思想指導。教育行為的發生離不開教育思想的作用。現在,伴隨著推進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這一時期,我們教師所要面對的難題和矛盾會很多。如何在應試和素質教育間尋求平衡點,如何正確判斷新生的理論方法,又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體現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重……一個教師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麼在處理師生關係、處理教學策略與學習的學習策略等方面上就會有自己的特點,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當今的教師要有自己的靈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這樣才能在教育領域發揮自己的長處,大展拳腳。

  其次,在提高專業理論的同時,不忘全面發展自己的知識能力,接觸新的事物。我們提倡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生出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一名教師,面對著一個班的學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正確快速地解答呢?現在,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網際網路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也加速了知識的傳播和更新。在網路面前,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變得微不足道,作為教師,想要在課堂上自如地對待學生的質疑,平等地與學生對話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進行自我知識的更新,活到老,學到老。
 


科普類書讀書筆記範文
讀書筆記手抄報的資料
相關知識
教師的讀書筆記大全
小學教師的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的讀書筆記
關於科普讀物的讀書筆記大全
路遙平凡的世界的讀書筆記大全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大全之教師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大全10篇
關於夏洛的網讀書筆記大全
教育教學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