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陳寅恪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回憶陳寅恪先生絕不是一個“閉門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繼承了中國“士”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回憶陳寅恪先生》閱讀材料

  回憶陳寅恪先生

  季羨林

  要論我同寅恪先生的關係,應該從六十五年前的清華大學算起。我於1930年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入西洋文學系。西洋文學系給選修課留下的時間是很富裕的,除了選修課以外,還可以旁聽或者偷聽,教師不以為忤,學生各得其樂。

  就在這個時候,我旁聽了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寅恪師講課,同他寫文章一樣,先把必要的材料寫在黑板上,然後再根據材料進行解釋、考證、分析、綜合,對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別注意。他的分析細入毫髮,如剝蕉葉,愈剝愈細愈剝愈深,然而一本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斷,不誇大,不歪曲,不斷章取義,他彷彿引導我們走在山陰道上,盤旋曲折,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最終豁然開朗,把我們引上陽關大道。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

  除了上課以外,同陳師的接觸並不太多。在校內林蔭道上,在熙往攘來的人流中,有時會見到陳師去上課,身著長袍,樸素無華,肘下夾著一個布包,裡面裝滿了講課時用的書籍和資料。不認識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廠某一個書店的到清華來送書的老闆,絕不會知道,他就是名揚海內外的大學者。他同當時清華留洋歸來的大多數西裝革履、發光鑑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離開了水木清華,我同寅恪先生有一個長期的別離。我在濟南教了一年國文,就到了德國哥廷根大學。到了這裡,我才開始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在我一生治學的道路上,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我從此告別了歌德和莎士比亞,同釋迦牟尼和彌勒佛打起交道來。

  經過了轟炸的煉獄,又經過了飢餓,到了1945年,在我來到哥廷根十年之後,我終於盼來了光明,東西法西斯垮臺了。此時,我得知寅恪先生在美國醫目疾。我連忙寫了一封長信,向他彙報我10年來學習的情況,並將自己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發表的一些論文寄呈。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了先生的覆信,也是一封長信,告訴我他的近況,並說不久將回國。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說,他想向北長鬍適,代校長傅斯年,文學院長湯用彤幾位先生介紹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誰聽到能到最高學府去任教而會不引以為榮呢?我於是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謝。

  1946年的深秋,我輾轉回到了闊別12年的北京,隨即拜見了湯用彤先生。按北大當時的規定,從海外得到了博士學位回國的人,只能任副教授,經過幾年的時間,才能轉為正教授。我當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悅誠服,沒有半點非分之想。然而過了大約一週的光景,湯先生告訴我,我已被聘為正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的系主任。這真是石破天驚,大大地出我意料。我這個當一週副教授的紀錄,大概也可以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吧。

  後來,寅恪師也回到北京,仍住在清華園。在解放前夕,政府經濟實已完全崩潰。到了冬天,寅恪先生連買煤取暖的錢都沒有,我把這情況告訴了已經回國的北長鬍適之先生。適之先生想贈寅恪先生一筆數目頗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卻拒不接受。最後寅恪先生決定用賣掉藏書的辦法來取得適之先生的美元。於是適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車,讓我到寅恪先生家裝了一車西文關於佛教和中亞古代語言的極為珍貴的書。陳先生只收2000美元。這個數目在當時雖不算少,然而同書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的。在這一批書中,僅一部《聖彼得堡梵德大詞典》市價就遠遠超過這個數目了。這一批書實際上帶有捐贈的性質。而寅恪師對於金錢的一芥不取的狷介性格,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在我同先生來往的幾年中,我們當然會談到很多話題。談治學時最多,政治也並非不談,但極少。寅恪先生絕不是一個“閉門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繼承了中國“士”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關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滿篇考證,骨子裡談的都是成敗興衰的政治問題,可惜難得解人。我們談到當代學術,他當然會對每一個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幾乎沒有對任何人說貶低的話。對青年學人,只談優點,一片愛護青年學者的熱忱,真令人肅然起敬。

  《回憶陳寅恪先生》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文章開篇,作者細膩地記述65年前陳寅恪先生的講課風範,用“聽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融入作者自身的情感。

  B.文章以時間為序,以樸實的筆調回憶了與陳寅恪先生相識交往的幾件事,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寅恪先生的品質。

  C.寅恪先生與“我”談到的話題中,治學最多,政治極少,可見先生是個專心學術,不喜歡過問政治的人。

  D.談到當代學術,寅恪先生對每個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幾乎不貶低任何人,可見先生對當代學術的各個領域都有涉獵,並具有寬容的學術精神。

  E.寅恪先生接受了北大2000美元的資助,但也貢獻出極為珍貴的一車藏書,正印證了儒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行為準則。

  ***2***為什麼說“讀他的文章,聽他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請簡要概括。***6分***

  ***3***文中說陳寅恪先生“繼承了中國‘士’的優良傳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請結合全文,談一談陳寅恪先生身上,“士”的優良傳統具體表現為哪些精神特質。***6分***

  ***4***本文在回憶陳寅恪先生的幾件往事時,把作者“我”融入其中,乃至第六段獨立成段,寫作者回國後在北大任職的情況。這樣寫,對錶現陳寅恪先生起到什麼作用?***8分***

  《回憶陳寅恪先生》閱讀題答案

  ***1***A3分B2分D1分。D,“先生對當代學術的各個領域都有涉獵”在文中沒有依據。C,“不喜歡過問政治”,錯,證據在最後一段。E,“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與前文並不構成邏輯關係。因為“這個數目在當時雖不算少,然而同書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的。在這一批書中,僅一部《聖彼得堡梵德大詞典》市價就遠遠超過這個數目了。這一批書實際上帶有捐贈的性質。”

  ***2***①先生講課寫文章,解釋、考證、分析、綜合都細緻、深刻,由淺入深。②分析細如毫髮,不武斷,不誇大,不歪曲,不斷章取義,一本實事求是的精神。③有趣味,有吸引力,終能使人豁然開朗,引人入勝。***每點2分***

  ***3***人格方面:①陳先生名揚海內外,一身裝扮卻樸素無華,在熙往攘來的人流中不盲目追逐時尚,不浮華,不流俗。②生活受困而能潔身自好,對於金錢一芥不取。學界的楷模:①接納旁聽學生,體現出“向學者皆吾弟子”的大胸襟。②識才,惜才,愛才,舉才,不貶低同道,尤愛護青年學者的大師風範。③治學嚴謹認真,實事求是,教學有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①舉薦優秀人才回國內大學任教。②以捐贈書籍的方式超值回報別人的資助。③研究歷史,表面上是學術的考證,骨子裡是成敗興衰的政治問題。***答對6個要點即可得滿分***

  ***4***這樣寫,在作者的切身感受中注入感激和敬仰之情,更能彰顯陳寅恪先生的高尚品質和大師風範。***2分***如第六段,寫作者踏入北大初的殊遇,言在此而意在彼,其作用是:①照應前文,緊承陳寅恪先生給“我”寫信的情節。②表現陳寅恪先生慧眼識才,是青年學者的“伯樂”。③表現了陳寅恪先生愛惜人才,以及提攜、保護後輩的大師風範。***每點2分,從其他方面擬答,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陳寅恪家族的優美門風閱讀練習及答案
林語堂最後的日子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回憶陳寅恪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追憶曾孟樸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回憶陳寅恪先生閱讀答案
憶蕭乾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我眼中的潘家錚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我不行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我認識的魯迅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悼夏丐尊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蔡元培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郵差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