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的數字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日常生活中,我們被一個個數字包圍著,身份證號碼、護照號碼、手機號碼、車牌號碼、生日、結婚紀念日等等,這些數字,從某種意義上,可以作為某一個個體的標識。人類進入數字時代,我們每天都無可避免地要與林林種種的數字打交道。有些數字是我們無法選擇的,而有些數字,是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定的。人們在挑選可以自主選擇的數字時,往往青睞那些“吉利”數字,比如“六”“八”“九”等,且儘量避開那些“不吉利”的數字,如“四”“十三”。數字本來是用來計數的,本無好壞、褒貶、吉凶之分。但隨著語言和文化的發展,人們卻不斷地豐富它的內涵,增添它的表達色彩。因此,數字除了計數功能外,又衍生出眾多的文化含義,形成了漢語中豐富多彩的數字文化。

  一、數字文化歸類

  我們把這些數字分成以下幾類:

  一諧音

  數字本是計數的工具,因與漢語中某些字發音相同或者相似,而具有了與諧音字相同的意義。例如,人們在選擇數字時,往往選擇“八”“九”等吉利數字,而不選擇“四”“七”等不吉利的數字,這是由這些數字的諧音造成的。“八”的諧音是“發” ,取“發財”之意;“九”的諧音為“久”,取“長久”之意;而“四”的諧音是“死”,“七”的諧音是“氣”,從語音上聽起來,是不吉利的。 還有“二百五”這個詞,常用來譏稱有些傻氣、做事莽撞的人。古代的銀子,五百是一封,二百五十個是“半封”,“半封”與“半瘋”諧音,因此,“二百五”就有了“傻”之義。

  二雙數

  數字一、三、五、七、九為單數,也稱陽數,二、四、六、八、十為雙數,也稱陰數。在漢文化裡,人們普遍認為雙數是吉祥數字。因此,中國人在選擇結婚日期時,傾向於選擇雙數月份和日子。在某些地區,甚至喪葬、動土、搬家等日期,也選擇農曆的雙數日期,也就是二、四、六、八、十等日子。數字“四”,它既是一個雙數,又與“死”“事”發音相近。在選擇車牌號碼和手機號碼事,通常會避開這個數字,但在選擇日期時,有時也選擇這個數字,這是因為中國人在擇日時,為圖吉利,一般會檢視萬年曆,選一個黃道吉日,那是中國另一傳統文化對數字選擇上的一個制約。

  三俗語、成語中的數字

  例如,“一五一十”是指以五為單位數數兒,用來形容從頭到尾無所遺漏地敘說,“不三不四”形容一個人不正派或不像樣,“一推六二五”形容置之不理,一推了之。“二一添作五”是指一樣東西兩人平分,“三下五除二”形容辦事幹脆利落, “不管三七二十一”,形容做事考慮不周,“不離十”表示差不多。這些漢語俗語和成語中儘管包含著數字,由於俗語和成語有著完整的、凝固的意義,所以,這些數字也就失去了原有表達數的功能。

  四虛數和概數

  數字的應用過程中,使數字的所指產生了一些變化,我們可以把這種用法,看做是數字應用的一種引申,就產生了虛數和概數。它們仍然表達數的概念,只是不指某一確切的數,而是一種模糊的數。漢語中,通常用一、二表示數量小,用千、萬表示數量大,這就形成了數字的虛指用法。例如,“一日千里”形容速度快、變化大,“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一日”和“三秋”都是虛指,形容朋友或戀人之間的想念。

  五來源於歷史故事

  比如“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數字。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孔子和孟子,一個是七十三歲去世,另一個是八十四歲去世。因為他們是聖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儒家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這兩位先賢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因此,後來有了這樣的說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不請自己去”,就是說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是老人的一道坎,到了老年,特別害怕七十三歲這一年和八十四歲這一年,這就形成了這兩個數字的特殊含義。

  二、漢語數字文化產生機制

  漢語數字文化豐富多彩,產生的原因很多,我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下面幾點:

  一漢語語音特點

  漢語語音的音節,由聲母和韻母組成。在漢語中,一共有二十一個聲母和三十九個韻母,它們組合成四百一十個音節,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字有三千五百個。這三千五百個常用漢字與四百一十個音節對應,因此,漢語中諧音字就特別多。再加上漢語口語中,單音節詞較多這一特點,與零至九這十個數字發音差不多的單音節詞也就很多了。我們知道,單音節詞具有相對完整的意義,所以,這些數字就有了與其諧音的單音節詞相同的意義。從這一方面來講,這也是漢語數字文化內涵豐富的最重要的原因。比如,“零”與“靈”諧音,“一”在口語中讀作“yāo”,與“要”諧音“二”與“愛”諧音,“三”與“傘、散”諧音,“四”與“死”諧音,“五”與“無”諧音,“六”與“祿”諧音,“七”與“氣、起”諧音,“八”與“發”諧音,“九”與“久、酒”諧音。

  二漢民族的心理特點

  1、趨吉避禍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過無數的戰爭和災荒,這就形成了渴望和平、健康、快樂、幸福,討厭戰爭、災荒、死亡、疾病這樣的民族普遍心理狀態。趨吉避禍心理影響和制約著中國人的交際活動,這種心理狀態存在於中國人的交際活動的各個層面之中,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交際活動的規範,形成了趨吉避凶的文化現象和修辭現象。人們在選擇數字時,也會遵從這一心理,選擇吉利數字避開不吉利數字。

  漢語數字文化是以心理聯想為基礎,藉助於漢語語音方面的特點,那些聽起來寓意美好的數字,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首選,那些不吉利數字,人們則往往避而遠之。舉例來說,二0一0年十月十日,是一個“三連十”吉日,寓意“十全十美”,被稱作“史上最佳結婚日”,諸多國人為討“彩頭”,都忙著在這一天結婚。與此類似,車牌號碼或者手機號碼尾數,選擇“八”的人多之又多,因為“八”在口語中,與“發財”諧音,讓人很容易產生心理聯想。相反,汽車牌照號碼,沒人願意要帶“四”的,“四”與“死”諧音,現在交通事故又頻頻發生,沒人願意招惹這樣的麻煩。在某些省份或地區,手機號碼後四位中如果有數字“四”,手機話費會有很多優惠用以吸引客戶。

  2、對稱的和諧之美

  人們普遍喜歡雙數,雙數有“對稱”“和諧”的含義。漢語詞彙中,有“好事成雙”“四平八穩”“六六大順”“十全十美”等寓意美好的詞,可見人們對雙數的青睞。在中國人看來,任何事物都是按“一化為二、二化為四、四化為八”這樣的梯級結構發展的,所以,雙數自然就成了吉利數。然而,在英文化裡,除了數字“十三”之外,人們認為奇數才是吉祥數。在俄羅斯,“六六六”是最不吉利的數字,有“惡魔”的意思。

  再進一步探討的話,筆者認為,這也是受人們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們知道,人的身體軀幹和五官,正常情況下是對稱的,對稱才是自然的,產生了“對稱才美”。從男、女成對的婚配製度到社會生活中人們追求的好事成雙、雙喜臨門,從建築結構到室內物件的擺設等等,大多是對稱的。

  三、漢語數字文化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遷,數字文化也在不斷髮展變化。張清常在《漢語的15個數字》一文中也談到,中國人使用數字,一時有一時的風氣,這不是說別的數目不用,只是說這個數字成為一時的愛好。

  數字文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原有數字,有了新的內含

  比如“三八”這個數字,本來是指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的節日,後來又用來指“三八式”步槍,例如在周立波《暴風驟雨》中“那一聲是三八,這一聲是連珠”。在港臺地區,這一數字是罵人的話,罵一個人,不分男女,“三八”“臭三八”“死三八”都是很難聽的詞彙。也有人說,“三八”是專門用來罵女性的,意思是“這個女人舉止輕浮,做事魯莽、瘋瘋癲癲、不夠莊重”。隨著港臺影視劇的傳播,這個詞在大陸地區也逐漸流行起來,並且又衍生出“八婆”這樣的詞語,經常用來指多嘴多舌的人。

  二數字的褒貶色彩發生了改變

  數字“七”。這個數字,在俄羅斯、韓國等,是吉利數字,但中國人不大喜歡這個數字。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七”有了新的寓意。“七”同“起”諧音,取“雄起”“崛起”之意,特別是做生意的人,十分看好這個數字,車牌號碼、手機號碼尾數,往往會選擇“七”。

  數字“二”。“二”本來是一個雙數,是一個吉利數字,漢語詞語有“好事成雙”、“雙喜臨門”等。但另一方面,含有數目“二”的詞語,更多的是貶義詞,如“二把刀”借指對某項工作一知半解、技術不高的人,“二流子”指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二愣子”指粗魯莽撞的人。“二”這個數字,新近又有了另外的意思,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分不清場合,不分輕重,說話不過大腦,做事不想後果等。

  上面談到的數字“三八”和“二”,由於其文化含義的發展變化,也帶來了語法上的變化。“三八”由一個數詞變成了一個名詞,“二”也由一個數詞變成了一個形容詞。這一點,是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的。

  四、小結

  漢語數字包含著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含,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我們對此加以挖掘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首先,對某些數字的偏好可以折射出某個社會時期人們的心理層面,在進行社會交際和商業交易時,選擇那些吉祥數字,可以迎合人們趨吉避禍的心理,從而使日常交際和商貿來往順利進行。比如在選擇某些日期或者饋贈物品數目時,儘量選擇那些吉祥數字。其次,隨著國際間交往的不斷擴大,跨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對漢語數字文化進行研究,可以幫助來華留學或從事商貿活動的外國人理解這其中的特殊含義,克服語言交際中的障礙。另外,即便是漢族人,也未必能知曉數字中所蘊含的意義。因此,研究數字中的文化,是很有意義的。

  數字中的文化不斷髮展,對這一現象的研究也應該不斷跟進。

英漢成語對比與對外漢語成語教學
電大專科法學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漢語中的數字文化
教你輕鬆聽出英語中的數字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識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企業文化
跨文化交際中的送禮文化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端午節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剪紙作文
貝爾格音樂創作中的數字隱喻
試論傳播學視野下鄭和下西洋中的物質文化傳播
有關春節中的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