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說課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這就促使教師不斷地去學習教育教學的理論。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世界的地形》,這一課題選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節《世界的地形》。

  一、【說教材】《世界的地形》是對上節《地球海陸分佈》的細化。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態,它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這一節內容它是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又是學習地理所必備的知識,無論是在知識體系上還是在內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啟下,統領全域性的作用。 教材包括了三大內容,即“陸地地形”、“海底地形”、“學看地形圖”。“陸地地形”教材首先從海拔和相對高度這兩個基本概念入手,對平原與高原、山地與丘陵這兩組地形型別作出了簡略對比。對於各種主要地形型別的分佈,要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圖,重點學習陸地上的兩大山脈帶,其他的讓學生自主去收集有關的世界之最。“海底地形”部分通過圖示形象地說明了海底地形的組成。“學看地形圖”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看地形圖。以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讀圖、析圖。培養學生分析認識地形圖的能力。由於學生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較差,故確定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是本節的又一個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

  知識與技能:

  1、通過閱讀比較五種基本地形素描圖,使學生了解山脈、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異同特徵並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它們。

  2、通過對比地形鳥瞰圖、平面圖、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使學生初步瞭解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製作及如何從地形圖上辨方向、量距離以及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

  3、瞭解世界陸地兩大著名的山脈帶的分佈規律,通過自主地學習能對照地圖說出最著名的山脈、高原、平原、與盆地的名稱以及它們所在的大洲。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五種基本地形的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2、通過組織學生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過讀圖和製作地形模型,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運用圖片、彩圖等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認識自然的積極態度,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關注當地的地形型別和分佈特點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本節課任務重,等高線地形圖難度較大,教材是以學生讀圖比較一—獲取知識—一歸納規律的線索來組織內容的。教學過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講述,要創設情景,啟用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輕鬆、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學過程中讀圖法貫穿始終。各種影象通過課件演示出來,增強直觀性。

  二、【說教法】新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學生的實際,因此我根據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情況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1、比較教學法:通過對地理知識***五種基本地形、等高線地形圖等***的縱向、橫向比較,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深入瞭解世界地形的概況。

  2、讀圖提問法:教學中採取讀圖提問的方式,可幫助學生回憶、總結、提高,使在有限的課時內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對地理原理和難點,教師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讀圖方法的掌握對以後的學習至關重要。

  3、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通過多種方式,如觀察思考、探究訓練、資訊查詢、閱讀討論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從而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新型的地理教學模式,不僅要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的是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因此,地理教師應充當地理學習方法的指導者。

  1、儘量從感性入手,用問題引導,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結合,充分注意教學的啟發性,努力使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思考性學習者,而非被動的聽眾。

  2、辨圖識圖是學生應掌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也是能引發學生興趣的興奮點。探究活動,既考慮到了基礎性,又考慮到了實踐性和應用性。學看地形圖是以後學習氣溫圖、降水量圖的基礎,指導學生掌握識圖、辨圖、用圖的方法。

  四、【說程式】組織教學:

  [匯入]利用課件放一些我國的各種陸地地形***青藏地區、四川盆地、華北平原、江南丘陵等圖片***地球表面存在著高低起伏的各種形態——地形,那麼我們用什麼表示地形的高低呢? ***美麗的風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

  [講授新課]一、陸地地形

  [創設情境]地表的高與低需要用什麼來衡量?先用人的身高來舉例,形象的類比高度的測量方法。***提出疑問,啟發學生。運用數學上接觸過的知識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運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學會運用***

  閱讀課文圖示2-31,鞏固定義找出區別並計算B、C點的相對高度

  [知識運用]課件展示“中國地形圖”讓學生找到珠穆朗瑪峰,問: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4.43米,但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卻說珠穆朗瑪峰只有4000米高。你能解釋這究竟是為什麼嗎?***生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瑪峰的海拔,4000米是珠穆朗瑪峰的相對高度***

  [過渡]正是由於陸地表面各個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對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種不同的地形型別----五種基本地形。***生答名稱***

  仔細觀察課本P27、P28的五幅不同地形型別的景觀圖,課件展示自繪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讓學生從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相對高度***等方面觀察比較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這兩組地形型別特徵異同,討論後歸納完成表格:***比較、 2脈帶: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脈帶***

  〔課堂活動〕學生觀察世界地形圖,找出地形區之最。***收集資訊、整理資訊*** 注意:本課可讓學生自己收集世界之最,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擴大知識面,瞭解更多的地理知識。

  〔課後活動〕調查家鄉的地形以哪一種地形型別為主。說明地形對家鄉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影響。

  二、海底地形 〔課件展示〕讀海底地形示意圖,讓學生認識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告訴學生大陸架是開發海洋資源最重要的地帶。

  三、學看地形圖 讀“世界地形圖”觀察地形區分佈設計問題:平原、高原、山地、海洋各用什麼顏色?這種彩色地形圖是如何繪製的呢?

  通過依次比較P30、31地形鳥瞰圖、平面地圖、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找到地形圖與普通地圖的差別。

  [探究活動]

  1、等高線、等深線的定義及繪製方法。

  2、瞭解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3、分組活動怎樣看地形圖,辨別各地形區域的名稱?看哪一組觀察的全面、詳細?***結合所學的學看地圖部分的知識,做到新舊知識的聯絡***

  〔整理探究結論〕:A.看圖名 B.看方向 C.看比例尺

  D.看圖例***a***等高線的讀數——顏色的深淺

  陸地上隨著海拔的升高,顏色由綠色系過渡到黃色系。綠色越深,海拔越低,黃色越深海拔越高。海洋藍色越深,海底越深。

  ***b***等高線的分佈***疏密***

  等高線越密集,地面起伏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地面越平坦

  ***c***等高線的走向

  1山峰:等高線圈閉合***山頂***山的最高處***數值由裡向外遞減。反之盆地*** ○

  2山坡: 陡坡——等高線密集處 緩坡——等高線稀疏處 ○

  3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 ○

  4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突出 ○

  5鞍部:兩山峰之間的地方 ○

  6陡崖:○***懸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

  〔課堂活動〕利用沙土、水、棉線等,先製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然後做出等高線,從上往下觀察山峰、山脊、山谷等一組組等高線的形狀與特點。***15分種左右,教師巡迴指導*** 通過自己動手製作的模型,判讀陡坡、緩坡、山峰、山脊、山谷。

  ***二***

  一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是湘教版七年級第三章第一節《日本》第一課時。

  二 課程標準:

  1 在地圖上指出某一國家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 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有的

  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並簡單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 教材分析:

  ***1***教材前後聯絡:

  “日本”這節內容,是初中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一節。因此,這一節教材具有國家地理起始的功能。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的發達,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作業。我們對日本這國家並不陌生,日本自古就與我國曆史源遠流長,學生對於日本較為熟悉也興趣較大,對日本有很強的認識願望。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第主要原因一部分日本的自然概況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學生在認識大洲,瞭解地區之後走進的第一個國家。因此,,學好它又為今後學習其它國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知道日本的地形特點。

  3.掌握日本多火山多地震,並且分析其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A、運用地圖和資料,瞭解自然地理特徵,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

  B、運用板快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過對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的學習,對日本有初步瞭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讀圖、用圖、析圖探究問題的能力。***讀圖技能***

  2通過認識日本,.培養學生防震、減災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以及讀圖分析圖形的能力。

  五 教學重點 日本的位置,範圍,說出首都位置及日本河流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分析日本的地勢及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六 說教法

  根據初中生的發展特點,我認為初中生對一些圖片視屏比較感興趣,因此如果本節課一直採用講授法,同學們不會吸收的很好,因此我採用圖片匯入,希望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地理知識的判讀並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興趣,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通過講授法,讀圖法,和討論法,帶領學生從已知的知識推理未知的知識,這樣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日本的一系列知識,並且能夠主動地學習,這樣他們學到的知識就有很深的印象。

  七 說學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獲得必需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學生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1***探究能力指導:

  學生對日本較為熟悉,因此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過思考、討論來解決問題,重在參與積極思考的這一過程,以培養自我的學習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分析,引導學生髮現、分析周圍的地理事物,從生活中學習地理,也把地理理論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兩者要相結合,相促進。

  ***3***重視地圖的作用: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通過讀圖養成從圖中提取資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

  八 說教學過程

  匯入

  讓學生猜謎語:日出之國;櫻花之國。放映歌曲《芭拉芭拉之浪漫櫻花》,這是描述了一種什麼景觀?***櫻花飛揚***櫻花是哪個國家的國花?***日本***

  總結:日本和我們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注:讓學生充滿好奇感,激發其學習的興趣位置。 讀圖分析 日本的地理位置 新課講授

  展示多媒體課件找出日本週圍的海域

  總結:日本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它位於北溫帶,與中國一衣帶水,而且位於東半球、北半球,日本東臨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鮮海峽與俄羅斯、朝鮮、韓國相望,西南與我國隔東海相望。

  注:讓學生自己通過地圖來尋找答案,印象更加深刻,培養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讀圖分析討論:

  日本的領土構成

  總體介紹日本的領土面積通過比較練習法,同學們感受到日本的人稠地狹。: 通過讀圖得知四大島的分佈範圍及最大島 。

  注:學生經過自己討論和思考,深刻認識日本的領土構成和人口狀況,使教學重點得以突出。

  日本地形特點

  探究討論:,互動學習分析出日本的地勢的三分特點,通過老師帶領同學分析,通過已有知識建立聯絡,發現總結出特點。

  互動學習

  多火山多地震

  通過討論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產生的原因及產生的影響。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討論中發現別的同學思考問題的新角度,找到自己學習的優勢與缺點,從而更好的為今後的學習提供方法。

  板書安排如下:

  第一節 日本

  一、地理位置

  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

  2、領土特點: 面積大小

  日本四大島構成主題部分

  二 地形特點

  1、多山地丘陵,平原少。

  2、地勢中高周低。

  3、海岸線狹長,多半島,島嶼,天然良港。

  三 多火山多地震

  我認為這種設計既簡明有直觀,學生一目瞭然,重點難點也突出,為學生複習提供方便。

初中地理複習材料
七年級地理下冊日本練習題
相關知識
湘教版初中地理說課稿
湘教版初中地理會考複習知識點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識難複習
人教版初中生物說課稿
面試初中地理說課稿
水資源初中地理說課稿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冊期中試題含答案
2017人教版初中地理會考複習資料
人教版初中地理複習知識點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識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