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防微杜漸的諺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防微杜漸,指當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剛有苗頭或徵兆時,就加以預防與制止,堅決不讓它繼續發展。關於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歡迎大家閱讀。

  一

  惡不可積,過不可長。 防微杜漸名言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裴橙鬆之注引《江表傳》。長***zhǎng掌***:滋長。這兩句大意是:壞事不可積累,過錯不可滋長。事物都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幹一兩件壞事或有微小的過失看來算不得大問題,因為人非聖賢,誰能無過?但是,如果不引以為戒,不防微杜漸。而任其發展,就會積小惡為大罪,積小過為大錯,最後不可收拾,引起了質變。因此,~和《左傳·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一樣,都有勸誡意義,不可等閒視之。

  西晉史學家 陳壽 《三國志·吳書·陸凱傳》

  二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漢·班固《漢書·枚乘傳》。基、胎:均指事物的開始。這兩句大意是:幸福與災禍的發生都有個開始。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突發的,都有一個由萌生到形成的過程,幸福也好,災禍也好,都是如此。所以,對於禍害的苗頭,一開始就要引起注意,及早採取防範措施,避免其發生發展。這兩句可用來說明對於災禍應注意防微杜漸,幸福的爭取也應從細小處著手。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枚乘傳》

  三

  千里之差,興自毫端。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傳論》。興:起。毫端:原指野獸毛的尖端,比喻極細微的開頭。這兩句大意是:差之千里的大錯,起於細微的開端。正由於人們往往忽視挺細小的失誤,才會導致不可挽救的大錯。量雖是一種不引人注意的形態,其變化又具有漸變的特性,但其達到一定限度就會帶來質的突變。因此,這兩句話告誡人們,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漸,免致大錯。

  南朝宋史學家 范曄 《後漢書·南匈奴傳論》

  四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春秋·管仲《管子·權修》。微:小。邪:邪惡,壞事。這兩句大意是:小的壞事,是大壞事產生的根源。量的漸變必然導致質的突變。小事不注意,必鑄成大錯。可用於對謀事及修身的勸說。

  春秋時期政治家,史稱管子 管仲 《管子·權修》

  五

  慎在於畏小,智在於治大。 關於防微杜漸的名言

  戰國·尉繚《尉繚子·十二陵》。懾小:指要防微杜漸。治大:處理大事。這兩句大意是:小心謹慎表現幹防微杜漸上.聰明睿智表現於處理大事上。分析、判斷一個人是否謹慎,足否聰明的標準,那就是在處理小事上是否謹慎,處理大事上是否明智。如果在處理小事上亦十分謹慎,說明此人在處理大事上更十分嚴肅,完全值得信賴;如果在處理大事上十分明智果斷,說明此人考慮問題周密,才堪大用。若此人在處理小事上馬馬虎虎,處理大事上稀里胡塗,則肯定不足以信任。

  戰國時期軍事家 尉繚 《尉繚子·十二陵》

  六

  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

  唐·馬總《意林》引《太公金匱》。道:指事物的法則、規律。微:小的事物。這兩句大意是:說明大道理的法則,規律是由小的事物總結出來的;災禍是由小的差錯逐漸發展而成的。規律的形成是綜合萬事的抽象,小節不制而成大禍,同樣起自微小。所以要在事物的萌芽狀態就果斷採取措施,而不待釀成大禍。可用於謀事。

  唐代文人 馬總 《意林》

  七

  豈知千仞墜,只為一毫差。

  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豈:哪裡。仞***rèn任***:古以八尺為一仞。千仞,喻極高。墜:墜落。一毫:一根毛髮,喻細微。這兩句大意是:人們哪裡知道從極高處跌落下來,往往是因為一些細小的差錯。小的差錯往往不被人注意而釀成大的禍害,如世界上許多空難的發生,航天計劃的失敗,往往出於某一儀器出現了細微故障。~兩句說明失敗多出在細小的疏忽中;防微杜漸,從小事抓起,才會走向勝利。

  唐朝文學家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
 

有關防災減災的諺語
防溺水安全知識諺語有哪些
相關知識
有關防微杜漸的諺語和格言
有關防微杜漸的諺語
有關防微杜漸的造句
形容防微杜漸的諺語
反映防微杜漸的諺語
反映防微杜漸的諺語
防微杜漸的成語故事介紹
防微杜漸的成語故事
防微杜漸的成語典故
有關防災減災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