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培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怎樣去培養小朋友的語文課堂動手能力呢,小編認為應該從小朋友的興趣愛好開始培養,那要怎樣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接下來小編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是自學語文的前提。

  興趣是人樂於接觸、認識某事物,併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鼓勵學生用心去鑽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狀態,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下列辦法來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1、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慾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學會設疑,釋疑。如教《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讓學生根據題目來設疑:這篇遊記遊覽順序是什麼?在遊覽雙龍洞路上,先由外洞進入內洞有哪些所見所聞嗎?路上什麼樣的景色?這篇課文突出了雙龍洞的哪些特色?如教《飛奪瀘定橋》一文,我引導學生注意敵人說的“飛過來吧”的“飛” 和題目中的“飛”有什麼不同,使學生對兩個“飛”字的含義產生疑問,經過查字典,聯絡具體的語言環境,反覆閱讀課文、議論,終於弄明白兩個“飛”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自學、鑽研的興趣,使他們懂得在閱讀課文時,要善於捕捉突出中心的關鍵字眼,並抓住反覆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2、以境引境: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三亞落日》《煙臺的海》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3、以讀生趣: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以讀激趣,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如教《大江保衛戰》一文,我採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並配合採用“導語撥動情思”、“範讀誘發情思”、“多讀激發情思”等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容,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 樹立自學的信心是自學語文的關鍵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課堂上安排充足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由於年齡特點,自主性不是很強,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用信任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嘗試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自己去自已去體會課文,感悟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覆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充分討論交流,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三、養成各種良好的自學方法是自學語文的核心

  “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教兒童發現真理”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的話對我啟發很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迅猛。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授予學生能接受的學習方法,通過訓練形成學習技能,才能使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終生受益。 如果教師在要求學生自學時,不進行合理引導,而是放任自流,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如脫韁的野馬,既無法駕馭,又達不到目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在一定原則要求下,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參與、創新等多種方式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一 巧設疑問,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一些學生,教師讓他看書,他既不動筆,又不動腦,只是走馬觀花,書上和筆記本上空白一片,結果一無所獲。因此,教師必須先佈置好學生自學的任務,一方面,教師要求學生在課本上用筆劃出生字詞並查字詞典,劃出關鍵句段並認真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對這篇課文作充分的研究,並通過幾個有概括性、誘導性的問題來指導學生自學,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理解和分析文章,就會有的放矢,達到自學的目的。

   二讓學生自講自練。教師適時點撥學生自學,並非是老師和其他學生完全分離的埋頭單幹,其實質應是師生間的共同探討和創造。例如,我每次在學生自學完畢後,就要從好、中、差三個等級的學生中抽出學生代表,讓他們分別到講臺上來給其他學生和老師講解他們的答案、思路以及他們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我專門把其中有錯誤、有疑問或有新意的地方提出來讓學生探討,並給予他們及時的指正和表揚,要求學生經過我的點撥後再去認真總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並運用這些思路和方法去獨立地做課後練習或其他資料上的習題,真正形成“自學——自講——討論——點撥——總結——自練”的參與型自學模式。

  三讓學生相互評價,取長補短.。在檢驗學生自學結果和總結學生自學經驗時,教師的點撥固然重要,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交流也絕不可少,他們可以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通過對別人的評價和總結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作文教學時,很少先去改學生的作文,而是要在學生互相評價和改正後再連同他們的評價一起點撥。其實,學生閱讀同學的文章會感到無比的親切,而且非常認真,這對他們的閱讀和寫作,尤其是自學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我們採用不同的形式組織學生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低年級多采用朗誦美文、背誦課文、表演童話故事激發興趣,用故事會、小文學家等為學生開闢文學樂園;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多采用辯論會、文學家大比拼的形式為學生開闢樂園。

  但教學活動中不能將學生分出“優生”“學困生”而區別對待,否則教育的結果只能形成畸形的師生關係,並且對全體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對於自身優秀的學生,老師要把他樹立成為本班的榜樣,在本班起到示範領頭的作用,而對學困生則更應該把他們當成成長中的人,當成自己的朋友來以誠相待。而不是把它看作被動的,有待於餵給知識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多的關注他們,隨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慢慢他搞他們的能力。

  四、養成各種良好自學習慣 是自學語文的保障。

  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為習慣,只有熟練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自學能力的內容與標誌之一。語文學科的新課程標準總目標第三條指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認為,基本的自學習慣包括:

  一培養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必須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按照讀懂一篇文章的要求,預習應做到四步:一畫:默讀課文,默讀之後,馬上理解整篇文章的意義,切勿讀完了便勾畫出自己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句子。二分:試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三答:嘗試性回答課文後面的問題。四提:提出問題。“有疑則進”,有求知慾,則有興趣。課堂上帶著期望而來,就有學習的主動性,就能發揮主體作用,把功課學好。 在這裡,我要著重談一下默讀,默讀是我們自學課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讀、不動脣。因此,我們在默讀中,應該做到:

  1養成按句默讀的習慣。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個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個個單獨來瞧,以提高默讀速度,培養整體觀念。

  2養成邊默讀邊查問的習慣。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查字典、翻資料、找工具書,弄懂了再讀下去,不馬虎了事。

  3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習慣,一邊看句子,一邊想這句話的意思。

  4養成邊默讀邊畫批的習慣。"不動筆墨不看書",在默讀過程中,要逐步養成邊讀邊作記號,逐步具備批註的能力。

  5養成邊讀邊記憶的習慣。在默讀中,要邊讀邊記憶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情節、一些關鍵的詞句和一些優美的片斷.

  二培養使用字典的習慣

  在聽說讀寫中,教給學生三種查字典的方法,使用字典的習慣。一記,在聽說讀寫中,凡遇到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先記下來。二查,用三種查字法的任意一種查出自己需要理解的字詞。三聯,聯絡上下文看字、詞出處的語言環境。四選,根據上下文選擇字義詞義,作出判斷。五俗,用自己的話將字義詞義通俗的表達出來。比如教學古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話中的“舉”的含義,學生通過查字典知道,該字的意思為:1全2向上伸3向上抬。聯絡上下文我們選擇3。

  三邊讀邊做記號的習慣

  古人有“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說法,我們強調學生自學時必須動筆做記號,以起到突出重點、提綱契領、促進思維深入、彌補記憶不足等作用。教學中,我們根據需要教給學生做記號的方法,規範了符號,指定了內容。內容大致包括七個方面:生字新詞,多音字,關鍵詞語,精彩的語句,重要的地方,對某些內容有疑問,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學生處於不同的閱讀階段給相應的內容做記號,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得到了增長,思維也隨之不斷向縱深發展。

  邊讀邊做記號應該注意三點:1、思考為主,記號為輔,不可喧賓奪主,讓大量的記號擠佔了思考時間。2、做記號要簡明扼要,一個字一個詞甚至一個符號能代替的,絕不要贅述多言。3.、做記號最好在課文中進行。有些教師讓學生在筆記本上記,這樣不利於學生的理解與複習。4、可適當運用這些常用符號:在下邊畫“——”,在下邊加“·”,在下邊加“○”,在後面加“?”和在前面加“△”等。

  四質疑問題的習慣

  “學貴存疑”。一個學生,如果在他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提出問題,對知識的獲得沒有產生過疑問,那麼,可以肯定地說,他不善於學習,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只有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找出難點,不斷地產生疑難,又不斷地解決疑難,才能獲得知識,發展思維。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首先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敢問”。傳統教學總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學生思維容易處於被動,受到壓抑,產生一種上課就是答問的定勢。要使教師的“問”逐步過渡到學生的“問”,這就要求教師激發學生提問的勇氣,為他們創造研究探討的自由天地,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其次,要緊扣教材訓練學生“會問”、“善問”。有些教師擔心學生“不會提”、“亂提”、“提不好”,影響課堂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因而限制學生提問。其實,只要緊扣教材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質疑問難的訓練,學生是能達到“會問”、“善問”,從而形成獨立的質疑問難能力的。以審題為例,有的教師這樣訓練:1、指導學生抓課文的重點詞語提問。2、抓課題中的標點符號提問。3、抓事物之間的關係提問。這些提問既調動學生積極性,也鍛鍊思維能力,經過這樣長期訓練和引導,“不會提”、“提不好”的顧慮沒有了,“亂提”也就漸漸納入預定的教學軌道。課堂教學不是更有質量和效率嗎?

  五獨立完成和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相結合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它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它能提高和檢驗學生樂趣。培養這一習慣應該注意:1、教育學生樹立獨立完成作業光榮,抄襲作業可恥的觀點,在班級形成良好的作業風氣。2、建立嚴格的作業制度,如儘量在課內完成作業,以提供良好的思維環境,收作業要及時,作業不得雷同,反饋及時等。3、教師應增加富有創造性的作業,減少機械性作業。

  我們強調學生必須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真正在作業過程中體驗知識應用的巨大作用。如果真的遇到困難,自己無法解決時,又需要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小組合作完成作業,可以解決一些開放性問題、研究性問題、爭議性強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多元思維。因此,必須加強學生自身能力和合作發展能力,保證獨立完成和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相結合,培養學生自由、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閱讀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同時,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寫作方法,鍛鍊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

  指導學生寫讀後感式的讀書筆記,應該注意:1、要教給寫讀後感的方法。要求根據原文的內容和寫法,結合自己的實際,寫出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讀”有“感”,夾敘夾議,以“感”為主,不要過多地抄錄原文。2、深入理解原文,領會實質,抓一兩個方面寫感受,不要面面俱到。3、以練為主。訓練初期評點可適當多一些,具體一些,學生掌握方法、適應後,可少評或不評。

  保證讓學生每天有40分鐘的課外閱讀時間,內容包括少兒書報、少兒電視節目等;同時養成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堅持做好讀書筆記,形式內容不限,可以是隻言片語,也可以是精彩文段,還可以是漫畫創作,學生自行設計,自得其樂。在豐富學生詞彙、語感的同時,也逐漸培養了孩子的思維和鑑賞能力訓練。

  七勤於動筆的習慣

  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善於傾訴,及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事物寫下來,堅持小練筆,堅持寫日記,參加社會實踐,辦班級黑板報,編個人作文集等都是激發學生勤於動筆的好辦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增強了參與意識,形成了良性迴圈。

  八及時複習的習慣

  孔子“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著名論斷。它就深刻地闡述了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將知識長期儲存在大腦裡,而新知識識記過後,很快就會遺忘,因此,需要及時複習鞏固。

  首先,要指導他們根據遺忘的規律及時複習、多次複習。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程序是先快後慢,因此,及時複習能夠阻止通常在識記後立即就會發生的急速遺忘,而多次複習,才能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否則,恢復字的識記,在每一課學完後及時地鞏固,一個單元學完後再次複習,期中期末測試時再進行集中複習,這樣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識記效果。

  其次,要教給學生多樣化的複習方法。複習並不等於單純重複。機械重複活動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而且容易使大腦疲勞。運用多樣化的複習方法,則會使學生感到新穎生動,激發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複習效果。還是以生字識記為例,除了採用看拼音寫詞語、聽寫等常見方法外,還可採用找朋友形近字辨析、請你當醫生糾正錯別字、開火車生字組詞接龍等多種方法,學生往往在玩中生動活潑地複習鞏固了知識。

  最後, 要培養學生自己寫學習小結的習慣。課後複習在一課書學完後,抓住課後作業題進行復習。單元複習放在一組課文學完之後,寫出該組的重點來。期末考試指學期終結前的複習,抓住字詞句篇幾個重點,歸納複習,寫出複習總結,學年複習放在暑假,自學複習提綱,按提綱抓要點,再寫出小結,最後有條理地記憶。這樣,便於溝通知識的聯絡,溫故而知新,從而牢固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高低是判斷該生能否主動的、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的重要標誌。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要全方位進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持“學生為主”的原則,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會思、善思,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經常講革命先輩和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傑出人物成長的過程,理解他們崇高的境界,使學生認識到為祖國為人類進步而奮鬥是攀登科學高峰的力量源泉,激勵學生為中華崛起而發憤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種手段,學生可以終身受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只有把能力的培養貫穿到語文教學活動的始終,才能把語文知識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裡。至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們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解放教學思想,努力地深入到學生中去,一定會有更大的發現,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真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三如何要注意的事項和怎樣提高各科的成績
怎樣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呢
相關知識
快速培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
要怎樣培養小朋友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培養小朋友思維能力的好辦法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聽力
專題研究培養小班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隨筆
小朋友的心臟跳動比成人快的原因
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有關適合小朋友的腦筋急轉彎
小朋友的畫架簡筆畫要怎麼畫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