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音樂教學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課程。那麼中學音樂應該如何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1 、音樂檔案播放快捷方便

  音樂欣賞課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資料。傳統儲存媒體是錄音磁帶和錄影帶。由於我們每一堂課所需的音訊或視訊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盤磁帶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順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帶上儲存資料的順序。上課時,要找到我們所需的音樂作品或重複播放某一音樂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對磁帶進行快進或快倒,這往往會因為不能及時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另外,影碟機和光碟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雖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樂素材,但音樂欣賞課分析音樂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樂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機仍然會明顯感覺到不便。利用多媒體系統以上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比如我在上《唱臉譜》欣賞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國粹京劇的唱腔、板式、行頭等,我可以在每種體裁的介紹加上一些圖片展示作為教學。當然還可以利用一些軟體對音訊和視訊檔案進行編輯、剪裁,自己製作出所需的音樂片段。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能夠方便、快捷地播放和處理音樂檔案是傳統媒體所不可比擬的。

  2、 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下,一節音樂欣賞課往往會同時用到錄音磁帶、錄影帶和光碟,在上課之前不得不將錄音機、錄影機、影碟機、電視機和音響等裝置搬到音樂教室,下課後有的裝置如錄音機還得要提到其它班級。而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只需帶上教案和儲存課件的光碟或行動硬碟等即可,非常方便音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內容,傳統的教學手段只能通過板書和教師口頭講授,但由於板書的容量有限,且書寫比較費時費力,有很多內容不得不忍痛割愛。這種尷尬局面在多媒體教學中不會存在,多媒體教學的資訊量較大,節省了我們的板書時間,授課速度相對較快,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文字資訊,有效地擴大了教學資訊量,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與此同時,由於我們在課堂上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從而能夠有精力更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細節。

  3 有利於學生展開豐富的聽覺聯想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時感知的學習效果要比單一感官感知好。音樂欣賞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實現視聽結合,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能更好地引發同學們的音樂想象,把握音樂形象,激起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在對一首樂曲進行情緒方面的講解和調動時,教師在講臺前講得津津樂道,而學生則可能聽的無精打采,並沒有和老師達成共識,這就是“教”與“學”的脫鉤,學生經常處於旁觀者的位置,沒有積極、主動參加。教師只是“講”,學生只是“聽”,講與聽不能融為一體,這就不能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種脫鉤現象,我們必須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實踐證明,讓他們參與其中,如採用多媒體配合教學。就會讓學生聽課的同時,更能在音樂的情緒、節奏上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教唱維吾爾族歌曲《青春舞曲》時,用多媒體展示新疆維吾爾族的風俗文化的畫面,學生看到他們優美動人的舞姿,加上觀快活潑的旋律,不由自主的就想動起自己的身體,這時讓同學們小組合作,進行創作,有的同學唱,有的同學用舞蹈來表演等,讓學生樂不知疲!

  4 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固然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尤其是音訊、視訊素材的採集整理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但課件一旦製作完成就可以重複使用,下一輪上課前不必再整理眾多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只需開啟課件即可快速熟悉講課內容、完成教案編寫,進而輕鬆地完成備課。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真可謂“一勞永逸”。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理解和想法,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得到指點和交流。

  當然,教學課件的設計製作難免會存在一些缺陷,這往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才會被發現。我們只需在課後根據課上學生的反饋情況對課件進行調整或修正,還可適當增強課件的智慧化、互動性,使課件設計越來越完善。由此看來,使用多媒體課件上音樂欣賞課可以使我們獲得越來越理想的課堂效果,學生的主動學習也表現得越來越積極,師生關係越來越融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篇二

  在中學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掌握一定音樂知識的基礎上使其具有理解音樂的基本能力,從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具體來說,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應當是讓學生具有較為準確的感覺和感受音樂的能力。按理說,凡具有聽覺的生物就應該具有感覺音樂的能力,但這種感覺未必準確,因為音樂並非指聲音而言,它不僅包括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還包括聲音所表達氣氛、情感、形象,平常所說的“對牛彈琴”即指對音樂所表現的氣氛、感情、形象的不理解,讓學生對各種音樂符號的學習、記憶,以及視唱、聽寫練習等等,都是為了讓學生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具有較為準確的感覺,這是音樂的基本常識,是理解音樂的基礎。

  對音樂所表現的氣氛、情感、形象的感覺屬於理解音樂的範疇,是感受音樂,因為只有理解音樂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故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應視為重點任務去完成,這方面的任務主要體現在欣賞教學中,在全國統編的中學音樂教材中,在欣賞教學中基本上是讓學生按照教材的規定,在教師引導下去聽、去想。對於理解能力還不太強的學生來講,這樣做當然是必要的。但由於人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受環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同一段音樂不同心情的學生來說,完全有可能引發出不同的心裡反應,特別在不公開作品標題和不進行引導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當允許學生對相同音樂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學生聽後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確引發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聯想與想象,教師就應當給予承認,因為音樂的作用就在於引發聽者的心理反應,而這種反應並非僅僅侷限於該段音樂的標題。實踐證明,在欣賞教學中給學生一個能使想象自由馳騁的空間,不僅是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且有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本人在讓學生欣賞古曲《陽關三疊》時,竟然有個學生聯想起自己家中親人別離時的情景,故聽得感情十分投入,經他一講,給了全班同學一個很好的啟迪,對幫助同學們理解這段音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見音樂欣賞教學作為一種引發心理反應的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的精神受到陶冶,絕非只限於讓學生聯想符合作品的標題即了事。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聽者的心情不同,引發出的心理反應有別是可能的,但對音樂所表現的感情的理解是不應該有分歧的因為正常人產生感情的心理基因是相同的,如果有個別學生對感情的理解與大家出現了分歧,必定是由於某種特殊原因因而導致產生了特殊的心理障礙,切莫輕易否定,要仔細地誘導並研究,說不定會有新發現。

  因為凡是聲音都能導致人們產生心理反應,人們對音樂的感覺和感受往往同時產生,故而對音樂感覺和感受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割裂進行。上述淺見錯對與否,希望能得到專家和同行的指教。

  篇三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習音樂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讓學生多學知識,這就要靠我們音樂教師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可能事事都經歷,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可以在教師收集的音樂中盡情享受悅耳的音樂,通過豐富的畫面展開想象的翅膀。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學生在欣賞第六單元婆娑舞姿—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曲時,我做了一個測試,一個班純粹欣賞音樂,一個班結合天鵝湖舞劇邊看舞劇邊欣賞音樂視聽結合。

  測試的結果:在純粹的聆聽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其一般,甚至不願意聽;而後者學生則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觀看和聆聽的同時,有的學生居然會隨著視訊哼唱樂曲的主旋律。多媒體的運用使兩節課的效果截然不同。可見,多媒體教學在音樂課中激趣的重要性。

  多用教師聲情並茂的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了多媒體裝置,仍然不能代替教師的範唱。教師的範唱有著比錄音範唱更為直觀、形象的好處。教師表演唱的感染力強於錄音範唱。學生在教師的範唱中能不能進入音樂,全靠教師的功底。從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濃厚的學習慾望,直接感染教師的教學情緒。是音樂課的氛圍和諧、輕鬆,自然音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

  總之,在音樂課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的探索。只有豪放法的不斷呈現,音樂課才會更加精彩有趣。

 

中學資訊科技教學隨筆
中學英語教育隨筆
相關知識
中學音樂教學隨筆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隨筆
小學音樂教師教學隨筆_小學音樂教學隨筆
小學音樂課堂隨筆_小學音樂教學隨筆***2***
中學音樂教學方法
略論互動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試論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
中小學音樂教學計劃
中學音樂教學工作總結與目標
中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