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建構全球本位心理教育正規化是學校心理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有很多的相關論文都有類似的的研究,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篇一一、團體箱庭的相關研究
團體箱庭以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是一種融合了認知、行為和潛意識投射的綜合心理治療方法。團體箱庭是團體情境下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為參與者營造一個“自由且受保護”的心理空,從而讓參與者更好地表現內在的自我。在團體箱庭的過程中,參與者的行為受到團體成員的影響,通過對團體箱庭作品的共同創作,能有效地反映出參與者的人際交往模式和認知模式。並且,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連續的團體箱庭體驗可以增強個體的內省和共情能力,從而觸發自我治癒機制。因此,團體箱庭不僅可以改善個體的自我認知和內部評價,還可以減少社交焦慮和迴避,提高個體的人際交往能力,調整並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二、團體箱庭作為心理分析方法的優勢
1.團體箱庭通過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潛意識的投射,不僅能反映出參與者深層地認知和行為模式,還能夠有效地體現出參與者潛意識中的防禦機制。
2.團體箱庭將精神分析原理用於遊戲體驗中,能夠讓心理治療的過程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性,從而減少參與者的心理防禦,更加真實地反映出參與者的自我體驗。
3.團體箱庭做為一種團體心理治療方法,能夠讓所有團體成員平等地參與其中,並且體驗相同的團體情境,因此參與者的行為更具有可對比性,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三、團體箱庭的課程設計和實施
大學生團體箱庭課程設計是教學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所以必須做好前期課程策劃設計工作。筆者設計的團體箱庭課程實施步驟如下:
1.講授有關團體箱庭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知識;
2.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體驗團隊,每個團隊控制在10人以內開展團體箱庭;
3.實施過程採用由張日昇開創的限制性團體箱庭規則,並記錄整個實施過程;
4.每次活動結束後,團體成員對本次活動展開討論與分享;
5.每個團隊應實施每週1次,至少連續5周的團體箱庭活動。
筆者將上述教學方法引入某高校大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將某班級48名學生隨機分為5個小組,開展每週1次,連續6周的團體箱庭教學活動。為了驗證該方法有效性,筆者在實施團體箱庭開始前和結束後分別使用由魏源編譯的《人際交往能力問卷》對全部學生進行問卷測量,分析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變化情況。筆者認為上述方法確實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這與其他研究所得出的結果類似。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通過對連續團體箱庭作品的觀察,發現作品總體呈現出三個發展階段,分別為衝突顯現階段、協調領悟階段與理解整合階段,說明隨著團體箱庭的逐漸深入,參與者表現出更多的與團體成員的協作和配合性,通過共情和思考,逐漸調整改善自我的人際交往模式。其次,團體箱庭前後的量表檢測結果也體現出參與者的人際交往能力有明顯改善,特別是在主動交往、自我表露、衝突管理、情感支援方面有了顯著提高。因此,通過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結合,團體箱庭確實能有效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團體箱庭作為一種有效的潛意識投射技術,不僅具有心理測量的作用,還能夠通過共情和自我治癒的機制,達到治療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目的。將團體箱庭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不僅具有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實際效果,達到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學目的。並且,團體箱庭還能夠彌補傳統語言教學形式單一化的缺陷,通過遊戲的方法增加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興趣和參與性,從而達到更優的教學效果,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一文中也有此體現。
作者:XXX 單位:XXX大學管理學院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篇二
一、當前高校女青年教師心理健康現狀
***一***心理抗壓能力較弱
女青年教師由“70後”、“80後”、“90後”這三個群體組成,由於她們多數為獨生子女家庭,成長環境較為穩定和優越,生活無憂無憂慮,形成了較強的依賴性,遇到困難時缺乏敢於擔當、勇於解決的能力。同時,生長環境的優越性使其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尤其是步入社會後,難以適應和融入社會,導致了她們心理負荷加重,表現出情緒低落、孤僻、焦慮等心理症狀,心理抗壓能力與解決矛盾的能力相對較弱。
***二***心理與生理雙重疲憊
高校女青年教師在步入工作崗位後,擔負了學習、教學、科研壓力,在學習上要不斷進修,提升學歷層次,在工作上要更新自我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結合專業開展科學研究與探索,特別是一些女教師步入婚姻,初為人母,還要擔負撫育孩子與家庭的壓力,這些多重壓力導致她們身體呈現“亞健康模式”。受女性特有生理特徵的影響,女青年教師在工作繁忙時,容易內分泌紊亂,帶來身體上的不適和情緒上的各種問題如緊張、激動、多愁善感、敏感等。心理與生理的雙重疲憊對女青年教師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影響,必須及時疏導和緩解。
***三***人際交往能力較弱
因為高校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社交範圍多以師生為準,高校排課時間相對分散,院系教師人數繁多,有的教師到教室上完課就走,教師之間除了必要事務外,很少交流;女青年教師多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謹言慎行,說話做事方面過分謹慎,易於產生對自己情緒過分壓抑,難以融入集體,人際交往能力較弱。
二、當前高校女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原因
首先,高校女青年教師普遍受過高學歷教育,綜合素質較強,智力起點較高,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對事業的追求和個人發展規劃的期待值較高,面對眾多的社會壓力和責任時,她們既要強調自我價值的體現,又要在壓力與希望中前行。由於兩性角色的差異,社會習慣的將女性定位為“相夫教子”,“賢妻良母”。人們願意接受溫柔的女性,而不願意接受事業型的“女漢子”。女青年教師必須在完成家庭責任的基礎上,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事業,與男教師相比,她們的心理壓力較重。其次,由於高校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青年教師與福利分房徹底無緣,女青年教師必須要靠自己的收入來解決住房問題。“房奴”的出現不僅是經濟壓力,更是心理壓力,為了解決生活成本過高問題,很多女青年教師要在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外,到外單位兼職,賺取薪酬,緩解壓力,這種高壓力的工作對她們的身心健康、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產生了負面影響。再次,社會的急劇發展,資訊科技快速進步,教育體制深入改革,促使高校教師要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始終要站立在學科的前沿,這對高校教師產生了危機感和緊迫感。在這種環境中,女青年教師不得不加強學習,提升知識水平,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二***學校原因
隨著高校教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與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的、對教師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學歷層次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和教師關係較大的職稱評審條件也逐年變化,難度加大。女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高校的中堅力量,面對職稱評審的條件與指標限制、末位淘汰制、競爭上崗、績效考核等多種競爭制度,大多數都感到壓力大。因此,在面臨教學與科研的雙重壓力下,高校教師還要不間斷的學習、進修、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與業務能力。女青年教師的進取心和事業心較強,這種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勢必會影響到她們的心理健康。另外,在高校中,女青年教師多數從事公共基礎課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相對來說,科研立項少,專案申請難度大,資助金額少,論文發表週期長,評價機制不均衡,這些狀況也會對她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
***三***家庭原因
女青年教師步入婚姻殿堂,組成家庭後,不僅要面臨職業壓力,還要擔負起家庭的責任,她們身兼教師、妻子、母親等多種角色,在工作上,她們想事業有成,在家庭中,她們想孩子培養成功、家庭和睦、美滿幸福。工作和家庭的兼顧與平衡,是女青年教師追求的目標,但如果這二者失衡時,她們就會陷入矛盾衝突中,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如“產後抑鬱症”等症狀,從而導致婚姻不幸福,工作消極,個人情緒更加消沉。更有甚者,出現輕生,傷害他人的事件,如2012年福建福州市某高校英語老師郭某,其丈夫為在讀博士,郭某產後一年由於抑鬱症發作,爬上頂樓平臺跳樓身亡,留下痛苦的丈夫與剛滿週歲的女兒。
***四***自身原因
受性別與自身生理狀況的影響,女青年教師易於出現情緒波動,同時,她們心理狀況也受自身人格特徵的影響,表現出心理脆弱、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問題;在情感上更為細膩和敏感,對婚姻矛盾和工作、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表現更為敏感,這也是她們在同等的社會環境與競爭壓力中,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三、加強當代高校女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加大社會扶持力度,對女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女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的心理健康不僅關係到自己教學質量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高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加大社會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外部環境,對女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第一,全社會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獲得社會民眾支援度。社會中很多人對心理健康問題理解偏差,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針對心理出現嚴重問題人的心理治療,沒問題就不用接受教育和疏導,有些人還認為這都是個人心理問題,與社會無關。這些都導致了社會民眾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社會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社會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可在社群、網路、媒體上開設心理諮詢欄目,多種方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給女青年教師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臺,使其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困惑時,能夠獲得各方的支援與及時的心理疏導。第二,加大社會輿論支援,社會要積極發揮教育和各種宣傳媒體的作用,宣傳現代文明,營造男女平等與尊重女性的社會氛圍,給女青年教師提供發展的自由空間和職業保障。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女青年的教師心理隨訪、心理健康講座、心理諮詢與疏導等工作,及時掌握她們的心理狀況和心理訴求,減少她們在人生觀與價值觀之間的矛盾衝突,有效疏導和解決她們的心理問題,從而更好的提高她們的工作熱情與滿意度。
***二***改革學校管理體制,為女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提供校內保障系統
學校是女青年教師學習和工作的主要場所,直接影響到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學校要強化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完善女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校內保障系統。第一,加大對女青年教師的關注力度。學校在管理體制上要提倡柔性管理,除了關心女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業績外,更要以人為本,多關心她們的生活、福利和心理健康狀況。同時學校還要建立適當的鼓勵機制,針對女青年教師中不同年齡、學歷層次的需求,從解決思想問題、精神困惑、工作困難等方面多和她們溝通,解決她們的實際需要。第二,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學校要為女青年教師創造公平合理的科學評價體系,在制定教學、科研、職稱評定等相關評價標準時公開、透明,根據她們的特點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對女青年教師進行客觀、規範、合理的評價,幫助她們實現人生的階段性目標,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三,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意識。高校設立的心理諮詢室一般都是面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忽視了教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今後,高校可利用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結合女青年教師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徵,開展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輔導和諮詢活動,定期為女青年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測試等,有效的幫助她們處理好自我管理、人際交往、人格發展、適應環境、情緒調節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舒緩心理壓力,預防心理健康問題。
***三***營造和諧舒適的家庭氛圍,切實發揮家庭的支援作用
家庭是女青年教師生活的重要場所,在她們的心理活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每天工作和學習壓力得以放鬆、宣洩的最佳場所。家庭的和睦不僅有利於女青年教師身心健康,愉悅的身心更有利於她們提高工作質量。因此營造和諧、寬容、輕鬆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的理解、關懷和支援,可切實有效提升女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女青年教師的配偶要理解妻子的工作,真正的關心妻子,儘量減輕妻子的家庭重擔。當今社會上,有很多男人受“大男子主義”的影響,不管妻子在外工作的辛苦,到家後還要妻子承擔全部家務,對孩子成長不管不問,全部交給妻子;有些男人因為自身社會、經濟地位高,在心裡漠視妻子,出現了“婚外情”,這些狀況易於導致家庭矛盾與爭吵,夫妻感情破裂,給女青年教師造成心理傷害。因此,作為高校女青年教師的配偶,要多支援妻子,營造幸福的婚姻生活,減少她們的心理壓力。第二,家庭其他成員,如父母、公婆、孩子等,也要充分理解高校女青年教師在工作、學習、生活上的辛苦,互相理解與支援,和睦相處,互相關心,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包容是女青年教師心理健康發展、事業進步的重要支柱。
***四***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雖然影響女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女青年教師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克服自身弱點,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促進自我心理素質的提高。
1.正確認知自我角色
女青年教師要對自我角色正確認知,對自我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接納。作為高學歷的高校女青年教師,自身評價水平較高,要全面認識到自我的能力和性格,對自我進行客觀評價,既不妄自菲薄,又不過度自負,既不對人生茫然無措,又不對人生過度理想化,坦然面對自己和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時,女青年教師要快速適應自己的角色變換,從學生到教師,從單身女青年到妻子,從女兒到兒媳,要深刻認識自己的責任,快速認識和適應新角色,加強家庭事務處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從而調整心態,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2.提高自我綜合素質
女青年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個人素養及專業水平,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勇於接受競爭和挑戰,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第一,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作為大學生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女青年教師要端正自我的價值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用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尚的品格、刻苦鑽研的創新精神教育引導學生。第二,在專業素質上,女青年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知識,有意識的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科學的理論水平。第三,在心理上,提高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女青年教師每天都會遇到師生矛盾、工作事務、家庭壓力、人際交往等各種煩惱,要學會轉移壓力,學會去排解壓力,如參加體育鍛煉、娛樂活動等,把壓力盡快的釋放出來,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培養生活情趣,擺脫生活困惑。
3.加強自我調節的能力
高校女青年教師要注重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克服自我不良情緒。第一,要做好情緒調節,遇到問題時,不急不躁,處之泰然,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控制自我情緒,獲取較高的心理平衡度。第二,要做好行為調節,在心理壓力較大的時候,可以改變行為進行心理調控,放鬆心情,放慢腳步,可以聽聽音樂,到戶外走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利於壓力的宣洩與釋放。第三,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主動和人溝通與交流,增進朋友間的理解,有助於自身煩惱的及時排解,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校女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學校的重視,家庭的支援和自身的努力。緩解女青年教師的心理壓力,提高她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能夠激發其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與教學科研水平,更能促進高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作者:XXX 單位:XXX大學人事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篇三
一、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1.具體表現
職業道德和人文精神是應用型人才的保證;專業理論素質是應用型人才的基礎;實踐操作能力是應用型人才的核心。
2.詳細內容
學生在進入學校後,第一年,學生在校內完成心理職業基礎課程學習,安排2~4周崗位認知實踐和6周校內心理實訓,完成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的培養。第二年,學生在校內心理實訓室學完由專兼職教師共同承擔的以真實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為導向的專案化專業核心課程,安排1個月校內心理實訓和1周到小學做準員工的崗位見習,考取相應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完成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第三年,結合就業工作,安排學生到就業單位或校外頂崗實習基地的工作崗位,完成心理職業素質提升和崗位能力強化的專長培養。通過上述措施,教學團隊逐步完善1年基本能力培養、1年專案課程+心理實訓、1年企業頂崗實習的“3個1能力提升”,最終實現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質與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的有效對接。
二、設定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
1.優化基礎課程,使學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結構
根據社會對初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以素質教育為重點,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結合本專業各崗位群所必須和通用的基礎知識,以“夠用”為原則,確定“寬基礎”教學內容。比如,我們設定了思想政治課***思想道德、法律與形勢政策及毛概、鄧論、三個代表***、文化素質課***大學英語、大學語文、計算機基礎***、教育理論課***教育學***。這樣,使學生能學到比較寬廣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基本素質,既有短期就業的能力,又有適應新崗位的基礎,併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創造良好的知識平臺。
2.強化應用課程,使學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技能
根據培養目標和行業需求,將課程分為若干模組,如素質教育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以及實訓實踐課。其中,專業基礎課包括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多項內容。專業技能課因專業的特色和市場需求,分為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為了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理解接受水平,並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特性,避免學科間內容的重複,我們經研討決定刪除《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幾門課程,增設了《心理健康活動課程設計》《兒童心理遊戲》《心理問題案例分析》等課程。對於選修課***如人際關係心理學、應用文寫作、國學經典、環境教育、課件製作***,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要加以選擇。
三、培養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能力
1.能力模組。
為了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教學團隊確定職業素質教育、崗位能力知識、崗位基本技能、崗位能力拓展、崗位能力提升5大模組,構建以崗位核心培養為主線的階梯型實踐能力提升體系。
2.頂崗實習。
為了加強學生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團隊積極拓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實踐基地。通過頂崗實習與畢業調研,使學生有效應用心理髮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也為學生畢業以後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頂崗實習的管理。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實習計劃:實習第一週,每個學生都需要在瞭解實習單位基本情況和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出本人的實習計劃,並交給指導老師稽核。二是實習方案:實習方案主要包括教案、班主任工作方案、講座方案、個別或團體心理諮詢方案、素質拓展方案和培訓方案等。每個學生在實習期間必須完成上述兩類以上***包括兩類***的實習方案,且每類方案不低於3個。三是實習調查:實習調查報告主要包括教育現象調查、單位組織狀況調查、崗位工作分析報告、該單位心理學專業化建設現狀調查等。每個學生在實習期間必須至少完成其中的1項調查。四是實習日誌:認真填寫20篇以上***含20篇***的實習日誌。到學校實習的學生的日誌必須包括3次聽課記錄***包括評課記錄***。五是實習總結:實習結束後,每個學生應認真總結,填寫《教育學院學生實習總結》,字數2500字左右。
第二,頂崗實習的實施。重點落實好頂崗實習前、實習中和實習後三階段工作。第一階段是實習前***計劃準備***:制訂頂崗實習方案;公佈頂崗實習的企業用人要求;宣傳動員,學生選擇頂崗實習崗位,擬訂實習計劃;學習企業規章制度。有針對性地進行三方面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責任、義務和權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等。第二階段是實習中***過程監控***:職業道德教育、崗位技能訓練;教師定期訪問學生和企業;教師和企業指導學生撰寫業務報告***心理活動小結和業務總結報告***;教師和企業共同對學生進行考核。每個同學在頂崗實習的真實環境中學習專業課程,結合頂崗崗位完成實用的畢業設計課題和規定的作業檔案。第三階段是實習後***評價總結***:評價、總結、交流和表彰。
四、開發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資源
1.特色教材資源建設。
校企雙方根據崗位核心能力培養需要,建設優質核心課程、課程標準,開發與優質核心課程配套的校本教材。教學團隊一方面選用優秀高職教材,另一方面以真實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團隊帶頭人主持編寫《大學生心理健康》專業核心課程教材。該教材具有以下兩個鮮明特點:
第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論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與促進自身發展的能力,本書自始至終充分體現了這一宗旨。該教材較大幅度增加了實踐教學,每個單元都安排了主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家庭和社群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教材在內容和體系上有所創新,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為學生繼續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分支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應用性與可讀性的統一。全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全書以案例、小故事、知識窗、小測試、小練習和團體活動設計等多種方式來展現主題。內容貼近大學生實際,以大學生在人生髮展中所遇到、所關心、所困惑、所期盼的問題為主線來構思。尤其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列舉的心理訓練或團體活動內容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悟,行有所導;注重學生參與,讓學生更多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在知識的主動建構中來完善自我。
2.拓展教學資源建設。
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本團隊在教學中,結合使用了相應的擴充性資料。具體說來,團隊教師選定的拓展性教學資源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基礎性資源。以院系圖書資料室、心理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等為依託,為課程教學向課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條件。團隊帶頭人組織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編排習題手冊、團體心理輔導訓練方案、心理實驗手冊與實習指導講義等資料,並進行教學課件的設計與開發,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類是推薦性資源。作為學生的課外輔助性讀物,我們向學生推薦心理健康教育書籍10餘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圖片20餘張、心理測試問卷5套***如心理健康測試、記憶力測試***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幾部優秀視訊資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XXX 單位:XXX專科學校
學校心理健康講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