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例文素材
議論文是人類理性智慧的成果和結晶。議論文寫作是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資訊時代人們表明態度、發表主張、傳遞思想的重要載體。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說“不”,在輕浮者那裡,是一種無知淺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裡,則是一種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絕。說“不”,在意氣用事者那裡,是一種狂妄的表現和無謂的犧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裡,則是一種大義凜然的堅守和毫不怯懦的抗爭。
所以,請不要輕易說“不”。它不是逞強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藉口,然而生活中的我們,卻從不吝嗇說“不”。推選班長,為逃避重擔,以“‘不’敢天下先”標榜自我而無人毛遂自薦;上學遲到,卻以強悍的姿態拒絕讓門衛登記姓名,來表現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當時說出“吾有三寶:一曰慈,一曰儉,一曰不敢為天下先”,是在一個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的時刻,他的“勇於不敢”,是勸誡人們不要為爭名逐利蜂擁而上,以致兵戈相見,生靈塗炭,這是智者渴望人們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職責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蠻橫不講理,孔子說過“知恥近乎勇”,對自己的錯誤檢點省察翻然知恥,那才是勇敢。
不要輕易說“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練達的時候,在沒有深刻理解什麼是“不”之前,理智地運用“不”。
不要輕易說“不”,還因為它需要我們付出代價,有時候,甚至是血的代價,生命的代價。兵敗垓下的項羽對烏江亭長說“不”,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自刎烏江,從此霸王別姬成為一曲絕唱。而韓信,不對漂母說“不”,不拒絕她的幫助,忍辱負重,終成一代名將。究其原因,項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氣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韓信。假如項羽不輕易說“不”,那歷史恐怕就要改寫,項羽或許就不僅僅是一個悲劇英雄了。
說“不”,有時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選擇,請慎重考慮,請三思而行。
當然,在邪惡勢力面前說“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在混濁世事面前說“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潛歸隱;在挫折困難面前說“不”,如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吶喊……這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對心靈裡一方淨土的堅守,對人間邪惡勢力、殘酷現實、不公命運的有力抗爭。他們,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請不要輕易說“不”。
二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帕斯卡爾如是說。
正如周國平《時間》中論道,我們站在時間與空間的交匯點上,我們徘徊於永恆與瞬間的交軌處。時間是這樣一個永遠無法觸控的抽象,卻又這樣真實地存在,一如哲學中所提到的“我們都是矛盾的結合體”。
瞬間無法停留,永恆不可企及。我該如何在時光的隧道中,緩緩滑行,不至落後也不至刺眼傷人?
詩人曾認為是時間的記錄者,他們在筆下記錄春夏秋冬,四時更替。然而,他們越是奮力,就越像是掙扎,在時間裡擺脫時間。
在孩子的世界裡,時間是無窮無盡的。曾經,我也一度擁有永恆,在生命中綻放美麗,但卻是曾經。
身前身後,在歷史長河中起起伏伏,成功人士一浪推一浪。古人陳勝傭耕立下鴻鵲之志,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石破天驚,成就自己在時光中的生命。今有何祥美從初中文化到現在的射擊神手錶明瞭時光中生命的異彩紛呈。也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夢為馬,在夕陽的壯烈中完成自己同樣壯烈的生命。
然而,他們的成功很難複製,因為時間在變,萬物在變,一個人成功的路子也在變。
我該如何將我的時間一寸一尺地好好握在手心?
我無法看穿掌心的紋路,正如人無法看穿命運的安排。我無權忘記過去,但我必須堅定前進的步伐,給我的時間以生命。
流年中的悲喜推疊,錯錯對對,使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沒有什麼不朽,誰能保證心不變,看得清世事滄桑。我們吶喊,我們彷徨,都只有一個期限,那就是一生。一生何其短,又何其長。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唯有在這一生中,把握好自己的時間,如何做人,如何在合適的時間裡做好該做的事才是真正思考的事。我真願在我的時間裡,像徐懷謙筆下的文字那樣,又柔軟,又堅強。
給我的時光以我的生命,讓生命在時光中緩緩流淌。
三
記得解釋學家伽達默爾曾經寫到,“必須一開始便對文字的異己性保持敏感,這種敏感既不涉及所謂的中立,亦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為自己的先存之見和固有理解讓出塊空地。”是的。
讀罷這則材料,我可以讚歎丹麥人或孟子“放長線釣大魚”的智慧,似乎讓每條魚都長到最大也更符合“邊際等效原則”。然而,至此我不禁要拷問我先入為主的立場。對那些魚來說呢?我們所謂的“智慧”對它們又是何等的殘忍?捕殺它們的同時我們不在懺悔而在尋求利益的更大化!
這,是我們自私的“智慧”。
我不否認我們應該有遠見,然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不在於此。正如野夫所說,我們“不能摒除人為之人的底線思考和本能惻隱”。
如果可恨的假奶粉製造商說,他們不會使那些食用假奶粉、毒奶粉的嬰兒立即致命,這樣他們可以只摻一點假成分,獲得更多利益。我們會稱之為“智慧”嗎?
如果這世上的霸權國家說他們不會擊潰一個國家,因為那樣,他們可以慢慢侵蝕另一國家的資源。我們也曾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我們會稱之為“智慧”嗎?
答案顯而易見,我們不會原諒上述種種自私的“智慧”,因為那是不正義的,不道德的。真正的智慧理應建立在更有效的利用而非無限制地對他人的榨取之上!真正的智慧是平衡種種利弊而決非不計成本,不分手段地去挖空心思,往往,還忽略了對人、對社會、對生靈萬物的迫害!
所以,溫說:“每一個企業家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我們環保的目的,不應僅僅是為了“我們子子孫孫”,而是我們有愧於的地球。
讓我們可以內心深處感受到這種先存的立場帶給我們的“自私的智慧”,這樣,同在丹麥的氣候大會將不再有那麼多的眼淚,泰米爾之湖不會響徹那麼久的槍聲,韓朝之間、巴以之間,甚至普通的人與人間亦不會再有那麼多的衝突。
“不一樣的立場,我們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記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
而我要說,不止是人類,一個釣魚人,請想想那些魚。
高中議論文作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