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如何提高專業素養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的角色有了多元化定位.數學教師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文章內容。
數學教師提高專業素養的途徑: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之者”是學習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學生達到了樂學的境界,就能以學為樂,勤奮好學,苦中求樂.興趣是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
1.提一些有興趣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好列舉一些有興趣的例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從前有個寺廟,廟裡住著大小和尚100人.每天他們吃100個饅頭,其中大和尚每人每天吃3個,小和尚每天3人吃一個,請問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2.作一些形象的比喻
適當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數學原理形象化、直觀化,較易被人接受.“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把黃河、大漠的雄偉描繪得淋漓盡致,卻也形象地刻畫了直線***長河***和圓***圓***的相離關係,平面***大漠***與直線***孤煙***的垂直關係.
3.插一些數學史料
數學史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搖籃,它孕育著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了這兩者我們的課堂就不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材,適時恰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數學教師要把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一些數學史料等,儘可能與數學新知的學習巧妙地結合起來,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園地,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教師提高專業素養的途徑:適時抓住課堂動態生成資源
課堂動態生成資源,教材裡和教師的教學預案中是沒有的,教師往往也難以預料.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觀察,學會傾聽,隨時抓取即時突發的新資訊,合理取捨,調整預設的教學環節,進行生成性教學,構建動態的課堂.
1.預設學情,為了生成的有效
我們要把學生當成重要的生成性課程資源來對待,課堂上要尊重和善待這種資源,重視教學設計,在備教材的同時,更應該備學生.瞭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心理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是有效實施生成性課堂教學的前提.
2.精心策劃彈性的教學設計,為生成創設自由的空間
教學目標既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彈性預設,又要根據學科特點考慮到期望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可能出現的差異,因人而異,作分層要求,尋找知識的生成點.
3.教師應鼓勵學生質疑,學會傾聽,促進動態生成
生成性課堂要求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發言,由“說話的強者”轉變為“積極的傾聽者”.傾聽不只是學生的義務,教師更應該學會傾聽,要重視學生對各種現象的理解,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敏銳地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疑,瞭解彼此的想法.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時刻關注並及時捕捉課堂上師生、生生互動中產生的有探究價值的新資訊、新問題,並能在亮點處引領,在冷場處引領,在迷茫處引領,在錯誤處引領,把師生互動和探索引向縱深,使課堂產生新的思維碰撞和交鋒,從而使學生有所發現,有所拓展,有所創新,促進教學的不斷生成和發展.
數學教師提高專業素養的途徑: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思考問題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是一種公民教育,它給學生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會解更多的數學題.學生的未來會遇到不同的挑戰,大多數學生就業以後基本上不需要解純粹的數學題,更多的在面臨各種問題情境,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夠發現其中所存在的數學現象,並運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教師應試圖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使學生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學中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想數學”、“經歷”創新的過程,有助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當然,教師的數學素養遠不止這些.教師數學素養的生成在於個體對數學價值的認同.數學價值認同的內在動力在於數學思維的訓練與養成;數學價值認同的技術保障在於數學方法的學用結合;數學價值認同的基本要領在於數學思想的提煉;數學價值認同的重要標誌在於數學精神的形成與超越.
教師如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