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課華山的險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課《華山的險》給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華山那非同一般的險。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課《華山的險》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課《華山的險》
華山的險,吸引了許多遊人。
為了一覽華山的奇峰異彩,領略它的天下之險,我在山上呆了兩天兩夜。從早到晚,上上下下,跑了近百里山路。走“五里關”,過“莎蘿坪”,路還算平坦,暫時感覺不出險。只是匆匆趕路時,偶一抬頭,往高處望去,只見峭壁林立,橫空出世,山路夾在縫間。天空在這峰林爭雄的世界裡,似乎也龜縮成了一條線,瘦瘦的,直直的,失去了那浩大的氣派。上到“毛女洞”,山路便開始了大幅度的變形,左拐右彎,蜿蜒蛇行。疑已無路,打個彎兒卻又小徑通幽,別有天地。
“華山天下險”。這“險”是夠味的,這“天下”二字也是當之無愧的。瞧,在深深的山坳裡崛起的一條狹而長的山脊,遠看似一條繩子從天上斜斜地橫放下來,那就是“蒼龍嶺”。它左右兩旁的溝壑深不見底,山風夾攻上來,全無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軍萬馬在廝殺。這歷來是遊人談“險”色變之處。不過,現在的蒼龍嶺經過一番整修,路面加寬,兩旁都護以鐵索,只要腳踏實地,步步小心,爬過去還是十分安全的。我倒覺得“老君梨溝”可怕得很,路狹窄僅容一人,斜斜地從幾百米高處滑下來,兩邊空空蕩蕩,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遊人是一個緊挨著一個,小心翼翼,全神貫注,斂氣屏息。稍不注意,一個出事,那順著的一溜兒都會跟著倒黴。有的人只是爬上了一小段,便覺得太冒險了,趕快退下來。從溝下往上望去,人們的動作或蹲、或跪、或手腳並用,猶如一個個虔誠的朝拜者。
征服華山,是個了不起的壯舉。當你橫下心,壯起膽,登上平臺,放眼回顧,華山的一峰一巒、一石一木,都變得更加峻拔、親近起來。山風盡情地吹拂著人的心懷,此時,一切疲倦、懼怕都在這瞬間消失了。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課《華山的險》教材分析
“五嶽歸來不看山”,華山便是這五嶽之一,它以“險”而名聞天下。而本文的作者也就抓住它的這一特點,用其登華山兩天兩夜的親眼所見及其切身感受,給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它那非同一般的險,讓我們隨著他那細膩生動的描寫,同遊華山,品嚐“險”味。
本文共有4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起句,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了華山的特點——險。第二、三段具體地向我們展現了華山的險。第二段在簡單地介紹了自己遊覽的時間、路過的景點後,重點寫了遊覽路上所看到的險。作者在平緩的路上,雖暫時未感到險,卻看到了險:峰險、路險,天空在峰林的爭雄世界裡也變為一條線。接著,直寫其路險,由山路的變形、蜿蜒,進而到無路,別有天地,給我們展現了他直接感受到的路之險。第三段是全文的重點。同樣寫險,但這險比前一段更進一層,“險”得夠味,是名副其實的“天下”險。作者抓住了兩個地方,一個歷來是遊人談“險”色變處——“蒼龍嶺”,作者從溝壑之深、山風之大、遊人小心之程度,突現了此處之險。第二處是老君犁溝,路窄,路斜,兩邊還空蕩蕩,寫出了所見之險。但作者的點睛之筆卻在後面,他通過寫遊人突顯了山之險:眼睛不敢看,神態緊張,動作小心,中途退縮,手腳並用……最後一段給我們展現登峰之後的愜意和開闊,讓人心頭不僅為之一爽。
本課把華山的險層層深入地展現得淋漓盡致,引導學生賞句、品詞、想象,讓華山的險深刻地印於學生的腦海中。與此同時,揣摩文章的寫作順序,感受作者的細膩描寫。
建議本課教學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一段:點出“險”是華山吸引遊人的地方。
*第二段:小聲自由地讀這段,我們能瞭解本段作者給我們介紹的內容,在交流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出華山的險?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讀、思、討論,結合旁批感受這段所描寫的作者看到的險。在交流中抓住“峭壁林立”“橫空出世”“夾”這些詞的理解,結合圖片或影像資料形象地感受山勢之險。
*第三段:“夠味”“當之無愧”這些詞強調了華山的險。讓學生自讀課文,整體上感知這一段從兩個地方展現了華山之險。再讓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同學的互評中,相機引導學生再次深入地體會文中那兩個比喻句,一個從形上寫出了山的險,一個用山風的呼嘯烘托出山的險。面對如此“可怕”的情景,你會有什麼反應?以此為引入點,仔細品讀後面寫遊人爬山動作、神態的句子,結合旁批,感受華山之險,同時也感受作者寫法上的妙處。
*“深不見底”“全無遮掩”“千軍萬馬”“廝殺”的確讓遊人談“險”色變。
*引導學生想象“僅容一人”“從幾百米高處滑下”“兩邊空空蕩蕩”,眼睛“不敢往下看”,體會華山的險。
*旁批引導學生了解可以從對遊人神態的描繪中間接寫出華山的險。
*旁批引導學生了解,此處通過對遊人動作的描寫,間接反映出華山的險。
*在這麼險的山路上攀登,手腳並用就是很自然的了。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
*第四段,抓住“放眼”,感受登上山之後的心情,再邊讀邊想象可能看到的景象,聯絡自己平時登高的體驗,說說自己讀到這裡的感受。適時讓學生欣賞如“無限風光在險峰”“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等詩句,可以深化學生的感受。
*旁批引導學生學會聯絡曾經讀過的詩句***2冊“讀讀背背”《華山》***這種方法,加深對文章的體會或認識。
↓↓點選下一頁檢視《華山的險》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觀錢塘潮