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事變爆發的背景
八一三事變是日本侵華的開始,那麼這場戰爭爆發的時代歷史背景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八一三事變背景介紹
關於八一三事變背景,首先要分析上海的地理位置,也就是為什麼日本不選別的地區發動戰爭,而要選擇上海的原因。淞滬是長江的門戶,如果日本佔據上海,則可以通過海上交通不斷的向中國輸送兵力,所以日本才會選擇在上海發動攻擊。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變後,因為停戰協議的限定,中國不再在上海及其周邊駐軍,從而導致上海的防守薄弱。在一二八事變之後,日本方面在上海虹口等地派重兵把守,甚至專門設立了相關部門,從而使得大批的日本軍艦在長江等地巡邏。
一九三七年日本在中國製造了盧溝橋事變從而成功的佔據了平津,隨後開始了對上海的進攻。先是八月九號日本蓄意在上海虹橋蓄意製造事端,因為遭到了中國守衛的阻攔,所以日本方面當場打死了一位機場衛兵,隨後中國士兵展開自衛反擊,將製造事端的兩位日本官兵當場擊斃。最終日本以該事件為藉口,向中國發動戰爭。
以上就是八一三事變背景,當然該事變是日本有預謀的一場戰役,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就已經開始進行籌劃。因為日本軍內部一部分人的反對,所以中日雙方展開了談判,但是海軍方面依舊在為繼續擴大戰爭而做準備。海軍的突襲對於中國來說也算是一種奇招,所以日軍依舊在制定該方面的作戰方案。
在八月九號之前,日軍的一切準備都是在為八一三事變做準備,尤其是海軍方面,甚至將長江中下游的日本僑民遣返日本。
八一三事變發生的地點
其實關於八一三事變的地點在哪裡只要知道八一三事變的另一個名稱就會知道。八一三事變又稱之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日本為了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從而對上海發動的戰役,所以八一三事變的地點是在上海。當時日本以虹橋事件為藉口向中國上海發動進攻,隨後遭到了上海人民的激烈還擊。
日本政府為了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軍事範圍,準備一上海為根據地,從而將遠在日本的軍隊通過海上交通運往中國,以中國展開進一步的攻擊,使其成為其殖民地,從而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在上海事變爆發後,日本受到的強有力的阻擊,為了給國民黨政府以嚴懲,日本方面發表宣告,要對南京展開進攻。隨後國民黨方面也就此事發表自衛宣告,表示決不放棄中國的任意一釐米領土,戰爭就此打響。
隨後日本方面聯合海陸空三方面對中國杭州、南京以及上海等地發動進攻,國民黨方面則就主要戰場進行阻擊,從而將戰役擴大至百萬人的戰爭,也就是淞滬會戰正式打響。
當然八一三事變的主要戰場還是在上海,畢竟佔領這裡是日本發動戰役的主要目的,同時也因為在武器裝備等方面日本要先進於國民黨方面軍,以及其他的愛國軍隊,所以最終日本還是成功的佔領了上海,只是花費的時間和軍隊物資消耗比預計的高出了很多。
綜上所述,八一三事變的地點是上海,然後戰火進一步蔓延到了杭州、南京、平津以及長江中下游等地,演變成為了淞滬會戰。
八一三事變的日軍進攻圖
通過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圖,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想要首先攻佔上海,然後以上海為軍事基地,將侵華戰線擴大到全中國。
就其作戰計劃來看,首先是在中國發動七七事變,隨後是上海,接著是東北等,隨後是內陸,並且還將計劃繪製了精密的進攻圖,也就是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圖,在進攻圖中,有關的進攻路線,兵力部署都非常的清楚。
就現在存留下來的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圖中可以看到日本嚴整以待的軍隊,其武器配備最基本的是步槍,同時還配有刺刀。在中日戰爭中,因為武器的落後,中國的軍隊曾多次與日本拼刺刀,當然日本士兵使用的是自身槍上配備的刺刀,中國士兵則是腰中捆綁的大刀,或者手中拿著的長矛。總之八一三事變隨後演變為淞滬會戰,脫離不了中國士兵的頑強反抗。
當然圖中出了佩戴槍支的士兵之外,還有日本的空軍飛機,以及坦克汽車,這些在中國來說,是殺上性非常大的武器,日本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就遠遠將中國的軍隊踩在了腳底,雖然中國國民黨也有自己的空軍部隊,但是相比於日本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八一三自衛戰爭打響後,國共雙方統一戰線,一起抵禦日本的進攻。在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圖中,對中國採取的戰略手段是全國掃蕩,為此共產黨方面的應對方式則是游擊戰。在這樣的戰術下,即使武器裝備相差甚遠,但是勝利的機率大大提高,同時傷亡率也有所下降。最終使得中國挺過了日本的大舉進攻,熬到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布良斯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