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六合勁有什麼用
太極拳的核心是六合勁,六合勁有什麼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你們看武俠電影電視,看拳經,都會接觸到這樣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力從地起”。我覺得,精確點說,是勁從地起。但普通人無論怎麼大力蹬地,表現在拳頭上的東西,根本沒變化。但對於一個人肉彈簧,力從地起,那絕對是必然的。只要他蹬地,蹬地的時間和作用力大小,直接就可以反映在他的拳頭上。
這種勁有什麼好處?
第一,只要你的彈簧練得夠強,關節之間傳力損失夠小,這種“發力”會非常迅速、乾脆,第二,你可以發得很短促,並且可以在任何一個點,無須回收蓄力,直接發完再發,看前文楊班侯所說的“勁似雷雨閃電,隨發隨止”,隨發隨止,你就不至於一拳打空,自己一個踉蹌。第三,這種方式發的“力”,由於蹬地時發力者一般都有“拳架子”,小腿和地面是有角度的,因此蹬會造成人體軀幹的位移,加上“彈簧”的“彈性作用”,這就使發出來的“力”有很強的穿透性。這種穿透性,一般表現為被擊中的人有一種被打前胸,卻痛到後背的感覺。同樣是擊中一個人,外家拳和現代搏擊者的力,和內家的勁,對這個人造成的感受和傷害區別就在穿透性。至於兩者力量的大小,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外家和現代搏擊的力量一般都大於內家,而且通常是遠遠大於。
以上三點,在技擊中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這表明,你進步也可以發力打人,這不稀奇;但你退步也可以發力打人,而且和你進步時的打擊效果沒有兩樣。這就稀奇了。我相信,有學過散打的朋友都知道,在退後當中打擊對手,是多大的一個難題。
在此補充一下,我所講的所有發力的根源,講的都是“蹬”,不是“跺”,太極拳套路中有跺地的動作,但那是踩人腳面的陰招,和整體勁來源不一樣。
然而,如果一個練出六合勁的人只能這麼用,蹬一下地,打一拳人,那也未免太浪費了。我上面講的,都是直線性思維去理解六合勁。但這是下面所講的一切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是否可以在技擊中做更多的事情呢?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宗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告訴我們這些後人,我們可以加上旋轉!旋轉哪些部位?旋轉我們大腦所能控制的部位:轉腳,轉腰,轉手臂。
學陳氏太極拳的人喜歡講“纏絲勁”,但就我接觸過的練習陳拳的“大師”“小徒”,沒一個能用出來的。陳拳的纏絲勁,表現在下肢是旋踝轉腿,表現在軀幹是旋腰轉脊,表現在上肢是旋腕轉膀。纏絲勁分為順纏逆纏兩種。上肢順纏是掌心由內往外翻,其中多含扌朋勁;上肢逆纏是掌心由外往內翻,其中多含捋勁。下肢順纏指“膝蓋由襠內側往前轉外向下斜纏,或由檔外側往後轉內向上斜纏”;下肢逆纏指“膝蓋由襠外側往前轉內向上斜纏,或由襠內側往後轉外向下斜纏”。
講那麼長那麼複雜,一言蔽之就是在具有六合勁的基礎上的各種旋轉。加了旋轉的六合勁,也叫螺旋勁,我不知道楊氏太極拳是不是這麼叫的,反正我們家是這麼叫的。為什麼叫螺旋勁,也涉及到前面所說的蹬腿造成的軀幹位移,位移當中的旋轉——假如你只轉手,最明顯的,拳頭上任何一點的軌跡就是螺旋線。注意了,我還是要強調一下,什麼螺旋勁、纏絲勁,都要在六合的基礎上才會有真正的螺旋勁、纏絲勁,你沒有六合,根本沒法把地上的反作用力傳上來,東施效顰,越旋轉,越傻得冒煙。另外,我還要提醒你別轉過頭了,小心扭了腳、閃了腰。
很晚了,明天我再繼續說各種勁在實戰中的應用。其實我沒多少心情講下去了,太極拳博大精深,我怕我hold不住。但開了個頭,就不想太監。十分感謝本貼的鼓勵者,也小小感謝一下謾罵者,至少你們幫我頂貼了。這是我個人練太極拳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寫出來,也是對我這些年苦練的一些總結和歸納、提升,其實發現寫一寫,能令我思考並想明白很多深層的東西。本貼發在天涯這裡,希望覓得知音,也希望能與同樣熱愛太極拳的同道共勉交流。和平年代練武,知音難覓啊。
六合勁和纏絲勁,兩者其實沒有本質的不同,其實高明的武術家,一般都不會只有直線型的六合勁,都是帶旋轉的。我在某個場合裡說,形意、太極、八卦,甚至所有內家拳,他們的勁都是一樣的,都是六合勁,結果被眾多練陳氏太極的噴了一臉口水。他們說形意才講六合勁,太極沒有六合勁,太極只有纏絲勁。由此可見,哪怕練太極拳的人,都對這個存在有誤解,更何況眾多對內家功夫完全沒有概念的人?
以上就是內家發勁大概的過程。那麼它的殺傷力如何呢?討論這個問題,我首先要把六合勁換個更直觀一點的說法:整體勁。能不能這麼說呢?我的理由是,對比普通人的揮拳——純粹以肩關節和肘關節的屈直作為發力根源,內家的勁是全身主要關節都在發力,所以可以稱之為整體勁。事實上,這不是我發明的,很多武術家都是這麼稱呼的,我在這裡僅僅是沿用了他們對六合勁的稱呼。所以你可以看出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武術中其實名堂五花八門,以標榜自己的東西與別家不同,更因此而打嘴仗,武人相輕。但實際上東西都是那一樣。這是很令人驚訝的一個現象,因為古來只有文人相輕,武人是不敢小看同樣學武的人的,因為一旦小別人,別人可是為了門派名譽,要和你拼命的。
我們言歸正傳。受一位我很敬仰的武術家的在視訊中的說法的啟迪,我探討性地提出一個看起來比較死板的公式來說明整體勁的殺傷力:
F*s=0.5*m*v^2+J1*w1^2+J2*w2^2+J3*w3^2*k
F=內家出手的殺傷力
s=受打擊部位的總變形
m=內家發勁人的質量
v=蹬腿速度
J1、J2、J3=轉腰、轉手臂、轉腳對應人體轉動軸的轉動慣量
w1、w2、w3=轉腰、轉手臂、轉腳對應的轉動角速度
k=內家發勁人六合整體水平係數,該係數包含各關節的傳力水平,也就是內家發勁人有多“合”,多“整”,決定了以上各分部產生的動能的疊加水平。
我是學工科出身的,現在也在從事工科類的科學研究。提出這種方程一部分是我的“職業病”,另外一部分只是為了說明在我的理解當中,內家這部分的所謂祕密是可以用物理形式近似地解釋出來的。練內家的,你不必吹噓什麼“氣”,將內家拳的殺傷力說得玄之又玄,更不必把這種殺傷力搞得紛繁複雜,名堂多多,我敢肯定的說,對於內家本人所能造成的殺傷力,它大概就是我上面所提的動能方程。
當然在內家實際技擊的過程當中,動能方程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對手會動,內家一般都追求在對手運動中打擊對方,這必須在方程右側加上對手運動方向與內家本人打擊方向的夾角的餘弦動能。這是對打擊力很大的一個修正,也就是內家常常講的“借力”。方程修正為:
F*s=0.5m*v^2+0.5*J1*w1^2+0.5*J2*w2^2+0.5*J3*w3^2*k+E*cosA
E=對手的動能
A=打擊方向和受打擊者運動方向的夾角
第二,其他各種摩阻損失。這部分相對來說比較輕微,某些還具有偶然性,基本可以不去管他。
第三,一些我所沒想到的損失或者增益。比如,或許筋的伸縮運動可能會產生一定量的動能增益。
以上方程本身會令人產生很多質疑,我試著自己提幾個可能的:
1、很明顯,m越大,F就越大,那是不是說明,一個人體重越重,殺傷力越大?有句老話叫身大力不虧,一定範圍內,這個想法是正確的,普通人都會同意我這個觀點;但修煉內家的人,可能會提出不同意見。但請看和殺傷力有關的,不僅僅是質量,此其一;第二,我的理解是,體重越重的人,負擔也重,因此他轉腰,蹬腿,一般都沒體重輕的人靈活,兩種速度一般都會相對較慢。
2、內家在方程右側有那麼多的增益,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內家的殺傷力肯定比外家拳、現代搏擊殺傷力大?我認為非內家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去計算殺傷力。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請認真看散打、泰拳、拳擊等現代搏擊運動,仔細觀察運動員在打擊對方的時候,有沒有蹬腿動作,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的,因此,如果應用內家的動能方程,第一項動能基本為0,轉腰動作用有沒有?一般有的。它對殺傷力的增益必須乘以一個六合係數,但個人認為,除了拳擊,其餘的搏擊運動這個係數都比較低。除此之外,還必須加上一項上臂揮動的動能,質量大概可以取整個上臂用於打擊的有效質量,這個質量的值取決於上臂肌肉的強度,甚至有可能胸腹的肌肉都可能對這個質量有所增益,速度取拳速。那麼方程變為
Fs=0.5m'*v'^2+0.5*J1*w1^2*k
補充說明:m'=上臂有效質量 v'=拳速
當然,這方面的研究,現代搏擊有專門的理論,由於我沒有特地找過來看,所以我承認也許我這個提法有致命的漏洞,我很虛心地請各位朋友提出來,也讓我好好學習學習。
內家講究不動手,“動手非太極”,一般上臂都是小動,微動,甚至不動,只靠蹬腿轉腰達到使拳頭運動起來,打擊對手。當然,這裡要說明一下,內家還有鞭子勁一說,這種特殊的打法必須另外討論。所以,內家的揮臂動能忽略不計。
從以上討論我們大概可以得出,只要現代搏擊的上臂有效質量夠高,拳速夠快,而內家各個方面數值也都足夠高,內家和現代搏擊誰也說不上誰在殺傷力上有優勢。
當然,這只是假設,實際來講,內家拳通過各種傳統訓練方法提高k值,雖然可以一直提高,甚而可以無限地提高但最大值應該不會超過1,只能無限接近,但那是一個非常漫長和艱苦的過程,“太極十年不出門”,“功夫就是時間”,這些拳諺和名家名言,都是這個過程的真實寫照。現代搏擊訓練強度高,出效果快,練三年現代搏擊的和練三年內家的對擂,光比殺傷力,基本是內家完敗,我認為差距不僅僅在訓練強度上,而且在於,兩者本質上的不同,兩者走的道路不同。
而現代搏擊追求的肌肉強度、拳速都是有極限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都會逐漸鬆弛,運動員的殺傷力水平隨之降低。
相反地,你可以看到,在內家的動能方程中,沒有任何一個數值會和肌肉強度有關係,k值的數值卻一直在增加。人只會越練,全身關節越和諧。只要k值提高到一定程度,殺傷力這一方面的對比,完全可以反超現代搏擊。所以我師父常常說,只有最強的人,沒有最強的功夫。
當然,一切反超的可能,都是建立在你擁有傳統內家的正確訓練方法上,或者說你訓練六合勁、纏絲勁、螺旋勁的方法要正確。可偏偏當代的中國內家拳,尤其是太極拳,在傳承過程中,都把技術、正確的訓練方法祕密起來,祕密來祕密去,大多數人都把祕密帶進了棺材裡。多數傳人學習了師父的表,卻沒學到師父的裡,或者沒學到師父的全部裡。可以說,現在太極拳,內家拳,正確訓練k值的方法,成系統的,鳳毛麟角。中國人發明內家拳,至少至少得有一千年了吧,研究了這麼久的東西,怎麼可能會不自成系統?這個系統又怎麼可能不具有既龐大、又精簡的精品性?我們練內家的都認真思考一下,站個樁、打個套路,就是系統了?你活步打套路,跑步打套路,這就是系統了?你壓腿、拉筋,那就是系統了?
打住。這些都應該是本貼的後話。今晚到此為止吧。殺傷力我提出了自己的物理模型。這部分算講完了我想講的。但殺傷力只是太極拳追求的一個部分,明晚我想寫寫運用殺傷力,我想,這才是太極拳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內家拳區別於現代搏擊的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太極拳的技擊思想
太極拳的技擊思想博大精深,一說到這個話題我是戰戰兢兢,唯恐說錯。但帖子寫到這裡,這個問題是迴避不了的,所以我就斗膽妄言幾句。
太極拳的技擊理論和實踐,慣稱打法,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但脫離不了一個基礎,就是六合勁。打法,就是六合勁纏絲勁、螺旋勁在實戰中的運用。各門各派對各種打法細節理論的名字紛繁複雜,五花八門。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同樣的東西改一個名字,就宣稱是自己在武術上的發展和創造。這就跟現在大學研究生的論文一樣,全是抄的,偏偏還署上自己的名字,恬不知恥地對世人說這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實際上,科學每天都在緩慢地進步,但真要帶來技術上革命性的創新,非出一些百年、千年難遇的天才不可。武術發展同樣離不開這種規律,多少年才能出一個愛因斯坦?多少年才能出一個張三丰?所以,太極拳、內家拳,越完整傳承老祖宗的東西,對練習內家、使用內家,就越高階。
況且,中國傳統武術是在倒退的。因為保守,教啥我都留一手,因為故做神祕,徒弟一問,外行一問,陰陽!八卦!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這都還說錯了,還帶上手、下手!上腳、下腳!師父這麼弄,將來徒弟變成了師父,本來就不明白師父在說什麼,強加自己的理解,更加不知所云。一代傳一代,導致現在中國傳統武術傳下來的東西,是越傳越少。我每次讀到前賢著述中談到的某些功法,想起現今已無處可尋,都倍感痛心。
扯遠了,回到太極拳的技擊思想上來。
1、太極拳的技擊物件
先貼半個在網頁上找到的故事:永年的武氏,在京城裡擔任官職,因此是北京某富豪張家的貴賓。武氏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將同鄉人楊露禪推薦給張姓富豪認識。張氏因販賣煤炭而致富。每至夜晚,張氏的家就成了官僚豪紳們尋歡作樂的場所,並僱有武術教師多人。此外,還有一些想考上武術科舉、為光宗耀祖的子弟們,在這裡練習武藝,準備應試。為了給一班學藝的子弟們輔導,武氏在一場宴會中介紹了楊露禪。
張家原已僱有多名武術教師都是彪形大漢身強力壯,與楊露禪那瘦少身材無法相比,張姓富豪對楊原有輕視之意。因此,在宴會上楊露禪被安排在武師們的卑位。席間,主人對楊露禪說:
“先生不知是精於長拳還是少林拳”
楊露禪說:“我的拳法既不是長拳也不是少林拳,而是綿拳”
主人張氏又問:“那麼你的綿拳能否的打人?”
楊露禪答說:“我的綿拳不是用來打人的,但打起來要勝於鐵拳,除了鋼鐵外,凡是父母生的、血肉之體都能打。”
下面的故事就不貼了,免得佔篇幅。請注意琢磨楊露禪的最後一句話。他這句話明明白白地講到了太極拳的技擊物件:是人,是血肉之軀。當然,你功夫好,你也可以打各種人以外的動物。但是,不踢樹木、不打死物,磚頭啊什麼的。為什麼?因為打這些木石死物的,是笨蛋,除了能打疼打傷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而打人,打血肉之軀,並不需要無限追求殺傷力、打擊力,殺傷力大到能解決對手就可以了。所以,一些劈磚頭、踢樹木、心口碎大石的把戲,其實是很可笑的。你以為這樣就能表示自己功夫高嗎?再者說,就算你練到了很高的殺傷力,你的對手——人或者老虎等食肉動物,他它是會動的,會躲的,會還擊的,誰會像木頭一樣杵在那裡給你打呢?再再者說,就算很小的力氣,打正了要害,那對手也就完了。所以,內家不練抗擊打能力。我不相信有誰練得到鐵襠功的,誰練了過來讓我踢一腳試試。內家技擊的原則,就是絕不能給對方攻擊到自己身上,這也是內家終身要追求的一個目標。
2、太極拳的技擊距離。
再貼個故事:楊露禪教了吳存佑功夫, 是為吳家太極之始。後來楊露禪告老回鄉, 吳存佑尾隨不捨。楊便下轎對他說:“我當天發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 沒有一招留起,總之你記著,‘圈內打人, 圈外推人’ 便是。”
對於這個圈,後人有各種說法。有人講這個圈是套路里的圈,有人講,這是盆骨發力範圍的圈,不一而足。第一種是我想是扯淡,第二種太難理解,常人無法想象盆骨如何發力。其他說法不羅列了。因為我也不想否認他們的說法,那需要太多的證據和論述。我講我的理解:這個圈,講的是太極拳技擊距離的事情。
很多人談內家打法,不提距離的控制。只講對手怎麼來,我怎麼化,我用什麼招化,或者我用什麼招連消帶打。現代搏擊則對距離的控制則有自己的講究。很多人就認為,內家沒有技擊中與對手的距離的講究,總之別管你在什麼距離,我都能打殘你、打飛你。現代搏擊也以此來輕蔑內家拳——你連與打架的對手距離多遠時該做什麼事都不講究,那不是吹牛專家是什麼?
如果內家人真不講究,那不是內家真沒講究,而是這個內家人沒得真傳。恰恰相反,內家對距離的控制,對空間的控制,要求近乎苛刻。一個對空間沒有掌控感的太極人,基本可以判斷他學的是假太極。
我們說的這個“圈”,其實很簡單,你把手伸長,原地轉一圈,你畫的這個圈就是太極技擊中所謂的“圈”;手可以高可以低,我們不斷變化手掌的高度,不斷畫圈,手掌所有的軌跡,各種圈,將組成一個不完整的類似球形的形狀。這個球體,就是我們的圈內,而這個球體之外,就是圈外。家師給我講打法時,反覆叮囑,對手軀幹只要進了這個範圍,就是決勝負的時刻,因為雙方都處於攻擊距離之類,一伸手,一抬腳,立刻就可以造成殺傷。你要想盡一切辦法打擊他,就算你不會內家拳,也不會現代搏擊,你就只會亂打,也要打擊他,戰勝他,否則他可以隨時傷到你。特別是與高手對陣,這個距離就是生死距離。所以,要麼你立刻撤退拉開距離,保持讓你的對手在你的圈外,要麼你就是抵死進攻,沒有他法。這就是所謂的圈內打人。而圈外推人,很簡單,對手正朝你殺過來時,假如你感覺自己位置處於劣勢,或者節奏感不好,總之是沒把握解決他的時候,伸長你的手,把他推走,拉開距離,再做下一步行動。
總結起來,所謂“圈內打人, 圈外推人”,其實就是,放他進來,揍扁他;不放他進來,推開他。其實這個推人,說了恐怕大家要說我吹牛,應該講,把他推飛!
這裡補充兩點,第一,這個圈要比我們前面說到的要小,因為內家打人,手臂從來不伸直;第二,低位的圈的範圍,以在腳踢得到的最大距離為準,順便說一下,腳也從來不伸直。
所以你看,偉人、前輩說的話,其實並沒有故作神祕,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圈內打人, 圈外推人”,為什麼非要把它神祕化、複雜化,給予它嚴重的曲解?我認為,這都是小人搬弄壞的。
太極拳對距離的講究遠遠不只這點,這只是告訴我們這些後輩,在什麼距離,做什麼事情。還有很多距離的問題、空間的問題沒解決。比如,正面交鋒,一開始雙方對面一站,對方選擇站在你的什麼距離之外,一下子就可以判斷出對方的技擊水平如何,近了不對,遠了也不對。最傻的就是站在對手的攻擊範圍之內,在你等待戰鬥開始時那個思想的時間盲點上,他馬上就可以打倒你。這意思就是說,如果一開始就站錯了,離對手近了,非常容易被偷襲。如果站遠了,你自己兩三步之內都打不到他,他就可以不甩你,甚至可以做鬼臉鄙視你。
內家對這個距離的要求,和現代搏擊是不一樣的。你可以經常看到現代搏擊擂臺上的兩個人,可以一直站在對方的攻擊距離之內對峙,並無動作。而內家一般是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的,當然,初學者除外。初學者的打法還沒成熟,按中國人的老話講,就是沒學到家。
那麼這個距離究竟是多少才合適?這涉及到內家最基本的兩種步法的步幅,涉及到了內家的機密。我在這裡就不談太仔細了。
內家技擊,距離掌控得好,可以就用這個掌控力玩弄對手於鼓掌之間。比方說,以迅捷的步法,進步立刻退步,引誘對方出手後,立刻又進步打擊對手,再退步打防反擊。哈哈,說這個沒意思了,會被人認為紙上談兵。
以上講了楊露禪提到的圈,講了正面交鋒初始站位距離,輕輕帶了一下距離的運用,這都是內家對空間、距離研究的冰山一角。希望能給有悟性的朋友一點有用的東西吧。
無論實力深淺悟性高低,不排除有現世或後世的人在習武中發現一些規律,這是可能的,誰說球踢不好就當不好教練的,同理,誰說發現武學規律的就一定要是武林高手?放屁!武學有其博大精深之處這不可否認,但也不會因此而閣臺高築永不可攀。從生物進化的科學角度分析武學也是一樣的。在歷史長河的鬥爭中,跟規律無限接近的人在搏殺中倖存的機率會大增,反之則會大減,迴圈往復的洗禮後一些共通性的規律就會被人發現,通......
我承認,現今教武術的,傳承了真東西,十不存一。但不代表就沒有了。在和平年代,武術就像冬眠動物一樣,沒有了活力,傳承稀少,實戰缺乏。但是火種總會保留下來。這就是一到時代,武術高手又多起來的基礎。生物之所以進化,因為生物沒有絕種,絕種了就沒法進化了。武學自然也一樣,如果在和平年代絕種了,那除非再來幾千年的冷兵器戰爭歷史,否則一定無法再來。現在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一百多年了,武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冬天,正如你所說,俠以武犯禁,本來就是打擊物件,在中國當代並沒有多少改變,武術如果還不想辦法掙扎傳承下去,那就真的要絕種了。所以,多一點探討,給武術多一點話語空間,對待武術多一點理性和心平氣和,就算幫了武術的大忙了。
另外,歷史上戰爭期總是比和平期要短得多,在有限的戰爭期間,以為一個或數個武術小白可以通過經歷多次搏殺之後、存活下來而總結的殺人經驗,就可以形成系統的武術,這是痴人說夢。我承認,他們的殺人技巧會大幅度大幅度地提高,但要說他們是武術家,那還差的不是一里半里遠。
武術,並不是殺人的技巧。而是殺敵的藝術。利用弓箭、群體合作操作工具、用樹杈桶敵人菊花等等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是殺人技巧。每一種都比和敵人正面戰鬥省力、安全,有什麼理由會認為,他們去總結那些正面戰鬥的技巧並嘔心瀝血將它系統化,而不去總結那些省力又安全的辦法呢?
武術確實是從戰場上的搏擊總結出來的搏擊經驗。這包含了一代又一代將軍和士兵的智慧和鮮血,再有和平年代有閒階級比如道士對這些經驗的揣摩,最後有張三丰這種天才,善於總結這些經驗,成為集大成者,才有武術的一整個系統。武術的孕育和成長曆史,其規律和理論的發現,是十分漫長和艱辛的。怎麼可能一朝滅、一朝興呢?
因為你們不相信武術高手在民間,那麼武術高手就必須大喊一聲我在這嗎?老武術家,只要自己過得滋潤,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至少有一個徒弟能全部繼承,那也就別無所求了。一定要上擂臺和別人見個勝負以正武術之名?真武術,沒有名它本質上還是真武術,假武術,惟恐無名無人信,但名氣再大,本質上還是假武術。就我自己來說,我有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我的錢我覺得夠花就好,事實上也夠花,我在天涯寫武術帖子雖然我不是什麼武術家有人相信,有不相信,有人謾罵,有人鼓勵在此我表示感謝,對我來說,其實都無所謂,我吃飽了撐的去費心思證明給你看。我知道我在寫什麼就好,我知道我在為武術發展和傳承作我微薄的努力就好。
我有一位拳友,會20幾種兵器套路,數種拳路,本身是武術教練。我師兄向他展示了六合勁的特性,他死活不肯相信這是真的,這是他親眼看到的,而且他本身還是個練家子,尤且不信,就別說朋友們提出的看視訊了。後來這位拳友跟著我們練了一段時間,就再也聽不到他的質疑了。所以,光嘴巴上說說和讓別人看,就指望別人不質疑你,不可能的事情。我從這件事情上悟到,懷疑武術的人,還是靠他自身去練武術去實證,才能打消他的懷疑。
太極拳不神祕。我這帖子,本意就是將太極拳去神祕化。讓更多的武術愛好者瞭解到真正的太極拳不是套路,也不是妖術,讓他們有基本的辨認功夫真假的能力。不學拳的人不知道學拳人愛拳人的滄桑和悲催,花了多少冤枉錢,拜了多少個師父,10年,20年,下來自己還是對功夫沒什麼感覺,連自己對自己學的東西都沒有信心。所以,愛拳的人,心存武術夢想的人,靜下心來,看完我在說什麼吧。不要求你信,你信與不信,對我沒收益我前文說過我不教拳,我有自己的工作,我只有一個徒弟,就是我兒子,其餘人不教,但我歡迎你和我交流武術上的見解,也沒損失。只希望你看完後認真思考,那就是我費勁寫這帖子的最好的報酬了。
3、楊守中
貼個東西:楊振銘1910-1985,字守中,楊澄甫長子,為楊澄甫原配夫人所生。人如其名。據說,“守中”二字是長輩依據楊家祖傳拳訣要領為他定的字。“守中土”、“中定”在楊家太極拳論中佔有突出位置,如楊家祖傳拳論《對待用功法守中土》篇中就說:“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進退身”,在《太極圈》篇中又說:“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頂後與前,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 等,能得“中”者得太極,取其名“守中”,就是希望他能繼承楊家傳統,堅持拳法真諦,將楊家祖傳絕藝發揚光大。
守中,就是守住人體軀幹四肢除外的中軸線,具體來講,就是位於人前面的,鼻子和襠部兩點一線的這根直線。我聽過一種論調,說太極拳沒有這個說法,只詠春有守中用中之說。看看我以上貼的楊澄甫長子的名字來歷,能否說明太極拳對守中的看重?現在很多人很奇怪的,丟了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就說沒有這個。
其實哪單隻詠春,你看看現代搏擊,尤其是拳擊,格鬥式是怎麼樣的,是不是守中?當然他們那個架勢守頭是真的,有點顧上不顧下。玩技擊,這根中線就是生死線,給人進來了,那就萬事皆休。
我很討厭套路,但畢竟現狀來說,套路太有普及性,那這裡就拿套路來說說事:太極拳套路,除了極個別招式以外,必須有一個手是在這條中線上的,你師父不強調這個,那就連套路都不及格了。
再參照一下形意拳的打法歌訣:“腳踏中門搶地位,就是神仙亦難防”,這說的是用步法搶中門,打中門。所以你看,只要是技擊,就不可能不研究守中用中。當然,對於內家來講,不會輕易給人踏入中門的。所以不用變神仙,也可以防住。
在太極拳技擊當中,守中,是一個基本原則,是一種基本意識。守中,任何時候,手要護住中門,無論如何中門不能露。掌握了這個原則,哪怕你沒練過,和另外一個普通人打賴架,也一定能佔優勢。
4、橫勁
前面的1、2、3都是為了講以下兩點做準備的。這裡講太極拳的攻擊方式,下一點講太極拳實現這種方式的辦法。
橫勁,是內家技擊的一種核心思想。包括形意、太極、八卦,研究的都是這個橫勁,應用的也是這個橫勁。對手一拳打來,一腳踢來,無論是直拳、擺拳、勾拳……鞭腿、踹、掃……等等,都是有運動方向的,正面阻擋尤其對擺拳的正面格擋、練抗擊打能力,都不為內家所取。內家認為,對方拳腳運動的方向,對應於拳腳的正面部位,比如擺拳,則拳頭、手臂內側為“陽”,為“實”,是最強的地方;拳腳相對前者的其他地方為“陰”,為“虛”,還以擺拳為例,與手臂內側相鄰的兩側以及手臂外側為陰。對於技擊中的敵方整體來說,攻擊的一側為“陽”,為“實”,另一側不攻擊的則為“陰”,為“虛”。太極拳很多拳譜都強調,必須分清陰陽。又講,“避實擊虛”。是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吧。這種打法打上的勁,就是相對於敵方的“橫勁”。以上講的,就是兩個具體的陰陽、虛實。技擊中的陰陽虛實要講下去,非講幾萬字不可,這裡只講兩個最基本的,我們下面會用到的。
內家打的,就是陰,就是虛的一側。內家初學者的打法,截對方的手腳的運動側面,截住了再打中門。我個人的體會就是,被人截上了手,對方不用多大的勁,我的手在那一瞬間就抬不起來了,中門基本就讓了出來任打了。高手的打法,讓地方的攻擊直接落空,直奔目的,打對手不用於攻擊的那一側,但其實還是這個避實擊虛的思想,只不過是昇華版。
我們做個假設,假設你夠快,能位移到敵方不用於攻擊的那一側,同時出手打擊,在他拳頭到或者未到你的原來位置時,你也同時打擊到了他;如果,你的殺傷力足夠,是不是可以一下子解決對方?
說得容易,怎麼實現呢?第一,觀察敵方動向,“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第二,步法!靠步法去實現我們的設想。
5、步法
步法有兩個目的,第一,閃避對方的攻擊,第二,同時位移到對手“陰”“虛”的一面,實施打擊。要實現以上兩點,步法就必須要求非常快。快到什麼程度呢?快到對方一拳打出,你一步閃到敵方不攻擊的那一側,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再上一步打倒他。大家一提太極拳,總是認為慢慢慢,這純粹是給套路、太極操誤導的。太極拳非常快,快在步法、身法。步法、身法的絕對速度,肯定比不上專門訓練過的拳速,這是太極拳真正所謂“慢”的地方,但是其作用,遠遠大於拳速的作用。內家對速度的看法,一般為拳速手速<步法<身法。這裡我只講步法,身法不講。
你可能會講,步法怎麼可能快到能實現我講的第4點呢?好吧,你就當我吹牛。但我“吹牛”是有基礎的。我“吹牛”是有邏輯性的。怎麼實現足夠快的步法?請看我對六合勁的“科普”。看到這裡你還能想起來我們的彈簧人嗎?一蹬腿,彈簧傳導,整個人就迅速位移出去了;一著地,彈簧一收一放,馬上又出去了。為什麼內家整天講,勁要沉下去?有興趣的朋友按我的“彈簧理論”去想一想吧。但注意了,不是真的有彈簧在體內,而是一個比喻,按照人體筋骨的特點去迴歸,基本就能解釋六合勁和步法速度的關係了。把不利的慣性轉變為自己的動力,這就是六合勁對步法的重要性。下面貼一篇很早前在天涯好像也發過的帖子,裡面講的步法,我告訴你全部都是真的,信不信由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哈哈,開個玩笑的。當初這篇文章出現在網路上時,我不知道罵吹牛的有多少。但我當時看後以為精品,收藏了起來。我現在天天在練步法,在我的眼裡,怎麼可能不是真的?當然,裡面講的步法,多以八卦掌的為主。形意拳有自己很有特點的步法,太極拳也有自己的步法,形式不一樣,但其原理,本質,是一致的。
走著打
手眼身法步,雖然步法放在了最後,但是它卻是實戰技擊中最基礎的功夫。
練功先連步。萬法步為先。都是前輩高手實戰的經典名言。
尤其在一場群敵圍攻的遭遇戰中,不懂的步法的運用,只懂得直線進退,勢必會讓對手包抄。
只有靈活的步法配合靈動的身法,你的躲閃和進擊才是有效的。
一個步法不靈活的大個子,很容易敗到在靈活的小個子拳下。
所以,無論面對單個對手,還是群狼,都要記住一句話:
走著打!
西方的泰拳和拳擊也都非常講究步法,拳王阿里憑藉獨創的蝴蝶步和游擊戰術打敗了多少強悍的對手.
步法就是腿法,進步就是腿攻!
內家腿法:出腿不見腿。步步都是腿。
進步的踩踏,鉤掛,別腿,扣腿,寸腿,箭腿都是一擊必殺的暗腿法。所以,前輩高人很多時候,不見抬手,一進步就把人打出去了。這就是暗腿攻擊。
腿不過膝,我很少在實戰中使用高中路腿法。
高腿好看難用:距離長,預動大,暴露多,尤其跟高手過招。儘量將腿法融入步法,步步連環,腿腿暗擊。
我認為,初學者,一定要首先學會閃化,當敵人攻擊過來時,人的本能必然是後撤。我們要學會閃進。一閃即進。絕不後退!所以,閃步應該是一個技擊者苦練的基礎步。閃步必須配合閃身。
重心必須是在運動中時刻保持平衡!這一點極其重要!
最大的忌諱就是下盤移動無方,重心不穩。在動中找平衡。是不二法門。
進步有很多,閃進,直進,墊步進,插步進,躍步進,要看對手的實力、站姿、身高、體重!
遇到實力弱的要學會直進佔位打法!直取直進無遮攔,配合中線攻擊,迅速解決戰鬥。
面對有一定實力,或者不摸底細的對手,採用閃進。
遇到喜歡遊鬥,圍著我們轉圈子的對手,要學會快速墊步切斷敵方路線。
對那些準備逃跑的敵手,用躍步配合落地踏踩,讓對方撲到在地。
對手各種各樣,我們不能拘泥於一種。
如果面對三個以上的群敵,單步就會陷入困境。必須採用組合步。
三角步,用來制服三個對手非常有效,
轉環步,適用於應對腹背受敵的情況,
九宮八卦步,則用於十人以上的圍追堵截。
群戰的時候 步法要穩,身形要矮!直身挺立,一看就是外行。
步亂了,手就會亂,心就會慌,眼就會盲!
所以,無論面對多少人,心境似水,閒庭散步一般。步法逍遙了,你就主動了。
各門各派。包括泰拳,拳擊都有步法訓練。各有所長,無須拘泥門派。
八卦掌的步法訓練是很有效的,但是,很多習者,只知道走,卻不知道,每一個擺扣暗含的技擊含義。
步法有很多訓練的方法,我最喜歡的是在人潮洶湧的鬧市,快速走路,迎面閃化,而且絕不讓人碰觸你的衣襟。
把功夫蘊於生活,而不僅僅侷限在練武場。
武術裡走比跑快,這是個辯證法!
在戰爭裡走著打,叫做游擊戰
在技擊格殺裡叫做遊鬥!
有別於纏鬥!在實戰格殺中千萬不要纏鬥!而是要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步法練好了 一個人可以把一群敵人包圍起來!
悟性好的自然明白我這句話!
用步法把敵人困死!
跑有幾個弊端:
1、消耗體力,群戰其實就是體力體能的儲蓄戰。要懂得儲存體力。
2、氣血上浮,一個心浮氣躁的人,大腦是亂的,下盤是浮的,出手是虛的。
3、重心不穩,重心跨度大,就會很容易失去平衡。一個借力打力就出去了。
有一種高階的組合步,叫做亂環步。
其實是一套步打法。以步打人。一些門派應該有傳授的。
有一十八種步法配合陰陽進退閃化無窮變化,實在是步法中的經典。
踩
戳
踏
踹
蹬
擺
扣
寸
箭
別
壓
拐
鉤
鏟
釘
攔
即是步法,也是一套高精尖的腿法。不好看,但是絕對好用。而且練成以後,進退如鬼魅,移身如幻影。當然,這也是需要一整套訓練體系的
可是我走了這麼多地方,從來沒見人用過。
初三物理動能和勢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