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的中國電影精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摘 要] 人們看電影,是源於內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為這樣,電影最本質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在中國電影市場之下,我們所能感受的電影精神的元素在日漸消融,一些電影過度追求娛樂至上,搞笑為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講刺激眼球;一些電影急功近利,內容膚淺,以惡搞、戲說、低俗、媚俗為噱頭。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到底是經濟磨損了電影,還是市場決定了意識。
  [關鍵詞] 精神;中國電影;商品價值;電影市場
  
  電影,是再現和反映生活的一門藝術,而生活,在很多時候給予我們濃厚的創作慾望與靈感,但有些時候,也會在不經意間成為模式化的負擔。中國電影從誕生至今,經歷了無數次的發展與演變,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各時期的中國電影都呈現出各自的模樣。然而,回望我們所能窺見的中國電影市場,每一年層出不窮的各類國產影片充斥著眼球,各色導演也顯露神通般的將某些題材疊來折去,彷彿不折騰個十萬八千里就對不起中國的電影市場。可當我們在正視中國電影時,依然需要感嘆的是中國電影不應該失去一些精神的東西。看電影,有時就像是在看一個時期、一個社會,甚至於說,更像是能觸探到一些人文心態的媒介體,你能從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時的市場需求、文藝價值,或多或少的,還能感受到社會群體的心態情感。所以說,電影在中國的市場佔據的不僅僅是消費空間,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衍射。可惜的是,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更多人看重的卻是商業價值與經濟效益。不可否定,電影原本就是作為一種生產體系,一次性文化商品的製作,在影片的商業作業系統中,它便要遵從大眾化、通俗化、商業化的操作規則,不能過多地片面地強調主體個人的藝術愛好和追求,相反,倒需要將主體的藝術愛好和追求服從於大眾的商業文化的創制規則與要求。然而,這卻讓我想到了韓小磊先生所提到的當下影視創作中的流俗心態,《電影導演藝術教程》中有這樣的描述:“流俗心態在其影視創作中呈現為:作品思想的膚淺、粗俗、僵化和老化;對低下的世俗文化需求的曲意迎合;賣力地圖解權力話語符號等。”中國電影市場中,這種流俗心態雖不是整體狀貌,卻彷彿有了一種時代性的趨勢,就像一種潛意識中的蔓延。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電影市場除了票房、經濟收益,還需要看重些什麼?”
  有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電影總票房26.2億元,按平均票價30元計算,共計8 700萬電影觀眾。而20世紀80年代初,電影票的平均票價是0.1元,全國每年有297億觀影人次,票房收入近30億元。20多年的時間裡,電影票價上漲300倍,票房卻縮水近1/3。北京平均每人每年的觀影次數是0.78次,這個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數字與美國(平均每人每年5.5次)、韓國(平均每人每年2次)相比,差距實在太大。看電影的人太少,看電影的頻率太低,這是中國電影產業面臨的一大困境。 而導致看電影的人太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能被觀眾喜愛和接受的國產電影太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認為,中國電影必須走出“原創疲軟、形象匱乏、精神潰瘍、侵權盜版”四大困境。而我則認為,這些困境最為根本的原因則是:中國的電影市場需要擺脫經濟利益營造出的虛浮感,打破票房數值所帶來的虛假滿足空間,中國電影人應該認真反思自己所創作出的電影作品到底能夠給觀眾帶來些什麼?如何能夠從中國本土找到更為值得借鑑和推崇的電影題材。這樣的市場能夠孕育的是真正的電影,而非那種片面迎合的視覺影像。觀眾的價值取向,在某些時候也是中國電影目前狀況所造就的,所以說市場、電影、觀眾群體本身就是相互牽引與制約的。時代在變化,觀眾與市場的需求同樣也在變,面對海外各類電影作品的衝擊,如若沒有對中國電影的遠瞻與開拓,中國的電影市場將會停滯不前,甚至盲從。2010年,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影片有17部,但是,在超過100億元的城市票房中,進口影片就佔了44.38%的份額。如今,縱觀中國電影市場,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一些電影過度追求娛樂至上,搞笑為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講刺激眼球;一些電影急功近利,內容浮淺,以惡搞、戲說、低俗、媚俗為噱頭。試想,中國如此龐大的電影市場,在巨資的轟炸之下,竟然找不到幾部讓觀眾側目的好電影,實在是一種諷刺味極重的幽默。我們不難發現票房霧障之下,中國電影匱乏著:精神。 
  好萊塢電影有他們的商業精神,歐洲電影具有他們的藝術精神,日本電影具有他們獨立的情感精神,香港電影具有地域精神,哪怕是韓國電影都具有他們上進的一種精神。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部電影也都是獨立的個體,好萊塢有好萊塢的特色,它似乎更關注人性,它以美國——這樣一個全球經濟大國的眼光關係著人類的生存,就像華語電影宣揚民族精神一樣。日本電影有日本電影的特色,熟悉日本動漫電影的朋友很容易發現,日本人熱衷於宣揚一種堅持,僅從這一點來說,是可貴的。影視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只是彼此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精神”一詞可能是我們從小就在學習的一個詞彙,也是在各種報道輿論中使用率比較高的一個詞彙,然而在我們的環境之中彷彿越是見得到、聽得多的詞,越是最快地被人遺忘!正因為很多人都遺忘了什麼是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渴望和諧,恐怕現在要牽連到的就不僅僅是電影這一個行當,因為大面積的人群忘卻了精神,所以才誕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琳琅滿目的精彩的跟不精彩的社會新聞。庸俗本身並不可怕,相反,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都屬此列,可怕的是以庸俗為美,做著庸俗之事業,卻大言不慚地辯稱高雅,這就成為惡俗。就拿廣告而言,廣告的終極目的並非宣傳品牌,更主要的是構造商品特質和昇華品牌精神。電影亦然,即便它僅僅是娛樂產品,快速消費品,也須得擁有些許的精神訴求。一部電影不一定能夠百分之百地具有厚重感,但是它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和精神,這些特色和精神讓電影飽滿,有血有肉,讓觀眾能夠從多個角度品味出不同的東西。
  布努艾爾曾說過:“電影是表現夢、情緒、本能的最好的工具。”一直以來,電影要順應社會大眾的文化心理需求,其實也是電影的本質使然,並不單是商業利益驅動下的文化操作。在各門類藝術中,惟有電影能最真實、及時地再現人類現實生活的狀貌,能最準確地反饋當下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心理願望,當代人更願意看到自己的存在,電影人的意識與社會職責,讓電影理所當然地要關注著社會現實,現實生活中人的存在、人的現狀、人的心理及精神的渴求。對大多數人來說,看電影不外乎一個目的:逃避,逃避不完美的現實,逃避缺憾的人生,暫時遠離或平淡無奇,或孤獨寂寞,或緊張繁忙的生活。逃避分消極和積極兩種:沉溺於虛幻的世界的電影屬於消極逃避——娛樂,藝術和科幻電影多屬於此類;沉浸於一個虛擬現實世界的屬於積極逃避。而這個虛擬現實世界又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描的手法真實反映出的,無奈和殘酷盡收眼底,沁人心脾,寒徹心扉的現實世界,一種是用藝術的手法再現出的,使觀眾在感慨現實的無奈和醜陋的同時經歷心靈洗禮和精神昇華的現實世界。在眾多人看來,如同所有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電影的最高境界是能給人以情緒上的感動和思想上的震撼。電影應該在不斷的形式變幻中試圖宣揚著精神,一種能給人以某種啟示和支撐的精神。例如,“執著”是現實中稀缺的眾多精神之一。現代社會節奏太快,現階段的中國變化太多太大,人們有些手足無措,無所適從,慌忙調集所有的精力來應付。他們不敢再執著,因為不做成本收益分析的執著太奢侈。在做人上執著意味著受損失,在感情上執著意味著受傷害。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在小心翼翼,處心積慮地算計後,似乎也總是不一定能做到收支平衡。那種惶惶不安,如履薄冰的感覺似乎是一種太大的代價,雖然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不願意承認。他們下意識裡其實希望生活中有一種不變的東西指導和支撐。他們希望自己能忠於一個原則,一種理想,或是一個愛人。無奈生命苦短,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們每走出一步,都無法再回頭。所以我們不敢執著,生怕在堅持的時候會錯過很多。於是我們去電影裡過這種執著的生活。
 在一個商業化的時代,電影業以商品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追求著速度、規模的膨脹。中國電影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票房新高的同時,也在上演著一幕又一幕這樣的荒誕和矛盾——人們已然習慣於以一部電影投入資金的多少、場面是否巨集大、有無明星陣容、是否搞笑等作為自己選片的標準。剝去票房神話的外殼,無法掩飾的卻是中國電影精神層面體驗的不足以及藝術追求的日益墮落。電影把生活中的故事賦予了藝術價值,也再現了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間隙脈絡,近10年的中國電影,無論是大片還是藝術片,都和現實越來越遠。中國電影在畫面日益精美化的同時,正在失去關注現實的能力。南開大學的周志強教授曾說:“這種景觀化的趨勢,暗示人們用旅遊的方式看電影,不過是看看電影當中的奇異景觀,而不關心電影當中的批判精神和文化,這是在市場化之後中國電影可能面臨第一次危機。”電影與人的精神生存緊密聯絡著。人們看電影,是源於內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為這樣,電影最本質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失去精神性的影片,不管它多麼華麗炫目,它的商業配方多麼精到,它都傳不開,留不住,只能是一次性的快餐。精神性的東西絕非虛無縹緲,它與食物和空氣一樣,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我們活著,就會渴求公正平等,生命不管怎麼卑微,都需要尊重;就要表達愛心和愛意,需要在施愛中確立自己的存在;就要叩問人性的複雜,從而呼喚那種純粹單純的人生;就要觀照個體的生存境遇,抒寫內心的不平和憤懣,等等,這些精神性訴求,是一切藝術也包括電影生成的動力和源泉。娛樂即使至死,也無法替代這些精神性問題,更何況,當今人們的精神性問題比以往更尖銳,更突出。謝晉導演曾說:“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同時也應該是一個思想家,應該通過他的影片對一些社會問題發言。”而縱觀當下,那些忙著在影院呼風喚雨的導演裡,又有幾個能夠擔負得起對時代的反思呢?其實,中國人應該有中國人自己的審美和精神,流沙河的詩說得好: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人類文化學表明,文化發展不能脫離人的社會生存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相應的思維方式。只有主體在所處的那個待定的社會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中,而不是逃避它、流亡出去或拒絕它,才有可能創造出不同於別國、別民族不同於以往歷史的文化,電影作為現代新型文化,更是如此。中國電影人需要清醒地正視現實,尊重現實,深刻地認識現實,才會善於同現實相處,善於在文化逆境中發現電影文化、創造電影文化、保護電影文化。不能忘記的是,電影是藝術,更是一種大眾文化,電影是一種文化商品,更是一種創作。但願中國的電影企業和電影人時刻不忘“精神”二字,真正的雙贏是社會責任與道義和電影人基業長青兩者之間的雙贏,這樣的雙贏更令人尊重。
  
  [參考文獻]
  [1] 王海龍.人類學電影[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2] 韓小磊.電影導演藝術教程 [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
  [3] 彭吉象.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蘇州藝圃園林怎麼樣
中國電影中的中國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相關知識
淺析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的中國電影精神
試論基於電力市場環境下的電力需求側管理研究
淺析體育服務市場的相關論文
淺析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淺析市場條件下的花卉生產管理
淺析蘋果手機市場營銷的論文
淺析蘋果手機市場營銷的論文
淺析中國股票市場的畢業論文
中國電梯市場前景分析
淺析通貨膨脹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