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長教育孩子的古詩
古詩可以抒情言志,還可以教育子女,家長教育孩子,可以用哪些古詩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長教育孩子的古詩《誡子詩》
西漢時的東方朔,是朝廷中的一個大臣,向以滑稽著名。他是一個大隱士,但不隱於山林,卻隱於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做到這一點,請看他的《誡子詩》:
明者處世,莫尚於中。優哉遊哉,於道相從。首陽為拙,柳下為工。飽食安步,以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才盡身危,好名得華。有群累生,孤貴失和。遺餘不匱,自盡無多。聖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家長教育孩子的古詩《命子》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鄉耕田。他希望他的兒子長大後要善於思考,做一個孔伋***孔子的孫子子思***般的聖賢人物。他寫有一組《命子》詩,第二首是這樣的:
卜雲嘉日,佔亦良時。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陶淵明的詩,“篇篇有酒”,晚年,他發覺自己的五個孩子,智力都十分低劣,便寫《責子》詩一首: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平時酗酒,從遺傳學角度看,對後代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他不懂此理,只責怪兒子,而不批評自己,並且還要“且進杯中物”,實屬荒唐而可悲了。
家長教育孩子的古詩《孟東野夫子》
唐代詩人孟郊,終生貧困潦倒。唐元和初年,他的三個兒子因病無錢醫治相繼夭折,他悲痛至極。詩人兼散文家韓愈當即寫了一首題為《孟東野夫子》的賦子詩寄贈孟郊,詩云:
……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有子且勿喜,無子固無嘆。……
勸說孟郊不要因喪子而憂傷,同時娓娓道出了這樣一番道理:有子無子不是禍福之源,關鍵在於成不成器,有子成器則喜,子不成器即使生一大群也無福可言,甚至可悲可嘆。據說,孟收到這一首啟迪性的賦子詩後,頓時消除了憂愁,振作了精神。但畢竟愛子心切,過了些時候,他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通過一位慈母給遠行的孩子密密縫衣的生活原型,形象生動地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真摯感情,家喻戶曉,老少鹹誦,成為古今必讀的教子名篇。
家長教育孩子的古詩《驕兒詩》
唐代的李商隱是著名詩人,但才高難為用,一生沉淪下僚。他不希望兒子學自己的樣子,而要去讀兵書,學萬人敵,將來作“帝王師”。他的《驕兒詩》很長,摘其中的幾句:
爺昔好讀書,懇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喂蚤蝨。
兒慎勿學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街。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猜你感興趣:
教育孩子經驗家長會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