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一、校本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於學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它以發生在學校教學現實場景的真實問題以及提升教學常規、教學水平、教學管理等方面為研究內容,深深根植於學校與教師的現實需求。校本研究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立足於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研究成為教師的職業生活方式、思想行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培植一種學校文化,強調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團隊精神,營造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形成對話機制,為教師的資訊交流、經驗分享、專業會談、展示自我提供平臺。每一所學校的校情不同,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與環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為本”,開展校本研究是一種有效選擇。

  1、課題研究。基於校本的課題研究應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研究物件,通過“發現問題——查閱資料——編成研究方案——根據方案去行動——反思總結”的基本流程,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多人反覆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從而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其優勢在於:***1***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師、教學之中,以“面對真問題,展開真行動,獲得真發展”為目標,教師興趣濃厚,參與熱情高,可以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教育技巧的把握,強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2***克服了以往個人課題盲目性、隨意性。可以以學科組、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組,將零散的研究整合起來,將“單兵作戰”變為“集體攻關”,把培訓、教研、教改相結合,培養了教師團隊協作的精神,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教科研的實體。***3***課題組老師共同探討,交流與分享,得到大量的資訊,共同感受成功與困惑,整個過程就是組內成員一個互助互學互進的過程。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體的課為研究物件,重在對課本身的“改進、優化和提高”,從而給出“問題解決”的示例的一種研討活動。案例研究把先進的理念通過課例為載體進行研究,強化了教師實踐智慧,發展了教師反思能力。研討內容包括:教師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展開方式有: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迴圈、同課異構、互動式觀課、診斷式觀課和反思式觀課等。讓教師始終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進教學行為。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研究時,同組三名教師都選同一內容上課,第一位教師上完課後集體評議,大家肯定優點,分析問題。第二位上課的教師通過比較及反思,根據新情況對自己原先設計好的教案進行調整,課上完後,再進行評議。第三位教師根據前兩位教師上課的情況,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重新審視、調整,然後上課、評課。這樣,同一內容三位教師上出了不同風格,其教學結構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一課三人上”是組內所有人員圍繞一個課題發揮各自特長,執教者個體反思,輔以同伴互助來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教育沙龍。一種由志趣相同的教師參加的可以自由發言的專題討論會。教育沙龍營造出的寬鬆自由的研究氛圍,讓大家在“品一品,嘗一嘗,聊一聊”中探討課改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話題。每次可就一個課改話題展開討論,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探索課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如以“合作學習大家談”為主題的教學沙龍,教師們圍繞著“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有什麼特點” “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你有什麼金點子?”“目前實施過程中你有哪些困惑?”等問題進行自由發言。通過交流,教師們加深了認識,形成了新的教學策略,收集與交流了許多資訊與資料,用於指導教學實踐。此種教研活動特別適用於教師不易理解或存在爭議的問題的澄清,或是對教學最優化的討論。

  校本研究實際上是把學校的教育實踐過程變成一種研究的過程,實現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雙向構建,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研究的實體、文化的實體。校本研究由於問題的現實性、參與的廣闊性、內容的豐富性而成為培養教師集體專業紮實成長的一塊沃土。

  二、讀書學習: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

  細心的教師常常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學習,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少教師寫論文時總感到無話可說,有時好不容易湊出來一篇文章也是乾巴巴的,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平時學習不足、缺少知識的積累造成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從那裡來?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學習。教師作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應養成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

  1、閱讀書籍。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學一些教育理論經典書籍,特別需要經常讀一些大師作品,通過讀書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讓自己浸潤在文化的滋養裡。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擴大自己的視野,才能在不斷的社會進步中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識來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在有陽光的午後,在春雨綿綿的假日,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讀書的日子會很寧靜,也會很浪漫。與大師平等對話,與另一個自我赤誠相見,你的眼光會變得平和,你的內心會變得坦然,你的生活會更加豐滿,你的思想會更加成熟。同時,在看書、讀報時,要特別關注那些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a href='//' target='_blank'>事蹟?玫奈惱驢梢園閹?糲呂醋齔杉舯?a href='//' target='_blank'>收藏好,並且在有空的時候經常翻出來看看,以使自己經常受到激勵和啟迪。

  2、遠端培訓。教師培訓是促使教師專業快速成長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訓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訓貼近教師的工作實踐,使培訓能真正滿足教師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中小學教師接受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我校聯合福建師範大學開通的“教師繼續教育網路遠端培訓”,能很好地實現上述目的。***1***解決了工學矛盾。教師是一種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要更新、補充新知識。但中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經常性地參加脫產學習與培訓,是不現實的。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自主選擇時間和地點的學習方式。基於網路的教師培訓模式正好能滿足這種需要。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靈活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計劃及學習內容,從而真正體現“以學習者中心”的現代教育思想。***2***滿足了個性化學習需求。基於網路的教師培訓,打破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所表現出的“場所封閉、計劃預設、教材固定、教法單一”等方面的侷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供學習者選擇,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通過網路檢視或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從常規教學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適應個人的自主化學習。

  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廣大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分為自己“充電”、“蓄能”、“吸氧”、“補鈣”,才能源源不斷的接受源頭活水的補給。

  三、上公開課: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

  “我們就是在聽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也是在上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哪位教師有機會上公開課,他的成長就快一些;哪所學校的教師有機會上公開課,哪所學校教師的成長就快一些”“如果沒有公開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緩慢的”對於公開課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作用,許多教師深有體會。

  從公開課的型別上看,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校內的公開課,一種是各級各類的觀摩課、賽課或評優課。校內公開課的作用是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研討情境,大家互相聽課、互相借鑑和研討,並從中找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發現的快樂,也有創造的快樂。各級各類的觀摩課、賽課或評優課,被賦予代表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教學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節公開課傾注了全體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的集體智慧。因為每一次開課學校都會成立一個備課小組,備課組總是力求完美,有時為了一個情境創設爭論得臉紅耳赤,有時為了一句過渡語言苦苦思索、細細推敲„„就這樣,不斷學習著身邊教師的優秀經驗,不斷汲取著先進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過程,也是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啟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學行為的好機會,從而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日益精進。公開課一般都要經歷同課多輪的鍛鍊,這個過程是教師深度思考、反覆琢磨、集思廣義、不斷改進的過程,它給教師帶來的專業體驗和行為跟進是常態課所無法比擬的。當教師不辭辛勞地打造公開課的時候,公開課也毫無疑問地打造了教師。經過公開課的打磨,教師對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學生、如何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就會變得十分清晰,上完課以後,也可以從評課老師那裡反饋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多了一份專業引領。如果教師把公開課寫成課例研究報告,那對專業發展大有裨益。從實際來看,公開課確實也鍛鍊和打造了不少教學名師,上過公開課的教師一般都有這樣的體會:辛苦,但收穫多多。可以說,在公開課的磨礪中漸漸生長,大大縮短教師的成長週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是成就名師不可缺少的磨鍊。

  四、教育部落格: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

  教育部落格以其技術上的低門檻、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開放性、經濟上的零成本優勢,以及個人電子出版物的親和形式走進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師樂於在教育部落格上記錄教學經歷和教學心得,樂於反思、學習與自我完善,樂於欣賞自己的才華、成就與發展,使新課程引發的學習、交流的需要與教師主體意識融為一體。教育部落格是教育工作者的網上家園,是知識管理、行動研究、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平臺。

  1、知識共享。教師可是隨時隨地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超越傳統時空侷限,促進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讓全社會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識和思想。通過訪問其他教師的部落格,看到發生在別人課堂上的事件及他們的思考,進而開始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教學,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與困惑。同時,可以有效實現同行之間資訊資源的共享,借鑑和效仿新鮮的教育教學資訊,減少許多重複性的工作。

  2、同行互動。一個精彩的貼子,往往起到“招鳳引蝶”的效應——吸引眾多的博友光臨、引發眾多的自由評論。在部落格裡,我們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學科等方面的界限,把遠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時互動式交流,通過參與回覆、討論,可以體驗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經驗,使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圈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與知識結構實現跨越式的提升和發展。部落格的交流以作者觀點為主,其他人圍繞這個主題思想進行各種討論,能夠比較系統地反映某種思想,使得在這裡的交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使思想得到實踐的檢驗,認識得到不斷的昇華。

  3、專業引領。部落格是一個遠端技術幫助的平臺,針對特定的專業領域開設的部落格網站,通常都是由該領域的專家或造詣較深又熱衷於技術和網路、樂於奉獻的學者充當部落格。他們會千方百計地把該領域的精華蒐集整理,不斷向讀者展示該專業最核心的問題、最新的趨勢和發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產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網站等。

  教師部落格,讓所有的教師有話能說,它是一種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開放、溫馨的校園文化,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的普遍歡迎和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的高度重視,正在成為當前形勢下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糾偏儀

  任何一個教師,那怕是一個高明的教師,在其執教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審視和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決策和教學結果,可以有效地糾正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提高自我覺察水平和教學監控能力。

  1、教後記。教師上完一個課題之後,及時分析總結這一課的成敗,重新認識和作出評價,肯定成績,找出存在問題,分析具體原因,及時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教後記是從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它是教師思想智慧的結晶。教後記寫作內容涉及到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對教材內容的取捨或補充,對課時計劃的安排,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對教學策略的抉擇,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對教學程式的編排,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媒體的運用,對教學現象的分析,對典型問題的探討,對學生學習的設計,對學生反映的思考,對教學效果的檢評,等等。這些內容,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擇其一二進行小結,或批註點評,或連綴成篇。教後記的寫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見的有:批註式、提綱式、摘記式、隨筆式。教後記的型別有:小結得失型、反饋資訊型、探討問題型、分析原因型、拾遺補漏型、糾正過失型、取長補短型、研究學生型、拓展擴充型、抓住“亮點”型。教後記的寫作要做到迅速及時、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則就會失去靈魂,失去價值。

  2、群團反思。教師的個人反思與“個人理解”畢竟有一定的侷限,如果有同事參與相互講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見”、“多種聲音”,可以促使教師藉助集體的智慧,不斷矯正個人理解的偏頗,從而進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師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昇華。 如年級組進行單元教學反思、學科組進行期中、期末反思,並將反思彙編成冊。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專業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課程改革的成敗。每一所學校都要根據校情、師情、生情的特點,努力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平臺,尋求的新途徑,讓教師專業水平與新課程改革齊頭並進。

  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規劃與實施措施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56小學校本教研團隊建設與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上級有關提高教師專業化工作精神為指導,以提高師德修養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學實踐為載體,以校本教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建立學習共同體、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為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教師人力資源保障。工作中,依託全體教師,以教學研究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基地,以資訊科技網路運用為手段,紮紮實實開展教育研修活動,促使我校全體教師的專業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從而使我校教學、教研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成為我校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助推器。最終促進我校全體教師專業化進一步提升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分層發展目標

  1、總目標:在構建"以內涵發展為主,建立特色學校"的主導思想指引下,積極推進優秀教師隊伍建設活動,努力培育教師專業精神,打造健康文明、團結合作、敬業奉獻、愛心親和的教師團隊;遵循“會上課-上好課-有專長”三步走成長曆程,分層次有針對性培養教師;教師專業發展自我分階段設計;同時以本方案為核心,創設“教師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的專業成長氛圍,打造“56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特色”。

  第一層次目標:通過“民漢一體化教研模式”、“教師結對子”等形式對教學能力不強的中青年教師,促其較快接受教育新理念,向教學能力強的教師學習好經驗,較快地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優秀的教師。

  第二層次目標:對教育教學能力較強的老師,通過校本研訓使其儘快更新專業知識,熟練掌握資訊科技和課堂教學技能,促其成長為市區校級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第三層次目標:校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通過教學和課題研究實踐、專家引領等,提高其課堂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們成長為市級名師,學科帶頭人。

  第四層次目標:每個教師要通過學習、進修、參加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及研討的參與,實現知識更新、專業道德、專業精神和專業技能得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大大優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三、實施策略和措施

  1、通過師德建設活動、教師的讀書活動、文化建設、外出教育教學考察活動,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精神,轉變、優化教師的專業思想,使每一個教師能自覺成為具有高度責任心、事業心、上進心和愛心的學習共同體成員。

  2、立足校本研訓主渠道,圍繞“學習-備課-上課-交流-反思-科研”主流程,堅持以課改為核心,用課改的新思想、新要求來指導自身的教學實踐,不斷改變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學習交流系統,著眼於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課研能力,實現教師專業的螺旋式發展,具體措施為:

  ***1***督學習:全體教師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個人5年專業發展計劃。要樹立“終身學習”、“全程學習”、“團體學習”的觀念,做學習型、研究型教師。要求每學年每位教師讀2本以上教育教學專著;跟蹤閱讀1—2本教育教學報刊雜誌;撰寫2篇以上學習心得體會或論文;摘抄或以其他方式蒐集、整理一定數量的理論資料,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2***抓備課:

  ①實行集體備課,共享備課資源:充分發揮網路資源和教師合作

  平臺,實現備課互助、資源共享。

  ②通過集體備課,舉全校之力建立教學資源庫,積極倡導教師建立並豐富自己的個人教學資源庫。

  ③開展“讓讀書成為生命中的血液”教師讀書活動,通過推薦書目、贈送書籍、讀書交流等,倡導教師多進閱覽室、多讀書、廣讀書,做讀書筆記,充實更新備課資源。

  ④舉辦現代技術資訊培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網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等,提高教師的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以及學科教學與多媒體整合應用能力,拓展備課資源、創新備課手段。

  ***3***磨上課:

  一是抓教學常規管理。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四個必須”原則:即教學常規管理必須有助於促進教師落實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須符合教師的工作和心理特點;必須有助於教師的工作創新和專業發展;必須有助於教師真正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通過落實教學常規行動,進一步規範教師教學常規。落實“四個凡是”原則,即凡是學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凡是學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師不啟;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凡是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以求每位教師都能立足課堂教學,運用新的標準、新的要求改革課堂教學。

  二是建立學科指導小組,開展常態課指導反饋活動,挖掘放大教師教學個性和特色。

  三是開展課例研究。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更新教師教學理念,促進教學技能的提高。

  ***4***促交流:

  ①建立新的聽課制度。校級領導進行“指導性聽課”,主要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作具體的指導;教導處、學科組長進行“研究性聽課”,主要是對教學中的共性問題、熱點問題、困惑問題進行研討;教師間進行“互助性聽課”主要是教師間通過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②立足“聽-說-評”活動,開展聽課評課交流反饋制度。因為這些活動立足學校資源,直面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較真實和直觀地反映教師的專業狀態,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很有針對性、診斷性、啟發性。

  ③召開專題研討會、座談會、民主生活會、讀書交流會;開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大討論,通過相互交流、激烈的辯論,使教師在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道德和專業精神。

  ④實行年輕教師、民漢教師結對活動,促進新老教師相互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⑤開展校際交流、拉手活動等互助活動。

  ***5***倡反思:

  ①以學科組為單位,建立起經常化、系統化的教學反思制度。教師要以檢查、總結自己教學實踐為手段,監控、診斷自己的教學行為,優化和完善教學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為習慣,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觀教學。

  ②寫課後反思,倡導反思性教學。通過反思使老師認識到自己日常教學的成功之處,增強自信;也讓教師能及時總結髮現教學的錯誤和敗筆,通過這種迴圈往復的“實踐+反思”,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汲取教訓、減少失誤、專業不斷成長。

  ③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學論文,開展評比,彙編交流。

  ***6***重教研:

  大力開展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

  教研組要安排好各個學科教研活動時間,根據教師在反思教育教學行為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訂好校本研討的主題,每次確定一箇中心發言人;要集中研討教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或學習課程標準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論文章,做到定主題、定發言人、定時間,紮紮實實地開展好校本教研活動;要重視校研討課的質量,採用自學和培訓相結合,努力創設教學研討平臺,營造濃厚的教學教研氛圍;要鼓勵教師獨立思維和教研的再創造。在校本教研的過程中,要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3、積極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程序,優化教師整體隊伍

  ①提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

  教師專業知識是教師專業化實現的基礎。“十一五”期間我校要在提升教師專業化知識結構方面下功夫,要努力通過大專及本科院校學歷進修,提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要通過這兩個層次學歷進修和學歷培訓,改善教師專業知識。

  ②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根據學校教師隊伍現狀,顧及教師專業化發展願望,確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形成全校師資發展規劃。本規劃由校長室負責制定,教導主任負責實施。教導主任要在教師專業化發展資訊表基礎上,針對每一位教師個性、長處和短處、教學風格、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確定每位教師專業化發展方向。然後根據計劃,引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③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實踐能力

  專業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更應是課程的規劃者、發展者、評價者。因此教師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提高校本課程開發與運用的實踐能力。

  ④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

  發展性教師評價是一種有教師參與的雙向教育評價,強調教師的主動參與,發揮全體教師的積極性,注重教師的未來發展,尊重教師的個性和專業價值。學校要注意通過發展性評價促進教師的發展。對處於適應期的青年教師要加強對他們職業道德的評價,考查他們的教學基本功,打下他們成長的教學基礎;對處於發展期的合格教師則要評價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引導教師結合自身工作,自選科研課題,開展實證研究。以促進不同層次、不同型別教師的共同發展。

  ⑤抓好“名師工程”的實施

  學校要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搭建舞臺,提供他們發展的廣闊空間,切實抓好學校“名師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幹教師隊伍。要通過“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工程,使學校擁有一定數量不同級別的優秀班主任、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

  ⑥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

  青年教師是我校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學校要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要針對不同年齡的青年教師制訂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師的儘快成長。

  4、創設資訊平臺和學校網頁,讓教師即時快捷地探討、交流師德體會、教學資訊、教學心得、教學經驗,解決教學困惑、教學問題。

  5、繪製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程序表,為每位教師建立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計劃

  一、發展目標

  1、總目標

  在“德術並重,做學合一”的辦學思想指導下,積極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一支人員精幹、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培養一批個性鮮明、教學特長顯著的名師,不斷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具體目標

  ①使教師在人文科學素養,課堂教學技藝,反思研究能力,資訊科技整合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大的提高。

  ②在新進教師的考查中,突出對勝任班主任工作能力進行培訓與考查,使85%的教師能勝任班主任工作。

  ③以新的教育理念要求為標準,以“雙師型”教師為目標,使專業課教師中75%的達到“雙師型”教師標準,使90%的教師評教滿意率達85%以上。

  ④使各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的教育教學能力與業績,均得到市同行高度認可。能率領本學科教師認真研讀新教材,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問題並拿出解決的方案。能率領本學科教師開發出更多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方面的校本課程。

  ⑤不斷加強校企合作,聘請企業專家來校任教。

  二、具體措施

  ***一***分層次制定三年規劃

  在學校規劃的引領下,教務處、各教研組分別制定出三年工作規劃。

  學生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學校德育的新特點,全面關注學生的身體、心理、社交的健康,制定出班主任工作的三年規劃。

  教務處、教研組在原來規劃的基礎上,圍繞新形勢下的實際,制定出各教研組的三年規劃。

  教師從德育、學歷、教學能力、研究方向等方面制定個人的三年工作規劃。

  ***二***全面推進以“文化認同”為核心的分層培訓,積極探索有“人文”特色的校本培訓模式。

  新時期校本培訓內容以文化認同為核心,通過培訓讓教師理解並把握好學校“相容幷蓄,人文見長”的教育觀;理解並把握將“德術並重,做學合一”的教育理念,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之中;理解並把握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理解並把握“人文”的學校德育工作。通過培訓讓全體教師成為學校“德術並重,做學合一”辦學理念的貫徹者和實施者。

  ***三***搭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

  1.通過示範課、研討課和公開課的教研活動,使教師能從中發現問題,相互學習,快速成長。

  2.加快名師傳幫帶工程的建設。每位名師和學科帶頭人,至少帶一位青年教師。青年教師要達到“一年像樣,三年成樣,五年榜樣”的目標。

  3.通過課題、專案的研究,整合一批有特質的教師,把一批教師推到學術研究的前沿上。

  三、營造校本教研氛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課堂教學研究要更加關注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基於教師發展的需要,引導教師在校本教研中主動參與、樂於教研,勇於實踐,從而培養教師的教研能力,引領教師自主發展。

  1通過“課堂觀察”著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引進課堂觀察技術,培訓廣大教師,解決教改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使我們教研活動改進過去聽評課的不足,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通過課堂觀察,科學解剖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形成學校合作文化。

  2.創新網路教研

  網路成為當今最便倢的交流平臺,網路教研也以其“多主體,跨時空,低成本,高效率”,充分發揮我校資訊科技專業的優勢。

  利用多媒體條件向教師展示網路教研,並進行技術培訓與指導,建立學校部落格群組,要求授課教師,聽課教師將上課的教學及反思和聽評課上傳部落格。教育隨想,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讀書心得上傳到網上,引發教師的教研學習熱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四、完成計劃的保證措施

  學校的規章制度已內化為教師無形自律,形成一支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團結奮進,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本計劃主持人是校長,他具有開放和前瞻性的思維,具有極強的協調能力和實幹精神。學校領導班子思想超前,開拓創新,團結合作,有實幹精神。

  組織保障。學校成立教師專業化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楊校長擔任主任。下設教務處、學生處、學術委員會,幾位副校長擔任組長,具體負責計劃實施。

  制度保障,迅速形成完整的工作程式和制度。

  經費保障,學校每學年撥出一定經費用來完成計劃。

  五、對學校的影響

  1、本計劃的實施,在實踐中可以喚醒學校發展的內動力,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擴充套件學校生存空間,學習引進國內外的一切優秀教育成果,不斷豐富學校辦學的內涵,併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2.喚醒學校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促進教師發展成為學校每一位成員自身的需要。喚醒教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來全面地把握學校與自己發展的未來相結合,會出現一批具有雙師型、研究型的教師。

  3.該計劃將有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困難與問題

  1.教師隊伍。課堂教學的改革,教研活動的開展,“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需要我們教師思想認識統一,需要一批具有教學、教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但許多課改中出現的問題是全新的,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2.行政人員。在以往的各種培訓中,行政人員的培訓欠缺,要適應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難度。

  七、對策

  1.加大宣傳。宣傳人文思想對學校發展的意義,宣傳新教育理念和實施策略,宣傳一線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科技力,即第一生產力;用文化引領教師達到共識。

  2.引領教師:加強理論學習開設專題講座;外出學習,校企合作,定期交流。

  3.加強行政人員的培訓。

  

個人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學校安全活動方案
相關知識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骨幹教師專業成長總結
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計劃
教師專業成長自我評價
教師專業成長計劃範文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總結範文
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個人規劃
新教師專業成長總結報告
十二五教師專業成長總結
教師專業成長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