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中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我們要加強對小學生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案例一:與老師對立,逃學上網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曾經教過的男生。他是一個朋友的孩子——軒。我見到他時,一個人在大街上溜達,身上揹著書包,嘴裡還吸著煙。他開始並沒有注意到我,當我喊他的名字時,先是一愣,後急忙扔掉香菸,站在那呆呆得看著我。也許是老師的身份,讓他當時的表情就是誠惶誠恐。我並沒有批評他,只是囑咐他早些回學校,因為那個時間段是學生在校上自習的時間。第二天,他主動來到我的辦公室,說出了他昨天逃課的原因。軒本來是個不錯的學生,好多老師都說他聰明,給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高一下半年學校重新調整了班級,軒離開了原來的班級。新的環境讓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學和老師讓他感到很不適應,沒能夠很快的調整心態,融到新的集體中去。有一天軒遲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評了他,這讓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軒又遲到了,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願向老師認錯,老師很生氣,就請了他的家長,面對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軒不僅沒有改正,而是選擇了逃避,逃學去網咖待了一個上午。後來就出現了開始我講的情況。軒對我說自己很想回到原來的班級,對原來的老師和同學很留戀。自己非常擔心在新的環境中和同學們處不好,怕被老師和同學們瞧不起,心情非常焦慮,產生了對立情緒。
案例分析:
軒的行為是因為心情焦慮時間過長,自己長時間處於無緣無故又無法擺脫的緊張狀態引起的。通過和軒談話瞭解到,其實到了新環境中後,他並沒有和別人發生矛盾,而是自己過度擔心、緊張的情緒使自己產生了焦慮心情,從而導致行為失常。
輔導態度及方法:
一是理解接納他,把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尊重他,信任他,寬容他,告訴
他相信他講的話都是實話,產生這種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緒。 二是鼓勵他給予他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肯定他的過去,幫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夠正視自己和他人,學會在新的環境中學習併成長,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環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較困難的事情應該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三是積極關注他的進步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並把這種做法持續下去,直到他的情緒有了明顯的改變。四是幫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當通過輔導他的心態好轉的時候,委婉適時的引導他建立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採取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問題。當然,軒的心理和情緒後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僅改善了和老師及同學的關係,學習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案例二:新橡皮,舊橡皮
學生娟平時在我的眼裡還是個比較開朗的學生,可有一段一連幾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講精神比較差。憑著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覺,我感到她一定有什麼心事。於是我在一個自習課的時候找到了她,娟向我講述了發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娟新學期開學的時候,買了一塊新橡皮,式樣很新穎,娟很是喜歡,時常從文具袋中拿出來獨自欣賞。自己捨不得使用,擦字時還是用原來的舊橡皮。這個舉動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學觀察到了,三個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有一天,前桌蕾同學寫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娟就隨手把舊橡皮遞給了蕾。蕾知道娟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機會看看,可沒成想娟遞給自己的是舊橡皮,心裡不是很高興。下課後,蕾和另兩個同學講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兒。說娟“摳”不願把新橡皮借給她。三個人的談話恰巧被走過來的娟聽到了,娟心裡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雖然當時沒有說什麼,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負擔。一連幾天本來和娟很要好的三個夥伴讓她有了疏遠的感覺,自己感到怕見到這三個同學,尤其看到她們三個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種心理恐懼,覺得她們三個人就是在議論自己,在說自己的壞話。越是這樣想心裡就越是不安,以至於出現了上課時常走神的表現。 案例分析:
娟的行為在處於心理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也是常有的現象。這是一種社交障礙。渴望和別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傷害的心裡,是他們出現社交障礙的主要原因。這是一種令人感覺很不舒服的情緒,它帶來緊張、焦慮、甚至恐慌,也會帶來身體上的各種不良反應。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他們很難客觀的認識自己,疑神疑鬼,因為抗挫折心裡不夠,所以才漸漸形成了恐懼心理。
輔導態度及方法:
對於娟和其他的三個夥伴,可以通過個體輔導的方式指導她們相互包容和理解,教授她們人際交往的技巧。輔導時一要給予她們充分的理解,要耐心聽他們講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訴她們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要讓她們能夠接受心理輔導。二是給予她們耐心和鼓勵,告訴談們要嘗試真心和他人交流,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想法。娟就說自己其實不是不願意借新橡皮給同學,只是想多保留幾天,好好享受一下新橡皮帶給自己的快樂。我就告訴她如果當時自己能夠和夥伴們講清楚,夥伴們一定會理解的,就不會出項相互的猜忌和不安了。而其他三位同學也講清楚就是想欣賞一下新橡皮,並不是非得用它去擦字,那結果就會是另一個樣子了。可見,幫她們澄清問題,在解決孩子們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幫助他們改變對人際交往中的恐懼態度。告訴她們,當出現問題是,要能夠把心中的不快講出來,克服恐懼心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談論它,同我們信任應且能夠傾聽我們談話的人講出自己的心裡,這樣才能有助於克服困難,消除人際交往中的困惑。
當一個人依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與家庭的親密關係得不到滿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父母關愛等,或與周圍的同學、老師人際交往困難,難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等,都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於是,部分學生藉助網路交友或玩遊戲,通過虛擬的人際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獲得安慰、支援和理解,彌補現實生活中。
篇2
一.案例介紹
沈某是我班一位二年級的女同學,她長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頭髮黃黃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績上游,中等智商,非常靦腆,性格內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總是低頭回答,聲音聽不清,臉蛋漲得緋紅。下課除了上廁所總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老師叫她去和同學玩,她會衝你勉強笑一下,仍坐著不動。平時總是把自己關在房裡,不和同學玩。遇到節假日,連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學在小學五年裡順利地走過來了,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勢,面對激烈的競爭,卻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競爭勇氣,缺乏自信心,走進六年級的學習,特別是參加畢業會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總覺得自己確實不行,在激烈的競爭中,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
1.個人因素
通過觀察,我發現她長期受自卑、羞怯、焦慮和恐懼等負面影響,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迴圈之中。這樣就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因素
現在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長對孩子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導致許多的小學生肩負重擔,過重的壓力在學生未能達到父母期望時,便使學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懷疑自己,不安、煩惱、孤獨、離群等情感障礙隨之而來。母親對孩子的學習輔導力不從心,父親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爾才過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達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師因素
在學校裡,如果教師對一些同學瞭解不夠,關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對這些同學的評價偏低,一旦如此,幾個月或者幾個學期以後,這些同學便逐漸產生失落感,在老師那兒他們得不到適時的表揚和讚歎,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也就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卻慢慢佔了上風。另外,老師對少數心目中的優等生日益產生的偏愛,對多數屬於中間狀態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壓力,普遍滋長嚴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師片面地認識學生,對優等生日趨偏愛,更進一步加深小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的自卑心理日趨嚴重。
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沈某同學出現這種情況,極可能是因為她的心理有一定問題。如何幫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這個陰影呢?
三.輔導策略
這半學期以來,我在班級裡進行了“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動管理實踐,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驚喜地發現沈某同學的情況明顯好轉,她在班級各項活動的影響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樹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態。現在她不但喜歡與同學一道做遊戲了,而且積極參加班級管理、年級管理。看到她身上的變化,這可謂是感受良多:
1、 激勵教育,喚起信心。
“師愛是教育的基礎”,為了去除沈某的畏懼心理,我在課餘經常有意無意的找沈某閒談,中午她在校午睡時,幫她蓋好被子,讓她幫我拿作業、發作業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她,發現她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沈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們的沈某同學回答問題真響亮”“我們的„„”在有意無意的語氣中,全班同學看成一個整體,沈某是我們整體中的一員。漸漸的,沈某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還天真的問我:“老師,你是老師嗎?”“我不像老師嗎?”我反問。“不太像,你上課老愛笑,老師上課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著她的手說:“好孩子,這是因為你不知道,其實上課愛笑的老師多得很!”
2.樹立信心,激起動力。
記得有一次班級舉行小組間的演講比賽,作為膽小的沈某被所在小組選上了,我知道這是小組成員給她的機會,我就發動她的好朋友動員,並讓他們一起上。開始她不願意,最後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她上了。而且表現得還不錯。我和其他老師都在自己所任課上以她為典型進行了表揚。她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有了開心的笑容。從此她變了好多。對好多課似乎也有了一定興趣。後經過不斷鼓勵,鞏固,她進步了。有一天她問我:"我能行嗎?"我說:"你這麼棒,當然行。演講都說得那麼好,還有什麼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動地不住點頭。從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績有了飛躍。
3.重視家庭,提高能力。
沈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請來,詳細地分析了沈某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他們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我們要為自卑的同學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在家裡:有客人來到家裡,家長可以讓她為客人遞茶、剝糖果等,也可以讓她與客人玩一會兒,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同時,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家務勞動中鍛鍊與家人交往的能力。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表揚。
4.進行評價,促進自信.
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用激勵的方式使其揚長避短,我們讓她自主設立了自己的成長檔案,每月評一次,讓她通過自評、小組評,把自己所取得的進步記錄下來,在評價中沈某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評中,學會反省,逐步完善自己。為了調動她的自我教育意識,每個月都給她以正確的評價,把沈某突出的個人事蹟在班集體中、家長會上集體表揚。這樣充分調動了她的積極性,使他在評價中自我激勵,迸發個人力量,不斷自律、自信、自強。
5.參與管理,自信自強。
通過自主管理課題的深入,我們將更多自主的空間給了學生,在班級中,我們提倡"班幹輪換制"、"組長負責制",在年級中我們推出了各項管理崗位,讓學生充分自主,不斷自律、自信、自強。在經過一番激勵之後,沈某也積極投入到各項自主管理中來,從班級的小組長開始,她對自己、對同學、對事情的看法有了明顯的變化,她不再沉淪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自信、自強。在管理中,沈某發現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通過與老師交流、與同學協作,她所在的小組不但各項評價合格,而且在班級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沈某臉上露出了笑容,從此她行為更自律,態度更積極,學習更自信。
6.輔導效果
通過輔導,通過我們慢慢地去關心她幫助她,她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沈某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學校模擬考試總分班級第六名,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做遊戲,上課能舉手發言且聲音較大聲。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樂於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
五、結論。
會自卑,往往是因為缺少了自信,或對於自己的某個地方不滿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處,都不應該對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找回了,但是隻要對自己一直充滿信心,就不會怕自卑。對於那些有自卑的人,我們要多關心她們,讓她們感到家的溫暖!
面對沈某的成功,讓我更加認識到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而,針對類似沈某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變看待周圍事物的不正確思想,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給他的善意,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自信自強。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老師,同伴上來,最終消除與所有人的隔閡,樂於接受教育者的教。
篇3
張某,進入初中後,雖刻苦有餘,成績卻不理想,在班上處於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數學極差。雖然情況如此,但該生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數學課時認真聽講,專心筆記,考試時卻手忙腳亂,似是而非,與自己的期望值總是差距很大。本學期情況發生了180度大轉變,第一次數學測驗破天荒的考了90分,這給了他極大自信和動力。以後他感覺上數學課很有興趣,聽得也很明白了,慢慢的對數學產生了信心,不怕考數學了,而且還帶動了其它科的學習。
上述是一組對比案例,但有著共同的特點:
1、兩位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她們一心想獲得好成績。
2、兩位學生在遇到挫折後,均陷入了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中,但結果不同。從根本上李某需要調節自己的心理問題,從而激發出內在的動力;而張某通過一次小小的數學測驗這一外界因素激發了內在的信心和功力,獲得了學習上一種成就感,步入了良性迴圈的發展軌道。
上述兩個案例代表了初中絕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而這種心理壓力問題往往導致學生走兩個極端。所以,把握和調適這種心理壓力,並探索出一種科學的對策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一、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
1、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有心理壓力。成績越好,比例愈高,好多同學用“好煩,好累”來形容心理壓力,顯然心理壓力已經超負荷。
2、心理壓力主要來自於學習、人際關係或環境方面。
二、心理壓力的調適
面對心理壓力,我們應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動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如①運動,遊戲;②向朋友傾訴;③寫日記;④與師生談心;⑤大笑一場;⑥大睡一覺;⑦聽音樂等。
心理壓力的疏導與宣洩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很是重要,老師要主動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會他們如何調整心態,減輕壓力,面對人生。
三、心理壓力的對策
針對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和產生的主要因素,我們應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開展心理教育,切實做好攻“心”的藝術。
1、針對學習方面的壓力。我們既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方向;又要重視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生活,儘可能減輕負擔;要“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方法,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和分數觀。
2、針對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一方面,要加強人際交往教育,鼓勵學生相互溝通,相互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與孩子要“和平共處”,在和諧、平等的氣氛中進行交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要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指導;肯定成功的同時,也有失敗和挫折。再之,教師要對學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更要有“讓我們一起努力”的思想。
3、針對環境方面的壓力。一方面,家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父母要潔身自好,為子女營造良好的氛圍。另一方面,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要儘量體現人性化,要“嚴而不死,活而不亂”。
4、“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對心理壓力的調節和對策,我們還需強調以下方面:
①科學適時地加強心理挫折教育
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③選擇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其實,初中生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心理壓力問題是最主要,最突出的問題。我們只有科學地處理好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才能解決他們學習中的根本問題、內因問題,才能激發出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新欲,才能有助於青春期學生的正常發展,使其真正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中小學心理健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