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的原因
學術***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資料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學術***首先是一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表現,是學術領域中學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產物。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為何古人託名而今人抄襲?其實,此間的關鍵是古今學術體系變遷所導致的學者利益訴求的變化。從學者與學術資源***含生活資源***關係的角度看,在古代,無論中外,學者多為貴族或富人,他們掌握學術資源,無須以學術謀生。他們搞學術,多出於志趣,如亞里士多德所言“不以實用為目的”,“既不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快樂為目的”的悠閒學術,亦如朱子所言“半日讀書,半日靜坐”。雖然古代也有平民學者,但很少。所以,古代學術可以稱為貴族學術。而在現代,學者不掌握學術資源,須以學術謀生,此即學術***的歷史背景。
近代科學革命、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合作,導致現代學術體系迥異於古代。
第一,現代知識生產速度越來越快,現代學術迅速走向職業化、專業化,並且,此二特徵越來越明顯。同時,以創新為目標的職業化、專業化的現代學術與古代大不相同,古代那種悠閒、自由、風雅的學術在現代社會很難再生產有效知識。學術從“貴族”轉向“平民”,同時轉變為資本與權力的工具,此如愛德華·希爾斯所言:“誰掏錢,誰做主。”
第二,由於現代學者不掌握學術資源,而資源掌控者不允許學者們吃“大鍋飯”,便引入了競爭機制,於是,學者必須接受考核,並根據一定的學術成果才能獲得相應資源。
在當代,SCI、SSCI、A&HCI等引文資料庫為學術資源掌控者考核學者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學者須在一定級別的刊物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獲得一定的資源。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國內有些學者反對量化考核。為什麼要進行量化考核?這是因為按質考核很難判定,也不具較強的可操作性。量化考核雖有侷限,只能考察一個刊物所發表論文的平均水平,而無法衡量某篇論文的質量,但總比“大鍋飯”好。所以,量化考核應該改進,但不容全面否定。
第三,在學術考核機制下,多數學者總是希望發表更多滿足要求的成果,以獲得更多資源,這是學術***的直接原因。
綜上所述,現代學術體系下學術***的動因是逐利,機制則是學者試圖更大限度地滿足現代學術的量化考核要求,以期獲得更多資源。
防範學術***的措施
如何才能有效防範學術***?筆者認為可以建立防範學術違規的作業系統,這個系統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建立科學的學術規範標準。此即有法可依。在這方面,國外已有很多成熟的規範,可以借鑑,況且這與中國學術的國際化、世界化方向是一致的。在建立學術規範標準時,要儘可能消除模糊地帶。
第二,建立違規程度分級制度。對學術違規行為的程度進行分級,每一級對應於特定處罰。每一級處罰必須明確。如果違規嚴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可移交給司法機關處置。
第三,建立學術規範審查專家庫。由於學術規範審查的專業性高,所以,可由學術規範監管部門***如教育部***組建學術規範專家庫,釐定資質標準,遴選專家。專家可以按專業分類,組成專業專家庫。這樣,可以增加學術規範審查的嚴格性、程式性。
第四,建立專家審查團獨立制度。學術規範審查權完全交給學術規範專家審查團,以促進學術規範被嚴格執行。每次面臨學術規範審查,均在專家庫中臨時隨機抽樣組建專家審查團。專家審查團決定學者是否違規及其違規等級。這是嚴格執行學術規範,遏制學術違規行為的關鍵環節。
第五,建立專家審查過程的資訊公開制度。學術違規審查必須全程公開,不允許審查團密議,允許旁聽,因為學術***被揭露,所有資訊都已公開,不存在洩密問題。
此外,還可以考慮通過建立嚴格的審查團迴避制度、申請複議制度等多種措施,進一步增強學術規範的可操作性,從而遏制學術***,淨化學術空氣。
腳後跟疼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