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術研究的思維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總結這麼多年來學術研究實踐和諸多學者學術研究經驗,不難發現,瞭解和掌握一些適當的思維方式,對於提高學術研究成效具有事半功倍的意義。那麼,這些適當的思維方式具體有哪些的?在我看來,應該包括一下十個方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下。

  學術研究的思維

  學術研究的思維:定位

  明確研究主體、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是首要任務。

  1.從研究者看——要明白:

  “你是誰”、“想幹什麼”、“如何幹”

  2.從研究目標和內容看——要明確:

  A研究的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的“故事”

  B是理論性、應用性還是結合型選題

  C是理論基礎、基礎理論、應用理論還是操作技術問題

  目標、內容不同:論據和結論不同。以國家審計問題為例,研究依據標準以此為:

  憲法思想——憲法——審計法、預演算法、監督法——制度、條例、規定、準則、指示、講話——工作程式和手冊。

  學術研究的思維:借鑑

  學術研究應合理的引用、吸收和參考別的學科方向、別人的研究。

  1.不同學科方向:主要借鑑研究思路、方法和模型等。

  2.相同或相近學科方向:主要借鑑研究結論、觀點等。

  學術研究的思維:整合

  學術研究的廣泛性、複雜性以及創新性要求研究者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需要藉助、引入其他研究者及其研究資源特別是資料、分析手段、方法技術方面,通過合作和“借用”共同完成一項研究任務課題。

  學術研究的思維:跨界

  打破學科、方向界限,研究觸角延伸到相關的其他學科、方向中去。

  1.跳出原有的學科、方向所限,重新看你研究的問題。

  2.從其他學科方向看你所研究問題的意義、思路、方法。

  3.結合其他學科方向進行橫向交流。

  學術研究的思維:繼承

  學術研究一定是在繼承中的遞進關係。

  1.研究應該是一個遞進過程而不是平面上的簡單重複。

  2.遞進應該是對已有文獻充分了解、評價乃至於批判基礎上的提升。

  3.應該是對已有研究成果充分尊重、吸納、包容基礎上的創新。

  4.研究者對已有研究成果或觀點應“虛懷若谷”,“大膽創新”並不意味著對已有研究“推倒重來”。

  學術研究的思維:結構

  這是系統性思維,即構成某一理論或觀點的諸多因素並不是一個無序排列,而是一個有著“輕重緩急”的有機組合。

  諸如在分析問題、尋找原因、提出對策時,應對所涉及的因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清晰的梳理,分清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並做出系統的、結構化的安排。

  學術研究的思維:聯絡

  這是反映或說明研究是否具有邏輯性的主要方面。

  1.論文、思路、觀點之間的應具有內在聯絡。

  2.論點、論據和結論之間的應具有內在聯絡。

  3.研究是一個“從頭至尾”相關聯的整體。

  學術研究的思維:長板

  清楚並突出自己研究上的長處或優勢所在。

  1.發揮優勢、以“長”增“長”。

  2.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或方面取得突破和發展。

  3.以“長”為中心,左右擴充套件。

  學術研究的思維:空白

  尋找研究中最容易取得突破的方向和切入點。

  1.往往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

  2.往往是諸多相關學科的結合點。

  3.往往是主流研究所沒有關注的領域。

  4.研究的難度和創新意義往往較大。

  5.研究的意義往往體現在未來。

  學術研究的思維:差異

  學術研究上的“與眾不同”往往是一個相對容易取得研究成果的路徑。

  1.關注研究選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的差異。

  2.研究本身也應該注重差異性,以有利於發現問題、區分矛盾、抓住重點。比如在調研某一問題時,應關注不同人群之間存在的差異。

  3.差異往往與創新是“孿生子”但不能“離譜”。

大資料時代思維方式對教育的啟示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特徵
相關知識
淺談學術研究的思維
裝飾藝術研究的思路和價值意義
淺談語言研究方法的改進及其原因
淺談學習態度的重要性
淺談武術教師的職業素養
對企業價值管理非財務指標研究的思考
淺談學前教育的相關論文
論現代移動通訊技術研究的探討
淺談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淺談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