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計劃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幫扶是幫助有困難的人走出悲觀的陰影,為重塑生活信心。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例文,供大家學習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基本情況:

  xx實驗區是19xx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下轄三個鎮鄉,一個景區管理處,總面積201平方公里,總人口13.6萬人。建區以來,區工委、管委始終堅持經濟和社會同步發展的指導思想,把人口計生協會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來抓。以協會活動為抓手,建立載體,完善機制,創新人口計生工作方法和措施,全區人口計生協會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通過對計生家庭開展節日慰問、醫療救助、精神慰籍、心理疏導、生活照顧、生產幫扶等活動,使其切實感受到黨的計生政策的溫暖,他們的身體、心理等狀況明顯改變,逐漸走出悲觀的陰影,為重塑生活信心,提高幸福生活指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主要做法:

  在工作中我們以宜家工程為載體,建立了三項“卡片”。 一是暖心卡。我區13位特扶計生家庭中,其中有一位女特扶物件叫張xx,現年72歲,是毛集鎮樑庵社群居民。她於1970年結婚,並於同年11月產下一子。初為人母的她滿懷喜悅,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與渴望,然而,現

  實卻事與願違。就在兒子剛上上中學那年,婆婆卻不幸被查出患青光眼,緊接著兒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經過多方治療無效死亡,這一系列家庭的變故給張秀梅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自我省開展生育關懷活動以來,區、鎮、社群把張秀梅列為首選物件開展了多種形勢的關懷關愛活動。首先是將其如實申報為特扶家庭給予及時的救助,與此同時,社群根據其實際生活現狀,將其納入租房補貼範疇,鎮黨政領導、有關單位、社群在節日期間對其開展一系列幫扶慰問活動。此外,社群計生協理事、協會會員及部分志願者主動上門對其進行精神慰籍、開展心理疏導、撫平失子創傷。並引導她參加再就業培訓,通過社會各界關懷關愛,張秀梅逐漸走出家庭變故的陰影,積極重新面對現實,並如願找到了新的工作崗位,臉上也逐漸綻放出了久違的笑容。與此同時,每年的“計生貧困母親”、“計生困難家庭”等民生工程均對其進行了特殊救助。在一次計生困難家庭基金兌現儀式上,她眼含熱淚說道:“感謝黨和政府、感謝計生協會、感謝各位領導的關愛,我一定會生活的更好來回報社會”。她是這麼說,更是這樣做的。面對一些跟她有相似遭遇的計生特殊困難人群,她總是苦口婆心,現身說法,鼓勵困難物件重塑生活信心。為他們謀生創業、再就業出點子、想辦法。在她的真情感召及悉心幫扶下,其他計生特殊家庭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積極經營美好生活,也使其他計生家庭切實感受到和-諧

  計生的魅力。

  二是“連心卡”。區工委、管委安排,區直部門單位、企業負責人,人人手持一份計生特殊家庭“連心卡”,幫助聯絡戶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到的困難。如夏集鄉朱崗村村民邵元奎的女兒學習成績優秀,考上了清華大學,邵元奎拿不起學費,東挪西湊也只有1000多元。區裡獲悉後,從關愛女孩工程基金中撥出6000多元解決了其學費問題。每年區工委、管委領導都要到聯絡的“二女戶”家慰問,如每年春節前,區工委、管委領導班子分成3個小組,為全區430多戶“二女戶”送去了米、面和8萬多元慰問金。

  三是建立“幫扶卡”。區計劃生育協會開展給計劃生育家庭送去“千頭牛、千頭豬、千頭羊、萬隻雞、萬隻鴨、萬隻鵝”的幫扶計劃,區協會給每名會員發放了一張“幫扶卡”,上面寫有2名要幫扶的計生戶姓名,參加幫扶的區直機關幹部每人要捐助幫扶物件200元,區財政另外再補貼幫扶物件200元,需要貸款的農戶由幫扶人員擔保信貸2000-5000元,確保受幫扶的戶每年養豬養牛不少於5頭,或養雞、鴨、鵝不少於百隻。受到幫扶的340戶計生戶中,有70%的戶當年家庭經濟收入就超過萬元。

  四是辦理“計生綠卡”。為轉變群眾的傳統生育觀念,解決老有所養問題,2015年起,在全區範圍內對“兩女戶”和“獨女領證戶”發放《計劃生育先進戶優待證》,鄭重承

  諾:女孩上學雜費全免,中考時可以加10分,為女孩父母辦理2000元養老保險,當男滿65週歲,女滿60週歲時進敬老院安度晚年。群眾高興地將《優待證》稱為“計生綠卡”。辦理“計生綠卡”後,全區有200多人主動放棄了二孩生育指標,男到女家落戶的有150餘人。

  經驗和體會:

  xx實驗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協會在區工委、區管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等部門的支援、監督和關心下,在市計生協會大力支援下,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協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了協會的發展。

  一是進一步健全協會組織,完善工作網路,繼續打造好“三張卡片”。

  二是抓好村、社群協會組織建設。運用好社群居委會和村委會通過民-主推薦,民-主選舉、民-主監督等制度,選舉出熱心計劃生育事業,責任心強,有能力人組建基層協會機構。

  三是抓好流動人口協會組織建設,突破難點。在流動人口多而集中的社群建立流動人口計生協會,設立固定宣傳陣地,開展生殖健康講座,在人口集中居住地設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便民箱,為外來人員提供良好的計生服務。

  四是抓好個私、民營企業協會建設,延伸觸角。在個私、民營企業,單獨成立協會或也成立聯合協會,由協會協助計劃生育部門管理服務。

  篇二

  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30多年來,一些計劃生育家庭由於獨生子女死亡成為失獨家庭。我國每年約產生7.6萬失獨家庭,按此統計,我國的失獨家庭至少已超百萬,數量巨大。他們在精神慰藉、生活保障、養老照料、大病醫療等方面遇到了特殊困難,特別是高齡老人行動日益困難,亟需得到國家和社會的扶助關懷。隨著失獨家庭數量逐年增加,社會影響逐漸擴大。如果處理不好,必將嚴重影響廣大育齡群眾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積極性,也可能成為西方國家和媒體攻擊我國人權政策的新口實。

  2015年1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民政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國衛家庭發〔2015〕41號***,對計生特困家庭***包括失獨特困家庭***的經濟扶持、養老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明確意見。但據調查瞭解,《通知》下發一年後,一些措施並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一、主要問題

  一是現有政策作用未能全面發揮,扶助資金嚴重滯後。國家有關部委針對計生特困家庭問題下發檔案,自2015年起,將女方年滿49週歲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別扶助金標準分別提高到:城鎮每人每月270元、340元,農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並建立動態增長機制,但是由於人員組織不清,資金不足,扶持力度有限,難以全面落實,尤其是精神慰藉方面難以實現。

  二是現有扶助措施過於單一。現有扶助措施主要依靠政府通過各種補貼扶持,力度有限,一些地方政府限於財政能力,往往造成補助物件遺漏和補助資金髮放滯後。

  三是養老和孤兒領養政策存在不合理因素,影響解決計生特困家庭的渠道。目前多數的社會養老機構,由於沒有子女簽字保證不願接收無子女老人養老,失獨老人養老無門,度日艱難。很多不具有生育能力或失去生育願望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希望能收養一個孤兒,但是,孤兒一旦被收養後,政府將停發孤兒的基本生活費,而當收養人是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時,其原本的補助也將被取消,兩筆資金的減少和生活支出的增加成為了阻止大量失獨家庭收養孤兒的障礙。

  二、建議

  一是利用現有的計生機構和人員建立合理、規範的聯絡人制度,成立綜合協調機構。失獨家庭分佈零散,計生部門特別是計生協會組織對其具體情況最為熟悉,建議由計生協會等部門或部門負責落實該制度,保障扶助資金全部及時發放到位。

  二是引入商業保險模式,發動社會志願者力量,多渠道保障失獨家庭基本生活。建議由各地政府出資,由各地計生委牽頭,與保險公司協商,為計劃生育家庭辦理“獨生子女意外傷害救助保險”,對因遭受意外傷害導致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和因意外傷害發生醫療費用的被保險人,按保險合同約定給予相應的賠付。組織發動計生協會會員和志願者共同對計生特困家庭進行一對一長期聯絡、幫扶。這樣,不僅可以做到全覆蓋,而且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有利於帶領家庭成員重新走向社會,釋放心中積怨,舒緩社會矛盾。

  三是優化養老和孤兒領養制度。政府應出資建立或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建立專門的失獨家庭養老機構,解決失獨家庭因無子女簽字造成養老機構不願接受的事實。獨生子女傷殘、死亡的父母有其特殊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需要,有些老人經不起其他老人經常有子女探望的心理刺激拒絕入住養老院。政府設立或鼓勵社會力量建立專門的養老機構,為這一特殊群體的集中養老、互幫互扶提供條件。這有利於失獨老人在“同病相憐”、“抱團互慰”的環境中平衡心態,步入正常生活。同時也有利於專業的醫生、心理諮詢師、志願者等開展工作。對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合法收養孤兒予以政策上的特殊照顧,除現有規定政策外,建議政府對此類家庭合法收養孤兒的,在孤兒未滿18週歲之前應給予專項資金補助,補助金額應等同於“失獨”補助。

  篇三

  一、指導思想

  為了樹立留守兒童自強自立的精神,激勵留守兒童不畏困難,學會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生活的強者。我校將把幫扶活動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關心幫助留守兒童,架設起愛的橋樑。

  二、情況分析

  水湖鎮是一個勞務輸出大鎮,很多青壯年勞力舉村外出,留下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隔代撫養現象十分突出;監護人的文化程度明顯偏低。

  老人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學習基本不作要求,導致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各學科基礎薄弱,在摸底考試中成績很差。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特制定教師幫扶計劃,並引導進行一對一互助。

  三、具體措施

  1、摸底造冊,建立留守兒童特別檔案。學校德育組成員和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情況深入瞭解,隨時關注留守兒童的動態。

  2、任課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中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

  3、在班級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讓留守兒童與班級同學成為“手拉手”小夥伴,一起學習,一起遊戲,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小夥伴的關懷與溫暖。組成幫扶小組。

  4、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成果。每個留守兒童由教師牽頭確定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5、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物件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關於保護地球手抄報內容
白血病護理最重要措施和觀察
相關知識
幫扶計劃措施
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_幫扶計劃與實施方案
骨幹教師幫扶計劃
留守兒童幫扶計劃
聯村聯戶幫扶計劃
小學學困生學習幫扶計劃
一年級語文學困生幫扶計劃範文
幼兒園結對幫扶計劃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措施
教師結對子幫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