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白楊樹散文_關於白楊樹散文***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白楊樹散文:走近白楊樹

  關於白楊樹的一點印象,最早源於茅盾筆下那篇著名的散文《白楊禮讚》。其時我正在天府之國的一隅讀初中,周圍盡是秀竹嫋嫋、蒼松翠柏的景緻。在同學們一遍遍抑揚頓挫朗朗的讀書聲中,我第一次對生長在故園外的白楊樹產生了崇敬之情。

  許是命運使然,在1984年那個燥熱的夏天,我隨平反的父親重返“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敦煌。這時,我才能如此近距離用心撫摸她那銀灰色的泛著暈圈的面板,正如大師所寫“筆直的幹,筆直的枝,一丈以內絕無旁枝,一律靠攏”,沒有婆娑的姿態,她算不上樹中的好女子,卻是樹中的偉丈夫。

  當你走近戈壁瀚海,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從來沒有這樣強烈,使你不得不喟嘆生命是那麼卑微與羸弱。茫茫戈壁,寸草不生,孤寂而荒涼。降雨量少,土壤鹼性大,令許多生命望而卻步,然而白楊主宰著這裡的天空。由於它耐旱且生命力強,在連綿的農田周圍它像哨兵一樣挺直脊樑抵禦風沙侵襲,守衛一方土地,莊稼才有了收成,河道才不會乾涸,家園才不會毀掉。

  ***我從技校畢業,分配到離天更近的花土溝採油廠。在金沙漫漫的西去路上,我們的車像是行進在漫漫的月球表面,時間凝固了,參照物沒了,一種巨大的孤獨感從心底升起。花土溝,鋁盔朝拜的地方,是流淌黑色血液的戰場,工作和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這裡曾演繹著父輩艱苦的創業史,承載著多少血與淚的辛酸歲月。毋庸置疑,白楊樹跟我們的生存環境一樣艱難,但它們伸向蒼穹的信念永遠不會改變。

  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近不惑之年的父親當年為什麼要執拗地回到他年輕時嚮往的西北高原。父親1956年畢業於川大物理系,分配到西安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當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吹響進軍柴達木的號角時,他第一個報名加入到西去的洪流中,老茫崖油沙山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腳印。他被提升為技術員,由於平時愛寫點打油詩以及“劣等”的家庭成份,在那個荒誕的年代,荒誕的理由使他成為“右派”被遣送回原籍。春去秋來,歲月無痕,父親以及和他有同樣遭遇的石油人最後又回到了油田,無怨無悔地把最後的光和熱獻給油田建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榮辱皆忘,宛如默默生長在戈壁荒原上的白楊樹,堅韌地把根紮下來,延續著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夢想。

  這不正是白楊樹高貴的品格嗎?

  白楊樹散文:那棵白楊樹

  那棵白楊樹,是中國最著名的白楊樹。

  我是在 2009年4月27日上午見到它的。那天是星期一,天氣晴朗。

  它靜靜地立在一排平房的後面,樹幹上刻滿了人名,樹枝上掛滿了紅布條。

  這一年,它二十七歲。樹身有十米高,樹幹直徑有三十釐米。仔細看上去,和我生長在新疆幾十年看到的白楊樹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的是,它生長在新疆裕民縣中哈邊境線上,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軍旅歌曲在傳唱它。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在中國,沒聽過《小白楊》這首歌的人,恐怕為數極少。在中國,有兩件讚美白楊樹的文學藝術作品真正走進了人們的心靈。一件是茅盾先生寫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散文《白楊禮讚》,一件就是歌曲《小白楊》。而我慕名二十多年才親眼見到、親手撫摸的這棵白楊樹,就是催生這首歌的源泉。

  在這之前,小白楊的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詳。

  說的是在我們伊犁,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孫扎齊牛錄,也就是五鄉,有一個名叫程富勝的小夥子,1981年10月報名參加了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分配到塔城地區裕民縣境內的塔斯提邊防站服役。當時的哨所四周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來自“塞外江南“的小夥子於是有了想法。第二年他探親回家,帶來了十棵白楊樹苗,戰友們一起栽種下去後,雖然精心呵護,卻只活下來一棵。這就是今天廣為我們熟知的“小白楊”。

  我和這棵小白楊還有另外一段機緣。1985年11月,我有幸見到了《小白楊》的詞作者樑上泉老師,他是應我們重慶教育學院“兩江潮”文學社的邀請,來參加文學講座的。得知我來自新疆伊犁,樑老師很興奮,說起了《小白楊》。樑老師說他1983年作為總政歌舞團創作組的一員前往新疆邊防部隊採風,聽說了小白楊的故事。在塔斯提哨所,他看到一名戰士在日記裡寫著“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頓時產生創作靈感,“根兒深,乾兒壯,守望著北疆……”就這麼順下來了,一氣呵成。找老搭檔作曲家士心譜曲,把當時的情形一說,也是水到渠成。1985年中央電視臺春晚閻維文首唱,一下風靡全國。樑老師說,“小白楊,小白楊,它長我也長,同我一起守邊防”這樣的歌詞,我當時如有神助,信手拈來,後來想想都有點不可思議,真正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

  對這首歌詞的創作,樑老師自得之情溢於言表。那天的文學講座,樑老師還談到了他的兩個雙胞胎兒子,談起了其中的樑芒,當時已是頗有名氣的青年詩人了,樑芒有一首詩寫他和弟弟當年在媽媽肚子裡,“住在一個套間”,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和父親一樣,寫的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詩。

  茅盾先生寫的是白楊樹群體,樑上泉老師表面看起來寫的是一棵小白楊,其實寫的也是白楊樹群體,是一群白楊。是程福勝,是塔斯提哨所的邊防戰士,是曾在雲南邊防線戍守多年的樑上泉老師,是所有的邊防戰士。我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六十年的軍墾戰士當然也是,我們都是那棵白楊樹。


看過白楊樹散文的人還:

1.白楊樹散文

2.關於大樹的散文

3.有關樹的抒情散文欣賞

4.關於白楊樹的作文

5.描寫白楊樹的作文精選

關於楓葉的抒情散文欣賞
關於寫景抒情的散文閱讀
相關知識
描寫白楊樹散文_關於白楊樹散文***2***
描寫鄉愁的散文_關於鄉愁的散文
描寫姐妹情散文_關於姐妹情散文
打雪仗作文關於打雪仗作文描寫打雪仗作文
打雪仗作文關於打雪仗作文描寫打雪仗作文
有關傳統文化的經典散文_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散文
旅行優美散文_關於旅行的散文
環境描寫的優美句子關於夏季
離別抒情散文_關於離別的散文
感恩的抒情散文_關於感恩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