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茶道美學是什麼
中華茶道美學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屬於中國古典美學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特徵,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中國的茶道美學,一起來看看。
中國的茶道美學
***一***自然之美
自然觀念是道家學說的精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為道家哲學及其美學思想的本質之所在。自然之美其本義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由此而把未經人化的自然奉為美的極致。自然之美是“道法自然”、“順其自然”,做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樸中有真美在。茶道在美學方面追求自然之美,非完善之美,協調之美和瞬間之美。中華茶道的自然之美,賦予了中華茶道美學以無限的生命力及其藝術魅力。
***二***淡泊之美
“淡泊”意指閒適、恬淡,不追名逐利,象和風微拂,山泉清音,雋永超逸,悠然自遠。道家學說不重社會而重個人,不重仕途而重退隱,不重務實而重玄想,不重外在而重精神。文人們在飲茶過程當中,自然要把超逸的淡泊境界,作為他們在藝術審美上的一種追求。因此這種清淡之風和尚茶之風,深刻影響著中華茶道的發展,也成為中華茶道美學的一部分。
***三***簡約之美
簡者,簡易也。約者,儉約也。品茶本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一種習慣,一種生理需要並文化需要。所以它貴乎簡易,而非貴乎繁難。貴乎儉約,而非貴乎奢糜。我國古代的茶道,歷來奉行尚“簡”、尚“儉”的雅俗共賞之茶風,呈現出不失雅俗共賞的簡約之美。沒有繁難的操作程式,沒有繁褥的禮儀排場。我國茶人們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難。就是說,茶尚簡樸,茶尚平易,愈是簡樸平易之茶,則愈堪啜得茶湯的本味。茶尚儉約,茶尚淡泊。愈是儉約淡泊之茶,則愈堪悟得人生的真諦。
***四***虛靜之美
虛者,即虛無之謂也。天地本是從虛無而來,萬物本是由虛無而生。靜乃始於虛,有虛才有靜,無虛則無靜。中華茶道美學中的虛靜之說,不僅是指心靈世界的虛靜,也包括外界環境的寧靜。虛靜對於日常品茗審美而言,是指需仔細品味,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獲得審美感悟。在品茗審美之前,需把心靈空間的擠軋之物、堆壘之物,儘量排解開去,靜下神來,定下心來,開始走進品茗審美的境界,靜靜領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種種美感,以及賞鑑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擇器之美、擇水之美、擇侶之美、擇境之美。唯有進入虛靜,心靈世界才得以安寧下來,由茶悟而昇華,從而達到一種最高精神境界和藝術境界。
***五***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是指含而不露,耐人尋味。晚唐之際,司空圖在《詩品》中提出了“含蓄”的美學範疇,並用“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來形容詩歌的美學特徵。對茶道而言,“含蓄之美”特別講究此地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中華茶道美學是以文人主體意識為基石而創造的,也是儒釋道三者融合的產物,同樣需要豐富認識以深入社會,抱朴養真以深入自然,從虛靜中感知和悟解審美主體。茶道之美是一種實用的美,是要在茶道實踐中體會並完成的,即在茶道實踐中實現一種人生的情感體驗和精神昇華。茶道實踐幾乎不帶有任何功利目的,僅僅是為了進行自我人格和情感的淨化昇華而已,屬於“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的範疇。
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庸惰、焦慮、內心衝突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國正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躍遷,又值經濟體制轉軌,人們對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緊張和人際疏離已有深刻體驗,故人性復歸的衝動尤顯迫切。茶的儉淡、精清、恬靜、中和的特質,與此種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美學應反映出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為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人倫和諧,其樂融融。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繼續挖掘傳統茶道美學為當代所用,拋棄其中的糟粕,取其精華。
朝鮮茶道
清、敬、和、樂 朝鮮與中國土相連,自古關係密切,中國儒家的禮制思想對朝鮮影響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鮮茶禮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建立“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禪師張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東茶頌》裡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過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勸要有自知之明,不可過度虛榮,知識淺薄卻到處炫耀自己,什麼也沒有卻假裝擁有很多。
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應在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中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從而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人才能稱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應成為人效中的生活準則。後來韓國的茶禮歸結為“清、敬、和、樂”或“和、敬、儉、真”四個字,也折射了朝鮮民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由此亦可見,朝鮮的茶禮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日本茶道的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