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與價值思維方式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什麼是價值思維,什麼是價格思維?兩者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價值思維與價格思維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價值思維與價格思維

  中國的企業存在兩種思維:價格思維和價值思維。價格思維認為企業應該儘可能地索取較高的價格,為資本所有者創造價值;而在競爭環境逼迫的情況下,又首先想到通過降低價格獲得市場。這種看似自然其實存在很大的誤區的思維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企業和公眾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企業的管理者將“價格”等同於“價值”,將“績效”等同於“致富”,使得“權力”和“資源”取代了價值,並且一直成為影響績效的最關鍵因素。西方管理理論在中國水土不服以及先進管理技術的運用失敗,使中國企業對科學化管理產生了懷疑,而國際上強大競爭對手的大舉進入又讓一些中國企業對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失去了信心。這樣的環境下形成了惡性迴圈,“人窮志短”,又轉為“志短人窮”。

  研究發現,有價值思維的企業與很多傳統企業的管理方式不僅不一樣,很多甚至相反。比如,一些以生產起家的企業,現在基本上放棄了生產環節,因為生產是可以外包的;原來沒有設計能力的企業,現在大量投入設計,甚至是組織合作伙伴一起設計;企業原來覺得顧客越多越好,現在可能是客人越少越高階企業發展的空間越大,因為他們聚焦到了最有價值的顧客;原來需要根據顧客的需求來改變自己的業務,現在自己的業務改變了,顧客反而要相應地來跟隨這種變化。這些企業都是在多變年代運用了價值思維。比如,國美、聯泰、正大、招商銀行等領先的企業在轉型中能夠突破價格思維,在現有的市場中依據傳統業務的優勢,對企業的競爭要素進行重組,並將成功模式拓展到新的市場領域,讓低成本和高價格策略能夠同時實現。

  具有價值思維的企業,其戰略和經營方式與留戀價格思維的企業有著本質的差異。價格思維和價值思維的差別一方面源於企業經營哲學不同,另一方面也源於企業管理者的眼界、思考與分析問題方法的差別。兩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

  1價格觀念—價值觀念:價格思維從降低價格角度看待管理問題,價值思維從創造價值角度看待問題;

  2產品導向—服務導向:價格思維的企業認為自己是在生產產品,價值思維的企業認為自己是在提供服務;

  3內部導向—供應鏈導向:價格思維的經理人關注企業內部,價值思維的經理人關注整個供應鏈;

  4地區視野—國際視野:價格思維者的視野鎖定在企業所在的區域性地區,價值思維者的視野放開到國際;

  5硬體核心—軟體核心:價格思維強調發揮硬體優勢,價值思維強調發揮軟體優勢;

  6領導滿意—客戶滿意:價格思維的經理人最關注領導和上級的想法,價值思維的經理人更關注客戶滿意;

  7競爭市場—新興市場:價格思維將企業封鎖在競爭市場,價值思維讓企業能夠創造並進入新興市場;

  8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價格思維的企業把成本作為管理的核心,價值思維的企業把績效作為管理的核心;

  9資源整合—能力整合:價格思維的組織側重資源整合,價值思維的組織重視能力的整合。

  價值思維的具體特徵

  1.不同於實體思維的關係思維

  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運用抽象的理論思辨,把存在當作存在者來理解,即只把存在當作一個名詞、當作一個絕對靜止的本質看待,預設在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運動過程中的複雜的“世界”不過是“實體的集合”,他們僅僅把實體世界看作事實世界,而無視實體之間的矛盾運動過程,從而排斥關係世界的實在性、客觀性;以真理為最高目的,把真理問題當作哲學的惟一論題,不承認價值問題的哲學意義。這正應了黑格爾的一句話:“全部哲學,歸根到底是個真理問題。”因此,在傳統的實體思維的視域下.價值要麼被認為是實體的屬性,要麼被理解成主觀意志的內容,從而引起哲學中關於價值問題的混亂。

  實際上,真理問題並不是哲學的全部任務,哲學還有更重要的內容就是價值問題。而理解價值問題,不能離開人的現實生活實踐,更不能不與生活實踐的兩極—物件和客體與人和主體的辯證關係相聯絡。要正確把握價值及其根本特徵,就必須超越傳統的實體思維,構建真正適合價值性質和特點的價值思維。

  與傳統的實體思維方式不同,依價值思維考察價值問題,一切由實體思維所造成的混亂就會一掃而光。價值思維首先是以價值作為一種關係事實的確認為前提,它是一種關係思維,而不是實體思維。“充分理解‘相互關係、相互作用是事物最根本的存在方式’,即用‘關係思維’來思考,是理解價值的存在的第一個基礎。”川幻首先,因為作為價值之前提和基礎的實踐是作為一種關係而存在的。其次,價值本身也是一種關係現象,是作為一種特定的“關係態”或“關係質”而產生和存在著的。這就要求人們對任何價值問題的思考,都應置於社會性、歷史性的現實實踐關係中進行。

  它要求以人的生活實踐為基礎,在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的全面關係及關係運動中,分析客體的存在、性質之於主體人的意義,即客體是否符合主體的目的與利益,是否能夠滿足主體的慾望與需要。

  以這樣的視角觀察價值關係,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新的哲學領域,是比真理問題更廣闊,與人的命運更密切相關的領域,從而也會真正理解休漠問題的實質所在,理解價值與事實之間真正的關係—價值是一種關係事實。

  2.不同於靜態抽象概念思維的動態的實踐生成思維

  傳統哲學思維,推崇抽象、本質和同一,企圖在抽象的概念思維中,運用既定的形式邏輯或思辨方式,把握隱藏在價值現象背後的固定不變的本質。它沒有充分意識到生活實踐對於價值思維的根源性意義,顛倒了價值思維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關係,從而遺忘了人類的生活實踐本身。實際上,人的生活實踐是一切思維、認識所要解讀、言說的最終“文字”。只有深人人類的生活實踐之中,才可能找到思維、認識的可靠來源和最終根據。價值思維的思維方式、模式、方法、規則等,都是主體人的價值生活實踐的結構、方式、形態、過程等在人們頭腦中的全方位、立體化、動態化的概括和反映,是主體人變革世界的活動中所體現著的“實踐邏輯”或“行動的推理”的抽象。

  這種新的價值思維要求在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的全面關係及其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中進行思考。它不僅僅以強調事物的直接同一性的形式邏輯為基礎,而且以“合理形態的辯證法”—實踐的辯證法為依據。而且人類的生活實踐是一個在歷史中動態展開的過程,並向新的未來不斷生成著,而價值正是在這樣的生成實踐中不斷的被創造,也因此不斷的歷史生成著。因而,價值思維正是著眼於價值在實踐中的不斷被創造不斷生成的歷史實際來思考價值問題的。這種思維是動態的,是開放性的實踐思維。

  3.不同於單純認知主義思維的涵蓋主體性的全面反映論

  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單純認知主義思維,它不是把認識的本質理解為思維對存在的反映,而是把它籠統歸結為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歸結為獲得關於客體的知識的過程。這就表現出客體至上、單向認知、知識本位的傾向。這樣就把思維對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反映排除在認識過程之外,使得傳統的哲學體系根本無法容納以主體性為內涵的價值問題。這種思維即使在主觀上感到了研究價值問題的必要,客觀上也會受制於自己思維方式的限制而不能給以充分的回答。[7179.%這一思維方式的最基本缺陷在於沒有給主體性問題以足夠的重視和恰當的地位,也即“主體的缺位”,忽視甚至迴避主體的地位和作用,有時甚至發展為一種唯客體主義的“客體中心論”,因而這種思維根本無法把握屬人的、主體性的價值之實質。

  從單向認知走向全面的反映論,即不再僅僅把主體與客體的精神關係看作是單向的認知關係,而是根據客觀實踐的本來面貌,從認識本質上是思維對存在的反映出發,從知、情、意的全面反映中,理解人的實踐活動中的全面內容。這就是要明確主體在人的認識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體在認識活動中,不僅僅是反映者,它同時也是主體思維反映的物件。主體的活動,以主體性為特徵的發生在主客體關係中的價值事實都是認識的物件。因此,只有從主體出發,從主體去理解,才會避免單向認知主義的片面性,也才會發現具有主體自我相關性的價值世界的存在,走向全面的反映論。

  4.這種新的哲學思維方式可總稱為實踐思維

  首先,因為實踐是人類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的展開方式。其二,實踐是人類生活世界的紐結,人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關係都是在實踐中展開的。其三,實踐本身就是一種關係,它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辯證運動關係。其四,哲學所關注的兩個最主要的內容:真理問題與價值問題正是對實踐活動中主客體關係的兩個方面內容的確證。其五,實踐是人與世界同構性的最現實、最生動、最完整的體現。在實踐中,人按自己的結構方式去影響和改變物件的結構,物件也以自己的結構反作用於人、改變人,二者的統一通過實踐的合理成功過程和結果得以實現。而思維的結構,正是實踐結構的精神形式,是人類實踐辯證法的內在化。因此,價值思維在本質上就是實踐思維,我們在這裡之所以又稱之為價值思維,那是因為這一新的思維方式是與價值哲學一起形成的,二者的生成具有不可分離性。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思維特徵

  一是科學發展觀運用主體性思維,強調人的核心地位和社會本位,把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納入發展的視野,把“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基礎,揭示了社會發展的目的與動力皆為人,要求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裡,主體性思維就是人民本位思維,就是以人民利益、人民需要、人民幸福為本,能否讓最廣大民眾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成為判斷髮展是否科學的重要依據。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主體,也是享有法律保障的權利主體和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的實踐主體。一切價值都是人民創造的,都是人民自我價值的表現。因此,從根本上講,社會的發展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價值創造過程。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將人的健康生存和全面發展,人的物質、文化、政治需求及其滿足,人的權益和幸福,作為發展的目標和宗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創造歷史的動力之本,牢固確立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激發人民群眾的歷史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協商、調解等綜合手段,建立和完善協調社會利益關係的公平公正機制、多樣化利益訴求的表達機制與實現機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各項社會權利,實現既能有效創造價值又能公平分享價值的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二是科學發展觀從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之間的關係入手,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倡導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互利、共生、共贏,堅持了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全面的徹底的關係思維,在辯證把握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以及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的相互關係的基礎上,揭示了科學發展應該是以人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整體推進的全面發展,並進一步把社會的全面發展具體化、方法化和可操作化,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個統籌”的經濟社會綜合發展戰略。“五個統籌”既體現了發展的空間的全面性,即從城市到鄉村、從東部到西部、從國內發展到對外開放等的空間意義的全面性,又兼顧到現在與未來的發展,是一項巨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它從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多重關係的角度來規範發展,在社會發展的動力上,堅持發展的多維性,重視社會發展動力系統諸要素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的複雜性,關注各動力要素互動作用所產生的綜合效應,強調應遵循系統的合力優化原則,使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項具體的建設之間保持有序與緊密關聯的張力,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在社會發展的目標上,堅持發展價值取向的全面與協調,關注社會和人全面發展過程中價值關係的互補性與互動性,並確立了經濟增長、政治民主、社會公正、文化繁榮、生態平衡等綜合指標系統,追求社會發展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與人文價值的全面實現,進而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和諧共進。

  三是科學發展觀堅持用合目的性統率合規律性,追求發展的內在和諧。把價值目標建立在真理之上,既以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為基礎,又以

  人為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以人民利益為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根本,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與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高度地統一起來,使發展更具有親和力和凝聚力,更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為了實現規律之真與人本之善、現實實踐和理想目標的統一,建立和諧之美,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的理性設計正確的發展過程、戰略和步驟,在實踐理性層面提出了整合發展中各類利益關係的“五個統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舉措,突出了主體實踐活動的生成性和創造性特徵,把整個社會發展視為一個政治與經濟、經濟與文化、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方面相互協調、全面而持續發展的過程,堅持了目的合理性與過程合理性的統一,既關注社會發展諸要素在時間上的動態連續性,又關注社會發展諸要素在空間上的結構合理性;強調社會發展應當是系統執行協調性和持續性的統一,主張以組織的、規範的、制度的和價值的方式,對社會的各種利益、動力、目標和結構進行協調,保證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以及社會系統內部不同領域之間的相互適應、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全面發展就是要追求和諧共榮,使各類價值目標在發展過程中得以平衡實現,整體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就是要追求和諧優化,使社會資源優化組合,實現社會利益主體及其關係的和諧,進而達到有秩序的、規範化的、按章辦事的執行狀態;可持續發展就是要追求和諧共生,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統一、當代人發展與後代人發展的統一、區域性利益與全域性利益的統一、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一逐步成為現實。和諧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走向。

  總之,科學發展觀就是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互利、共生、共贏的價值思維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質上就是以這種科學的價值思維正規化為指導進行的社會實踐運動。只有真正確立起科學發展觀倡導的價值思維,並落實於各項制度創新、政策制定與實施之中,全面轉化為現實生活中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實踐方式,才能實現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社會政治理想,才能使我們的社會真正成為充滿著深厚人文關懷的和諧社會。


簡述法律思維方式的特徵
計算思維的定義和特徵是什麼
相關知識
價格與價值思維方式
沉香收藏的價格與價值
銀元收藏的價格與價值
古錢幣收藏價格與價值
港幣收藏的價格與價值
第四套紙幣收藏價格與價值
錯版幣收藏價格與價值
2016年人民幣收藏價格與價值
鼻菸壺收藏的價格與價值
哲學思維方式的特徵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