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推薦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很多值得看的文章都可以推薦給你的朋友哦,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你想任性生活,但也要有相應的能力

  有人指責現在的年輕人缺乏責任心,職業發展太任性:想幹就幹,,不喜歡就辭職,一份好好的工作,因為不給假期旅遊,說走就走......說完80後說90後,過幾年就該說00後了。

  在這酸溜溜的指責背後,我倒看出了天性的解放,人們有了更多選擇自己職業發展的自由,同時也需要承擔未來發展的責任。任性需要有可以任性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要看到天性,還要給天性尋找一條通往現實的路。

  選錯了專業

  來找我做諮詢的小藍就是一個90後。

  小藍說她好鬱悶:中學的時候喜歡理工科,高考沒有發揮好,陰錯陽差進了一個文理兼收的法學院。哭著鬧著要復讀,家裡人不同意,好說歹說才去報到了。沒想到,大學竟然成了她的苦難之地,鬱悶之所。

  你可以想象一個熱愛文藝的理科女生是什麼樣的嗎?愛物理、愛天文、愛畫畫、愛音樂、愛蹦蹦跳跳、愛嘰嘰喳喳。可是,這樣的她偏巧碰上了一群“循規蹈矩”“索然無味”“老實巴交”的孩子。就像是一隻小鹿跳進了羊群:找不到共同話題,沒有知音,連出去參加聚會、活動的伴都沒有。小藍只能獨來獨往。

  “你的大學生活是怎樣的?”我很關注小藍在大學時的自我探索。失去了群體支援,一個人要麼更明確,要麼更迷茫。不幸的是小藍屬於後者。她說自己那段大學生活是苦悶的,學習中沒有感興趣的內容,,就懶得下功夫,成績自然不好,小藍也不能免俗地受到成績的影響,慢慢就失去了信心,甚至有段時間感到了深深的絕望。

  “你有過什麼嘗試嗎?”我問道。學業內受挫,學業外受阻,小藍竭力尋找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卻發現喜歡的倒是很多,但是不知道哪個是自己該做的。慢慢地,小藍從對生活失去了重心,到對生活失去了興趣,開始討厭交往,害怕熱鬧場合,甚至想逃離社會,做個隱士了。

  小藍曾經申請過退學,被勸了回來,好歹算是畢了業。

  小藍依舊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變化的是周圍的場景,不變的是迷茫的狀態。她帶著迷茫,進行著人生軌跡的位移。畢業那年,小藍忽然發現自己喜歡插畫,於是毅然決然地放棄就業,專門學了幾個月的插畫。

  任性不是隨意而為,而是照顧到天時地利人和,照顧到外部環境,才能給自己的天性發展以機會和空間。

  很顯然,這一“任性”的行為依舊沒有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反倒是又一次證明了大家對小藍“不靠譜”的評價。插畫學習結束,小藍並沒有如願地找到工作,而是被家人反覆勸說回家準備公務員考試。

  入錯了行

  又是一次反覆勸說!

  一個人得有多強大,才能經得起這樣的反覆勸說啊!勸說的理由也很簡單:你能靠這個吃飯嗎?這個理由也很粗暴:你看,找不到工作吧? 回來吧,老老實實地考公務員。

  我在內心暗暗地為小藍鳴不平:有什麼工作是那麼輕鬆獲得的嗎? 未經嘗試,能成功才怪?

  當然,小藍並沒有選擇安分地聽話,她不能面對“無聊”的考試, 過了年交差式地參加了考試,就再一次“任性”了。

  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小藍出去旅遊、做義工、做培訓、做編輯、嘗試創業,幾乎嘗試了所有她能做的職業。

  但是,焦慮感越來越強,成就感越來越差。後面似乎總有人追著, 併發出如影隨形的聲音:儘快穩定下來吧,儘快找個靠譜的工作吧,不行還是考公務員吧。

  小藍無時無刻不經受著這樣的煎熬,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在網上找到了一種讓自己特有成就感的事情:和別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特別是指導一些大學生。她說自己開了一些諮詢帖子,回答一些人的問題, 也經常會收到網友的感謝,這讓她很開心。

  偶爾,也會有些鬱悶:對別人的問題無感,總也回答不到點子上的時候。

  我的腦海裡,小藍的生涯發展已經非常清晰了:在稚嫩的、需要進行探索的時候,不幸進入了一個缺少支援而且完全不適合的環境裡。就像是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被一下扔進了大海,雖然希望任性,但是並沒有。

  任性起來,總在嗆水,偶爾被拖上岸,緩緩勁,又想下水。忽然有一天, 看到有人和自己一樣在水裡掙扎,就突然萌發了教人游泳的衝動。

  其實,小藍並未從自己的痛苦中走出來,還缺乏任性的能力。她在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苦,希望能夠通過拯救別人來拯救自己。

  你真的喜歡過什麼?

  一個沒有沉下來找到自己的人,所有的旅程裡,她都是過客。

  在這個過程裡,周圍的環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一個人尚未具備任效能力的時候,別人的評判、阻撓讓自己迷失,也讓自己銘記,時間久了,甚至在內心養出了一個指責自己的人,稍一任性,就會跳出來指責自己。於是,做什麼事都會糾結。

  諮詢的切入點從這裡開始:拯救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我讓小藍做兩件事:

  1. 寫出自己所有感興趣並且希望開始做的事。

  2. 寫出自己不能堅定開始的原因。有一些輕鬆,更有一些猶豫,還有些許不信,小藍說:“我感興趣的事,那可就太多了!” “那就一件件說說看,不僅自己喜歡,而且還要說出細節,為什麼喜歡,做了些什麼。”

  我知道,一個不去開始的夢想,永遠都是幻想。還真別說,小藍這丫頭一說起興趣來,讓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她和我說起了天文,說起了各個星座的知識,說起了自己去過的天文博物館,看過的書,拜訪過的專家。

  說起了畫畫,說起了自己的專業學習,說起了兼職,說起了可以靠畫畫獲得的一點微薄收入。說起了職業規劃,說起了自己認真的學習,說起了每晚在網上的答疑解惑。說起了輪滑,說起了不僅自己滑得好,還可以做老師教小孩子們。還說起了......

  看來,這丫頭玩得蠻專業嘛!

  這些就是她的天性,從中,我不僅看到了興趣,還看到了熱愛和投入。

  那麼,接下來就看看那些讓小藍不能堅定選擇的原因吧。

  小藍說,她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真的能夠 “做自己”嗎?大學學的專業讓人很沮喪,工作也一直不是特別有成就,好像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堅持,做什麼事情也很難做成。 我看出來了,小藍的顧慮是因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帶來的問題是:自我犧牲式的拯救和自我表現式的認同。這個局怎麼破?

  拯救自己

  “你所有的興趣中,有哪些是特別讓你興奮的呢?”

  “天文,看各種星星,還有畫畫,還有諮詢。”挺多的了,我幫小藍分析道:“給別人做諮詢的前提是,你把自己的生涯規劃好了,目前來看, 不管是年齡、資歷,還是自己生涯的成熟度和職業的積累都還不夠,可以在業餘時間助人,但不可以作為職業,可以暫時放一放。”

  “天文和畫畫倒是可以有更好玩的方式。” 小藍有點不相信:“這兩個都好難啊,我就是感興趣,但是作為職業的話,恐怕差得太遠了吧?”

  “在多元化的世界裡,可能性是創造出來的。”

  我提供了兩個思路: 一個是做天文知識的科普。對星星好奇的人很多,懂天文的人很少,懂天文的人中,希望分享而且能分享的人就更少了。小藍對天文的瞭解, 完全可以滿足很多人對星星的好奇啊!

  另一個是關於畫畫的。專業的畫家都賣作品、做畫展、教專業去了。 可是作為一個熱愛生活、喜歡用畫畫的方式呈現的人來說,本來對學習畫畫就沒那麼高的要求,專業人士又不願教,機會不是又出現了嗎?

  這是兩個大致的思路了,但是不夠具體,就不夠讓人興奮。我接著說:“細分人群,找準客戶,善用網際網路。” 比如畫畫,我建議可以瞄準父母這個人群,現在父母越來越重視陪孩子的時間了,陪孩子無外乎就是玩玩具、聽故事、聽音樂、跳舞、畫畫, 父母也特別需要提升一些技能,比如畫畫。可以想象,一個媽媽能給兒子輕鬆畫出一個個他想看到的動物,那多帶勁啊!而且要求不高,期待的投入也不高,特別是時間投入,不用像專業學習一樣花那麼多工夫。

  小藍笑了:“我一個下午就能教會人基本的繪畫技巧,還能畫好幾種動物呢!”

  “好啊!機會來了,現在有那麼多線上培訓的平臺,開一門簡單的畫畫課吧,名字就叫:拿起筆,就能畫畫!”

  “一旦有了知名度,就可以慢慢做一些線下的培訓,一個週末的下午,兩三個小時,十幾個人,每人二百,這就將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作為兼職,就很合適了。當一個人生活得越來越從容的時候,才會想到更好玩的東西。”

  路徑設計得越來越細緻了,小藍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我相信,小藍的創意比我多。

  做完諮詢,小藍就很開心地找新工作去了。一天,她給我發了一封郵件,郵件裡有一個連結,我開啟時看到了一個參與人數超過一萬的課程,名字就是:拿起筆,就能畫畫。

  我想,這才是真的任性了。

  篇2:40年如一日,每天一本書

  一直有人問我是如何積累知識,怎麼保持過目不忘的,其實,我的閱讀習慣超過40年,每天一杯茶、一本書是雷打不動的保留節目。都說一個習慣堅持21天,就養成了。可知,這40年如一日的愛好已經形成血脈貫穿我全身。

  飯可以一日不食,書不可一日不讀。回想年輕時,那些身陷泥沼無能為力的日子,多少個深夜是一本書、一杯茶陪我度過的。其實,那些書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但是它們讓我目中有花,耳中有聲,心中有物,讓我合上書本,閉上眼睛,還擁有迎接明天的勇氣和希望。

  我常常想,作為《一站到底》開播3年來第一個60後“站神”,贏了那些比我小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算不算勝之不武?從年齡上看,確實有以大欺小的嫌疑。但是跳出競賽本身,年齡和閱歷是守恆的,我比他們富有的恐怕只是生命的沉澱和領悟。歲月賜予我的從容,非兩鬢飄霜時不能擁有。

  讓一輩子的時間充滿幾輩子的體驗

  參加《一站到底》不是我第一次上電視,卻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益智類的競賽節目。事實上,我並不是真心喜歡站在鎂光燈下,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況且,炫弄學問是讀書人最為不齒的。節目播出後,耳邊也曾傳來一些說我“出風頭”的不悅之聲。但我認為,只要有合理的出發點並保持內心的安寧,任何追求都不應該被詬病。

  我追求的只是“好玩”,只是讓生命多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紀德的《人間食糧》中有句話,一直印象深刻:“你永遠也無法理解,為了對生活發生興趣,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讓一輩子的時間充滿幾輩子的體驗,是我畢生所求。與生命的長度相比,生命的厚度和廣度才是區分庸庸碌碌與卓卓錚錚的標尺。比如我每年都會去臺北看陳昇的演唱會,最近還在考直升機的駕照。於我,有趣二字足以成為不走尋常路的動力。比賽的時候我特意準備了一條橙色的領帶。橙色是荷蘭的國色,我崇尚荷蘭足球全攻全守、一路到底的作風,有銳氣有風骨,是我的菜。

  天才是1%的靈感+99%的汗水,然而那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助我當上站神的是99%的知識面+1%的從容,這1%的從容便是我比其他年輕選手走得更遠的法寶,也是我在這個年紀收穫的財富。

  讀書的量與質是共生共榮的

  一站封神後,一直有人問我是如何積累知識,怎麼保持過目不忘的,其實,我的閱讀習慣超過40年,每天一杯茶、一本書是雷打不動的保留節目。都說一個習慣堅持21天,就養成了。可知,這40年如一日的愛好已經形成血脈貫穿我全身。飯可以一日不食,書不可一日不讀。

  也許是經年累月的閱讀鍛鍊了我看書的速度,也許是碎片化的時間迫使我一目十行。通常,我看一頁書只需15到20秒,一本300頁的書,一個半小時即可閱畢。有人質疑,這樣讀書會不會不求甚解?以我的理解,量與質是共生共榮的。很久以前,這種囫圇吞棗也曾讓我迷茫過,但是當我看的書足夠多,儲備足夠多的時候,我發現我可以在十行俱下的速覽裡輕鬆記住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明白箇中含義,並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不管工作多忙,壓力多大,只要徜徉在詩書之澤,聽到弦誦之聲,我的心就能在紛繁世界中沉靜下來。

  讀書有很多種境界。最初級的是把書當做一種工具,為了滿足眼下的需要,臨時湊書,或為增加談資或為追趕時髦讀些暢銷書。比如明天要去西藏,今晚讀一本關於藏傳佛教的書,這樣或許可以讓你在旅行途中收穫更多感受,但未必能讓你收穫內心的充盈。比這個高階一點的是為自己讀書,讀一些經典的大家之作,燈下長卷修身養性。這類人非好書不讀,多少有點功利心。我認為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不管好書壞書,都不妨一品。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在拋卻功利心態後,才能在真知灼見、筆底波瀾中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所謂開卷有益,大抵也是這個意思。

  用持之以恆的閱讀影響女兒

  在對小孩的教育上,我秉持的也是這種無為而治的思想。我的女兒今年上大學三年級,是2012年上海市的文科狀元。身邊人都說是我把她教育得好,然而說良心話,我並沒有過多指導、監督過她的學業。她特別愛睡覺,睡眠不足的話第二天整個人都萎靡不振。上高三時她每天都要十點上床,我從來沒有因此責備過她,因為我相信她會找到平衡的方法。

  果不其然,據她的老師和同學反映,女兒的學習效率非常高,完成同樣一張卷子,她只需要別人一半的時間。在選書上,我也給她最大的自主權。哪怕她不小心選了一本很爛的書,也未必是壞事。以此養成批判的眼光和辯證的思維,不是更難能可貴嗎?

  我想我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耳濡目染、持之以恆的閱讀。讓她從我身上看到讀書的快樂,進而得到快感。她是我的驕傲。

  旅行和讀書賜予的美好

  閱讀和旅行是我放飛靈魂的一對翅膀。我去過將近50個國家,護照已經用到第六本了。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我的足跡。

  走過名山大川,看過長河落日;住過精品酒店,也寄居過小巷人家。我有四分之一的德國血統,精通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和韓語可以進行對話,節目中我也和幾位選手用英語和韓語簡單交流過,此外我還會15種方言。這些在別人眼中的一技之長、天賦異稟,於我而言,都是跟這個世界交流的工具而已,它們讓我更接近真實,接近自然。

  旅行和讀書,讓我離自然很近,離紅塵不遠。自然是山長水闊任我行,紅塵是黃金屋顏如玉攬懷中。回想年輕時,那些身陷泥沼無能為力的日子,多少個深夜是一本書、一杯茶陪我度過的。其實,那些書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也沒能給我一條錦囊妙計,但是它們讓我目中有花,耳中有聲,心中有物,讓我合上書本,閉上眼睛,還擁有迎接明天的勇氣和希望,這些都是讀書賜予的美好。當人情洗練,世事洞明,唯有洗去鉛華的文字和天地原味最能抵達人心。

  《圍爐夜話》裡的雅緻人生

  讀書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從你翻開一本書的第一頁開始,你就在跟它談一場專屬於你們的戀愛。這戀愛或許讓你一氣呵成,或許意猶未盡,或許點燃了未來的火把,或許帶你重溫了舊夢。不管何種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不太喜歡列書單,但是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閱讀次數最多的一本書——《圍爐夜話》。這本書是清代王永彬所著,和明朝人洪應明寫的《菜根譚》、陳繼儒寫的《小窗幽記》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

  “鵝毛大雪天,夜深人靜時。紅泥小爐、一壺好茶、半壇青酒,情酣時,意濃處。”《圍爐夜話》營造的就是這種意境。從修身、治家、教子、安貧等方面闡釋了樸素的儒家思想。事實上,我們蘇州崑山人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其中有些金句傳世更廣,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作為家訓,《治家格言》更嚴肅,有點正襟危坐,而《圍爐夜話》則更隨性無拘束。比如有這麼一句“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貪小便宜的沒有人品好的,患了懶癌的人是當不了學霸的。”還挺有趣的。

  這本書闡明瞭我對生活的態度和願望:有書讀、有茶喝、有三兩至交,有豐富的故事可說。希望有朝一日,賦閒在家,我也能和摯友圍爐暢談,拋棄紛繁的俗,喚醒心底的雅。

  最後,我想給這些仍然奮鬥在路上的年輕人一句暖心話:願那些在黑暗而寒冷的夜裡,曾經鼓舞過我夢想的光芒,永遠在你們身上閃耀。

  篇3:為什麼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讓一個研究生男收集一份資料,快下班了問結果,竟然毛也沒有。見我要怒,他慷慨激昂地說:"我已經很努力找了,但真的查不到。"

  作為主管,“我已經努力”這話我不知聽過多少次,每次都要面對一張無比誠懇的臉。但我要說: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一】

  工作以後還把“努力”當免死金牌的人,都是混入職場的“學生黨”。當年他們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因為已經頭懸梁錐刺股地努力了,所以父母心疼,老師同情,摸摸他們的小腦袋說“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嘛”。而到了職場上,你最好不要再嗑這些從學校帶出來的藥丸。如果你還是沒有脫癮,那建議你問自己三個問題:

  1***你可以不“努力”嗎?

  當然不行。

  因為“努力”這兩個字,本就應該是每個人站在職場起跑線時的覺悟。這是最基本的角色設定。一個整天把“我已經努力”掛在嘴邊的人,就像警察喊著“我要見義勇為”、醫生嚷著“我要救死扶傷”,不是很可笑的事嗎?

  2***你的工資是按“努力”來計算的嗎?

  當然不是。

  績效的構成,無非是任務完成的數量和質量,也就是你做了多少和你做得多好,與你流了多少臭汗沒有半點關係。“努力”了一天卻沒有像樣的結果,那你今天對公司的貢獻就是零。如果一家公司全是像你這樣“努力”的人,你說前景會是如何?

  “工作是否完成”是基數,“你有多麼努力”是係數。殘酷的事實是,當基數為零時,係數再大也沒有任何實際價值。試想,如果成龍沒有那些好作品,他一身的傷還有意義嗎?如果愛迪生沒有找到鎢絲,那他之前的上千次失敗,還有誰會去在意?

  3***甲乙兩個人,甲每天加班到半夜十二點,連老婆生孩子都是請假一小時去瞄一眼然後回來繼續玩命幹活,但任務還是完不成;乙每天上班喝咖啡看雜誌,準時下班零延誤,但交代的任務卻完成得妥妥的。請問,你更欣賞哪一個?

  當然是乙!

  不用“努力”就把工作做好的人,才是精英。如果你“努力”了還是做不好,那你乾脆辭職吧——既然你完全燃燒了小宇宙都還是不行,那你實在不能勝任這份工作。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如果你還想幹下去,那越是工作沒做好,就越不能聲稱自己“努力”了,反而要說“我還不夠努力”,才能隱藏自己能力的天花板,讓別人對你還抱有希望。

  【二】

  “努力”這樣的褒義詞,最好留給別人去評價,而不是自已來標榜。就像別人說“你好帥”,那才是真的帥;自己說“我好帥”,那是真的不要臉。

  可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忍不住要說呢?一是看得見的成績拿不出來,所只好拿無形的“努力”來充數;二是知道自己的“努力”肉眼無法識別,不喊出來就被當空氣——其實不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我已經努力”這話,無非是掩飾自己叫苦、認慫的熊樣:“我已經累到不行了,這活兒還是別找我了吧。”這樣的情況出現三次,基本就耗光主管對你的信任。

  有的人嘴上說“我已經努力”,但身體卻很老實,坐得慵慵懶懶,戴著耳機,吃著水果……心理學家說,肢體動作佔印象分的55%。所以,如果主管看不見你努力的身姿,又怎麼相信你努力了呢?

  如果是一個團隊專案,上級問責的時候,搶先說“我已經努力”的人,註定要遭眾怒——“就你一個人努力了,我們都是懶羊羊是不?!”而你看那些明星,每天收工後都要對片場裡的所有人說“你辛苦了”——因為肯定別人的努力,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援。

  越是把“我已經努力”掛在嘴邊的人,其實越難成功。因為成功者懂得保持優雅,而隱藏努力的狼狽。就像天鵝在水上輕鬆優雅地遊著,但其實它們的腳在不停運動,只是藏在別人看不到的水下。

  【三】

  如何體現“努力”的價值?一是取得實質的成績,二是要增加“努力”的可見度。尤其是碰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這時更要讓主管能看到你的“努力”。L是我帶過最得力的手下,同樣是蒐集資料這樣簡單的工作,這個充滿靈氣的姑娘,第一次就給我很大驚喜。她是這樣做的:

  1***列出已搜尋的關鍵詞組合,附上關聯性最強的結果。

  以往我和研究生男的對話往往這樣:

  “各種關鍵詞都試了嗎?”

  “都試了。”

  “這個試了嗎?”

  “……沒有。”

  “那個呢?”

  “……沒有。”

  於是,我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語氣越來越嚴厲。

  L的做法避免了這樣絕望的對話。我一眼就能看出她已做了各種努力的嘗試,而且一目瞭然地就能發現她存在的問題,做出明確的指導。其實L和研究生男存在同樣的盲區,但我面對她時,語氣是正向的,態度是和藹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因為她把自己的工作過程記錄下來,讓我看到她努力的軌跡;而研究生男的“努力”口說無憑,叫我如何信他?

  2***把蒐集的資料彙編成精煉的提要。

  這是在我指令之外的主動升級,所以讓我格外欣賞。按要求完成工作,只是六十分的努力;超乎要求地完成工作,才能獲得超乎期待的評價。就像你為老公切水果,那叫做家務;但如果你懂得把切好的水果擺成心形,那就叫創造生活的驚喜,應該得到一個吻。

  研究生男偶爾也會找到一堆資料,意氣風發地把幾萬字發我郵箱,讓我看到吐血***吐血的主管,只能對你狠狠吐槽***。而L的做法好處有二:一是表明這幾萬字資料她全部看過,因為編出的提要就是她努力的證明;二是節約了我的時間——你花一天蒐集的資料,難道還要主管再花一天看一遍?下屬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為主管減負,鬱郁不得志的諸位不妨自我考評。

  3***積極請求他人援手。

  有個教育經典故事是這樣說的:父親讓孩子移走花園裡的石頭,孩子想了各種辦法,石頭紋絲不動。父親問:你用盡全力了嗎?孩子說是。父親說:不,你還沒有盡全力,因為我就在你旁邊,你卻沒向我求助。

  很多人把“努力”與“埋頭苦幹”簡單劃上等號,其實,努力求助他人,也是一種努力。有時你抓耳撓腮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坐在你隔壁的人早知道答案,你要做的就是帶上謙虛的微笑和動聽的話語,請這位高人指點迷津。L就請公司編譯部的同事,幫忙查找了國外的資料,這樣善於協作的下屬,實在是每個主管所樂見的。她還及時求教了我——主管往往掌握了完成指令的究極鑰匙,只要你的問題有足夠的含金量,沒有理由得不到指點。所以看著研究生男那憋屈的臉,我很想說:“你還沒有努力,因為我就在你旁邊,你卻沒向我求助。”

  【四】

  臺北著名的欣葉餐廳,早年有一招傳遍業界:老闆明知座無虛席,還要叫自己兒子在候位的客人面前,反覆去看有無空位。他兒子看似白跑了整個晚上,其實客人感受到了這家店待客的熱忱和滿滿的努力。

  “努力”是越說越不值錢的東西,只有做出來才能變現。努力是一種精神,但要讓你的努力有價值,既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精選優美的敘事性散文
關於中學生文明禮儀演講稿
相關知識
值得推薦的文章
值得推薦的散文集
值得推薦的散文集
值得推薦的散文
值得推薦的散文
值得推薦的成功勵志格言
烹飪的遊戲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值得朗讀的文章
值得深思的文章
值得收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