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效益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關鍵詞]成本會計資訊;成本效益;成本構成
企業是微觀經濟的主體,其財務會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從這個角度出發,在一般原則對企業會計核算起規範作用的同時,也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具體應用於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效益原則,是指會計部門提供的成本會計資訊所產成的效益應當超過提供這些資訊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總和。從其屬性上講,成本效益原則應屬於會計核算原則的修訂性原則。
一、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構成
成本會計資訊是會計人員生產的“產品”,也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會計人員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制度,運用紙、筆、算盤、計算機等勞動手段,作用於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消耗這一勞動物件,生產出成本會計資訊,同時,將成本會計資訊傳遞給企業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稅務部門等資訊使用者。因此,成本會計資訊也存在成本問題。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具體包括:
1.處理和提供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從企業經濟業務的發生到成本會計資訊的形成,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資料收集、彙總、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過程,勢必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收集和處理會計資訊的成本包括會計人員的工資、必要的辦公用品、計算機硬體及財務軟體、賬簿費用等。尤其是當提供一些較為複雜或精度要求較高的成本資訊時,其處理和提供的成本很高。對外提供報表時,因為報表中也包含的成本會計資訊,故財務報告的審計費用也應按一定的比例累計入成本會計資訊成本。處理和提供成本會計資訊成本的特點之一是它往往是可以計量的。
2.傳遞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成本會計資訊在被會計人員“生產”出來以後,要到達資訊需求者手上,需要經過資訊傳遞這一過程。用於向外披露用的財務報告中的成本資訊,經過人工送達或財務軟體傳遞等方式到達財務報告編報者手中,期間產生人工費用或軟體攤銷費用。
3.訴訟成本。在因為企業提供財務報告、納稅申報等活動中,因為所提供的成本會計資訊誤導投資或偷逃稅款而受到投資人、債權人或政府稅務部門起訴,而花費的巨大的訴訟費、立案費、律師費等。
4.競爭和談判劣勢。對外披露的報告中包含過多的成本會計資訊,將會使競爭對手瞭解企業的商業機密,採取不利於企業的行為,削弱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如果銷售商制度本企業的產品成本,在談判時便可能將價格壓得很低,使企業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二、成本會計資訊的效益構成
本文所指的成本會計資訊是可靠的、不帶偏見的、不加粉飾的、有助於決策的資訊,不考慮其成本相對於收益是否過高,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有效成本會計資訊,決策人員才能更好地評價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有關成本會計資訊的收益主要有:
1.降低成本。在任何設定的條件下,只要影響利潤變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變動而發生變化,降低成本始終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以兩種方式實現:第一,是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條件、質量標準條件下,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的組織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通常,這種意義上的成本降低屬於日常成本管理的內容。第二,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企業可資利用的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這些資源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物件的質量標準、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產品的技術標準、產品工藝過程的複雜程度、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的職能分工、企業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企業外部協作關係等等諸多方面。這些因素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構成了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影響成本的深層次因素。在特定的條件下,當成本降低到這些條件許可的極限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例如產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在既定的技術條件和材料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有一個最低標準,當實際消耗接近這一標準時,進一步的努力也難以使材料成本進一步降低。由於既定的條件限定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進一步的成本降低只有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如通過採用新的技術裝置、新的工藝過程、新的產品設計、新的材料等,使影響成本的結構性因素得到改善,為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提供新的前提,使原來難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所有這些降低成本方式的實現都是以成本資訊的取得為前提的。
2.增加企業的利潤。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但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戰略意義的議題是如何通過增加成本以獲取其他的競爭利益。當成本變動與其他相關因素的變動相互關聯時,如何在成本降低與生產經營需要之間做出權衡取捨,是成本管理無法迴避的困難選擇。單純以成本的高低為標準容易形成誤區。成本的變動往往與諸方面的因素相關聯,成本管理不能僅僅只著眼於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質量、價格、銷量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支援企業為維繫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的需要,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
3.為企業戰略提供支援。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往往要採取諸多的戰略措施,這些戰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資訊予以配合。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要通過強化成本管理不遺餘力地降低成本。戰略的選擇與實施是企業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於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業為取得競爭優勢所進行的戰略選擇,要配合企業為實施各種戰略對成本及成本管理的需要,在企業戰略許可的範圍內,在實施企業戰略的過程中引導企業走向成本最低化。另外,在資源限制條件下,通過使用成本資訊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經濟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達到節約增產的目的,也是成本會計資訊的重要應用。這一原理對於存在瓶頸環節的企業同樣具有參考價值。當企業的薄弱環節成為制約企業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瓶頸資源的利用效率成為成本管理過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企業可以利用成本的代償性特徵,通過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以節約受限制資源或瓶頸資源,使受限制資源的邊際收益最大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出水平。以上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與效益分析的啟示如下:
第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環境的日益複雜,金融工具的頻繁使用,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無論是企業的外部資訊需求者還是企業的管理當局對成本會計資訊的需求加強。外部資訊需要更多的成本資訊來評價企業的發展潛力和評估公司的價值,管理當局需要成本資訊來進行決策和對各部門進行業績評價。隨著科技的進步,管理方法的創新,會計學科的發展,會計工作人員將有可能提供更多,更具體,更全面的成本會計資訊。在這種對成本會計資訊需求增強,供給能力也增強的情況下,會計人員提供多少或多高質量的成本會計資訊就必須遵守成本效益原則。
第二,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與效益大部分是難以計量的。如前面所列示的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和效益,很難用具體的資料來表示。在選擇成本會計資訊提供內容時,可以根據具體的環境對成本會計資訊可能產生的成本和效益進行職業判斷,在成本和效益之間進行權衡,以得出“適量”的成本會計資訊。
第三,成本會計資訊是一個動態的、相對的概念。就成本會計資訊的處理和提供來講,隨著資訊科技的採用,會計資訊的處理比傳統手工會計大大便捷,成本大大降低了。
對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進行研究
我國企業成本會計應用研究及發展趨勢
企業是微觀經濟的主體,其財務會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從這個角度出發,在一般原則對企業會計核算起規範作用的同時,也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具體應用於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效益原則,是指會計部門提供的成本會計資訊所產成的效益應當超過提供這些資訊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總和。從其屬性上講,成本效益原則應屬於會計核算原則的修訂性原則。
一、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構成
成本會計資訊是會計人員生產的“產品”,也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會計人員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制度,運用紙、筆、算盤、計算機等勞動手段,作用於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消耗這一勞動物件,生產出成本會計資訊,同時,將成本會計資訊傳遞給企業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稅務部門等資訊使用者。因此,成本會計資訊也存在成本問題。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具體包括:
3.訴訟成本。在因為企業提供財務報告、納稅申報等活動中,因為所提供的成本會計資訊誤導投資或偷逃稅款而受到投資人、債權人或政府稅務部門起訴,而花費的巨大的訴訟費、立案費、律師費等。
4.競爭和談判劣勢。對外披露的報告中包含過多的成本會計資訊,將會使競爭對手瞭解企業的商業機密,採取不利於企業的行為,削弱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如果銷售商制度本企業的產品成本,在談判時便可能將價格壓得很低,使企業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二、成本會計資訊的效益構成
本文所指的成本會計資訊是可靠的、不帶偏見的、不加粉飾的、有助於決策的資訊,不考慮其成本相對於收益是否過高,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有效成本會計資訊,決策人員才能更好地評價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有關成本會計資訊的收益主要有:
1.降低成本。在任何設定的條件下,只要影響利潤變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變動而發生變化,降低成本始終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以兩種方式實現:第一,是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條件、質量標準條件下,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的組織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通常,這種意義上的成本降低屬於日常成本管理的內容。第二,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企業可資利用的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這些資源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物件的質量標準、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產品的技術標準、產品工藝過程的複雜程度、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的職能分工、企業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企業外部協作關係等等諸多方面。這些因素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構成了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影響成本的深層次因素。在特定的條件下,當成本降低到這些條件許可的極限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例如產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在既定的技術條件和材料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有一個最低標準,當實際消耗接近這一標準時,進一步的努力也難以使材料成本進一步降低。由於既定的條件限定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進一步的成本降低只有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如通過採用新的技術裝置、新的工藝過程、新的產品設計、新的材料等,使影響成本的結構性因素得到改善,為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提供新的前提,使原來難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所有這些降低成本方式的實現都是以成本資訊的取得為前提的。
2.增加企業的利潤。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但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戰略意義的議題是如何通過增加成本以獲取其他的競爭利益。當成本變動與其他相關因素的變動相互關聯時,如何在成本降低與生產經營需要之間做出權衡取捨,是成本管理無法迴避的困難選擇。單純以成本的高低為標準容易形成誤區。成本的變動往往與諸方面的因素相關聯,成本管理不能僅僅只著眼於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質量、價格、銷量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支援企業為維繫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的需要,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
3.為企業戰略提供支援。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往往要採取諸多的戰略措施,這些戰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資訊予以配合。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要通過強化成本管理不遺餘力地降低成本。戰略的選擇與實施是企業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於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業為取得競爭優勢所進行的戰略選擇,要配合企業為實施各種戰略對成本及成本管理的需要,在企業戰略許可的範圍內,在實施企業戰略的過程中引導企業走向成本最低化。另外,在資源限制條件下,通過使用成本資訊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經濟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達到節約增產的目的,也是成本會計資訊的重要應用。這一原理對於存在瓶頸環節的企業同樣具有參考價值。當企業的薄弱環節成為制約企業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瓶頸資源的利用效率成為成本管理過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企業可以利用成本的代償性特徵,通過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以節約受限制資源或瓶頸資源,使受限制資源的邊際收益最大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出水平。以上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與效益分析的啟示如下:
第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環境的日益複雜,金融工具的頻繁使用,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無論是企業的外部資訊需求者還是企業的管理當局對成本會計資訊的需求加強。外部資訊需要更多的成本資訊來評價企業的發展潛力和評估公司的價值,管理當局需要成本資訊來進行決策和對各部門進行業績評價。隨著科技的進步,管理方法的創新,會計學科的發展,會計工作人員將有可能提供更多,更具體,更全面的成本會計資訊。在這種對成本會計資訊需求增強,供給能力也增強的情況下,會計人員提供多少或多高質量的成本會計資訊就必須遵守成本效益原則。
第二,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與效益大部分是難以計量的。如前面所列示的成本會計資訊的成本和效益,很難用具體的資料來表示。在選擇成本會計資訊提供內容時,可以根據具體的環境對成本會計資訊可能產生的成本和效益進行職業判斷,在成本和效益之間進行權衡,以得出“適量”的成本會計資訊。
第三,成本會計資訊是一個動態的、相對的概念。就成本會計資訊的處理和提供來講,隨著資訊科技的採用,會計資訊的處理比傳統手工會計大大便捷,成本大大降低了。
我國企業成本會計應用研究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