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發明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他的發明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張衡數星星的故事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兒時的張衡天資聰明,態度謙虛,特別喜歡思考問題。他對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充滿了興趣。早上帶著露珠的花朵,中午高懸天空的太陽,晚上天空中皎潔的月亮、一閃一閃的星星都讓他產生了無窮無盡的聯想。他總是跟在父母身後問這問那。

  有一次,他和母親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時候,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紅豔豔的,煞是可愛。他不經意間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是那麼長。他想,我要是長得像影子那樣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母親挖了滿滿一籃子野菜。他跟在母親後面,一蹦一跳地走著。“咦!影子哪裡去了呢?”他驚奇地叫道。低頭一看,影子縮成了一團,踩在腳底下。張衡趕忙問母親這是怎麼回事,母親說這是由於中午到了,太陽升得最高,影子就會變短縮成一團,到了傍晚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影子還會變長的。

  回到家裡,張衡一直關注著自己的影子的長度。他發現真的像母親說的那樣:傍晚時分,自己的影子又變得像早晨時那樣長。他感覺自己又學到了一點新知識,高興極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父母帶著小張衡一起到打穀場上納涼。這是人們一天當中最快樂的時光。大人們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海闊天空地聊天;孩子們則嘰嘰喳喳地玩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捉迷藏,一會兒過家家。只有張衡一個人不聲不響地呆在旁邊,望著茫茫夜空,嘴裡還小聲默唸著“一個,兩個……”母親以為他白天跟自己出去累著了,就說:“衡兒,你要是累了就自己回屋裡歇著吧,不要愣在那裡,丟了魂似的。”張衡好像沒聽見,依然站在那裡,目不轉睛地望著蒼穹。

  父母見他沒吱聲,也就不再管他。又過了好一會兒,大人們都睏倦了,接二連三地回家睡覺了,他還在那裡望著天空。這時,一個大點兒的孩子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咳!傻了,老瞅著天上幹什麼,那上邊又不會掉金豆子。”張衡這才回過神來,揉一揉痠痛的脖子說:“誰指望天上掉金豆子了,我在數星星。”此語一出,大家都愣住了。“什麼,什麼,數星星,真新鮮,還有數星星的傻瓜。那我問你,數清了嗎?”那位大哥哥問。“我還沒有數完呢,不過現在己經數到一千多顆了。”

  旁邊的一位老爺爺插話道:“孩子呀,別數了,天上的星星是數不完的。這些星星無窮無盡,飄忽不定……”張衡卻打斷老爺爺的話:“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一千多顆,只要我堅持數下去,肯定會數完的。”老爺爺被張衡的執著精神打動了,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好。

  張衡的父親趕緊過來打圓場:“不許這樣跟老爺爺說話。”張衡意識到自己的不對,連忙向老爺爺道歉。但他回過頭來,還是想跟父親辯解一番。父親早看出他的心思,就說:“衡兒,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這樣挨個數是不行的。天上的星星分佈是有規律的,你要按照這些規律,把它們分成一個個星座。這樣才會把它們弄清、記牢。”

  小張衡點了點頭,按照父親說的去做,果然又認識了許多新的星星。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衡的求知慾越來越強烈。當時,各種自然災害頻繁地發生,地震帶來的災難尤為嚴重。它來無影去無蹤,一旦發生卻極具破壞力。這引起了張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製造一種在地震發生後準確測定其方位的儀器,以便及時調撥物資進行救援。定下目標以後,他查閱了大量關於地震的資料,並且多次實地勘測。

  有時,張衡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親自來到剛剛發生地震的地方,測量大地的震感。有一次,他把測震儀插入大地,剛要讀取資料,一波劇烈的餘震襲來,離他不遠處的一道土牆轟然坍塌。幸虧他眼疾手快,往旁邊一跳,才躲過一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肉泥。他拍拍身上的灰土,繼續看儀器上的資料。遠處的老百姓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認為他簡直是發瘋了。但張衡不為所動,仍然夜以繼日地研究地動儀。不久,地動儀成功問世了。

  張衡簡介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數裡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祖父張堪是地方官吏,任蜀郡太守和漁陽太守。張衡幼年時候,家境已經衰落,有時還要靠親友的接濟。正是這種貧困的生活使他能夠接觸到社會下層的勞動群眾和一些生產、生活實際,從而給他後來的科學創造事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後世稱張衡為“科聖”。

  張衡成就

  張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學、地震學、機械技術、數學乃至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著《靈憲》,作渾天儀。此外,在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展。原文被《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所徵引而傳世。文中介紹的天文學要點如下:

  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天體的執行是有規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蝕起因於地遮日光,月繞地行且有升降。他認識到太陽執行***應是地球公轉***的某些規律,正確解釋了冬季夜長、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晝夜等時的起因。他指出在中原可以見到的星有2500個,與今人所知略近。他經過對某些天體運轉情況的觀測,得出一週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結論,與近世所測地球繞日一週歷時365天5小時48分46秒的數值相差無幾。

有關農學家賈思勰的故事
發明家畢昇是哪個朝代的
相關知識
張衡發明的故事
張衡科學發明的故事
名人發現發明的故事
偉大發明的故事
指南針發明的故事
四大發明的故事
有關發明的故事
移動手機發明的故事
關於諾貝爾發明的故事
李時珍發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